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4-2-6 18:57 编辑

从70年代末中国翻译了一些阿瑟.黑利的小说共有十几本,他每本小说的故事机构和人物特征基本雷同,每本小说涉及一个行业。我通过他的小说对那些行业有了些许了解,他的书文学水平可能一般,但涉及所描述行业的深度好似出自业内大鳄之口,技术性极强。他在数中对那些行业的前景做过点滴描述,十几二十年过去,那些预言有的还真被现实验证了。可惜我只买过他后期的《晚间新闻》,其它都是借来看的。
我最近读完的小说是小讨厌的《赖得暧昧》,最新买的是《梁键诗集》,都是燕友大作。
阿瑟黑利的《大饭店》不错。好像同名电视剧也在国内上演过。记得少时是看了《世界之窗》上他太太的一篇回忆文章,才去找他的作品来看的。

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的《绿屋里的安妮》也不错,颇有些《飘》的神韵。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谢谢李兄对欧茨作品的介绍。抄在小本子上了,回头去找。

BTW,她的照片一看就有些沉重的感觉。搜了一下,原来是犹太人。难怪。在北美接触的犹太人,外表大多有这种沉重感,因为两千年的历史苦难的折射吧。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又搜了一下,欧茨只是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但她的犹太情结很浓. 


(转)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犹太寻根

林 斌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现任普林斯顿大学驻校作家、客座教授,讲授文学创作。欧茨是一位多产作家,自1963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北门边》(By the North Gate)以来,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她勤于笔耕,不断有作品问世,迄今为止已发表长篇小说四十余部,另著有多部短篇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文学评论等文集,同时也致力于时事议论文与侦探小说等通俗文类写作。1970年以长篇小说代表作《他们》(Them)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人间乐园》(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1966)等5部小说曾得到图书奖提名奖,《漆黑的水》(Black Water,1992)等3部作品曾获普利策提名奖,《大瀑布》(The Falls,2004)荣获2005年度法国费米纳文学奖。《我们是马尔瓦尼一家》(We Were the Mulvaneys,1996)于2001年成为“奥普拉读书俱乐部”(Oprah’s Book Club)的推荐书目,这使得欧茨首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凭借她多年来非凡的文学成就,欧茨至今已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欧茨素以揭露美国社会的暴力行径和罪恶现象而闻名,其作品在整体上构成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不仅生动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中下层阶级和劳动阶层的生活状态,而且触及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学术界、法律界、宗教界、政坛,乃至拳击、足球等体育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美国文化传统对欧茨的影响显而易见,在继承马克.吐温、德莱塞、斯坦贝克等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她尤其擅长使用心理现实主义手法,注重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尽管她的某些作品尝试运用了心理分析、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但是评论界普遍认为,欧茨的创作思想根基主要还是现实主义,因此她惯常被称为“具有巴尔扎克式雄心”的现实主义女作家。近几年,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欧茨又将她敏锐的现实主义触角伸向了犹太题材。

