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书笔记

书读的比较杂,偶尔吉光片羽看到不错的内容,记录下,分享下。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袁剑,中国证券市场批判。
在中国的文化中,反腐败从来就是被指向个人,而不是制度的。目的是牺牲个人而保护制度性利益。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好题目。秀艺怎么不继续了?小小建议,把主贴的“原创”拿掉如何?就象平平那个“说说最近买的书”一贴,大家都可以在这个贴下记录,分享各自的读书笔记。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我是各种挖坑各种忘填啊。
已经过了4320分钟,无法修改了。不如闲云姐姐重开一贴吧,就按照这个设想,挺好的。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好像梅茗姐姐可以编辑修改的。就是你这个贴吧,省点空间。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井上靖,《孔子》。

“河流,人生之流,同样地时时刻刻在流动,不停地流动。漫长的流程里或有许许多多的徘徊,终究尽都冲激而下,流往大海。”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伍忠贤《鸿海蓝图》,有一句话我很欣赏,大意是认识复杂事物的最好途径就是作图作表,整本书也很好的实践了这样一个观点。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三人行,必有吾师。
刚读完许地山先生的自传系列。其中《牛津的书虫》中的一些话令人印象深刻。

“要做书虫,在现在的世界本不容易。需要具足五个条件。第一要身体康健,第二要家道丰裕,第三要事业清闲,第四要志趣淡薄,第五要宿慧超越。”
----汗,区区在下自小以书虫自居,却原来,也就符合第一,第三,第四,还不够格。

“为学有三条路向:一是深思,二是多闻,三是能干。第一途是做成思想家底路向;第二是学者;第三是事业家。吾人生于今日,对于学问,专既难能,博又不易,所以应于上列三途中至少要兼二程。兼多闻与深思者为文学家。兼多闻与能干者为科学家。多闻是为学根本。”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忘记谁说的了:谦者,虚怀而实愎;学者,满盈而寄傲;读者,杂广而幽俏。
盲人影院·自选随笔
    自由简历
    中国人的自由,从庄子的手中起飞,具体地说就是他那篇《逍遥游》。在幽冥一样的北海中,那条叫做鲲的大鱼,化成鹏鸟,展翅飞向南海。据估算,它的飞行轨迹应在大气层之外的太空中。
    自由是无目的性,就像这只大鹏鸟,它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地飞向南海,不是度假也不是寻仇,所以别的小虫小鸟都嘲笑它。跟庄子处于同时代的屈原,他的诗也是上天人地、日月星辰的,可由于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他的天地虽大,却如钻入牛角尖,强烈的目的性,会捆住自由的翅膀。
    自由是要克服重力,要离开大地,就要克服地心的引力。大鹏鸟其翼若垂天之云,它飞行的力量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和直上九万里的风,而它的起因只是三个字,“怒而飞”,所以说,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唾手可得的自由,自由要人的力量去争取。它不等于懒散和惰性。在比庄子早几百年的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的故事:日神阿波罗的儿子,借他父亲的太阳车去周天遨游,可由于他是凡人,无法驾驭喷着烈火的天马,结果一头栽向大地,车毁日亡。天性自由的古希腊人认识到,通向自由的道路也是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
    庄子其后六百年,他的学说终于被世人身体力行,并染上了鲜血。那是个人们一边抓着虱子,一边谈着形而上哲学的年代,那是个在葬礼上宾客一起学驴叫的年代。晋人嵇康,崇尚老庄,蔑视礼法,嵇康是又帅、又才大如海、又有真性情的奇男子,“嵇叔夜之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是最早的实验噪音音乐家和行为艺术家,他经常裸体在树下抡着大锤打铁;嵇康是最初的无政府主义者,他轻蔑像蜘蛛一样阴毒的司马昭,结果被杀。嵇康在刑场上,不喊口号,不作讲演,他弹了一曲《广陵散》,然后引颈就戮。千载之下,令人神往。
    杀嵇康的理由之一是他破坏纲常,“坐以违反名教之大罪杀之”;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即将拉开大幕,人们以上帝的名义烧死无数异教分子,中国也渐渐进入了大一统时代,“存天理,灭人欲”。自由的人变成了体制外的人,边缘的人。但自由之光从来未曾泯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结论是,不能绕过“人”。无论是以上帝的,还是以天理的名义,绕过或者践踏了具体的人,都是愚昧和野蛮的。
    过了一千年,欧洲开始文艺复兴,他们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寻求前行的路标。希腊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终于从上帝的阴影中被拉到了阳光下。而中国却少有像嵇康那样敢为自由而流血的人。老庄哲学成为了体制内失败者的心灵收容所,隐士们心不在焉地钓着鱼,等待着周文王的礼贤下士。但也偶有自由心灵的闪现,如北宋的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才子徐文长,清朝的生活家李渔。进入十八世纪,美国出现了一个梭罗,他隐居在瓦尔登湖,自己盖房子,自己种粮食,他像我们中国的陶渊明,但比后者更有终极关怀。他先知一样预言了现代文明所要面临的困境,比如人们将禽兽不如地为了自己居住的房子劳其一生,人们将越来越远离体力劳动,疏远自然界。而中国的那只大鹏鸟,也飞到了一九一九年,它的两只翅膀分别是科学和民主。一代人,豪情万丈,一飞冲天。但它最终只是一只小小鸟,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压着它超低空飞行了几十年,然后,吧唧,落到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王小波。
    王小波说,在我们这里,智慧被超越,变成了“暖昧不清”;性爱被超越,变成了“思无邪”;有趣被超越之后,就会变成庄严滞重。
    王小波不是阿波罗冲动的儿子,他有欧美的科学理性,又有中国大鹏鸟的轻盈不羁,他反对东方文明中的自我陶醉、借酒遮脸装神弄鬼,可他很多小说的原始素材都来自唐传奇,李靖、虬髯客、红拂、无双,那些明亮、丰满的人,在他笔下唐朝一样的有生机,有趣味。
    他活在中国的体制外,但植根于本土,靠写小说为生;他的精神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没有神圣宗教这个大靠山,没有国学、新儒家的遮阳伞,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也可以只依赖艺术、理性、智慧和现世短暂的生命,来顶天立地地生活。可惜他的生命像自由一样的易碎。
    自由的精神是不断地怀疑,不断地转向,不在乎粉碎一切,宁愿一切来粉碎我,它属于个人的心灵,不属于外在的成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心灵的自由高于国王的宝座。
    最后还是庄子的话:取光照物的薪火会燃尽,但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读许地山先生的杂感,发现他其实很犀利。

