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陈宇:牛熊十年亲历记

本帖最后由 showcraft 于 2013-4-21 22:23 编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4d25f0100x1bt.html牛熊十年亲历记(一) (2011-08-08 10:01:39)转载
陈宇 ,神农投资总经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证券法》起草小组副组长曹凤岐教授。陈先生历任北大招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招商地产(SZ000024)$董事会秘书,上海重阳投资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白云山A(SZ000522)$董事
标签: 杂谈

一个投资人对真相的思考
过去十年,我曾经历了中国史上最漫长的熊市和极度疯狂的牛市。
2011年底,我们又一次站到了伟大牛市的前夜。
我猜想,它将带来史无前例的高潮。
(为避免歧义,本文将隐去多数相关人士的真实姓名)

第一章   一份美差


   2001年初,股市在庄股的集体表演中冲破2000点,互联网公司正比着烧钱。传说中的创业板即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投资炙手可热。空气中都可以嗅到钱的味道,那真是一个躁热的春天。
   我刚刚结束了北大MBA学业,正打算到据说能赚大钱的投资界找份工作,恰好得到了导师的工作邀请。当时导师受学院委托兼任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我给导师当助手,挂名董事长助理,起初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北大招商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
  经过3个月的努力,基金顺利募到了3亿资金,这在当时还算个不错的成绩。
  钱刚到帐,麻烦就来了。在公司成立之初,管理层曾郑重承诺,基金绝不投资二级市场,只用于创业投资。但总经理在5月突然提出要将募集资金投入二级市场,股东间也出现分歧。学院参与这件事的初衷,是尝试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推动创业投资研究的发展。何况当时银广夏为代表的庄股已经开始积极出货,股市简直像正在冒烟的手雷。看到这种情况,学院决定撤出。经过一番博弈,学院与其他两家股东退出公司。这当中,我帮着老师做了些斡旋工作。然后就自然被失业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忙于找工作。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来自深圳的电话。是招商局A(000024)总经理打来的:“陈宇,你在北大招商这件事上表现的不错,维护了你们学校的利益,书记也很欣赏。我们这里缺个董秘,你愿不愿意来?”那会儿我真不知道董秘是干嘛的,也不太好意思问,心想三十岁的人怕当不好秘书了,就说:“您让我考虑两天行吗?”
  撂下电话我就给另一位师兄打了过去,他现在还是3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问他:“董秘是做什么的啊,这工作我能干的好吗?”他说:“董秘是管上市公司股票的,那可是高管,美差啊。活不难干,你那两下子没问题。”
  既然是美差,那还等什么。于是在2001年11月,我揣了本台湾人写的《股票投资学》,开赴深圳,正式上岗。那时候,吕梁已经出事,大盘从2100点轰然跌到1700点附近。创业板被无限期推迟,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但没人料到,银广夏最终将跌掉净值的98%,融到6000万美元的亿唐网站后来也倒闭了。对很多人来说,漫长的熊市才刚刚开始。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第二章 年报的秘密

  刚到上市公司,真是两眼一抹黑。董秘该怎么干,好像没有培训,也没有工作指南。想想反正全国人民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咱就边干边学呗。后来才搞明白,董秘大小也是领导,国企里的领导哪有被培训的呢。
  上任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准备年报披露。原则上,年报财务相关的内容由财务部准备,其余文案和总协调由董秘办负责。年报经管理层分级审批最终定稿后,提交董事会通过,然后经交易所审核后披露,最终提交股东大会投票。董秘办还要负责年报的印刷与披露媒体的安排,以及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召开。