  短篇小说《表姐妹》(The Cousins)可以说是欧茨新近发表的又一心理现实主义力作,内容涉及犹太民族的特殊经历——二战时期纳粹灭绝犹太种族的大屠杀(the Holocaust)。这个书信体小说最先发表在《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2004年7月号,2005年入选《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选》,2006年4月最新出版的欧茨短篇小说专集《极度孤单:1966-2006新作加精选》(High Lone some: New & Selected Stories 1966-2006)中也收录了这篇小说。该作品从头到尾全部采用书信形式,包括了两名年过六旬的美国犹太裔老年妇女从1998年9月14日到1999年10月12日之间的29封来往信件。故事的起因是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弗丽达.摩根斯顿出版的一本回忆录《死里逃生:童年往事》,这本书被一名自称“丽贝卡.施瓦茨”的美国犹太中产阶级妇女偶然读到。从摩根斯顿教授关于犹太种族“大屠杀”的亲身经历的叙述中,丽贝卡推断对方正是自己素未谋面却一度朝思暮想的、二战期间失散的表姐,于是便不断地写信给对方追忆往事,并且执著地要求“认亲”。小说正是以“认亲”的结果为悬念,通过构建过去和现在的双重语境,沿着两名写信人的双重叙事线索逐渐展开情节的。小说的现实主义层面主要在于:通信双方的来往信件真实地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犹太“大屠杀”对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造成的深刻影响,以及创伤经历在劫后余生的主人公的心里投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表面看来,弗丽达和丽贝卡这两个主要人物地位悬殊、身份迥异:一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经过多年来的个人努力以及与社会保守势力的抗争,终于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晚年因写回忆录而一举成名;另一个则文化程度不高,在“大屠杀”前便随家人移民至美国,曾经饱尝种族歧视之苦,并且遭受过家庭的灭顶之灾,晚年隐姓埋名地过着无异于其他白人中产阶级妇人的富足而庸常的生活。抛开未知的血缘关系不谈,使两个人之间发生关联的是“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更确切地说,是有关“大屠杀”的集体记忆。通过书信中提供的断断续续的线索,我们大致可以推知两个家庭的命运。弗丽达一家是“大屠杀”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在二战之初所搭乘的难民船在美国港口被拒绝着陆,随后一家人被迫进入纳粹集中营,父亲下落不明,哥哥和姐姐相继死于非命。丽贝卡一家则是“大屠杀”的间接受害者:本来满心期待亲属前来投奔,不料希望落空,全家人从此笼罩在“大屠杀”所制造的梦魇下,母亲郁郁成疾,后被父亲“无端”杀死,父亲随即也开枪自杀,丽贝卡侥幸逃脱,两个哥哥自此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只留下她孤身一人。事隔多年,丽贝卡早已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看上去无异于其他退休老人,内心却倍感孤独,弗丽达的回忆录偶然间唤醒了她尘封的记忆。可以说,执著地写信“认亲”,这是丽贝卡对自身犹太身份的重新认可,而弗丽达最初的一再断然拒绝则代表了她对自身犹太身份的心理拒斥。然而,这种僵持不下的对峙局面并未持续太久。丽贝卡忽然身患绝症,随着死亡的临近,两个人的位置竟然发生了微妙的互换。作品通篇采用的书信体形式为两个人物提供了充分的独立叙事空间,整体布局承载了作者对犹太身份认同问题的理性反思,从而增加了文本的复杂性。

  事实上,这并不是作者首次在创作中选取犹太题材,此前发表于2003年的长篇小说《纹身女孩》(The Tattooed Girl)就已触及到了犹太身份问题,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剧作也于2005年2月在华盛顿特区的犹太社区中心(Theatre J)上演。欧茨近年来对犹太题材的关注其实事出有因。在构思《纹身女孩》前不久,欧茨才刚得知自己身上原来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她的祖母是犹太裔,19世纪末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离开德国,作为移民来到美国,随后便放弃了犹太教信仰,因此她本人最终出生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名义上的天主教”家庭中。正是有关家族历史的这一惊人发现促使欧茨开始对犹太问题进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纹身女孩》也是一部带有个人化色彩的作品,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暴力冲突体现了作者寻根的努力和对犹太身份的探索。男主人公西格尔是犹太难民的后裔,早年靠以父系家族的“大屠杀”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小说《阴影》而一举成名,中年以后默默无闻地过着隐退的独居生活,身患疾病却家财万贯;来自下层阶级的年轻女主人公阿尔马历经坎坷,出于偶然的机会被西格尔聘为私人助理,却偏偏“无端”心怀对犹太人的强烈憎恨,并且认为所谓“大屠杀”只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骗局。小说的后“9.11”背景更是凸现了当下时代所特有的文化冲突,作品在发掘恐怖和暴力根源的同时向读者发出的信息也是明确的,即:打破孤独隔绝,在关联之中寻求生存。这也是作者一贯的社会观和艺术观之核心所在。在这个语境中,“大屠杀”所象征的一切人类压迫与苦难构成了这两个地位悬殊、身份迥异的社会“弃儿”之间发生关联的潜在纽带,而反犹主义(anti - Semitism)则成为造成人与人之间孤独隔绝状态的种种因素(种族、阶级、宗教等)的一个集中隐喻。

