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原创]“俄-乌局势谈”之一:俄罗斯军工界的惨状
[原创]“俄-乌局势谈”之一:俄罗斯军工界的惨状
22179 次点击
110 个回复
雷电波尔卡 于 2014/5/19 22:48:4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与天然气一样,俄罗斯很可能是人类罪恶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
全球已探明的每一种罪恶,都可以在这片广袤大地中找到:储量丰富、品质一流。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提炼并制造出更高纯度的罪恶,大量出口。
近来一直打算聊聊有关俄、乌之间的局势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好话题,可以延伸扩展出很多内容,所以准备发个系列贴。而俄罗斯这两个多月的种种表现,容易让人以为这是“肌肉”在起作用。这是不是“肌肉”且“肌肉”是不是这么用的姑且不论。就先从这个最容易被大众关注的领域说起:
几十年以来,大多数中国人被浇灌出一个难以改变的偏见:前苏联军工行业发达。这也确实没什么可奇怪的,浇灌什么和以什么方式浇灌,取决于水管子在谁手里。 同时几乎所有人都不去追问这所谓的“发达”经历过怎样不堪的历程?付出过是什么样的代价?包含了多少荒诞与罪恶?当然,这更没什么可奇怪的,此种认知模式也是浇灌出来的结果。
航空工业是军工之花,俄罗斯到底是鲜花还是韭菜花,你可能未必清楚。那就先回顾一下苏联曾经的“辉煌”:
二战期间,苏联航空工业为军队生产了125655架飞机,是德国的1.57倍;生产最多的是:伊尔-2攻击机39000架;雅克系列战斗机36000架;拉系列战斗机22000架;彼-2轰炸机11000架;伊尔-4轰炸机6500架;苏-2战斗机800多架,同时生产了18万台航空发动机。另外接收了美国援助的18300架飞机和其他物资。
此后苏联的航空工业体系逐步做大,从业人员一度达220万人。上世纪60-80年代,苏联平均每年生产150架民用飞机,300架直升机,600架军用飞机和390架武装直升机。占世界航空市场的20-30%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苏联民航拥有2000架中型以上的民用飞机和几千家直升机;1985年,苏联民航年运送旅客1.1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880亿客千米,运货300万吨;到解体前的1990年,苏联民航拥有1400架中型以上飞机,从业人数40万,客运周转量2438亿客千米,年运送旅客1.4亿人次。
到苏联解体前后,民用飞机的产量:
1990年:64架客机(6架伊尔-62M、7架伊尔-81、1架伊尔-96、35架图-154M、15架雅克-42D)和100架运输机(6架安-124、40架伊尔-76、35架安-32、19架图-154A,剩余是安-38、图204、安-74若干架)。到2002年:11架;2004年:17架;2005年18架;2006年7架(上述数字还包含轻型飞机)。
军机方面:
1992年,俄罗斯空军只接收了32架飞机;1996年:0架;1999年:0架,生产了21架军用飞机,没一架是给俄罗斯军方的;米格工厂曾经有100架飞机完工而无法交货,因为军方没有经费接收。
1992年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开工率是60%,1993年是15%,1995年只有5%。苏联时期,军事订货占航空工业产值的65%以上,到2000年,军事订货减少90%以上,航空工业长期开工率在10-15%。
飞机如此,再看发动机:
2007年,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联合制造集团(ODK)主席维克多•秋伊说:“航空发动机制造业至今没有走出20世纪90年代危机的消极影响,我们比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落后15-20年,所以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销路。”
“2006年,40家俄罗斯发动机制造企业年产值总额为25亿美元,与之相比,世界4大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每家产值都在90-130亿美元之间,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国外竞争对手,俄罗斯国内市场约占国际市场的1-1.5%”。