  整个年报的准备从会计师入场,到董事会公告,通常历时数月。
  年报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句话,都曾被反复推敲。上市公司经营的真相,就隐藏在这些数字和文字背后。读懂年报,就能接近事实。
  年报厚厚一大本,该怎么读呢?我曾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同行的报告,并亲自撰写年报。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
  每年,交易所都会预先发出定期报告披露指引,里面极其详尽地规定了年报的披露格式和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指引的规定,亦步亦趋地填上内容。有胆子大不严格按交易所要求写的,那通常都是有什么不愿告人之密。所以要读懂年报,不妨和董秘一样,先学习定期报告披露指引。
  年报的第一节是“公司基本情况”,这一节没什么特别要注意的,通常是把去年的内容直接拷贝过来。里面的董秘信箱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垃圾信息堆满,所以几乎是无法使用的邮箱。至于披露的联系电话,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那最多是个总机。投资人要想找到公司董秘,得过层层关卡,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领导出差了。”当然,我不是这么干的,这是后话。
  第二节是“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这一节是财务部准备的,要点在于对较上年变化幅度大的项目的解释,还有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有时候一家公司,净利润暴增,结果只是因为卖了些资产,而不是经营持续性转好。从这节就可以看出来。
  第三节是“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我们可以在这节内容里,先看到公司历次融资和拆细造成的股本变动,那都是剪刀+浆糊的内容。然后是前10名股东和前10名非限售股股东情况表。一般来说,每家公司里面都有“主力机构”驻扎,通过大股东的变动,能够觉察到机构投资人的态度变化。不过定期报告一年只有四次,而董秘每月可以收到交易所信息结算中心提供的前200位股东名录。遇到特殊波动时,也可申请临时打印当天的股东名册。所以江湖传说,某个股票谁买了多少,庄家马上就知道了,这不是不可能,但是有一定技术难度。在这节里还有个有用的信息,就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介绍。公司治理最关键的核心,是谁控制这家公司,以及如何控制?很多有趣的事情,都是从这个章节里发掘出来的,一个被低估很多的股票,大股东会千方百计增持进来。而一个被严重高估的股票,大股东一定想卖。搞清楚谁控制谁,非常关键。
  第四节是“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里面有公司主要领导的履历介绍,以及薪酬情况。我读每个公司的年报,都特别喜欢这一节。而且我发现,董事会上每个董事看的最仔细的,也是这一节的内容。人最关注的是自己,董事们总是把简历读了又读,改了又改。有一次,证券代表忘记更新一位董事的年龄,立即被发现了,后来这一节我只好亲自审核。高管的报酬和持股数在这节里是个重点,另外,公司员工情况中的员工数量和专业与年龄结构值得特别关注。
  公司报表造假,很少会把脑筋动到员工薪酬上来。一个快速发展赚大钱的公司,员工数量应快速增加,管理层薪酬应持续提高,员工年龄应趋于年轻。有的公司,靠与经销商造假合同虚增利润,从员工数量和薪酬上一眼就能看出破绽。
  第五节是“公司治理结构”,这一节通常是用垃圾文字堆砌出来的官样文章。可以直接撕下来给孩子叠飞机。
  第六节是“股东大会情况简介”,看看哪家机构派员来参加股东大会了,可帮助推算谁是这个公司的主力机构。有的公司还真的不想让投资人参加股东大会,用的招数有跑到西藏开会的,也有专挑与同行业更著名的公司同时开会的。基金研究员分身乏术,上市公司也就乐得清闲。我所在的招商地产,永远是在蛇口新时代广场开股东会。好公司,当然不躲着股东。不过我也曾畅想,咱要是哪天也能到喀纳斯开次股东大会,那该多好。
