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邓通

戏说邓通

被司马迁和班固写入《佞幸列传》的邓通,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际遇,给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其一是形容谄媚拍马的卑贱行为的一个词—“吮痈”,其二是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穷通有命,富贵在天”。

   说起“吮痈”,不能不提到大汉孝文皇帝。司马迁在《史记》第九十三卷“佞幸列传第六十三”中写道:“文帝尝病癰,邓通常为帝唶吮之。”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将癰解释为痔疮,这恐不妥,按医学界定,癰应为多生于颈部或背部的皮下化脓性毒疮,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之虞。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尽管贵为皇帝,也难逃一死。在这样急切的情况下,作为皇帝身边的人,采取了就连当朝太子也不愿为的嗽吮脓血治疗的方法,应该是一个值得称颂的救命行动,而且确实让文帝起死复生。而现代有些人把它看成谄媚拍马的卑贱行为,实属冤枉。

司马迁把他列入“佞幸列传”,人们就以为他是坏人。实际上“佞”从字面上解释应为“巧言善辩”,“幸”则是被领导宠信,“佞幸”未必是贬义。就连和邓通几乎同时代的司马迁以及之后的东汉时期的班固,在评价邓通时,也说:“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洗沐,不欲出。”可见邓通是一个本分的老实人,之所以得到汉文帝的宠幸,无非来自文皇帝的一个登天美梦而已。此外邓通除了陪皇帝游戏外,实在看不出他还做了有害他人之事。说他谄媚拍马实无根据。宠幸他是皇帝的需要,如果若有不妥之处也应罪在皇帝,实在与邓通无关。因此笔者认为以“吮痈”作为谄媚拍马卑贱人的代名词是不妥当的。

   至于“穷通有命,富贵在天”,这句俗语,就更说明邓通的冤枉了。应该说皇帝感谢邓通的救命之恩,利用手中的权力,让邓通成为那个时代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此外也是树立皇帝的至高无上权威需要。但是邓通依然没有因为受皇帝宠幸就忘乎所以,在皇帝将他家乡的铜矿资源赏赐给他,并允许其自铸铜钱后,他一再嘱咐家人奉公守法,不能在所铸铜钱中掺杂铅、铁,谋取暴利。他的年迈的父亲及家人严格遵照办理,制出了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均、质地纯的“邓通钱”。该钱发行之后,上至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喜爱,得以广泛流通,对当时限制假币泛滥和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纵观邓通富起来之后的作为,还算奉公守法,不能算“为富不仁”。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你认为邓通是个完人了,非也。实际上邓通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他的不足主要有二。一是,为人过于张扬。以其为文帝吮痈为例,做也就做了,只要让自己和文帝知道就够了,实在没必要为此引起太子嫉妒,以致引来罢官抄家之祸。另外文帝宠幸你也就罢了,而没必要得罪当时的宰相申屠嘉,以至于申屠嘉说:“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甚至要想杀他。二是,在其被景帝罢官之后,还“盗出徼外铸钱”。从现在的情况看,就是把钱存在国外。但这里用盗字恐不妥,大家知道,邓家是铸钱的,所谓域外之钱,应属邓家所有,只能说把自己的部分铜钱存在国外,不应用盗字。不过这一情况,毕竟违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终招致抄家。

目前,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富翁当中,邓通应排位于前十名之内,因此有些现代谄媚拍马害人之辈和借助政策之机先富起来的“为富不仁”之徒,有意把邓通奉为自己的祖师爷,实在是别有用心。我认为这些人与邓通是难于相比的,如果邓通地下有灵,也会为此感到难过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4 20:47:52编辑过]

借助政策之机先富起来的倒真该把邓通奉为自己的祖师爷,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