在军用发动机方面,中国的主流观点是:“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寿命、耗油率、噪声水平和环保水平等主要指标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1974年,世界上第一台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PW-100投入使用,而前苏联的AL-31发动机于1985年完成研制。不仅完成研制时间晚了十年而且性能与之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此时美苏在航空动力方面的总体差距大概在15年左右。”
“在耐久性方面的差距更大,通用电气的F110-GE-134发动机首翻期达到4300战术循环(大概2000飞行小时),其首翻期已经达到AL-31F-M2发动机的总寿命水平。”
正因为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差,1991年俄罗斯一刀切地淘汰了所有单发战术机。更早之前,苏联空军就内定不再需要单发战术机,这也是作为轻型机的米格-29也采用双发的原因。
美国1986年的F100-PW-220发动机就装备了发动机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而俄罗斯从AL-31F-M2发动机才开始使用类似控制系统,并且这款发动机现在还未投入使用。”
“美国的四代动力(相当于俄罗斯的五代)F119-PW-100于2002年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初始使用批准,其加力推力15.5吨/军推10吨、推重比10.5和首翻期大于4000飞行小时的性能,足以对所有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形成质的代差。”
“综合考虑美俄发动机在型号研制和技术实力方面的因素,两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的差距可能已经增加到了20年以上。”
从“99M”和“117”两个第五代航空发动机研制计划看,无论是“礼炮”还是“留里卡-土星”,差距与美国扩大至20年以上。已经基本研制成功的型号,无论是99M1、还是117S,“都难以满足第五代战斗机T-50的全包线试飞要求,更不用说正式装备。”
迟到的教练机
按照“社会主义分工”原则,原苏联的高级教练机生产在捷克。华约和“经互会”解散后,俄罗斯获得捷克L-29/39教练机的备件也越来越困难,2001年开始征集新的教练机,于是雅克-130问世,2010年第一架才开始服役。
无力的无人机
“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中,俄罗斯深刻体会到先进侦察手段的重要。但国内厂商无法提供性能可靠的无人机,俄罗斯购买了12架以色列的无人机以应急需。”
民机全面衰退:
被寄予厚望的MC-21项目仍然难产:MC-21被认为是“振兴俄罗斯民用航空业最大的机会”。分三种载客型号(132、150和168人),最大的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自己的发动机。与中国的C919一样,MC-21也是到处扛着模型参展,哥俩是航模界的“双雄”,成为世界航空界的笑柄。就算解决了发动机,这个“最大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传统擅长民机、轰炸机、运输机的图波列夫、伊留申也到了苟延残喘的境地(伊尔系列的主要工厂还在乌兹别克斯坦),此处就不提了。
唯一有希望的亮点:
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多年来唯一大有希望的亮点是,苏霍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超级喷气SSJ100”已经有了不错的订单和潜在客户资源。这一点确实可喜可贺。
虽然还无力竞争巴西安博威、加拿大庞巴迪,但市场容量毕竟还很大,仅俄罗斯国内市场潜力就很大(假如能激发出来的话)。
问题1:“超级喷气国际公司”总部在威尼斯,控股方是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的阿莱尼亚•马基;意方看中的是苏霍伊的制造能力;苏霍伊看中的是ATR支线飞机公司(意与空客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的全球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络;
问题2:SSJ100有一大群国际供货商。航空仪表:法国泰雷斯;发动机:法国斯耐克玛(由斯耐克玛和“土星”合资的“喷气动力公司”提供发动机);航电系统:美国霍尼韦尔;电气系统:美国汉胜;起落架:法国梅西埃。如果没有上述关键部件,SSJ100是不可能成功的,拆了上述部件,那不是飞机而是一截昂贵的油桶。
在下一个10-30年的民机升级期内,俄罗斯航空工业将会被甩开更大的距离:
1、在130-180座市场,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NG还将继续领跑这一领域,格局在未来30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可能;A350XWB和波音787继续占据双发远程市场;向两端延伸的市场由A330/340系列和波音767/777填补;
2、超大型A380和747-8就不说了;
3、新一代超音速、电推进、零排放、大容量飞机有望在未来20-30年问世;
4、洛•马公司最近跃跃欲试,要回归新一代运输机市场,当然选择的依旧是军用运输机领域,还是不敢进入波音和空客的地盘;
6、GE、罗•罗、普惠、法国赛峰的新型发动机都已到了收获期。
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直升机。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差距依旧被加速拉大,以前还能占有一席之地的俄罗斯,已经远落后于世界五强: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空客直升机分部(原欧直)、美国徳事隆/贝尔、西科斯基和波音/休斯。
崩溃的米格王朝和凋零的苏霍伊集团
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保卫者”的米格-29确实在近距离格斗方面有两下子,在航展上表演确实是一把好手,当然,它的能力也仅限于此。2009年,俄罗斯《商业日报》称:“俄罗斯国防部首次承认,大约200架米格-29战斗机不仅无法履行战斗任务,就连起飞也成问题”。
就算能起飞,飞起来后又能干什么呢?德国飞行员最熟悉内情:“米格-29在起飞时,连机腹副油箱一共载油4400千克,起飞用掉400千克,保留油量1000千克以备到备降机场降落,以778千米/小时的速度在目标区巡逻需要1000千克,一次交战(含一分钟加力)需要500千克,这样,只有500千克可以用于从基地到战区。在6000米高度出击时,作战半径278千米,在3000米高度出击时,作战半径160千米。考虑到基地不可能离战区很近,以米格-29的作战半径算,勉强在防区边缘巡逻15-20分钟,此时要不就打上一个回合,要不就返航,否则就需要弃机跳伞”。
所以,自打德国空军在拿到“台风”以后,把米格-29以1欧元的价格卖给了波兰。
“盲目出击的米格-29就像蒙住眼睛的武林高手,好不容易挣扎着起来,跳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擂台中央,而对手根本不跳进来,只在周围暗放冷箭,米格-29根本无法进入近距格斗,不吃亏才怪”。
俄制战斗机很象体育中的体操:极度依赖周边条件和器械,都能玩特别花哨的单杠、双杠或吊环,就是干不了别的。跑个100米就能拉了胯,两圈下来就扯了板油,一个三千米就能吐血。
俄制飞机创造了数不清的傻记录,只顾一头而不顾其他的设计理念荒诞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这种先预设一个条件或前提,然后片面强调单项性能或一项指标的极端化设计思想其实和各个设计局无关,也不仅限于军工行业,深层背景来自这种工业体制对每一国民的极端压制和强力塑造,这一点后面的帖子里会详细阐述。
此MIG非彼MIG
在俄航空工业整合大潮中,米格设计局先和莫斯科飞机工厂合并,组成MIG-MAPO联合体,名字的先后也颠倒过几次:MIG-MAPO或MAPO-MIG,独立的米格设计局沦为联合体下面的设计所。代号也彻底消失,原先MIG的“I”是“与”的意思,代表米高扬与格列维奇,此时的MIG代号指“Military Industrial Group 军工集团”。2008年11月统一并入苏霍伊集团,随后再整体并入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OAK)。
昔日的米格王朝已彻底消失,这还不是坏消息的全部,仅是原苏联外强中干、油尽灯枯的一个侧影。
苏-27倒没有航程短的缺点,优秀的气动外形也堪称三代机的杰作。虽然也发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型号(很多型号是苏霍伊自己起的,并没拿到俄空军的军方型号),主要是为了出口自救,俄空军并不参与严格的系统测试。总之,因在电子、系统集成、发动机、新材料四大领域持续落后,苏-27家族没多大改进余地,已经成为昂贵的鸡肋。
因篇幅所限就不具体说了,再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总之,中看不中用、能上报纸但上不了战场是苏联军品的集体商标。
俄罗斯空军濒临散架
俄空军战斗机平均2000小时或20年的机体结构寿命,最早的米格-29和苏-27目前已服役30年以上(分别是1983和1984年,虽数量有限),再有十年时间。哥俩都到了风烛残年的晚年;连中国最早引进的苏-27都已经退役了,俄罗斯的身板能好到哪里去呢?