  第七节是“董事会报告”,这一节是整个年报的精华所在。不看报表,也要看“董事会报告”。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公司过去一年是怎么干的,干得如何,未来一年又准备如何发展。散户是很少有人逐字逐句去看这些内容,但是机构会。所以这一节主要是写给机构看的。这里也是公司通过定期报告,传递关键信息,并主动控制投资者预期的关键。这一节,由我主笔,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斟酌。每一句话,都暗含深意。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计划作重大资产重组,他有可能在这里面含糊地提一句:“公司继续积极研究如何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主营业务”到年中,公司股价出现大幅度拉升,随后停牌重组。若交易所怪罪下来,公司完全可以解释为,事项已在年报中进行过预先披露。
  当然,写年报的要点是,含而不露,留足余地。该说的事情说了,不该说的一字没露。而投资人要做的,就是反向解码。揣摩这字里行间到底是啥意图,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现情况可都在这里。值得仔细读两遍。
第八节是“监事会报告”,那段文字也可以不看。
  第九节是“重要事项”,涉及重大诉讼,重大重组,关联交易等等。凡是有大量关联交易的公司,在这里都是要看的重点,需要和往年的数据仔细对比。如果这节里有撤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那就要格外小心。没有人愿意轻易撤换会计师,除非不能“得心应手”。
  最后面是“财务报告”,整个财务报告的分析也是个专业问题。该怎么分析我是以后才学会的。
  当时我把全中国像样的上市公司年报读了个遍,发现有两类公司的年报最漂亮。一类是像万科这样的,字里行间都透着进取精神和领袖气质。一类就是中石油,长江电力这样的大央企,那文字公司都是部级水平,可谓力透纸背。以上两类公司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第三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从小有个小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因为经常半夜里拿手电看小说,所以高中就戴上眼镜了。我总觉得,那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总比听老师讲要学得快点。所以这次我也打算照方抓药,来个自学成才。
  有一段时间,我每周都要至少跑一次深圳书城,这个书城恰好就在交易所旁边,很热闹的一个地方。那年月,市场上最雷人的是庄家,书城财经类几个书架上满眼净是《散户跟庄秘籍》,或者《擒庄高手》之类。我反正什么也不懂,一开始也没高人指点,干脆来者不拒,见一本买一本。当时咬牙看了差不多有一人高的杂书。而且一边看,一边对着行情琢磨。
  看了一阵子总算瞧出点门道来。那时候,国内作者写的很多书套路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弄一堆K线图,每张图再给起个“三线开花”“九阴白骨抓”之类特娱乐的名字。然后举个例子说:“看,出现三线开花的买点后,股票又翻倍了多少多少。”
  我一开始真是觉得很神奇,就跟着死记硬背了不少花样。后来发现这玩意不大好使。真按书里的图形到现实里去找,简直大海捞针,就算好不容易等到十分相似的图,然后买进去,一个不知什么原因的调整就给套住了。在大熊市里,什么花都没用。再到后来就更明白了,这些书八成是倒着写的,先选出已经上涨的股票,稍作总结后再截个图,取个好听的名字,就当教材了,纯种马后炮。在实战中,照本宣科成功的概率不大。
  不过这些书里举的一些例子,也不完全没用。其中一个俗名“上吊线”的走势,在后来多次的大周期顶部都见到过,帮我逃了好几次顶。还有个自称“缠中说禅”的操盘手,反复介绍的底背离的抄底方法,也是十分有效。说起来,书哪怕写得再烂,还是开卷有益。
  相比当时国内作者拼凑的作品,翻译出版的国外书籍质量就是天上地下了。华尔街毕竟积累了上百年,那些外国祖师爷写的书比我们这里才见过10年股票的人写的东西确实深刻不少。(多说一句,又过了十年以后,见过二十年股票的中国人,写的书就强多了。最近张化桥写了本书就很好,最先进的是他在书中显示出的历尽沧桑的心境和谦和的态度。)
  有位在银河证券管自营的师兄,和在鹏华当基金经理的校友分别推荐了几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股票作手回忆录》,是描写美国二、三十年代股神李弗莫尔的。这本书故事讲得非常精彩,里面连一个难懂的术语都没有,堪称新手入门第一参考书。最绝的是,书里描述的虽然是近一个世纪前的事,但是里面的很多场景,在以后的十年中我几乎样样都亲身经历过。真所谓“华尔街没有新事物,人性永不会改变。”
  还有一套书以《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为代表,写得也不错。看看今天很多基金根本跑不赢指数,还收那么高的管理费,真是为客户感到悲哀。