“真英雄是超人,但假英雄或拟英雄也许是中人以下底下人。这类的英雄若是过多,就于国族有害。因为他们没有中人底智力而做超人底权威,自我的意识太重,每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智能是为他们底光荣和地位而有底态度。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

下面这一段,真是金玉之言啊。可惜,几十年后。。。

“典籍和艺术是连续文化底线。外来的理想和信仰只可当做辅成的材料,切不可轻易地舍己随人。民族灭亡底一个内因,是先舍弃自己的典籍和艺术,由此,自己的礼俗也随着丧失。” ---许地山《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对北京大学学生讲》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どんな時どう使う 日本語表現文型辞典(英中韓3国語訳付) 3刷 2007.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731785.html

这本书据说对学习日语挺不错的,打算有空翻翻。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尘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像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梁实秋,<<送行>>,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

少时在古龙小说里读过这句话(后来发现是梁实秋原创)。今生最好的朋友也曾经对我说过这句话。真正的友情,就该如此,坦诚而洒脱,时空不碍,岁月无阻。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zt  读五类书,做高境界人



核心提示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人生趣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趣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

钱穆:读书与做人

—九六二年十二月二日对慕德中学师生演讲词

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轻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正是一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盛会。如按年岁来排,便可分为三班。所以讲话就比较难。因为所讲如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可能年长的又不爱听。反之亦然。现在我准备所讲将以年长人为主,因为年轻人将来还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却不能复为年轻人。并且年幼的都当敬重年长的,这好让将来的年轻人也敬重你们。至于年老的人,都抱着羡慕你们年轻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轻人骄傲了。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轻人也有关。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乃该要自己做。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这须自年幼时即学做。即使已届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力学、努力做。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功夫无止境。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

现在讲到读书。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高标准的人。诸位在学校读书,主要就是要学做人。即如做教师的亦然。固然做老师可当是一职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职业仅是为谋生,当知职业也在做人道理中。做人理当有职业,以此贡献于社会。人生不能无职业,这是从古到今皆然的。但做一职业,并不即是做人之全体,而只是其一部分。学生在校求学,为的是为他将来职业做准备。然而除在课堂外,如在宿舍中,或是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在做人,亦当学。在课堂读书求学,那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将来出了学校,有了职业,还得要做人。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人格上进。

