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31
- 帖子
- 15639
- 精华
- 2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0-10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16-7-20 14:04
| 只看该作者
杀手映像
朱应生
年末回乡,喝酒吃肉之余,感叹家乡的纷纭变迁。曾经的穷苦乡村,提起大步奔小康。那些昔日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好生活坏榜样,都携手扎根农村了。曾几何时,我们只能在香港电影里看到周润发式的帅酷杀手,如今也被学习能力极强的同胞们山寨了。老家的乡镇企业走的是产业集群的模式,大家都靠一类产品混饭吃。随着市场的腾飞,有志青年纷纷跑出去做生意挣大钱。由于产品撞衫,市场撞车,经常一个锅里抢肉吃,于是便有了些不成文的规矩,避免恶性竞争。偏生有人不信邪,不按规矩自顾自抢钱。恨意转为杀心,受害人一怒之下变身为加害人,花钱买凶,卸他条胳膊,砍他条腿,一桩桩商界美谈就此诞生。
艺术从生活中提取营养,生活反过来抄袭艺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杀手更多的是文艺作品的座上宾,现实中只可耳闻不可眼见。如果你有幸亲眼见识到,恭喜你,祖国的建设大业就不劳您费心了。不过,杀手行业在祖国大地发展如此蓬勃,绝不可能踏雪无痕,我就曾在公厕中偶见杀踪。话说某年我在南方某城市出差,视察当地汽车站厕所时,悠然瞻仰当地厕所文化。本没有特别的期待,过眼尽是不值一提的色情文艺,这些文字图画,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如有雷同,实属正常,比群发的拜年短信还要乏味。正当我百无聊赖之际,一条脱俗的小广告如一道电光劈出,令我虎躯一震。“手枪,迷药,帮人报仇,联系人X先生,手机13XXXXXXXXX”。手枪和迷药是商品,帮人报仇是服务,既卖产品又提供服务,周到体贴一条龙啊。
买凶杀人一事,古已有之。用笔杀人无数的武侠小说家古龙曾考证:杀手和妓女,都是最古老的职业。古往今来,名妓如云,而纯粹为报酬而杀人的杀手无功无名,一直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下。没办法,这个专业过于隐秘,过于小气,没有树碑立传的机会。倒是它的相近专业——刺客,高端大气上档次,江山代有才人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有荆轲专诸,近有秋瑾王亚樵,都是青史留名的豪杰。同样是杀人,杀手出手只为求财,刺客执刃多半基于某种为人称颂的动机,不得已才提刀济世,或为报仇,或为报恩,或为锄奸,或为救国。动机不同,境界高下立判。
失之桑榆,得之东隅。在历史和现实中,杀手没法像刺客那样收获鲜花掌声。在文艺作品中,杀手意外扳回一局,尤其在电影中,杀手们的出镜率远远高于刺客,以杀手为主角的经典电影比比皆是,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梅尔维尔导演的《独行杀手》,或许是影史第一部传世的杀手电影,也奠定了杀手电影的整体基调。阿兰·德龙饰演的俊美杀手,在幽蓝的暗夜中,冷静地处理着一系列属于杀手的常规动作:杀人,摆脱嫌疑,被警察跟踪,遭主顾追杀,最后沉着地走向死亡。电影中描绘的杀手世界,没有豪情万丈快意恩仇,而是充斥着抛弃与背叛,坏人,和更坏的人。
月是旧时圆,人们总爱给过去的时光涂脂抹粉,来表达对当下的怒其不争,杀手们也不能免俗。《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中,一句台词精辟表达了对盗亦有道的无限追恋,“过去这城里的坏人都是很讲原则的,讲荣誉,讲尊重。”言下之意,世风日下,你们这些八九点钟的毒太阳们丢了老一辈的风骨啦。杀手电影中常有这样的桥段,代表着时代“进步”力量的反派冲着有情有义的杀手叫嚣: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老土,过时啦!守旧的杀手循着老规矩做事,重然诺,讲信用,咬定青山要忠肝义胆,终于敌不过进步人士万众一心的利字当头,只能以身殉道,求得个众人皆浊我独清。
面对日益恶化的工作环境,内心彷徨的杀手只好回望历史寻找信仰。《鬼狗杀手》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小镇的复古癖黑人杀手,他把自己的职业装修的古色古香,杀人用日本武士刀,通信用鸽子,没错,是飞鸽传书,完全无视现代科技的存在。小黑每天闲着没事翻翻小说《罗生门》,一脸虔诚地追慕古时的武士道。武士忠心报主,重原则,讲信义,一个个铁铮铮的好汉子。