  那时候还买到了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还有一本《巴菲特选股方法》,在技术分析方面的书包括《专业投机原理》,至于江恩和艾略特的书看过都忘记了,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则压根没读。
  我当时的目的,就是想搞明白股票是什么,并没打算真去投资。所以该学的没怎么学,不该看的却都看了。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只有拿钱真刀真枪的干,才知道该学什么。
  就这样,脑子里武装了些“三线开花”,我顶着那快开花的脑袋,迎接股东大会的胜利召开。

(下一章预告:门可罗雀的股东会)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第四章  五花八门的股东会

2002年初,大盘一口气从2245跌到1339点,短短数月市值蒸发4成,然后开始反弹。4月份,招商局A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一想到要开大会,我就兴奋得直搓手。您想吧,招商局A有7万6千名股东,如果1%的股东来开会,还不得人山人海?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开股东大会,那可是上万人呐。
正在浮想联翩,我司资深证券代表(下称,证代)拿盆冷水泼了过来,她说:“陈总,咱们股东大会可没什么人来。”我没有像小沈阳似的摆出个小样问:“为什么呢?”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那时候来开股东大会,纯粹缺乏动机。
参加股东大会,是有成本的。交通费、饭费和时间成本,上市公司可不管报销。有的时候,被套牢的小股民还要搭上严重的精神损失费。比如银广夏的股东们。
所以去不去参加股东大会,要看股东能得到些什么。年度股东大会上,通常是表决几个月前已经公告的年报而已。而没有股改前的大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确实也是无欲则刚。想在股东大会上,从严守信息披露纪律的上市公司高管嘴里,套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来,似乎希望渺茫。况且,当时招商局A股价从高点跌了4成,散户如果不是来骂娘的,恐怕也没兴趣来听讲。
既然没有好处,大家也就不来了。到开会那天,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了区区两位股东。这两位老兄都是买机票从上海飞来的,不用说,自然是基金研究员。一位是华安基金的老张,一位是富国基金的老石。当时招商局A里,像样的机构就这两家,每家持股不超过400万股,都被深度套牢。看到他们凄风苦雨的脸色,我错把老张叫成了老石。证代立即附耳上前,悄声说:“领导,那个长得帅的是老石,那个有气质的才是老张。”您瞧,这人要是会说话,可不是一般的动听。
股东大会的程序通常先是股东签到和领取表决票,签到的时候需出示股东代码卡和身份证明,事先也可以先传真相关资料,到时候签个到即可。
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公司领导们陆续在主席台落座。像只来两位股东这种情况,上市公司恐怕只好叫些公司自己的员工来充场子。那一回,我记得是辛苦了财务部和行政部的同事们。
接下来,由大会主持人宣读会议议程,提示表决事项。然后是逐项宣读议案并填票表决。这里面涉及一个关键环节的组织技巧。那就是,股东提问如何安排。什么时候提问,谁来提问,问什么,如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应该有完备的预案。
有些公司的股东大会,就在这个环节上演砸了。我在某上市公司股东会上见过,有小股东指着董事长鼻子骂公司半个钟头的,而且据说还有比这更猛的。不过招商局是百年央企,做事自有章法。招商局A那么多年的股东大会,投票通过率稳居各上市公司前列,现场未曾失控。一是因为公司经营确实比较稳健,而另有部分原因,在于股东提问环节的有效控制。
要点在于,当会上讨论或有矛盾的提案时,尽量先表决后提问,或者把提问时间和内容引导好。具体细节呢,好好学习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就行了。
这方面我目睹过一个生动的案例。那是在2005年6月股改初期,三一重工的股东大会上。当时,三一重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率先推动股改。股改的方案也很大方,大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股赠8元。如今回头看来,那是多么的慷慨。不过当时股价跌跌涨涨,流通股股东抓住机会还想多要。被套了几年,好不容易抓住个机会,还不得多要点?