2008年12月,俄两架米格-29战斗机先后在西伯利亚的空军基地坠毁,俄空军下令所有米格-29停飞。原因主要是机体腐蚀和机体疲劳。俄罗斯空军现役约650-700架主力战斗机,假如大约220架米格-29要报废,一下损失近1/3的战斗机。
以俄罗斯目前的军费开支算,分到空军的经费买不了几架新机,而且还得翻修一半以上破旧机场,为老旧的图系列轰炸机做美体、美容、拉皮儿啥的,让老家伙们时不时在北极或日本海溜溜弯,表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同时给其国内的愤青打打鸡血。借用人口统计的说法: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更严峻的局面已经到来
上述问题仍然不是坏消息的全部,就算再过3年能生产T-50的生产型(这又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然后以15-20架/年的装备速度估算(洛•马公司在2005年生产F-22第二批次“全球打击基本型”时,才进入全速生产阶段:32架/年)。十年之后,俄罗斯四代机(或称五代)规模到达100-140架,那时F-22已经服役15年以上,并且早期型号都应升级为第三批次(全球打击增强型)和第四批次(全面全球打击及增强情报、监视、侦查型);F-35的全球机队也能到400-500架的规模;与F-22一样都可以在全球网络环境下作战。
那时世界的天空主要有:约600架F-22和F-35,属于4++的还有700架欧洲战斗机“台风”、200架左右的法国“阵风”、约200架瑞典“鹰狮”JAS-39E和后期型号的F-15E/SE;总数超过2000架。同时丧失了数量优势、质量优势的俄罗斯空军又面临一个巨大的绝望:战斗机已死。战斗机的传统作战方式已经死亡,单机如何与一个网络作战?
一个清晰无比的“可持续落后”的轨迹再一次精彩呈现:这就像《米格风云》中的观点:追赶和跨越的诅咒再一次准时附体: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每过大约10-15年就会面临这种纠结:要么追赶、要么跨越。挣扎了60年依旧脱不开这个死结:“要跨越没能力,要追赶则一面世就落后”。
2014年5月9日,红场的“胜利日”阅兵。媒体打了鸡血似的列出了69架飞机的型号,你用旁光扫一眼就会发现:依旧是老弱病残的压箱货。很明显:俄航空工业已丧失造血功能,处于透析阶段,未来你还会看到俄罗斯空军更惨的一幕。
口碑极差、信用尽毁导致客户纷纷流失
验证一个东西好不好的基本常识是:看有多少人买。是用户多了还是少了?传统客户印度把“世纪大单”给了法国“阵风”就是绝好的例子。道理很简单:没有谁比用户自己更关心产品本身:“谁用谁知道。”
俄制军品的质量历来不靠谱,“仅2003年外国客户就向俄军火商提起861起索赔”。俄军工企业向来不把售后服务当回事,可谓“只管卖,不管修”。墨西哥和马来西亚购买的俄制直升机因缺少备件屡屡停飞,印度空军累计已有数百架“米格”战机失事,糟糕的质量和售后保障吓跑了潜在用户,很多国家陆续转向了欧美产品。从2006年起,俄罗斯在国际军火市场所占份额持续回落。
2012年06月13日人民网消息: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部部长茹马加里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将从当年1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苏联时代生产的飞机。
合同善于钓鱼:以低报价吸引客户,然后在工期中途不停加价。这既是无知也是习惯,无知是源于更早的习惯,习惯又是来自更早的无知;共同造假、欺上瞒下这种事,在俄罗斯军工界屡见不鲜。
声名狼藉的苏联民用飞机的安全记录,就无需多说了。道理很简单:只有产权、责任、收益全部明确到每个个人的企业,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生产不出来那就破产好了。而荒谬的是,不让企业破产居然也是“先进性、优越性”的体现。不让企业破产的国家,那就国家自己破产好了。再说苏联也根本没有企业,都是车间而已(因为车间只接受指令,不需要核算整体的成本和利润,也无需过问品牌、市场)。
到底是“产权全民所有”还是“成本全民所有”?