  或许,新近获得的犹太身份将会继续给这位年近七旬的多产作家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感,进一步地拓展她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空间。那么,其新作对“犹太性”的个性反思能否被纳入索尔.贝娄(Saul Bellow)、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菲利普.罗思(PhilipRoth)以及辛西娅.奥兹克(Cynthia Ozick)等人开创的美国犹太文学传统,甚至最终为欧茨在美国犹太文学中赢得一席之地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确值得我们期待。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我要找本《纹身女孩》看看,有段很时间没看长篇小说了(不包括燕友作品)。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2-12 05:16 编辑

这几天在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感觉很好,不由想起了童年时读的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和少时读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回想起来,当年非常喜欢后两本书,由此而奠定了心底的那个浪迹天涯,白手成家的梦想.很向往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起来的那个家园,很羡慕那个追求自由和梦想,活得真实率性的三毛,虽然,后来才知道,她真实的生活,并不象她笔下那样浪漫,潇洒.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确实是另类,自我,古怪,却是性情中人,令人喜欢和欣赏.几年前,有位在加拿大长大的越南华侨同事(40多岁,未婚,先后做过建筑师,电脑工程师,心理治疗师)毅然辞去工作,去了他向往的墨西哥原始森林.他的父母和姐妹,都觉得他疯了,同事中也多有不解之声,也有一些同事,包括我在内,理解并羡慕他这种潇洒的活法.据说,他在墨西哥,先是自由行了一段时间,然后在土著聚居的附近小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独立打理,生意不错,平日和当地土著打成一片,闲来一起唱歌跳舞,颇有点三毛的作派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亲近书房厚泽长延,动情文章才气悠远。好!好!好!
在淘宝和当当网搜了哈,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小说只有《光明天使》,诸位介绍的那几本都没有。
刚刚结束了每周六上午固定的读诗,品茶,聆乐。今天读的,就是在22楼提到的那本《宋词选》。读着这些儿时和少时读过的宋词,感觉,好像回到了2003年秋那些朝花夕拾,临屏词话的日子。。。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100364

如今,已经是“风雨十年久”了。。。怀念,也祝愿!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亲近书房厚泽长延,动情文章才气悠远。好!好!好!
半个书生 发表于 2014-2-15 15:49
谬赞谬赞。谢。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上午又读了几章《瓦尔登湖》,“贝克田庄”,“与鸟兽为邻”等,读来愉悦,不由想起了少年时代那个隐居山林的梦想。。。感谢上天,20多年后,在平淡恬静的加国,还是大致实现了二三分。

山林,田园,世外,红尘。。。

月初,去了一位四川朋友家作客。其家建于一片原始的自然保护区之中,后院对着一片森林,环境非常幽静。站在后院deck上的时候,只觉仿佛置身山林,四野静谧,有远离红尘之感,似乎,回到了西湖边的灵隐寺,白云山上的能仁寺。。。少年时代隐居山林的梦想,蓦然涌上心头,一时间,竟有些精神恍惚,而不知身在所在。
 
回到自家的时候,已是下午,正是一片阳光灿烂,后园菜蔬,长势分外喜人,较之适才的“山林”,象是一下子从世外回到了红尘。。。不过也就是一瞬间的感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还是记得的。 

这两天,菜园里的韭菜,蒜苗,甜椒,西红柿,都有成熟的了。收割的时候,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古人笔下的田园生活的氛围。篱外偶有华人老夫妇经过,感觉也如田园诗里的乡村野老一般。花圃里的菊花,蔷薇,玫瑰,在开第二轮了。真是开心。想起了良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mood。确实如此。然后又想起了四川朋友家的“山林”。突然觉得,古典诗词,更象是闲适悠然的田园,而老庄哲学,更象是空旷寂静的山林。。。读诗词亦读老庄,伴田园而望山林,入红尘而出世外,当是余生所求,也是浮生乐事吧。一笑。 

