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和读者喜爱的女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池莉一直在小说的世界里“精耕细作”。她的作品在改革开放宏大的时代背景中,以汉口作为叙事场域,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之城”。
迷恋阅读
1957年,池莉出生在武汉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幼年时,爸爸经常教她背唐诗宋词,进行古典文学的熏陶。上小学后,她对阅读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文革”期间,书店停售各种文学经典书籍,这对于爱阅读的池莉而言,是一种折磨。一次,她路过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偶然看到一本发黄的《法国短篇小说选》,如获至宝。当时这种书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毒草”。主人很是紧张,池莉并不害怕,强烈的阅读冲动,她掏出仅有的两元钱,将这本旧书收入囊中。
1974年,高中毕业的池莉作为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了江汉平原农村。在那儿,不论什么农活,她都认真去学、卖力地干,栽秧、锄草、种菜、纺线、绣花,很快就上手。在文化贫瘠的乡下,想找一本书何其难也。一回,她看到一本《赤脚医生大全》,也爱不释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在农村插队的两年,池莉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写在日记本里。成名后她说:“我写日记并不是记流水账,是有意识地操练文笔。”池莉迷恋阅读,勤于练笔,为日后小说创作埋下了伏笔。
弃医从文
1976年,池莉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医学专业学习深造。起初,她为命运的逆转而庆幸,可是很快发现,对于医学她没有太大的兴趣,文学才是她心中追逐的梦想。大二时,她写了一首《雷锋颂歌》,在学校诗赛中引起轰动。这首诗赢得诗赛现场《武钢文艺》一名女编辑的赏识。
不久后,这首小诗发表在《武钢文艺》杂志。池莉拿到样刊时,见到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开心得大叫。虽然只是几行字的小诗,不经意中照亮了池莉的文学星空。此后,她常常写诗,还给各文学杂志编辑老师写信,求教写作技巧。几年下来,陆续在《长江文艺》、《芳草》等文学期刊发表了诗歌。
3年后,池莉毕业分配到武汉钢铁厂职工医院当医生。医生是很多人都羡慕的稳定职业,池莉却想放弃医学,当一名作家。1982年,她辞职去武汉大学中文系进修。
在珞珈山下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池莉重新成为一名大学生。她制定了严密的读书计划,从中国古典文学到西方现代文学,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阅读,并记下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她读书常常到深夜12点。
1986年,结束进修后,池莉来到汉口的《芳草》杂志社担任文学编辑。全新的职业,焕发了她创作的激情。此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她不满足于发表几首小诗,想以小说的形式反映火热的生活,描绘这个转型的时代。为了创作,池莉常骑车到汉正街、六渡桥等繁华地段,观察各色人等的言谈举止。
刚写小说时,池莉以为小说就是讲一个精彩好看的故事,没想到写完第一遍,觉得非常别扭,于是耐心地改了写,写了改。1987年,池莉发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小说原汁原味地表现了汉口市民的百态生活。她没有想到会一夜成名。她说:“从小在汉口生活、学习、工作,对这里充满感情,自己有责任写好这座城。”
也就是从这部小说开始,池莉几乎所有的小说中,都以汉口作为小说故事的地域场景,努力探寻城市文学创作之道。20多年里,池莉创作了《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来来往往》、《生活秀》、《所以》、《她的城》等中长篇小说。每一部小说问世,都会成为文学界的关注焦点。
汉口情结
池莉把汉口作为小说世界的精神领地。两江交汇的汉口是武汉三镇中的繁华之地,一百多年来,汉口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池莉孜孜不倦地观察汉口、书写汉口,对汉口的市民生活、风土人情饱含爱意。她小说中的汉口,有光荣与梦想、有庸俗与丑恶、有热情与泼辣、有善良与怜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各自的喜怒哀乐,从不同的维度叙述汉口、解读汉口。
池莉的小说中,尤为关注汉口女性瞬息万变的情感世界。池莉笔下的汉口女性,天生有一种优越感。她们好客、热情,有时像男性那么利落豪爽。若有朋自远方来,她们会请客人下馆子,买最好的酒菜招待。汉口女性脾气火爆,说话大大咧咧,但不乏女性之柔情。
在池莉所有的小说中,最新创作的中篇小说《她的城》,是一部具有挑战性的小说。这部小说聚焦城市底层的同性恋问题。创作这部小说,一方面考验池莉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检验她的文学笔力。该小说其实也昭示着她的作品已经从“外部叙事”转向“内心叙事”。小说中,池莉对三代武汉女性的描写,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汉口女性,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的命运交集在一起。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她们彼此理解、相互安慰,相互温暖。
池莉小说中的汉口女性是可爱的,也是值得爱的,充满那种小机巧、小暧昧、小情调、小快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作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风格,乐于在城市底层人物身上挖掘真善美,巧妙传递生活的正能量,这是池莉小说具有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莉:用作品传递温暖□人物述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物述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