- UID
- 7958
- 帖子
- 12391
- 精华
- 28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6-7-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8:01
| 只看该作者
乌搞“苦口婆心”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12-11-13 19:09 编辑
说起成语“苦口婆心”,因为一个“婆”字,顿时颇有点令人想到尊老和女权实行了中西合璧。一旦有人用苦口婆心来表述自己所言的不可忽视和忽听,隐约着,就有一点或一丝的女权的威严,至少有一种婆婆妈妈之心不得逆忤的胁迫,不敢有不听的迟疑。
和一般成语只有一个出典不同,该成语是苦口一典,婆心一典。都是出自宋代。《宋史•赵普传》说,“忠言苦口,三复来奏。”直白的今译,大概就是忠心的话儿出自唠叨的嘴儿,反复再三地向您皇帝陛下奏告。苦口,承以三复,就是反复唠叨之口的意思,听者心没烦,眉不皱,文绉绉地送上一个苦口的理解;心烦了,就会皱着眉头,就会从心底躁然生出“这人怎么这么罗嗦,像个没完没了的老太婆!”那个意思也就和尖嘴长舌差不多了。
婆心的出典和佛家有关,宋代的释道源的《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有这么一段对话记录:“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问者自谦地说自己思想禀赋一向迟钝,请求大师委屈着运动一下慈悲心肠,帮我打开一点线索。大师呢,仿佛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回答说,这个是个老太婆心肠的问题云。大概是在把问者的自谦当做真的了,不仅是真,简直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一坨不可上墙的粪土,所以说要解决他的问题,使他开窍,就得像老太婆一样,不仅心肠软,更要嘴罗嗦。老婆成为今天意义上的老婆是很晚的事,原义的老婆就是今天不怎么恭敬的“老太婆”的意思——恭敬的叫法是老太太或老婆婆。大概厮守长久了,就会有人因为夫人太太叫到烦了,不如一声老婆更能叫出实情,久而久之,就连妙龄初嫁的新娘洞房花烛夜的春宵刚过,便就也有了老婆的浑名。这是题外之话。
这个老婆心出典是怎么和苦口的出典一起成为苦口婆心的出典的,已经很难追出个究竟了。但是这么两个原本不搭界的出典被挂在一起,共同成了“苦口婆心”的出典,就很让人生出点烦人不倦的再考功夫来,比如我,就要不免去想,怎么就把唠叨的苦嘴和老太婆心肠牵挂在一起了?看来那时也比较认同最罗嗦莫过于老太婆的人情世故。本来那个禅师是动了老婆心才愿意去雕那块朽木,去砌那坨粪土的,想必禅师是准备豁出了,准备好了比胆汁黄连还苦的口舌,一定要把那个自谦的问者七窍俱通,立地成佛。所谓说得兴起,连老婆心都有了,更莫说老婆嘴,为了慈悲的软心肠,怎么罗嗦怎么说,这样才能起到“开一线道”的效果来。
宋代的妇女是在中国妇女史上是属于地位相对地高的一群。李清照之类的娇娘才女,绝对不输于东坡老儿之辈,一是因为她们的才气,二是因为她们的人气,也就是那时女性地位提高了,开始为男权社会所承认,不仅传唱清照之流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等等的千古绝唱,而且也把女性心肠作为慈悲的化身来解读,佛门的观音从男身变成女身,大概也是在宋代,这些都使得禅师能够很自然地用老婆心来抒发慈悲。
问题是,老婆心是通过老婆嘴才能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说的嘴听的耳都是有着耐心的互动欲。愿说的正好碰到个愿听的,才能够达到苦口婆心的最佳境界:一个不厌其烦地说,一个不嫌罗嗦地听。如果说的说着说着,因为听者不开窍,说出了不耐烦,而听者听着听着,还听出了不仅是唠叨,更有十二分的罗嗦,那这里所谓的苦口婆,也就与长舌妇差不多地叫人生厌了。
再说了,那个无名禅师酷酷的“这个是老婆心”,表面上听着很慈悲,却是藏在老婆嘴之内的。毋宁说,有着罗罗嗦嗦的不怕烦到成佛之心都有了的老婆嘴,才能达到有了老婆心的境界,而说出了老婆心的老婆嘴也正是因为和苦口一样的尖嘴长舌,具有着别人不听就把他烦死的罗嗦到底的气势,这样才使得婆心和苦口成为千年绝配,成为罗嗦一派的魔咒一般的必杀技。凭你听得已经七窍烦到生烟,恨不得立即自闭了听功,更恨起爹妈为什么没有生出个聋子来,那边幽幽的一句“我这也是苦口婆心”过来,立马就把你被烦得要死的无辜化成了抵制慈悲的原罪。烦死了,还要感恩,“人家也是苦口婆心,何苦呢”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