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喜欢挑别人错的刘铮(乔纳森)是否通英文?

本帖最后由 Epiphany 于 2014-9-19 15:40 编辑

书评人刘铮(乔纳森)喜欢为别人英译中挑错, 但我从没看到过他的译作或他自己写的英文。他下面这篇文章让我对他的英文水平产生怀疑。

“可他满拧了!”

刘铮(乔纳森) (原载《南方周末》)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乔治·奥威尔那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自然,奥威尔的文笔简洁流畅,没有文雅之士的矫揉造作和雕琢繁琐,不过更重要的也许是,他总显得无比真诚,像天使一般清白。然而,我一直记得温达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曾在写给德怀特·麦当劳(Dwight Macdonald)的一封信中说过:“奥威尔先生……是个蠢蛋。他总爱在政治上说三道四———可他满拧了。”(Mr Orwell…is a silly billy. He’s full of political tittle tattle—but he gets it all wrong.)

不能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完全错的,但我赞同艾萨克·多伊彻(Issac Deutscher)所作的评论:“奥威尔缺乏历史感,对政治生活也缺乏心理上的观察。……在西方,千百万人出于苦闷和恐惧,倾向于逃避他们对人类命运所承担的责任,于是就把他们愤懑和绝望的心情发泄在那个巨大的‘害人魔王及其帮凶’身上,而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把这种处境在这些人眼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奥威尔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而广大的读者也刚好乐于和适于接受简单化的东西。这种心理补偿毕竟是非常惬意的。

不要以为上面全是在罗织诬蔑,实际上,奥威尔自己说过:“为了使他表达的意思更清晰,作家可以对现实进行扭曲和夸张(distort and caricature),但他必须忠于自己内心的图景。”(《文学的预防》)反过来说,只要他认为“忠于自己内心的图景”,扭曲现实,加以夸张化的讽刺也就在所不惜了。那么,奥威尔内心的图景是怎样的呢?我猜,居于中心地位的,应该就是他的政治目标了。

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中说:“1936年以来,我写下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和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在我们这样的时代里,认为作家可以回避上述主题,在我看来毫无意义。每位作家都在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书写着它们。区别只在于他选择站在哪一边和采取哪种方法。”在为政治写作这一基点上,奥威尔跟他所谓极权主义国家中的御用作家们画上等号了。他的政治觉悟一直相当高,他曾向英国情报局提交一份揭发检举有赤色嫌疑的25个“同路人”的名单,他说作家J·P·普里斯特利是“铁杆同情者,也许组织上也有联系,极为反美”。

简单化的作品必将遭受更简单化的对待。1950年奥威尔去世后,《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的版权被好莱坞买下,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们秘密操纵了剧本的改编,结果他的讽喻小说成了强大的冷战武器。奥威尔以为他正在为砸碎别人的思想镣铐而努力,却不知自己正在另一种枷锁之中,或许他真的是“满拧”了。
乔治·奥威尔的"The Prevention of Literature"居然被刘铮(乔纳森)翻成《文学的预防》, 令人捧腹。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9-20 11:15 编辑

嗯,我还质疑二百五李继宏的英文水平呢。

不过刘铮这篇的观点倒是有点脑回路特别。

虽说真理不总是在多数人手里,但少数人手里的也未必是真理。其实有时也不是什么真理,而是常识罢了。只是聪明人有时会不屑于常识,非要有些惊人语才觉得不辜负了自己的大好头颅。

《1984》和《金光大道》是戴着同样的枷锁么?
我知道什么?
3# ironland

[Quote]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乔治·奥威尔那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 [End of the Quote]

你是否认为刘铮极其幼稚, 真的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乔治·奥威尔那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 如果他真的这么幼稚, 他能有什么独特的想法? 如果他故意装糊涂, 那么他是不是像他的偶像钱钟书副博士一样, 实际上是在玩世不恭?
我吃炒蛋,还得先知道生了这颗蛋的母鸡是否玩世不恭?
我知道什么?
我吃炒蛋,还得先知道生了这颗蛋的母鸡是否玩世不恭?
ironland 发表于 2014-9-23 04:40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乔治·奥威尔那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

我不认为刘铮是一个诚实的作者, 除非他极为幼稚。

"不能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完全错的"

这儿刘铮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顾了。《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都是小说, 他可以批评它们写得不好, 但小说毕竟不像他以前考过的政治考题有对错之分。你说呢?
[Quote] 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中说:“1936年以来,我写下的每一行严肃作品,......” [End of the Quote]

英语原文如下:

"Every line of serious work that I have written since 1936 ..."

这儿是英文的强调用法, 刘铮不懂怎么处理, 只得照字面直译: "我写下的每一行严肃作品"。"每一部作品"是地道的中文, "每一行作品"是明显的翻译腔。

其实, "1936年以来我的所有严肃作品"完全体现了奥威尔的原意。
[Quote] 不能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完全错的,但我赞同艾萨克·多伊彻(Issac Deutscher)所作的评论:“奥威尔缺乏历史感,对政治生活也缺乏心理上的观察。……在西方,千百万人出于苦闷和恐惧,倾向于逃避他们对人类命运所承担的责任,于是就把他们愤懑和绝望的心情发泄在那个巨大的‘害人魔王及其帮凶’身上,而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把这种处境在这些人眼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End of the Quote]

刘铮在文章中没有任何说明, 但他这段译文实际上是抄来的, 只不过在一个关键地方做了更改, 背离了英文原文。不知刘铮是英文水平不高, 还是他故意误译, 使得他赞同的观点看上去不至于太荒谬, 从而更具有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