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浅议目前国内出现的食品添加剂塑化剂含量超标之风波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2-12-23 11:52 编辑

塑化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20115月起台湾食品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6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该年6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台湾曝光塑化剂事件以来,不仅台湾民众十分担心,中国大陆地区的众多人士也非常重视。早有人预言在中国大陆地区同样存在食品塑化剂超标的问题。果不其然,近期便爆出了酒鬼酒、茅台、五粮液等一系列著名品牌白酒塑化剂超标或严重超标的新闻,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中酒协称白酒普遍含塑化剂。由此在原本强势的酒类市场及其股市上掀起了阵阵疾风狂澜。据某些报道称,酱油、醋等调味品中塑化剂含量可能较白酒更多。


塑化剂对人的危害  我们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塑化剂DEHP究竟有多大毒性,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哪些危害?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主要是啮齿动物)、体外细胞实验或回顾人体暴露水平的调查方法,证明DEHP有类雌激素效应、肝毒性、肾毒性、可能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障碍、可能致癌。动物实验发现,DEHP的急性毒性并不大。也正是因为小剂量DEHP很难引起急性毒性效应,黑心生产商才敢于用它来代替棕榈油,掺杂在食品添加剂中,以牟取暴利。孕妇和儿童尤其应远离DEHP。

DBP的许可最大残留量  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对于卫生部的这个并非正式的“标准”,业内人士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此处不予赘述。专家们对该标准的正式出台十分的关注。

加强自我防护之几点个人建议:
1,严密注意政府有关机构部门的进一步报道、文件或说明。
2,既不需过度紧张焦虑,也不宜漠视此类食品安全隐患,孕妇及儿童尤需加强防范。
3,决不食用已知的塑化剂含量较高的食品。不选用塑料制品包裹或包装食物以及不轻易使用一次性餐具与口杯,尽可能避免让入口的食物或饮料与塑料制品的直接接触。
4,本人多年来炮制药酒,去市场选购白酒时只买玻璃瓶装的粮食酒,而决不购买装在塑料桶(瓶、壶)中的各类白酒,哪怕是品牌酒。
政府无能,社会失信,如此的话,草民个体很难独善其身的。现在,连自己开些荒种些地,用用井水,自给自足的余地也没有啦。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2-12-27 09:43 编辑
政府无能,社会失信,如此的话,草民个体很难独善其身的。现在,连自己开些荒种些地,用用井水,自给自足的余地也没有啦。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2-23 16:23
吾以为此类事只是埋怨政府当局、不作为,其实并无作用或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要各人加强自我保护 。

塑化剂的添加既可能存在于生产厂家的生产流程之中,也可能存在于产品的一系列储存、运输、包装、分装过程之中,也可能是由家庭使用容器不当(日用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从而加重了塑化剂的解析 。

吾每每见到许多家庭或个人用塑料瓶、碗、袋子装纳酒、酱油及醋,他们似乎完全不知晓这样做,其危害性大大地增加了,还有不少市民上午“过早”,买了烫呼呼的油条后,随手接过小贩递来的一次性塑料袋将油条包起——此种习惯更要不得:须知塑料制品系有机化合物,往往是脂溶性的,在高温的条件下其析出尤多。而且问题在于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入(它们进入人体后只进不出,且在相当长时期内摄入者对之毫无察觉,有如此习性的人很可能直到某年某月罹患上了肝功能、肾功能受损,尚且不明白其病难之缘起何在

个人注意部分,同意老金的建议和指点。只是,光有个人和家庭的注意,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个人注意部分,同意老金的建议和指点。只是,光有个人和家庭的注意,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2-27 11:30
老独步天下#:那是当然 !

但作为个人,我们只能如此独善其身地作好自我保护,并且尽可能低告知自己的亲友与身边的人士——送人健康防护知识,手有余香 !
只喝进口奶。哈哈!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只喝进口奶。哈哈!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2-27 23:34
进口奶亦未必真正的靠得住 !

君不闻接连数日在媒体上曝光“肯德基”、“百盛”等洋快餐大有问题 ?
http://bbs.99read.com/UploadFile/2012-12/2012122415594672691.jpg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2-27 23:56

猪八戒真神仙啦   !!!

进口奶亦未必真正的靠得住 !