武士阶层在传说和文字中曾经昂扬激烈,可在电影中的命运却相当悲催,远不及杀手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电影比文学更具悲观气质,凭吊的姿态远多于炫耀。武士电影中,武士们甫一亮相即是西风残照,破落成悲歌一曲。看看武士在大师导演镜头下的命运吧。《罗生门》是软蛋一个,武士被强盗劫道,妻子受辱。《七武士》是七枚穷光蛋,众武士帮农民拼死抵抗土匪,所得酬劳仅可糊口。《切腹》则是一家倒霉蛋,武士的尊严更是遭到无情践踏,切腹自杀,本是武士最后的尊严,片中的武士被命令以木剑切腹,最后的尊严沦为最后的折磨与侮辱。告别20世纪,武士们熬到了新世纪仍然难以翻身,山田洋次导演的武士三部曲中,武士成了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白天在主人城堡中处理琐碎事务,晚上回家关注柴米油盐。同事间勾心斗角,上司嫉贤妒能。穿上了长袍,挎上了宝剑,演绎的还是苦情剧的戏码,连喝酒也是小口蚊饮。武士的光荣,都无奈地藏到了剑鞘里。
武士不好当,杀手也不好做。职业有风险,入行须谨慎。许多行业有特色各异的职业病,杀手行业也有,可称之为集体恐惧症。这里的集体恐惧有三层含义。首先,要远离人群,生人勿近,过着一切从简的宅男生活。杀手职业见光死,曝光指数越低越好。只有事先做好隐身工作,才能在行动中杀人于无形无迹,事了拂衣去,不留下一个人证。如果确实忍耐不住,学学《杀手公司》里的四位杀手是如何处理的吧,他们共同拥有一个爱人,一个温柔美丽的爱人,一个每天都能准时和他们甜蜜温存的爱人,这个爱人叫——电视新闻播音员,每晚准时出镜,供杀手四人组尽情意淫。如果你不愿整天抱着电视犯傻,还可以培养点兴趣爱好,比如养鸟(见《独行杀手》),比如种花(见《这个杀手不太冷》)。
集体恐惧的另一层含义是不要有亲情友情爱情。大多数杀手都能遵守这一戒条,偶有犯戒者,只好自求多福了。《买凶拍人》中的Bart身为资深杀手,不但娶妻,妻子家甚至二老健在,这可苦了Bart。丈母娘爱打麻将,擅长输钱,为赖掉赌帐,逼女婿去杀债主,“顺手的事情,不就是花你一颗子弹嘛。”老丈人倒是通情达理,不会为芝麻小事就劳烦女婿大驾,他是重感情的,包了个小三,满心期待着新桃换旧符,把小三扶正,这才央求女婿出马干掉丈母娘。可怜的Bart,既不肯做无本买卖,又不能得罪家人,纠结郁闷,只能羡慕地仰望着偶像独行杀手阿兰·德龙的海报,暗自惆怅到天明。国产杀手如此,洋杀手也不例外。《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Leon,这个影坛最有名的杀手,因为一段混合着师徒情谊和恋人关系的孽缘,不惜打破安身立命的独行习惯,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集体恐惧的第三层含义是永远对组织保持警惕,杀手组织,委托人的组织,被杀对象的组织,以及警察组织,概莫能外。在杀手电影中,组织是永远不能信任的,杀手有义,组织无情,这是杀手电影的铁律之一。在杀手电影中,杀手面临的最大威胁往往不是任务多艰巨,而是某个组织的追杀。《史密斯夫妇》遭到杀手组织的清理门户,《独行杀手》被委托人组织的灭口,《旺角黑夜》是警察的猫捉老鼠,《喋血双雄》则是被杀对象的黑帮的疯狂反扑。杀手具有强烈的个体特质,组织则是天生的集体特质,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秉性冲突,命理相克。
恐惧未必是坏事,有时它是保命的护身符。珍爱生命,远离集体,忍受孤独是杀手的必备素养。正是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才培育出杀手职业的凛冽和冷酷。哥杀的不是人,是寂寞。寂寞的死敌是与人交流的渴望。作为杀手,突破禁忌,敞开心扉,犹如偷欢般刺激。但刺激往往潜藏着危险,心灵鸡汤其实是在刀刃上跳舞,偷欢的代价,换来的是死神的狂欢。《借刀杀人》中的杀手文森特,业务能力过硬,独来独往,无牵无挂,本是杀手职业素养的绝佳范例。影片中的这一夜,文森特照旧去接生意杀人,本该是波澜不惊举手之劳,却无故多愁善感爱心泛滥。他先是和出租车司机谈人生谈哲学,后被司机识破杀手的身份,又陪着司机去医院看望病中的母亲,连破几大职业禁忌,最终死得其所,被司机击毙,僵坐在深夜地铁的座位上,冷清清无人问津,终究还是没能逃脱天煞孤星的宿命。
人们常把电影中的杀手比作孤独的狼。或许是齐秦那首《北方的狼》太过深入人心,让人误以为狼是不善交际的。事实上,狼是群居动物,狩猎时崇尚群殴,配合极为默契。虎豹才是独行杀手,只身欺凌着整个动物世界。但是没有人把杀手比作孤独的老虎,或者孤独的猎豹。或许是虎豹太强大了,强大到与文艺情调格格不入,试想一下,如果满身横肉的泰森跑到小资教主王家卫的电影里,那将是多么诡异的场景。相比之下,瘦巴巴的狼多么有文艺范啊。
