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民国学者朱亦松旧著《社会政策》与《现代社会主要问题》重新出版及其《导读》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3-7-9 08:29 编辑



《社会政策》
朱亦松著
出 版 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2-8-1


  


内容简介
民国学者朱亦松著作于2002年8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再版发行本书是朱亦松两本著作即《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的合集,突出反映了他的学术观点:社会不是由单一的因素组成的,而是一个整体:解决社会问题。同样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社会政策》
 卷头语
 第一编 社会政策的性质暨其伦理的意义
 
一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
 
二 社会目的和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对于个人的意义
 
四社会政策对于国家的意义
 

社会政策对于阶级的意义
 
六社会政策对于家庭的意义
 

社会政策和社会进步
 第二编 指导社会政策所采用的方法
 

统计方法
 
二个案调查
 
三社会调查
 第三编 实行社会政策所遵循的途径
 
一教育的途径
 
二政治的途径
 
三法律的途径
 

经济的途径
 
五社会的途径



《现代社会主要问题》


 卷头语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社会问题的性质
  第二章
社会问题研究的立场点
  第三章
社会问题之解决的社会哲学基础
  第四章
社会问题之解剖的技术
 第二编 人口问题
 
第一章
人口的数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章
人口的品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三编 劳工问题
 
第一章
童工、女工、血汗制
 
第二章
失业、罢工暨排货、劳工组织
 
第三章
劳资息争的组织、分红制、合作制
 第四编 都市暨乡村问题
 
第一章都市问题
 
第二章
乡村问题
 第五编 贫穷犯罪暨残疾问题
 
第一章
贫穷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章
犯罪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三章
残疾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编后记








朱亦松著《社会政策》与《现代社会主要问题》---《导读》


林顺利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不仅仅伴随着列强入侵和政权更迭带来的战争的苦难,也同样伴随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当然,也就引发了当时知识精英们对国之危难的思考和民族振兴的探寻。也正如《社会政策》一书中指出个那样,社会的剧变导致“许多社会制裁的工具……其不能适应便显然的要达到于很高的程度了。同时社会意识又未能十分发达和成熟,其结果一般人们对于旧时诸般社会制度的工具,便不能加以适当的批评、估价和采用。此正是今日中国所遭遇的绝大危险。它的各方面所以呈露出种种分崩离析的现象,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社会的纲维确已解纽”,社会转型导致社会解组,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如何诊断和疗救这个社会,成了那个时代知识精英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读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好《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不难体会到这种学术和情感的双重诉求,而文中所呈现的社会哲学思考和伦理关怀,既是这种探索的体现,同样也代表出了一种解答。



朱亦松,1894年生于江苏南京,191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1919年赴美留学,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暨南学校、河海工程学校、江苏政法学校、大同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女子师范学校社会教育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任社会学、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教授。1952年从上海财经学院退职直到逝世。作为老一辈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朱亦松先生的前半生适逢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上半叶,自然也未能置身事外。但与书斋知识分子不同,朱亦松不仅著书立说,还曾一度作为“国家社会党的重要成员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朱亦松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改良派”,也即主张调和阶级矛盾和冲突,以局部温和的改革措施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这显然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的,所以,也就注定了其在政治上的不成功和惨淡收场。。