因此,这个股改方案能否通过股东大会,就成为焦点。为了学习股改经验,我自掏腰包飞去长沙观摩。股东大会的会场设在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就是由电广传媒一直持有的,竟然每年都赔钱的那个著名建筑群。
当我做着出租车来到会展中心的时候,大老远地就看到彩旗飘扬,指示牌从中心入口引到会场。门外引人注目地停着一辆大型警车,居然还有几条警犬在低声咆哮。
我这从深圳来的乡巴佬这回可真是长了见识。走进会场前厅,但见十张签到台一字摆开,每张签到台都配备了电脑和两名工作人员,那阵势堪比省人大代表会。负责签到的员工显然训练有素,我在任意一张签到台轻松搞定了所有手续。在和三一重工董秘打过招呼问好后,我走进了股东大会会场,这竟是一个可纳千人的会场。
大会尚未开始,股东正络绎入场。在会场高大的主席台上,已端坐十二位着旗袍的妙龄女郎,原来是湖南的女子乐坊前来献艺。那台上欢快的小曲儿奏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拥着,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哪里像要讨价还价的股东大会嘛。
过了不久,大会正点开始。主持人说了几句以后,出人意料的状况又来了。著名女歌唱家李谷一着盛装突然出现在会场入口,场下顿时一阵骚动,而风华依旧的她已飘然登台。在高歌一曲《年轻的朋友们来相会》之后,李老师竟然以一个湖南股民的身份开始为三一重工拉票,股民们立马乐开了花。我当时在台下看得真是拍案叫绝。
正当场内气氛被李老师推向高潮之时,会议议程正式开始。先是一个股民代表上台发言,将公司和股改赞美一番之后,董事长宣读表决议案。议案宣布完毕,立即表决。原本还打算在会上抱怨点什么的小股东,被现场一股无形的欢快的不容置疑的力量裹挟着,懵懵懂懂就投了赞成票。投票结束后,女子乐坊的小曲儿又奏了起来。我笑了,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三一重工的股改大会从选址到场地布置,来宾接待,气氛营造,节奏控制,要点把握等各个细节的设计可谓无懈可击,堪称完美。股改议案最终以高票顺利获得通过。我对三一重工的敬仰之情真如滔滔江水。当时就想:这绝不是一个普通上市公司可以做到的,三一重工注定将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
股改大会那天,是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总市值仅区区47亿元。6年以后的今天,三一重工的总市值最高超过1500亿元。6年增长超过30倍!如果当时投资人满仓三一,拿到今天岂不是也和股神郭美美他妈一样牛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牛股,从股东大会上也可以发现端倪,正所谓管中窥豹。所以股东大会对投资人是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关键是研究和观察的方法对不对。
参加股东大会如今已是各投资机构的重要工作,是神农投资进行公司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股东大会其实是一个很难得的问诊上市公司的机会。
首先说“望”这个环节。股东大会一大好处就是人齐。上市公司头头脑脑和大股东代表、独立董事都要出席。这时候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看人顺不顺眼,看上市公司高管和董秘办的人你喜不喜欢,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看他们待人接物的气度。投资人要想,我把钱给这些人管,是不是放心。我和这些人一起共事,会不会开心。曾国藩选将是要看面相的,为此特地写了本书《冰鉴》,或许有一定道理。蒋介石选人也看面相,蒋公若活在今世,估计当个投资公司总裁该很出色吧。
二看气氛,管理层之间是不是和谐统一,管理层与大股东代表之间配合是不是默契,负责接待的员工是不是乐观积极。有些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貌合神离,或者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势同水火,股东大会上,明眼人自能洞若观火。