谁在离开了学校以后的读书,实与在学校里读书不同。在学校里读书,由学校课程硬性规定,要笔记,要考试。战战兢兢,担心不及格,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好像在为老师而读书,没有自己的自由。至于离开了学校,有了职业,此时再也没有讲堂,也没有老师了,此时再读书,全是自由的,各人尽可读各人自己喜欢的书,当知;在学校中读书,只是为离学校求职业作准备。这种读书并不算真读书。如果想做一位专门的学者,这是他想以读书为职业。当知此种读书,亦是做人中一小圈子。我们并不希望,而且亦不大可能要人人尽成为学者。我此所讲,乃指我们离开学校后,不论任何职业;任何环境而读书,这是一种业余读书。这种读书,始是属于人生大圈子中尽人应有之一事。必需的,但又是自由的。今问此种读书应如何读法?下面我想提出两个最大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来:

一,是培养情趣。人生要过得愉快、有趣味,这需用功夫去培养。社会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觉得人生乏味,对人生发生厌倦,甚至于感到苦痛。譬如我们当教师,有人觉得当教师是不得已,只是为谋生,只是枯燥沉闷,挨着过日子。但当知;这非教师做不得,只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了。今试问;要如何才能扭转这心里,使他觉得人生还是有意义有价值?这便得先培养他对人生的情趣。而这一种培养人生情趣的功夫,莫如好读书。

二,是提高境界。所谓境界者,例如这讲堂,在调景岭村中,所处地势,既高又宽阔,背山面海。如此刻晴空万里,海面归帆遥驶,或海鸥三五,飞翔碧波之上。如开窗远眺,便觉眼前呈露的,乃是一片优美境界,令人心旷神怡。即或朗日已匿,阴雨晦冥,大雾迷蒙,亦仍别有一番好景。若说是风景好,当知亦从境界中得来。若换一境界,此种风景也便不可得。居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此两种境界并不同。并非住高楼华屋的便一定有高的、好的人生境界,住陋室茅舍的便没有。也许住高楼华屋,他的居住境界好,但他的人生境界并不好。或许住陋室茅舍,他的居住境界不好,而他的人生境界却尽好。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这一层,或许对年轻人讲,一时不易领会,要待年纪大了、经验多、读书多,才能体会到此。我们不是总喜欢过舒服快乐的日子吗?当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会多情趣,觉得可活舒适。若我们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该好好学做人。要学做人,便得要读书。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人生趣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趣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当然,历史上有不少物,他们都因做人有独到处,所以为后世人所记忆,而流传下来了。世间绝没有中了一张马票,成为百万富翁而流传后世的。即使做大总统或皇帝,亦没有很多人能流传让人记忆,令人向往。中国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吗?但其中大多数,全不为人们所记忆,只是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里有读书专来记人姓名的呢?做皇帝亦尚无价值,其余可知。中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国留学,得学位,那又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呀?当知论做人,应别有其重要之所在。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如能在各自业余每天不断读书,持之以恒,那么长则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

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第一是修养类的书。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绝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业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论》《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个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只这样一天天读下,不要以为没有什么用。如像诸位每天吃下许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时时去计算出里面含有多少维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读书也是一样。这只是我们一种私生活,同时却是一种高尚享受。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连做皇帝王天下都不算乐事,那么看电影、中马票,又算得什么?但究竟孟子所说的那三件乐事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读一下《孟子》,把他的话仔细想一想,那实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人以为月入二百元能加至二百五十元就会有快乐。哪知等到你如愿以偿,你仍然觉得不快乐。即使王天下,也一样会不快乐。我们试读历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乐。做人确,会有不快乐,我劝诸位能从书本中去找,便可买到《论语》《孟子》,即使一天读一条,久之也可有无上享受。

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遍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要知;即是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渡轮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尽了,何况是谁也看不尽。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花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阴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每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第二是欣赏类的书。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是要能欣赏。谚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渲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至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让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

如陶渊明诗:

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副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

又如王维诗: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虫子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

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出电影片有味。因其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即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高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

第三是博闻类。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都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第四是新知类。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

第五是消遣类。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

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候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钟睡不着。上洗手间,也可随便带本书看看。今人不骑骡马,但在舟船上读书,实比在马上舒适。古人又说“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时之余。现在我们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会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临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时间了。恰如一整块布,载一套衣服以后,余下的零头,大可派作别的用场。另外,还有周末礼拜天,乃及节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师的,还有寒暑假。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为业余读书时间的。假如每日能节余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4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高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今日香港社会读书风气实在太不够,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职业,便不再想到要进修,也不再想到业余还可再读书。我希望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书不妨交换读,有意见可互相倾谈。如此,更易培养出兴趣,只消一年时间,习惯也可养成。我希望中年以上有职业的人能如此,在校的青年们他日离了学校亦当能如此,那真是无上大佳事。循此以往,自然人生境界都会高,人生情味都会厚。人人如此,社会也自成为一好社会。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都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
茅盾《论“入迷》里评说香菱学诗的入迷,颇有新意,