,



在笔者看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知识精英们批驳存在着二种焦虑,一种是形而上的,来自于哲学层面‘一种是形而下的,来自于现实社会。第一种“哲学的焦虑”在于相对普遍的中西方双重教育对于这些“弄潮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内心世界产生的张力,也即中西方文化冲突会在这些个层面上集中体现第二种焦虑来自现实社会,也即面对当时的残破和危殆的局势,“澄清天下之志”和“匹夫有责”的价值导向交织在一起,必然引发对现实的困惑和追问。这二种焦虑体现在学术上,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那一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针对整个民族的“拯救”和“复兴”的伦理关怀。比如朱亦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再生》杂志,肇始于九一八事变,,其创刊号的启事上就明确表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中华民族国家经已濒绝地,惟在此继续之际未尝不潜伏有复生之潮流与运动。本杂志愿代表此精神,以具体方案谋真正建设与国人共商榷,因定名为曰再生(The National Renaissance 。因此,“社会政策”与“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作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明显的时代焦虑和价值诉求。尤其体现在朱亦松对社会哲学和其民治主义的政治主张上
首先,二本书中,无一例外地强调社会哲学的重要性。《社会政策》一书中,在开篇解释民治主义的时候,就指明民治主义的伦理哲学本质也即“一种爱的哲学,而不是一种恨的哲学“,也即注重各方面利益的和谐和冲突的妥协,反对势不两立的立场观点。在结尾处,第三章”社会的途径“一节,又重点强调“社会哲学”对于国之兴亡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欠缺“一种新的价值哲学(即指社会哲学而言),为一切新制度之创造的基础”。并认为“此价值哲学对于以往四千年的历史,须得作一番重新估价,对于其晚近百年间和西洋国家之接触的经验,须得作一番彻底的探讨和分析,和下一种合理的判断。最后对于中国社会之发展趋势,尤其需要获得一种深切的理解。惟有这样的磐石上面。此价值哲学方能确立它的深固而不可拔之基础。……惟有这样的哲学树立了它的权威之后之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有重心。思想界方不至于长陷入矛盾和混乱的情态里面。”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朱亦松将社会问题的“治疗方案”和社会政策的制度基础,建立在了这样一种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的价值哲学的基础上。而在《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中,朱亦松甚至专门开辟了一章了讨论“社会问题之解决的社会哲学基础”(第三章)社会哲学的重要性,并认为社会哲学的建设比物质建设更重要。现在看来,朱亦松谈的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问题,但却将这一问题凌驾于生产力的基础作用之上。在他看来社会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适当的社会哲学能够个体人格的合理和充分的发展,因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在原书中,他概括地指出“总结一句,便是我们如果希望社会从此不再陷入盲目演进的错误,或者毫无计划和听其自然的发展,则必须树立健全的和有权威的社会哲学,以为实施社会政策和解决社会问题之指南。”可见,阅读和了解朱亦松的学术思想,其社会哲学是一个必备的基础。
其次,概括朱亦松的社会哲学,“民治主义”是核心和关键。《社会政策》一书中,朱亦松认为“民治主义的伦理哲学,简单说便是人人都是目的,网有例外这十个大字而已。它承认各个人都有获得其人格之谐和发展的权利。它乃是一种爱的哲学而不是一种恨的哲学。民治主义所采取的社会政策,对于各方面的利益,务在增进其谐和性质和妥协其冲突性,正是因为这样伦理哲学的缘故。”至于在《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一书中,更是多次强调自己的民治主义立场和分析基础。那么到底什么是民治主义呢?在其1946年出版的《新时代的民治主义》一书中曾系统总结上述二本书中出现的“民治主义”,认为民治主义“乃是一种高尚伦理的共同生活理想——此理想不但可以导率人群的政治生活,并且也可以导其经济的生活,与一切其他的社会生活”在朱亦松看来,民治主义是最合乎人性和最适宜的共同生活的,原因在于:(1)在朱亦松看来民治主义重视一切人的大体上的平等和他们做人的平等价值;(2)民治主义重视自由;(3)民治主义重视博爱;因此民治主义有三个属性:平等、自由和博爱。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朱亦松是导率国内民主讨论的“再生派”的主力成员,而“再生派”对于民主主义观点的主要特征有三点:民族主义、制度至上和精英倾向。在该派的主张中:第一,民治主义不能排斥或站在民族传统的对立面;第二,民治主义的关键在于建构一套合理的制度来治理社会;第三,民主的推进不是靠民众,而是靠精英来实现,总的来看,该派主张的“修正的民主政治”带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即把握到了民主对于社会改良的重要性,但是却始终没有在如何推进民主以及如何解决当时中国最根本问题上有所贡献。诚如王毅在《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民主言说的特色——1930年代(再生)为中心》一文中所评判的那样“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中民主论者不得不强调民主之于救亡的涵义,并据此进行修改,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民主一些基本构件的缺失,形成一种不东不西的形态,也注定了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失败。”
但上述的评价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否定者二本著作在学术和思想价值上的贡献。事实上,作为经历专业训练的美国西北大学的高材生,朱亦松在《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上的学术洞察力和专业分析的确可圈可点。其对社会科学的实证性以及对统计分析的重视都是可以与同时代的社会学家比肩而论的。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抛开其政治倾向性,其对对当时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本身的分析,无疑是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之所以将这二本书一起“老书重印”推荐给读者,主要是因为这二本书在学术逻辑上密不可分的。在《社会政策》一书中,朱亦松直接就将“社会政策”定义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种种拟议实施纲领”,而在《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中,也践行了这一定义。在逻辑上,《社会政策》为《现代社会主要问题》提供一种系统的知识和指导纲领,但在时间上,后者晚于前者,,相对于前者的思想应该相对更成熟。