一碗“全民所有”的迷魂汤灌倒了亿万脑残。其实这一点都不新鲜,往近说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水泊梁山。关于“盗贼经济”,著名经济学家巴泽尔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怀疑他读过《水浒》;往远说,自打有狗那年就有了。这不过是远古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理想是美好滴、心地是善良滴、认知是有限滴、教训是深刻滴。简单说,产权全民所有的本质是:成本全民所有,收益管理人拿走(关于苏式工业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后面再说)。
苏式工业的目标早就背离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苏式工业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一开始就背离了工业文明的本质。这导致发展之初就只有一个目的:证明其先进性、优越性及合法性。因此,“为证明”及“为证明造假”贯穿了整个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史:
1935年米兰博览会,斯大林“像个孩子似的急于炫耀自己的新玩具”,派一大批新飞机参加,其中有一架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I-16Type5,拆除了武器系统和装甲防护后,苏联人说它是比赛用机。果然创造了“同级别飞机”的记录,但“比赛用机的说法令人费解,因为它看上去更像是为战争而不是比赛准备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验证苏-27的性能并“为国争光”,苏霍伊设计局改装了一架苏-27,命名为P-42(以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最大限度降低重量和阻力,P-42去除了火控系统、武器挂架、起落架上的挡泥板、涂装,甚至牺牲了一些飞行稳定性,去除了腹鳍、翼尖防颤振配重/挂架和减速板,缩小了垂尾。不负众望的P-42果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因“爬升率”是从地面开始滑跑起算的,为避免发动机达到大推力前飞机就开始滑跑,仅靠机轮制动已经远远不够,居然使用一辆坦克先“锚”住飞机。
这就是苏-27引以为傲的记录!这样一架躶体飞机创造出的记录有什么用?不知是无聊还是有病。就算是真记录,也早在20年前被YF-22刷新了。
这病还会传染:原东德制造的“巴德152”72座四发客机,因急于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炫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装的是米格19的军用发动机,在提前演练低空通场时机毁人亡,彻底击垮了东德的航空工业(当然苏联也不让其发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家位于德累斯顿的工厂现在是空客集团改装A300/310货机的专业厂。
案例不胜枚举,这大概就是苏联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要说苏联没有创新,这话我是不同意的。他们在造假方面有着汹涌澎湃的创造力;在欺骗方面的推力和耐久性大过他们制造出的任何一台发动机。你不得不叹服:群众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
接上
为创记录,无所不用其极。飞机如此,哪个领域不是如此?苏联、东德、罗马尼亚的运动员大面积服用禁药只为“争光”。飞机与体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一个逻辑:工业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其先进性、优越性、合法性,人的目的依然如此,工业品和人已不是目的本身,而异化为实现另一个目的的工具。
“造假”的亲兄弟叫“掩盖”,消息只在内部传播。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大家都是如此;“掩盖”的亲兄弟叫“涂抹”,说要“正确看待”;亲妹妹叫“粉饰”,说“大多数是好的”,他们都在一个单位:《真理报》。俄罗斯最近20年制造的虚假,还要等10-20年才能知道,原因很简单,撒1个慌需要配套8个,不信你等着。
算了,这些鸡毛蒜皮就不扯了,说点儿触及心灵的东西:
苏联航空工业领军人物的狗血命运
苏联早期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图波列夫和波利卡尔波夫。
图波列夫是“俄罗斯航空之父”茹可夫斯基的亲密伙伴,是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TsAGI)的首席设计师,也带出了最好的学生苏霍伊(担任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是当时苏联“最有才华的飞机设计师”,被称为“战斗机之王”。米高扬和格列维奇都曾是波利卡尔波夫的助手。
1937年图波列夫被指控犯有“破坏和间谍”罪被抓入狱。因为试飞员列瓦涅夫斯基在驾驶ANT-25(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缩写)飞往美国的测试中发动机漏油而被迫返航。后来由契卡洛夫和格罗莫夫二人驾机完成了飞行。契卡洛夫成为斯大林眼里的“红人”,1935年斯大林观看了他一次飞行表演,不但与契卡洛夫握手,还亲吻了他!