2012.7.20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昨天在另一贴下提到《晚霞消失的时候》,想起了少时读过的一些同类型的作品,叶辛的《蹉跎岁月》,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站》,张承志《黑骏马》。。。当年读的时候,感觉不是一般的压抑和沉重。对于这一代人,确实太不公,太残酷了。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是当年印象最深的一篇。其文字和深度思考都令人印象深刻。后来知道,礼平是当年的红卫兵,高干子弟,联动成员,更是赞赏。这份与”昨日之我“对话的反思精神,难能可贵。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前两天读到一篇《人瑞杨绛和寂寞的钱钟书》,想起了少时读《围城》和《洗澡》时的感受。说实话,不大喜欢这两本书的风格,感觉和钱,杨二先生的清雅学者风度不甚match,倒是有点他们不喜欢夏志清与之相提并论的张爱玲作品的味道,一样的入世,犀利,只是张给人的感觉要阴冷些,《围城》则比较幽默。比较喜欢05年读到的杨绛先生《我们三》,平淡亲切,娓娓道来。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晓寒回忆起的几部作品,将来能留下文学史印记的是张承志的《黑骏马》,其次是史铁生的作品;“晚霞”一篇我感到有点十二月党人的味道,严格地说它属于思辨文学,报告文学,遗憾的是作者的那个群体缺乏十二月党人的牺牲和献身精神。
《管锥编》一书把钱先生送到神龛上,太高了,自己想下来都难,社科院的博士们读着这本佶屈聱牙的书,一直不知道要旨,钱先生也乐意在神龛上机敏幽默滴嘲讽一把学者路上的中外学者...........杨先生的《我们仨》一书把一家子又还原成普通人,他们有忧虑烦恼,要住房,要书房,要厨房,要吃点好菜,要长工资,淡泊名利也要自己该得那一份...........正所谓:饿死不读管锥编,大俗大雅我们仨。
“晚霞”一篇我感到有点十二月党人的味道,严格地说它属于思辨文学,报告文学,遗憾的是作者的那个群体缺乏十二月党人的牺牲和献身精神。
----------------------------------------
李兄高见!

十二月党人及其妻子们的牺牲和献身精神,确实令人景仰。礼平们虽然同样是具有反思的体制内精英,但也只限于反思,而无行动,更无那份毅力与坚持。


(转)苦難俄羅斯的驕傲--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老例

【題記:在那嚴寒國土的茫茫草原,一個勇敢的妻子形象是多麽令人迷戀……】

很久很久以前,在文革期間,昏黃的燈光下,我曾久久凝視著一幅油畫——儘管年歲久遠,記憶依稀,仍有抹不掉的印象。

一個寒風凜冽冰天雪地的冬日,一位即將前往西伯利亞流放地的十二月黨人仰面朝天,悲愴無語;而前來送行的妻子,長跪在他脚下,俯身親吻著那寒光森森的鐐銬……

感天動地的一吻!刻骨銘心的一吻!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一個美麗的名字,從此深深銘刻在我心間。

1825年12月14日,一群出身貴族而思想激進的俄羅斯青年軍官,爲了推翻沙皇專制政體,利用新沙皇宣誓就職之機,在彼得堡參政院廣場舉行起義,後世即稱這次起義爲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失敗後,五位領袖被處絞刑,一百二十一位參與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

這些十二月黨人,不僅出身名門貴族,而且大多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作家,如被處絞刑的十二月党人領袖雷列耶夫便是創作了《公民》、《致寵臣》等詩作的杰出詩人。因涉案被捕、被流放者中,就有格裏鮑耶陀夫、別斯土舍夫、奧陀耶夫斯基等,都是當時俄羅斯一流的詩人、作家。1825年起義爆發時,著名的貴族詩人普希金仍在南方流放地,次年(1826)獲赦回返莫斯科後,即發表了歌頌十二月党人的詩章《寄西伯利亞囚徒》等。

十二月黨人的精神深深影響了十九世紀中後期,俄羅斯一大批出身貴族的詩人和作家,如赫爾岑、安寧柯夫、奧格列夫、萊蒙托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等。其中,涅克拉索夫寫于1871-1872年的《俄羅斯婦女》,就是一部獻給十二月党人妻子的歷史長詩。

十二月黨人被流放西伯利亞後,許多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其實還包括情侶、母親、姐妹)自願前去流放地陪伴親人,爲親人分擔憂患苦難。尼古拉一世只批准了其中14人的要求。這些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義無反顧地放弃了貴族的封號、地位以及公民權,捨弃財産、自由以及優渥的物質生活,奔赴冰天雪地荒無人烟的西伯利亞。這些堅貞勇敢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們受到俄羅斯社會--尤其是上流社會的普遍敬仰,貴族詩人涅克拉索夫《俄羅斯婦女》的第一章《特魯別茨卡婭公爵夫人》和第二章《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便如實地描述了其中兩位優秀代表的動人形象。《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一章寫得尤爲成功。