”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诗人这一念的虚荣。“

想想真是有道理。这类虚荣”诗人“”作家“,目下貌似不少,文字浅陋,然动辄以诗人作家自居,让人看了想笑。真正有诗才的人,其实反而低调。吾友梅兮若便是一位。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zt   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经常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你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你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

这个问题在我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投入一分。

直到后来离开学校,了解了一小部分禅宗思想,我开始豁然开朗。禅宗讲求摒除心中的杂质,全部精神专注于当下,摒弃过去摒弃未来,任何的多余的念头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纯粹。禅宗上,这叫“正念”,我非常非常欣赏。

想想看,你去旅行,那你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点谈资、写一篇游记呢?答案是显然的。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回到读书上来,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匆匆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为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有趣有意义的几天或几小时。

对了,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个词叫“flow”,描述人们沉浸在某事中获得的愉悦状态,根据我粗浅通俗的理解,禅宗正念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状态扩展延伸到你生命的每一秒。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200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同理,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看汪曾祺的戏曲系列才知道,“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是薛平贵对王宝钏唱的。想起少时读古龙《名剑风流》,黄池大会后也有一句类似的唱词,“七年间,多少英雄惊白发。江湖霸业,明日黄花。” 突然觉得,相对通俗,口语化的曲文,看似浅白,其实不乏深刻的人生感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记得当年初读《庄子》,朋友说,庄子是个最现实的人。不过对此一直体会不深。今天再读《大宗师》,突然意识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实正反映了这一点。比如一段深刻的感情,在现实难以实现时,与其相呴,相濡,彼此辛苦,不如相忘,留美好于记忆之中。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梨园应是女中贤,余派声腔亦可传,地狱天堂都一梦,烟霞窟里送芳年。”
这是《平生风义兼师友》中《绕梁长系旧人思》里张伯驹为孟小冬所赋。读之感慨。以前读孟的故事,感觉那是个多么刚烈孤傲的女子,情太真,伤太深,才会一度遁入空门,再出道后亦终身不再与梅相见。而梅,其实配不上她,太懦弱。梅实负孟良多。虽然,其实始终有那份牵挂在。据说,1947年孟唱《搜孤救孤》,梅在家里听了两天无线电。感觉孟最后归于杜氏也算得其所。以其才貌,气节,能嫁杜氏为妾,当与杜氏人称“天字第一号聪明人”,“功夫炉火纯青”,做人也不乏义气,担当分不开吧。观孟晚年照片,神态间,颇见杜之霸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平生风义兼师友》之《我的父亲易庭源》,比较感动。易中天的文字,平实中透出深情,尤其是写到父亲那辈学人的“书生本色”,

“在他们心目中,绝对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学问与真理,以及人情与道义。所以,父亲虽然一介书生,无权无势,而且一生清贫,身无长物,却一直都在资助贫困学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ZT 你的读书境界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兴许是因为进入了考试季,最近常常被问到这样几个类似的问题——一个以前教过的学生问我:读研究生有什么用?另一个是以前认识的妹妹,问我:大专快要毕业了,我爸让我考专升本,可是读本科有什么用?还有一个是以前的师妹,也问:师姐,其实你和很多师兄都改行不再从事咱们专业,那之前的7年书岂不是白读了?​​ 
 
每次,我都要很耐心讲我的观点,很罗嗦的阐述,摆事实讲道理,一点都不精练。然而今天看见以下的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那个答案:所谓读书的用处,或者妙处,这是最基本的一点。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净化心灵的文字》。​​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一天,小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都猜不透那里面的意思。有时,我似乎理解了一丁点儿,可是一合上书,脑袋中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满脸沧桑的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微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连提手也变得更加光华有泽了。“孩子,这和你读古典书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诵时的气氛,它会影响你,会净化你的心灵。”​​  

这位小孩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一直本着这样信念,终生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多么精妙的比喻。这个故事推展开来,就不仅仅是关于“书本”这种实体的故事了——洗干净的篮子更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本两本的书籍则可以理解成“求学”的过程。虽然现在就业愈发艰难,我也支持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弟妹们先工作再读书,但“读书”、“求学”是件终生的事,即便毕业了,工作了,有些追求与获得都是永不可能消失的。​​  

