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太平天国之秋:中国错过了现代化的时间

太平天国之秋:中国错过了现代化的时间
收听 (06:09)

作者 安娜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

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在台湾称為“太平天国之乱”,而在中国国内,则称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书籍很多,而由美国历史学者史蒂芬.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所著的这部《太平天国之秋》则与众不同。在书中作者提出:英国最大的错误就是与清朝合作打败太平天国,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延缓了50年之久。事实上,太平天国主要人物之一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之时,日本也正开始进行明治维新,而英国在中立与介入的来回矛盾中,就此定了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也使中国至今仍苦苦追赶落后的现代时间表。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一步进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历史上,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最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书中引述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后来中国动荡程度,并推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庄瑞琳在书评“太平天国之秋:中国如何错过现代化的时间”中就认为,普拉特的《太平天国之秋》是一本怪异的太平天国研究。首先它的主角不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忠王李秀成,甚至全书没有提过西王萧朝贵,重要主角曾国藩也到第六章才现身,作者普拉特把太平天国历史的主角换成了干王洪仁玕。全书的时间向度以洪仁玕1853年逃到香港当传教士助理开始,以洪仁玕1864年遭清兵追补结束。而这个主角的更换,注定了《太平天国之秋》与众不同的历史视角,当然其结论也就超出一般史书提出的见解。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历史:洪仁玕是洪秀全族弟,是最早受洗跟随洪秀全的人,在香港与传教士往来,习得英文与现代化思想,还协助苏格兰传教士理雅各英译中国典籍,他所提出的《资政新篇》,认为国家要有银行、铁路与法律制度等,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化纲领。事实上,他可能也是19世纪中叶很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人,随著太平天国与清廷的战事发展,许多来华传教士或军官投书媒体都会提及与引述洪仁玕的话,认为他是中国最有见识的人,甚至因此觉得英国政府应该帮助太平天国,结束腐败大清。

本书作者普拉特以洪仁玕为核心的太平天国叙事,正是企图将太平天国重新放回19世纪中叶的国际局势。全书最精彩的第十一章“十字路口”,普拉特来回比对同时正在发生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及英国政府、国会的激烈辩论,如何看待处置同时陷入内战的英国两个最大的原料与经济市场。

当时,英商把中国茶叶运回英国售卖,结果彻底改变了英国上下人等的饮喝习惯。中国茶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必需品,至今如此。英国政府向茶叶徵收一○○%的进口税。每年所得,几乎足以支付那强大的、替英国打天下守天下的皇家舰队的开支。所以,对英国政府来说,维护中国茶叶出口供应稳定,对英国无比重要。若中国由於内乱而减少甚至停止出口茶叶,一直不断运转的英国全球经济网当中最重要的英、美、中(包括印度)这个经济圈就会停顿下来,以至整个网也要塌下,大英帝国也会散架。例如,光是在英国本土,没钱买美国棉花,工厂就倒闭,失业大军会冲击政府。没钱对付海军开支,军舰就停驶,整个大英帝国就瘫痪,散兵游勇同样会冲击政府。所以对英国政府来说,中国比美国重要得多。这与干预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持茶叶出口稳定,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英国考量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赔款,主要来自清朝收取的关税,因此通商口岸的稳定很重要,加上印度的前例,使英国自认一旦清朝崩溃,已无力接管,从而决定介入太平天国之战,也使中国错失现代化的时间。
天国相比于清朝,有过那些“先进”的思想?这一点首先得打个问号。
你说天国有洪仁玕,那大清还有康梁、更有光绪呢!
早年吹得光辉无比的《天朝地亩制度》,如今怎么不提了?
事实上,就算是天国胜利了,也不过是换个皇上,换汤不换药而已。
外国人看中国,永远都是“一头雾水”,一相情愿罢了。
中国人吃那“伟大的理想”的亏,看来还得“万岁”下去了。
就我所见,在镇压太平天国这件事上,英国出力是最小的,在上海,英国只是抗击了“小刀会”。