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1805-1863)是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英雄拉耶夫斯基將軍的愛女,少女時代便才貌出衆、能歌善舞、伶俐可愛。1825年,沃爾康斯基公爵被流放西伯利亞時,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年方二十,剛生下一男孩,却毅然赴西伯利亞與丈夫爲伴。此舉驚動了整個俄羅斯上流社會和文化界。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途經莫斯科時,人們爲她舉行了盛大宴會,隆重送行。曾愛慕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的詩人普希金也在場。二年後,普希金寫成長詩《波爾塔瓦》獻給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該詩《獻辭》最後四行是:

西伯利亞凄凉的荒原,
你的話語的最後聲音,
便是我唯一的珍寶、聖物,
我心頭唯一愛戀的幻夢。

涅克拉索夫選取了大量真實的歷史資料,滿懷激情地刻劃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的形象,在聽取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兒子口述母親用法文記述的日記時,涅克拉索夫多次“跪到壁爐跟前,像孩子似地抱頭痛哭起來”。由此可見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事迹之感人,以及詩人涅克拉索夫對該詩創作確實是傾注了滿腔心血乃至整個生命。

沒有什麽崇高目的,也沒有什麽豪言壯語:“--隨他灾禍有多麽重大/我在世上還沒有失去一切/西伯利亞雖然遙遠/西伯利亞又如此可怕/但總有人生活在西伯利亞……我要把自己心裏所有的、最好的愛情/獻給他,在那遙遠的監獄……”平淡的語氣,坦陳著平凡的感情。搏擊風浪的海燕固然令人振奮,但我亦動情于遙遠西伯利亞那萬里荒原上的一株白樺,千年凍土裏的一泓溫泉……

《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詩中描寫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和丈夫在西伯利亞礦坑深處會面的一場,尤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我在他的面前不禁雙膝跪倒,
在擁抱我的丈夫以前,
我首先把鐐銬貼近我的唇邊!
……

一霎時,便聽不見談話聲和幹活的轟隆聲,
所有的動作也仿佛戛然停頓,
無論是外人還是自己--眼裏都飽含著熱泪,
四周圍站著的人們,
是那麽蒼白、嚴肅,是那麽激動。
……

神聖的、神聖的寂靜啊!
它充滿著何等的憂傷,
它又洋溢著多麽莊嚴的思想……

我是噙著熱泪、顫栗著吟讀這一段的。此際,我腦海還浮現著前面所介紹過的那幅油畫--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跪吻丈夫的脚鐐。這是整部長詩的高潮,長詩就在這高潮中結束。

如果說十二月黨人是階級的精英,那麽他們的妻子就是這精英得以依存的靈魂;如果說十二月黨人是社會的良心,那麽他們的妻子就是這良心得以勃躍的血液;如果說十二月黨人是民族的脊梁,那麽他們的妻子就是這脊梁得以挺立的大地!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苦難俄羅斯的驕傲!

在結束本文之前,請允許我再引用《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詩中的一段話--涅克拉索夫借普希金之口,表達了對沃爾康斯卡婭公爵夫人的崇高敬意:

假如你死在草原,
人們將用熱誠的語言把你懷念:
在那嚴寒國土的茫茫草原,
一個勇敢的妻子形象是多麽令人迷戀!
她早已被埋入墳墓,
曾表現出心靈的偉大力量。
您將會死去,但您遭受苦難的故事
將被活著的人們永記心間……

(原載南加州中國知青協會《知青》第5期,2003年1月)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一个有灵魂爱憎的,有独立人格的,有道德良心的民族是十二月党人的土壤和襁褓.........1976年清明节,一个萌醒的民族中有几个人怀揣着十二月党人的诗集和小说集勇敢地走向广场.........
想起来,第一次读到十二月党人的事迹,是80年代出版的<<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86年在武侯祠书店买的,读了多次.记得书中引用了当时的皇宫总管的一句话来评论这些"意志坚定,目光远大"的十二月党人,"在别的地方,是穷人想要做大老爷.在我们这里,是大老爷想要做穷人." 