所以往往,也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注意到:毕业后,无论你当年的学业多么优秀,哪怕你就是继续就所学专业展开科研工作,你曾经那几十门专业课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也都会被忘记。你记住的,只不过是一些你随时可以用到的知识点,以及你仍旧在钻研的那部分业务。然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却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忘记的——比如那些你在读书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所锻炼的归纳能力、所养成的学习习惯、所培养的理智目光甚至待人接物时的心态……而这些,其实才是你在这个世间从容生活的根基。​​  

所以我想,坚持读书应该是有几个明显好处的。​​  

一是养成学习的惯性。那是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好像不吃饭会饿、不喝水会渴,而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读一本可以引领你去思考的好书或者一段时间内没有动脑钻研业务,便会感觉自己的大脑似乎生了锈,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这时候倘若能有知识、课题、工作来塞满这种空荡,整个人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很满足。所以这种惯性带来的或许也算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角度。​​  

二是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位。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整个人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会咄咄逼人,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貌似在我自己最浮躁的年纪里就很习惯强势语言……但好在身边有直言不讳的诤友,才不至于一直浮躁下去——我大学时同宿舍的四姐、五姐、八妹,还有同桌LT与周师傅,我们一起走过四年或七年的时光,彼此鞭策,一起成长,现在想来真是幸运)。​​  

三是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豁达从容。坚持读书,用心读书,心态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似乎很抽象,没法去形容,但经历过的人可能都深有体会。尚未经历的,看看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想必也能领会其中意蕴。说到底,快乐不是别人眼里的,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内心快乐大抵也分两种,一种是傻乐,这是天生好心态,可遇不可求;一种是淡然,真看开了就不容易拘泥于对某些小事或既得利益的追求,也能对一些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反对意见予以包容和尊重,这是大智慧。​​  

以及,一个坚持学习的父母形象,本身就是对子女而言,最好的影响。毕竟,我们总不能指望孩子在父母玩游戏,打麻将的声音里,还能凝神静气端坐读书。​​  

当然,这样说也不过是一己之见,未必全面,但也的确源于读书所带来的感触。有时候回头看看,觉得好像做梦一样——倒退十一年,我的理想就是考上任意一所三流大学,有张文凭混日子;运气好一点或许会当个小学老师,做真正意义上的园丁也挺对得起自己。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像今天这样,白天获取另一种文字形式所带来的职业满足感;晚上写小说博诸君一笑……至少现阶段,这样的人生让我很满足。​​  

而所有那些奋斗的过程,在今天看来,也恰恰经历了一个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的过程——正如只要你踏实迈步,这世间便没有白走的路,同样,只要读的是好书,我们心里,便有了一只越来越干净的篮子。​​  

至于“好书”的定义,我想,未必一定是大部头——哪怕是那些浅显小文,只要能给与阅读者以前行的力量或温暖的慰藉,我们的篮子里,便会渐渐盛满充盈的灵魂。​​  

愿你我都能有这样一只篮子,时常荡涤,直到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读庄这些年,一直忽略了这句话。今天再读,才意识到,父亲的老家同德乡,应该就是如此得名。据说,那是一个耕读传家,在清代出过大学士的古老乡镇。从小就觉得,父亲和伯父都深受这种传统乡村文化影响,儒雅,淳厚,仁义。堂兄们就差了很多。时代的影响。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两天重温了《文化苦旅》。《莫高窟》《阳关雪》《吴江船》《笔墨祭》不错。《笔墨祭》中,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

可谓一语中的。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几个月,周末上午通常用来读《论语》《四书》。其实是不喜欢那套说教的,但考虑到“择其善者而从之”,也磨练一下自己的个性,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坚持下来。昨天读到“治天下不可耕且为也”,深以为然。历代败亡之君,大多如此,如唐庄宗溺于戏,李后主溺于词,宋徽宗溺于画,皆其理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冰心:“你不要找,你要等。”
今天读到《四书》“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忍不住笑。真是绝妙反讽。近年是很烦这类就会鼓如簧之舌,毫无实干精神的儒生。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不知道哪来的良好感觉,以民之救星自居,“救民于水火之中”,“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两千年来都是这个德性。不过今天改称公知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28# 晓寒
顶!
哎,观望燕谈数日,也只有这个楼还有兴趣跟哈贴。
儒道两家,虽一入世,一出世,一进取,一无为,但亦有不少共通之处。上周六读《庄子--天地第十二》,“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想起《论语--公冶长》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谓异曲同工。正所谓,天下大道,殊途同归。又一例证是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