列瓦涅夫斯基没有捞到头功,因此迁怒于图波列夫,向斯大林反映:图波列夫是人民的敌人,是他故意破坏了那次飞行。严刑拷打之下图波列夫招了,被捕的还有设计局15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监狱内部名称是“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第29中央设计局”。
图波列夫的助手兼试飞员,也是后来苏联火箭及洲际导弹计划主持人的科罗廖夫也坐了6年牢,被关在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里,后经申请进入监狱工厂研究火箭。记住:是“申请”哦!加加林就是由他改进的火箭送上太空的。
图波列夫在监狱里完成了图-2的设计;1940图波列夫被判15年,第二年德国入侵苏联才被“宽大处理”。直到斯大林死后才由赫鲁晓夫为其“恢复名誉”。
而作为“战斗机之王”的波利卡尔波夫1923年还担任过“国家第一飞机制造厂(即杜克斯工厂)”的总负责人。1929年却直接被判处死刑。罪名是“参与反革命破坏分子组织”。
大概是检察官意识到波利卡尔波夫的重要性,到1931年又改判劳改10年。住进了“古拉格”。对外称“苏联39飞机制造厂”,内部名称“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第39中央设计局”。1933年试飞成功的TsKB-12(即后来的I-16,也参加过援华抗战)的机身涂装有个奇特的标志:一个红星中间写着VT(即内部监狱),狱中的波利卡尔波夫和同事们在严密的监视中继续进行设计工作。
1938年12月,那位被斯大林“亲吻”过的王牌试飞员契卡洛夫在试飞I-180时机毁人亡。斯大林作为超级粉丝亲自为其抬棺送葬,波利卡尔波夫也失去了最高统帅的信任。
关于这一段,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由于他的死亡,许多负责的官员遭到警方逮捕。飞机大王波利卡尔波夫的声誉受到沉重打击,在余生都无法恢复。”
之后,波利卡尔波夫设计了全封闭座舱、全金属、可收放起落架的战斗机I-200(I-17),1939年底,苏德两国正处于耳鬓厮磨、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波利卡尔波夫随一个庞大的苏联代表团访问友好国家德国,代表团又是参观又是采购,在航空领域收获颇丰。
就在此时,他的助手米高扬搞了一次不大光彩的“宫廷政变”。挖走了格列维奇和罗莫丁,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局,即日后大名鼎鼎的“米格设计局”。而且米格设计局还是挂在波利卡尔波夫下面的二级设计局。“顺便把大体完成的I-200项目据为己有,这就是米格王朝的开山之作:MIG-1的由来。”
“从德国回来的波利卡尔波夫并未发表异议,从此对I-200项目不闻不问。”直到1944年身体严重透支去世,终年52岁。“战斗机之王”不死,米格局如何能升格为一级设计局呢?
好吧,其实这点事不算什么,尽管米高扬的大哥是斯大林的亲信、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就是访问过西柏坡的那位)。但米高扬本人在飞机设计方面的勤奋、天才和贡献是人所共知的,而他大哥在那个粪坑里还算相对干净,这一点也是人所共知的。
再说了,使用“宫廷政变”式的暗箱操作手法是这种组织权力更替或重新排座次的一个常态,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哪个领域都是如此,你不必惊讶,也无需为此浩叹。
波利卡尔波夫是伊戈尔•西科斯基的同学和在杜克斯工厂的同事,两人于1917-1918年在美国工作了几个月。区别是西科斯基留在了美国,波利卡尔波夫选择了回国。
后来,西科斯基公司有一款起重运输机,其中一架被命名为“波利卡尔波夫”号(不是型号是某架飞机的机号),不知道这是不是西科斯基在纪念他这位老同学?我就当八卦这么一说,你就当八卦那么一听,别太当真。
相比起来,苏霍伊的处境就好多了!尽管前期的设计都没怎么生产,苏-6的性能指标也强过伊尔-2,但生产苏-6会影响伊尔-2的产量,斯大林不答应。前线只要数量不要质量。
“数量就是质量”一直是这种政权的工业观。所以对待战斗机的态度是“能飞到前线就行”,对待人的态度自然是“能送死就行”。战术表现自然是人海战术,反正死的都是别人。这是有悠久传统的:沙俄时代的统治者称士兵为“灰色牲口”。而布尔什维克告诉你:这样死是必要的、光荣的!