太平天国事乱,造成地方坐大,再一个是原有的科举遴选制度被破坏,大量武功者入主文职之外,自宋代之后,天朝的官场再一次出现强大的“门阀”体系。地方势力坐大,使得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但之后,正是这些地方势力强烈抵抗“立宪”运动。

该文把茶叶对英国的意义太夸张了。英国人本来像法国人一样喜欢咖啡,也像法国人一样喜欢可可。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茶叶而不是咖啡,是因为咖啡和可可的产地,在17世纪时,基本都置于法国殖民之下。为了对抗法国,英国不许从法国及其殖民地进口商品,所以只能从远东运来茶叶。就征税而言,咖啡又何尝不能?

其实,一直拖累英国的是印度,使得它没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在天朝的商业和政治竞争。洋务运动时,法国、德国和美国在天朝的影响力已经不逊于英国。但英国对天朝的作用无与伦比的是上海商业化社会制度,清末时节,上海的繁荣可与伦敦、巴黎、纽约等世界一流城市齐肩。
再有,太平天国剿平在1864年,明治登基是在1868年,但他的改革是在1871年开始。所以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不可能与明治维新开始同期。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3-6-15 23:05 编辑

这种结论,大概是为了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搜了一下,这人专攻中国近代史,尤其19世纪中国对外关系。
对研究的事情太痴迷了也不好,就像张召忠似的,学阿拉伯语,就对伊拉克盲目判断。
我知道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上海等口岸开放,国际贸易重心北移,广州的商业突然萎缩,珠江流域上游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金田就位于珠江上游,而洪秀全就是广州花县人,一个典型的无业游民。

算是“世界首富”的伍秉鉴家族,据说资产有2600多万银元,不过10年就荡然,那些寄附在他们经营之下的大小商贩们的情形一定更是难过。按照见到的文字,鸦片战争前,驻粤的外商人均要用到4个华佣,洋雇员往往也会雇一个华佣,每个华人买办也要雇一两个以上的仆人。仅这些近身的佣人,十三行馆区就有近千人。所有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又产生了更多需求,这还不算黄埔码头。

与其对等的还有华商的雇员和佣人,以及打包、分选、看守、运输、整理等等这些就业。

算起来,鼎盛时期,广州口岸的贸易直接和间接提供了小20万的就业。

广州再次兴旺,是到了清末时分。这时主要靠华侨投资和汇款,与海外贸易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另一个人物是孙文。香港建立和贸易北移,使得澳门也日渐衰落。本来呢,到澳门侍候洋人不甚体面,所以在那里打工的人不多。这样,孙文的父亲在澳门靠修鞋手艺就能养活一家生活。香港割让后,英国人走了,望厦条约后美国人也走了。剩下不多的葡人,大多也本地化了。澳门没那么多的鞋供孙父修缝了,澳门的衰败也让香山跟着衰落,孙家日子过不下去了,只好把孙文送到孙眉那里去。
就我所见,在镇压太平天国这件事上,英国出力是最小的,在上海,英国只是抗击了“小刀会”。

太平天国事乱,造成地方坐大,再一个是原有的科举遴选制度被破坏,大量武功者入主文职之外,自宋代之后,天朝的官场再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3-6-15 22:01
大苗所见?

难道洋枪队头目之死,不是死于太平天国军队之手吗?小刀会只是在上海老城内作乱。后来,太平天国向洋人承诺不入上海地域,可谓:不打不成交嘛。
这种结论,大概是为了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搜了一下,这人专攻中国近代史,尤其19世纪中国对外关系。
对研究的事情太痴迷了也不好,就像张召忠似的,学阿拉伯语,就对伊拉克盲目判断。
ironland 发表于 2013-6-15 22:54
他恰恰是对研究还不够痴迷,没有把该钻的东西钻透;或者主动被洗脑,不得不替人代言而已。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