三看做事,一个管理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各个细节上的处理都应相当到位,甚至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三一重工,再比如万科。去万科调研和开会,感觉就和其他公司不一样。我记得一个细节,万科总部的内部文件全部在主服务器上加密,不能轻易拷贝;会议室都是网上预订;一般的上市公司哪里能想到这些。
在“闻”这个环节上,可不是闻上市公司装修的味道散了没有。所谓“闻其言,观其行”。要仔细听上市公司每一个人都是怎么说的。不只是会上怎么说的,还包括会下怎么说;不只是董事长怎么说,还包括职员怎们说。有一次我去开某公司股东大会,接待的小伙子很热情,聊到公司的时候,总要说一句“我们是国企,您也知道。”我能知道什么呢,至少知道这个公司很国企。
除了关注说话的内容,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公司管理层对投资人是什么态度,员工对领导是什么态度。凡对投资人敷衍和轻视的,皆不足取。凡员工对领导及公司抱怨和很消极的,皆须谨慎。
至于在股东大会上如何发问,那可是技术活。绝不能站起来就问;“请问董事长,你们今年业绩能做到2块钱吗?”按信息披露法规要求,此类问题上市公司高管一律不得在信息披露前吐露。所以问了也白问。
也有投资人上来先把公司夸一遍,再感谢董事长总经理等等废话一大堆,罗嗦了几分钟后说:我有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何如何。好几分钟以后,问题或者说他的意见才说完,而不是问完。最后公司高管不得不问:请问你到底想问什么?
股东大会上,管理层通常顶多有几十分钟时间来和投资人沟通。投资人最好不要浪费时间问没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自己想不出来好问题,就在旁边察言观色也不错。
提问题之前,需要先做足功课。这就涉及到“切脉”的问题。看中医的时候,中医一般会给患者摸摸脉。现在的中医多数从中医学院毕业,其实很多连中医的皮毛都没学到。就像中国大学生都学了十几年外语,但多数口语糟糕得无法和老外儿童对话。
据大师指点:“切脉”,要先切脉象,初判大致的病象,再结合望闻问环节,进一步确定脉像,最后定诊。
提问也是一样,首先要对公司的基本面有比较详尽的分析。找出投资人需要从管理层得到答案或者印证的问题。然后根据一定的技巧设计问题。包括,这个问题要问谁,怎么问,什么时候问。
举个例子,投资人直接问公司的业绩是很难得到答案的。但是不妨如此问:请问今年的产能利用率能做到多少?或者问:公司今年准备新增销售人员多少,增加这些投入,公司期望带来多少的销售提升呢?再或者问:公司去年的销售费用是20亿,今年的销售费用计划有多大比例的提高?
提问的原则万变不离其宗:1、尽量简短。2、旁敲侧击,假设从A可以推导B,从B可以推导C。而如果C 是敏感信息,那么不妨直接问A。
还有,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投资人应该更关心公司在未来一年的战略规划。具体在人、财、物三个方面如何配置。这些问题往往管理层是愿意讨论的。因为在此前公司自己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管理层早就做好了年度经营计划。答案就在那里,就看投资人会不会问。
那些对投资人警惕性极高,将投资人拒之千里,什么问题都无可奉告的管理层;或者满脑袋浆糊,一问三不知的管理层,通常水平都不太高,我们是没兴趣投资这种公司的。
问题问完了以后,不要忘记和高管交换名片,留下高管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地址是必要的。然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最后,如果会议是在这家公司内部举行的,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别忘了享用一下公司的洗手间。洗手间和食堂是检验这家公司内部管理能力的试金石。这招在评估企业经营能力方面屡试不爽。举个例子,北京高校最好的食堂是哪两所学校的?当然是清华北大。麦当劳的洗手间比马兰拉面的洗手间是不是强多了?我有个做PE投资的朋友去企业调研,必看洗手间。如果又脏又臭的洗手间都能管好。那么这个企业,还能管不好生产线吗?
话说回来,我所在的招商局A(后来更名为招商地产)在新时代广场的的洗手间非常清洁舒适,每次嘘嘘的时候感觉特爽。事实证明,这家企业的确也管得不错。



(待续,下期预告—6-24井喷)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