《社会政策》篇幅较短,但逻辑体系清晰明了,三章的篇幅重点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政策?第二,如何研究和制定社会政策?第三,如何践行社会政策?三个问题搞清楚,那么社会政策也就基本了解,这种务实的风格很可能和著者自身的社会学实证修养密切相关。
在第一个问题的解答上,在界定了社会政策的定义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社会目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的关系,表明了其民治主义的立场。然后分析了社会政策对于个人、国家、阶级、家庭和社会进步的功能性意义。贯穿这一问题的是朱亦松对民主和改良的宣扬,对暴力主义也即革命的反对,同时表达了其以民治主义作为价值哲学来为社会立法的企图。当然,在这一章里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细节,那就是朱亦松认为社会进步主要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个体人格的特殊发展,这显然和一般的以经济主导的标准不同,在朱亦松那里,社会问题实质是一种社会病态,需要社会社会诊断,需要社会政策治疗,显然带有那个时代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对欧美乃至中国社会学界影响的影子。在第二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朱亦松凸显了其社会实证的功夫,为社会问题分析和社会政策的制定确定了统计方法、个案调查和社会调查三种方法。尽管这三种方法都是偏重量的研究,朱亦松强调富有经验和常识的学者才能掌握好这几门技术,才能充分地了解社会和分析社会。
对第三个问题的解答集中在最后一章,朱亦松列举了教育、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五种途径。在对教育的探讨中朱亦松强调平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强调精神和意志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精神颓废和意志薄弱的儿童,绝不可能有任何伟大的成就” ,而教师应该求诸一己之良知,必须有积极的信仰来感染学生。在政治途径的探讨中,朱亦松批判了四种限制国家活动的荒谬假定,认为国家应尽可能在社会政策实施中发挥功能:法律途径则强调立法确保个人人格的权力,言论和思想的自由,财产的保障以及帮扶弱者的公道,等等。;经济途径的核心在于确保分配平等,而社会的途径是朱亦松最关心的途径,该领域社2和民治主义价值导向及政治倾向之外,本书的教材特征较为”,确保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如前所言,《现代社会主要问题》是朱亦松当年教学和科研积累的结果,实际上可以看做《社会政策》一书在在社会问题几乎成了学界和政论界的焦点,当时该领域的专著是不少的。从1920年民国政府“内务部编译的《释社会问题》开始,到陈瑞志编著的《抗战与社会问题》,再到朱亦松的《现代社会主要问题》,大多著作是环绕着国内外主要社会问题展开的。当然所做社会诊断所依据的”社会哲学“不同,其治病的”药方“也不尽相同。对比阅读可以发现,主要的分歧在于中国到底需要变革还是革命,在“民主”能够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走怎样一条民主道路解决社会问题就需要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而社会政策的变异往往来自于对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差异。《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一共分为五部分,十四章,主要探讨了社会问题总论、人口问题、劳工问题、城乡问题、贫穷、犯罪暨残废问题。与《社会政策》一书比较,除了同样的社会哲学和民治主义的价值导向及政治倾向之外,本书的教材特征较为明显,分析相对系统,看得出来作者有意识增加了数据和案例的论证,同时注重将国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和本土具体国情作对比引证。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付印催促“,,对国内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均稍显不足,感觉到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建议的具体程度上让人意犹未尽。因此,有兴趣的话,建议读者们将此书与同时代其他社会问题研究作品同时阅读。




    尽管本套丛书旨在为社会工作者专业奠定一定的本土的历史根基,但实际上社会工作在那个时代的引入和发展毕竟受到了政权更迭和战乱频仍的影响。而且作为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来说,社会工作毕竟失之具体,所以,专业著作的匮乏是情理之中的。严格意义上讲,《《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都算不上专门性教材,但是作为学术体系的相关性和系统性要求而言,这二种著作确实可以了解当时专业相关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进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线索,对于还原该学科的知识累积的渐进过程具有重要的知识意义,同时对于理解社会工作作为


一个专业和具体社会事业历史发展的社会背景是相当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对上述两本书做“历史性“的对待。第一,尝试将著作本身纳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并结合朱亦松本人的学术经历和社会生平来理解其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关怀。第二,尝试将这二本的主要观点与该时代的同类著作作比较阅读,以便于在更为宏观的学术背景和知识演进中把握著作的定位及其学术互动和思想互动的脉络。第三,尝试在朱亦松本人的知识体系中理解每一本书,将相对孤立的知识点作系统连接。比如作为中国社会学史上的”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朱亦松关于的多因素互动观点实际上在上述两本书中同样有体现。最后是作古今对比,也即尝试建立与那个时代学术思想和知识内容的”不在场交流“,一方面可以将两本书的了解和知识要点与当代的研究相对照。对于第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仍然面临社会转型同样面临着社会解组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对于第二个方面,很显然自朱亦松后,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的国内外研究从概念到体系都已经得到了更新,本土化的进程也在加速。但是不容质疑的是,那个时代学者的的洞察力,对分析我们的现实问题依然有效。