君不闻接连数日在媒体上曝光“肯德基”、“百盛”等洋快餐大有问题 ?
金枫吟 发表于 2012-12-28 04:33
那是“准本土”的经营者啊。
橘生淮南与淮北吧。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2-12-29 10:05 编辑
那是“准本土”的经营者啊。橘生淮南与淮北吧。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2-28 13:42

近年来国外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也频频曝光:


美国:经常有牛肉末ecoli 大肠杆菌污染的警告,疯牛病引起食品卫生的问题也曾经闹得很大
日本:食品福沃斯公司旗下惠比寿烤肉酒家多家连锁店向顾客提供未经清洁加工的生肉产品,从而引发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先后已有4人死亡。

瑞典宣布:在欧洲出售的雀巢婴幼儿食品里可能含有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婴儿每天进食两次米糊等食品,砷吸入量会比单独喂母乳高50倍,镉高150倍,铅高8倍。

韩国:质检部门通报,在韩国市面45种抽检的乳制品中均发现微量甲醛。由于每日乳业旗下的金典名作婴儿奶粉也有出口到国内,且为韩国原装进口,引发消费者关注。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他指出:“美国的许多食品事件没有让美国人大呼小叫还有什么是安全的,但相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会被炒作成没有什么可吃。”云无心在微博上说,“中国食品固然问题不少,但是他们所说的食品令人放心的国外也只是想象中的国外。如果他们对国外食品的了解跟我一样多的话,就会明白:按照他们的标准,至少在美国也没有什么食品是能吃的。云无心以其多年在美国生活和进行科研的经验,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食品安全原貌。”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12-29 12:48 编辑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他指出:“美国的许多食品事件没有让美国人大呼小叫还有什么是安全的,但相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会被炒作成没有什么可吃。”云无心在微博上说,“中国食品固然问题不少,但是他们所说的食品令人放心的国外也只是想象中的国外。如果他们对国外食品的了解跟我一样多的话,就会明白:按照他们的标准,至少在美国也没有什么食品是能吃的。云无心以其多年在美国生活和进行科研的经验,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食品安全原貌。”

金枫吟 发表于 2012-12-29 09:57
至少就目前的证据观之,此次塑化剂风波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直接目的为的是在股票市场沽空获利。白酒企业苦于无法说出口的一句话是:酒里这点塑化剂,你就是喝得酒精中毒死上十回,也不会因为塑化剂损伤一颗牙齿。

那个2011年6月的551号函,是因为台湾塑化剂风波匆忙出台的,有一项定了一个百万分之零点三,而国外调查表明,目前正常人平均每天摄入量为接近一点四毫克,照这个标准折成白酒大约是四公斤,酒鬼酒再超标2.6倍,也就是你每天喝一公斤酒鬼酒,等于其它人每天拿着塑料袋吃个早点,只会醉死不会有塑化剂什么事。标准一出,企业提意见,两个月后,2011年8月又出了773号函,要求变为各种塑化剂加在一起不超过百万分之六。拿那个过严的标准追究一个早几十年就出现的产品,不过是以加强管理为名,圈地寻租而已。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国外情况,还望了解的网友多谈谈。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2-12-30 19:44 编辑
至少就目前的证据观之,此次塑化剂风波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直接目的为的是在股票市场沽空获利。白酒企业苦于无法说出口的一句话是:酒里这点塑化剂,你就是喝得酒精中毒死上十回,也不会因为塑化剂损伤一颗牙齿。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2-29 12:42
吾之所以将首帖之标题名之为“...风波”就是因为塑化剂问题曝光之后,在国内网络上争议激烈、沸沸扬扬地十分热闹。对阵的主要二方分别是白酒产销厂商及在营销上与之存在利益博弈的行业人士或其利益代理人。间有与之无关或与之关联不大、或知识较为局限的人士参与 。

吾观国内多年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面确实存在有过度渲染、过分夸大的倾向。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滥用添加剂等商品安全问题之严重危害,但也不能因之而“一旦被蛇咬,三年怕草绳”、“见风就是雨”,弄得“什么食品都不敢吃了”——这,人还能活吗 ?理性的作法是全面、客观地查证有关信息与资料,听取各方意见,对某些所谓的“专家”、“权威”的话应当有冷静、客观的评估。

至于政府及有关部门机构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各个环节均须加强监管,尤要加大问责与处罚的力度,违法与犯法的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之后,再企图籍此大发横财的人恐怕自然地不得不大加收敛的了——此即为综合性的“源头治理?、=”·
是的,既要注重、支持媒体对企业不发法行为的揭发,也要警惕媒体、媒体人出于自身的利益,编造夸大事实,毕竟,财富是企业创造的。