此时,二战期间最高领导层急需一架高速、舒适、安全的“高干专用客机”,苏霍伊受命亲自操刀改装了Yer-2。这也算航空设计大师的杰作吧。
此后的苏-9也仅仅是被告了黑状而已,说“苏-9抄袭了Me-262,社会主义苏联抄袭纳粹德国,说出去影响不好”。不过他并不孤单:同样被告黑状的还有安东诺夫。他的“蜥蜴”酷似德国亨克尔的He-162“火蜥蜴”,也没有获准生产。
1949年,长期不受待见的苏霍伊设计局被下令解散。苏霍伊本人重新回到图波列夫设计局担任副总设计师。1953年3月斯大林中风挂掉,4月苏霍伊设计局又重新获准成立。
不知何故,按照惯例苏联各大设计局的总设计师都会被授予技术将军军衔,1943年有52名设计师被授予将军军衔,包括苏霍伊的两名副手。连AK-47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都是“技术中将”军衔,但“苏霍伊直到1975年去世都是沙俄时代的士官军衔”(关于这一段,请见本人另一帖“穿军装的科学家”,还没来得及发呢)。
这仅是冰山一角,真相罄竹难书。
飞向苦逼之路
他们都是最好的流体力学专家,却对流氓力学束手无策;他们精通风洞,却对权力黑洞茫然无知;他们都是涡流专家,但窝里斗根本不行;他们能设计出最好的“狗斗”战斗机,却没学过如何在办公室里“狗斗”;他们可以让自己的飞机与对手厮杀,但在人与人撕咬方面,近乎白痴;
他们可以设计出完美的整流罩,却罩不住自己的荣辱与生死;他们能在微波暗室里测试飞机,却不知道自己终身处于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暗室中;他们的产品被对手击落可能需要一枚导弹,但他们自己被击落只需要一份文件;
他们的雷达可以扫描任何有威胁目标,却扫描不出权力的威胁:因为那是隐形的。所以,俄罗斯早就进入了隐形时代;他们能设计出最好的电传操控系统,却无力操控自己的命运,谁能在电话另一端给出那个足以决定他们生死的脉冲信号,他们到死都搞不清楚。
这比“通往奴役之路”高大上多了,是以2马赫的速度飞向苦逼之路。
看似辉煌的苏联航空工业,充斥着骇人听闻的罪恶、丑陋和欺骗,每一页档案都浸透着刺鼻的血腥,再也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头脑可供奴役,也没有那么多血肉可供榨取,早已千疮百孔的巨兽轰然倒地,实在是一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正常逻辑。
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巨量的矿产资源,挥霍了本民族最优秀的大脑。那一架架被称为“雄鹰”或“仙鹤”的飞机,完成了一个从铝锭再回到铝锭的无聊过程。在每一处旧飞机的坟场,机身上的红星都在滴血,荒草之上堆放的分明都是累累白骨。
完全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纵观九十多年的俄罗斯航空工业,根本不是人类工业文明之花,而是一片盛开过绚烂罪恶的奇葩。因此,它走到如今的荒芜是一个注定的结果。这是一个也许会让很多人无比酸楚、无比失望、无比幻灭,却又无比寻常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