                                       林顺利 2012710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3-7-9 08:34 编辑


                                      亦松的风骨    李华章
   
      知道朱亦松先生的大名, 是偶尔翻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时看到的一个词条。朱亦松(1894一1974),江苏南京人。中国社会学家。191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19年留学美国,入西北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暨南学校、江苏政法学校、大同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任社会学、经济学及社会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原理》(1928)、《现代社会主要问题》(1934)等,译著有:《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等多种。何以这个词条吸引我的眼球,明亮地耀人眼目呢,大概是“亦松” 这个名字的原因。他也是松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因受“松、竹、梅” 的薰陶而成长,尤其是《松树的风格》(陶铸)的影响。因此曾暗自树立了做一棵松树的理想。
   人生中也许充满神秘的机缘。对朱亦松先生的较多了解,缘于他的幺儿子朱竞奋医生。他是宜昌市笫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曾多次就诊于他,称呼他朱主任。他从上海笫一医学院毕业后,在宜昌从医50年。2003年退休后,爱好网络写作,用金枫吟笔名发表诗、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并留心搜集家父的学术著作,有的重新出版,眼下正着手撰写《朱亦松评传》。这使我有机会拜读民国时期社会学家朱亦松老先生的著作或章节,以及序跋、导读和一封珍贵的书简。他记忆中的有关父亲的往亊,点点滴滴依旧铭刻在脑海,令闻者无不惊喜与钦敬!
   从金枫吟的回忆中,凸显出亦松先生的过人之处,他有着中国知识精英鲜明的正义感和学人的良知。朱亦松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受孔孟之道的“学而优则仕” 的深刻影响,发奋读书,成绩优异。因此获得了“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的机会。学成回国后,他能将西方的思想与文化同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结合起来应用,既不赞同“全盘西化”;也不死抱住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不放,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他主张“把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将社会学当作各种特殊社会科学的综合。按照这种‘整体综合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的性质、变化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颇令人思之耿耿也。
朱亦松曾对一个学生说起一件往事,他在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当系主任时,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痛斥国民党蒋介石所倡导的“三一主义”, 指出这是蒋氏公然地要在中国搞法西斯独裁的宣示。没过几天,便遭到三个国民党便衣特务来家里威胁吼吓。结果,朱亦松义正词严地把他们轰了出去。用生命、尊严和人格维护自己言论的自由。大义凛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天,朱先生听到收音机播送:“大跃进、人民公社、大办钢铁“三面红旗好得很!”的时候,他突然地高声嚷道:“他妈的,撮鸟!”这声大爆粗口的脏话,被儿子听到了。大吃一惊。这是难得听到的出自父亲之口的一句脏话。心想,即使率直一生的老学人也会有失“斯文”的时候。一腔愤懑,良知迸发,自然而然,讲究不了那么多啦!
朱先生一生清正本分,潜心学问,教书育人,高风亮节。他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素来不爱与人空谈,似高山顶上的一棵青松迎风挺拔。退休蝸居在家后,常独自在书房高声叹曰:“吾与吾书,互为挚友--足也、足也!”此处的“吾书”, 据其幼子竞奋医生解释,系指老父所著的那些学朮专著及译著。这是他一生的心血的结晶,与他的人生紧紧相连。犹如作家一样,“作家的生命在于作品”( 巴金)。在亦松老的心目中,坚持学朮的独立品格和纯粹性,一切以著作说话。不久前, 林顺利在朱亦松著《社会政策》与《现代社会主要问题》的《导读》中指出:“朱亦松认为,民治主义的伦理哲学,简单说便是‘人人都是目的,罔有例外’ 这十个大字而巳。它承认各个人都有获得其人格之谐和发展的权利。”这是最合乎人性和最适宜的共同生活的。2012年9月12日,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郭于华教授来电说:“朱老先生是我们的前辈学者,他在他所处的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缅怀”。 这是对朱亦松先生从内心里发出的肺腑之言。
对亦松先生来说,还有一事值得一说。晚年,他在《闲居述怀》(四十八韵)诗云:


         ……

         秋高气肃爽,  金菊有芬芳。
         江山拓眼界,  风物收诗囊。
         严冬仍可爱,  松竹傲雪霜。
         四时皆有适,  欣赏原无常。
         功名与事业,  刹那熟黄粱。

         ……

         我本一穷儒,  从来不趋将。
         不如从吾好,  幽独步闲房。
         惟余二三事,  永怀不能忘。
         国恩与祖德,  深厚又汪洋。
         如何作酬报,  思及心茫茫。

诗言志。诗抒情。两者皆洋溢于字里行间了。把一位社会学者、知识精英的正直良知与高风亮节的宽阔情怀真实地活现在我们眼前!

                                 
湖北宜昌市文联  李华章  2012,12,8. 于宜昌

金枫吟注:李华章老师退休前为湖北宜昌市文联主席

金凤吟出处——

幺儿子朱竞奋医生。他是宜昌市笫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曾多次就诊于他,称呼他朱主任。他从上海笫一医学院毕业后,在宜昌从医50年。2003年退休后,爱好网络写作,用金枫吟笔名发表诗、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并留心搜集家父的学术著作,有的重新出版,眼下正着手撰写《朱亦松评传》。
原来宜昌就是我出入川动车经过的城市啊。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