该书的作者亨利-特罗亚是法国著名作家,十月革命时期逃到法国的俄国人.特罗亚的<<风流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是之前出版的,也读过几次,但感觉<<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写得更好一些.书的结尾,沙皇神秘的死,皇后伊利沙白(原德国巴登公国公主路易莎)对俄罗斯的爱(给她母亲的法文信中提到"不管我多么渴望重回故土,我内心对俄罗斯充满深情.如果要我选择一个国家定居,那只能是俄罗斯"云云),皇后隐入修道院的传说,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印象很深.书中对1812年的卫国战争,着墨很多,当时的俄罗斯举国上下的爱国热情,令人印象深刻.当时的感觉,俄罗斯这块土地真是神奇,或许是太广阔,太厚重,太丰富,她的儿女,从是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到贵族,军人,农民,乃至嫁到俄罗斯的叶卡特琳娜二世,伊利沙白皇后,对于这块土地都有一种强烈的,深沉的爱,令人感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两本书本人于80年代都买了,阅读了,至今收藏着。
<<风流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先是我爸妈买的,后来被人借去,归还的时候已经磨损了,害得我又去买了一本.记得还重买了几本被弟弟的同学弄得很旧的金庸系列(弄旧了的干脆送给他同学了).对于一个只靠每月的零花钱和过年的押岁钱辛辛苦苦买书的小学生/中学生来说,真是心疼啊,后来就打死也不肯借书给人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少时看武侠小说的"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 ... hlight=%CE%E4%CF%C0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一个有灵魂爱憎的,有独立人格的,有道德良心的民族是十二月党人的土壤和襁褓.........1976年清明节,一个萌醒的民族中有几个人怀揣着十二月党人的诗集和小说集勇敢地走向广场.........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2-19 01:26
李兄的前半句可圈可点,后半句则令人叹息.  1976年,还有一些这样的勇敢脊梁,理想光芒,而1989年夏天之后,却是犬儒满地,道德沦丧了...邓出于一己私心,毁了一个飞扬的时代,毁了80年代曾经燃烧在中国大地的理想和希望,和毛出于一己私心,发动文化革命,把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连根拔起,可谓殊途同归,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因着十二月党人的题目,今晚想起了普希金的诗。记得,80年代的外国诗中,最流行的,当数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惠特曼,匈牙利的裴多菲。当年非常喜欢普希金的诗,尤其是下面这首,至今都能完整地背出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裴多菲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那首《我愿意是激流》,首次读到,是在小说《人到中年》里。这篇小说,后来拍成了电影,引起了很多中年知识分子的共鸣。记得,我的父亲,当年还不到四十岁,看过这部电影后,也是触动了很久。。。那时,我们的生活,就有点象陆文婷一家。作为技术骨干的母亲,经常出差,培训,很少在家,父亲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绝大部分家务,忙完单位忙家里。一家四口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厨房,在公用走廊上放一个炉子来做饭,我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然后才做功课,父亲回来后就可以做饭了。邻居的叔叔阿姨们也大都是中年知识分子,彼此亲切,友善,有时父亲加班回来晚了,隔壁的陈叔叔一家就把我和弟弟叫去他家吃饭了。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那么的真纯和美好。难忘那个年代~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裴多菲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那首《我愿意是激流》,首次读到,是在小说《人到中年》里。这篇小说,后来拍成了电影,引起了很多中年知识分子的共鸣。记得,我的父亲,当年还不到四十岁,看过这部电影后,也是触动了很 ...
晓寒 发表于 2014-2-19 13:48
我是在电影里听到的,深受触动,觉得人可以活得更高尚一点更美一点,一晃快三十年了,从酱缸到粪坑,不知不觉啊~~


李兄真是博览群书~十二月党人的史迹读过一些,诗还没怎么读过。回头要去找找《十二月党人诗选》来看。

另外小心翼翼地问一句,“1976年清明节,一个萌醒的民族中有几个人怀揣着十二月党人的诗集和小说集勇敢地走向广场.........“,您是不是也在其中?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2-20 01:05 编辑

87# 歪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回晓寒,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大哥大姐们根本不带着我玩,顶多能蹭到他们的书看看,而且是要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关于那个清明的人和事,以后我会写下来的,和官方的说法其实会有很大的出入,也就是说不合时宜。勇敢地走向广场的人,有的人已经作古,有的人已经出国定居,有的人失去联系.........他们是不应被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