与其他行业一样,杀手业也有阶层之分。史密斯夫妇属于杀手中的高富帅和白富美,住豪宅,开豪车,家里的武器库堪比枪支博物馆,整天为换哪种颜色的窗帘而发愁,为买哪种型号的餐具而苦恼。而《疯狂的赛车》中的草根杀手,为了筹钱结婚,提着把扳手就敢勇闯杀手界,当他们拘谨地蹩进装修豪华的顾客家中,油然感叹道:“啥时候咱也能有这么大的电视”,一句肺腑之言道尽了屌丝的落拓。《盗钥匙的方法》则展现了一个中产阶层的杀手,比上固然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有房有车,生活安逸,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心态极佳,称得上是杀手界的理想模范。
地域歧视在杀手电影也相当明显,电影的屌丝群体往往来自较为落后的地区。好莱坞电影中的低档杀手或是来自墨西哥的盲流,或是有色人种的亡命之徒。香港电影则喜欢从内地引进退伍军人和山村苦孩子。韩国人很讲义气,饮水思源,自己富裕了,也不忘与他们同宗同源的吉林朝鲜族,总是省下些杀人的活儿给中国穷亲戚们干。在屌丝的世界里,孤独是个矫情的词,有的只是谋生艰难的坚硬现实。狼,如此文艺的动物,自然与屌丝无缘。一旦事情暴露,他们只能像野狗一般仓惶奔逃,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处。香港的《旺角黑夜》,韩国的《黄海》,都是屌丝杀手的血泪史。
杀手的职业门槛不高,但若要成为杀手中的精英,必须注意提升自我修养。具体到提升的要点,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东西方杀手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各有千秋。欧美电影中的杀手强调“术”,重视杀人技能,射击水平,以及逃避警察侦查的技巧。而在事事求道的日本,养花有花道,喝茶有茶道,如此琐屑的日常小事尚且充满仪式感,杀人这么严肃的大事自然不可马虎。且看杀手祖在《盗信情缘》中所陈述的杀手之道:“做杀手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节奏感。没有音乐细胞,缺乏节奏感,当不了杀手!作为一名杀手,心中必须有音乐。爵士,民谣,摇滚,都可以。怎样杀人,视乎当时的音乐而定,杀与不杀,各有各的节奏。只知道胡乱开枪的算不上杀手。要做到随音乐出现,随音乐消失,重要的是音乐的风格和美感。杀手是死者临终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所以,衣着、发型,务求一丝不苟。”神啊,这简直是杀手界的斯坦尼科夫斯基。
杀手是门生意,光有技能还不够,生意经不可缺少。市场营销学中有言道,当某种产品的市场趋于成熟稳定,竞争达到饱和,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产品功能的细化,或者服务上的推陈出新。《买凶拍人》中,杀手Bart为开拓市场,推出体验式营销。他联合一个落魄导演,杀人时拍下整个过程,精心制作成视频,让买凶人亲眼目睹被杀人的惨状,增强顾客买凶杀人的淋漓快感。这一招果然奏效,买凶人奔走相告,令Bart的业务量激增。《杀手公司》则要满足顾客千奇百怪的个性化需求。杀人的时间、地点和死法,样样都要保证。顾客要剁人右手,绝不拿左手来敷衍。影片中,杀手们接到一笔最具挑战性的单子,要在剧场演出过程中当众杀死一位著名演员。剧院内观众众目睽睽,剧院外警察严密监控。面对如此超高难度的项目,杀手们以严密的筹备计划,巧妙的执行技巧,完美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连追捕他们的警察也情不自禁地鼓掌。这才是真正的对顾客负责,以顾客为上帝,有求必应,保质保量。
杀手电影中,象Bart这样研产供销一手抓的全才并不多见,杀手作为技术型人才,通常将供销业务外包出去,由专业的经纪人负责武器和情报的供应,以及业务洽谈等非核心业务,杀手则专注于能够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销魂一杀。有的杀手在外包模式上走的更远,《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Leon把财务工作也外包给经纪人,把经纪人当成存钱罐,自己乐得无钱一身轻。《堕落天使》中,黎明饰演的杀手更是外包狂,经纪人甚至要兼任他的钟点工,一手承包他的家务活。
无论纵横杀场的英姿多么炫目,杀手终有老去时。此时,心比天高的后浪们急于上位,急不可耐要把前辈们拍死在沙滩上。后生可畏,老将是自卫还是退位?杀手如此,杀手电影亦如此。新世纪以来,杀手电影有式微之态。过去的十几年里,超能英雄在电影界强势崛起,在动作片市场的蛋糕中抢下了最大的份额。杀手电影见势不妙,大多与喜剧联姻,走黑色喜剧路线,倒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杀手与间谍并列为最见不得光的职业,在民众心目中始终是神秘的,有神秘感就有好奇心,有好奇心就不愁没市场。
杀手,我之所恶;杀手电影,我之所爱;电影中的杀手,亦我之所爱。不过,拜托大哥,请别把枪指着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