强调这点,是因为近来,靠攻击酒类上市公司沽空获利不是一次两次了,八月份,某财经媒体的微博用下期预告这种形式,报道张裕葡萄酒中检出农药残留,其中一种农药因致癌美国禁用,致使张裕股价暴跌,市值损失三十多亿,结果下期报道出来说只是检出农药,并没说农药超标,事实上残留只有国外标准的几十分之一,玩这种文字游戏只是吸引读者的噱头吗?当然不是,消息出来之前,张裕遭到大量沽空,并且沽空盘先知先觉,一半以上在解释出来前那个跌停上买进平仓,获利离场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张裕被融券做空吧。
这事的逻辑推测,显然是有组织的做空,找一个估值相对较高,下杀动能较强的板块,对龙头提前融券,然后消息面配合,焉能不知农药的报告就是融券的同一拨人空头炸弹备好后,策划发的文章?呵呵。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沸沸扬扬的交银施罗德前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涉嫌“老鼠仓”一案,时隔半年后昨日终于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1800万人民币,其违法所得1000多万元也被追缴。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期监管部门严查老鼠仓事件来看,今后对“老鼠仓”查处力度将加大。

  据中国证监会2011年11月29日在官网上挂出的通报,2010年9月21日,中国证监会对交银施罗德基金原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证监会所通报的调查结果是,2009年2月28日至2009年5月25日期间,李旭利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其实际控制的2个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买入或卖出相同股票2只,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实际上,李旭利从在南方基金开始就已经从事老鼠仓交易,之所以把时间起点设为2009年2月28日,因为这一天《刑法修正案(七)》开始生效,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老鼠仓”行为定义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而情节严重的依照“内幕交易罪”的规定处罚。在这之前,“老鼠仓”行为违规但不违法。该负责人还称,老鼠仓行为基本贯穿李旭利的整个职业生涯,在其进入阳光私募后也有类似行为。

  该案于6月12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当日并未当庭宣判。时隔近半年之后,昨日该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李旭利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800万元,同时对违法所得人民币1071万元予以追缴。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12-30 18:59 编辑

根据这个判例,假如做空者被证实事先知道内情,也涉嫌触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假如假造新闻制造市场波动从中渔利,罪名应该更重。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为什么在欧洲、香港喝酸奶和牛奶不头晕呢?在北京,只是喝三元的不头晕,其它的国内品牌都喝不了!
假如,认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安全情况,与美国,与欧陆没大的区别,水平不相上下,是否有些忽悠的成份?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12-31 00:16 编辑
假如,认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安全情况,与美国,与欧陆没大的区别,水平不相上下,是否有些忽悠的成份?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12-30 23:57
不知你责问谁?这儿有人做过这个比较吗?我不过是提醒大家,有做假货获利的,同样也有做假新闻获利。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老独步天下 于 2012-12-31 15:47 编辑

不针对谁啊,只是对这个现象而已。要说针对,那就是针对主流媒体哟。
况且,还有个"假如"呢。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1-9 17:16 编辑
至少就目前的证据观之,此次塑化剂风波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直接目的为的是在股票市场沽空获利。白酒企业苦于无法说出口的一句话是:酒里这点塑化剂,你就是喝得酒精中毒死上十回,也不会因为塑化剂损伤一颗牙齿。

那个2011年6月的551号函,是因为台湾塑化剂风波匆忙出台的,有一项定了一个百万分之零点三,而国外调查表明,目前正常人平均每天摄入量为接近一点四毫克,照这个标准折成白酒大约是四公斤,酒鬼酒再超标2.6倍,也就是你每天喝一公斤酒鬼酒,等于其它人每天拿着塑料袋吃个早点,只会醉死不会有塑化剂什么事。标准一出,企业提意见,两个月后,2011年8月又出了773号函,要求变为各种塑化剂加在一起不超过百万分之六。拿那个过严的标准追究一个早几十年就出现的产品,不过是以加强管理为名,圈地寻租而已。邱晓云 发表于 2012-12-29 12:42
呵呵,看到一组数据,证实了我的想法,转贴一下:

毒理学上用半数致死量(LD50)来衡量物质的毒性。对大鼠的LD50,DEHP是30.6克,DBP是8克,而酒精3~7克


查百度,与酒精相关的这个数字百度上是7~10.6,反正与塑化剂DBP差不多,(DBP的这个数字我是第一次看到,未经考证,要是谁有其他数字,请指出纠正)而白酒中酒精含量是百万分之几十万,含DBP标准照551号函是百万分之零点三,现在超标2.6倍,也不过百万分之一,危害性几十万比一,比一下心中可以有点数。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