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出版界:小心“三国”变“战国”

时下“三国”大热。而在书界,各种打着“品三国”旗号的图书也应运而生。记者30日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眼前便出现了《煮酒品三国》《图品三国》《柏杨品三国》《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等等众多“三国”系列的书。

  以现代人接受的形式解读中国历史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出版社如此“一窝蜂”地做“品三国”文章,瓜分“三国”的市场蛋糕,自然也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和忧虑,他们提醒出版界:小心“三国”变“战国”。

各路英雄“品三国”
  按照排名不分先后的原则,当下书市比较引人注目的“品三国”图书有这样几本: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何满子《图品三国》,分探源、艺术、人物、风范、影响、影视、论辩、杂谈八个部分,褒贬人们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广西人民出版社的《煮酒品三国》,是民间学者沈忱二十余年来,对《三国演义》进行的“庖丁解牛”式研读,不但剖析了三国史实,也洞察了《三国演义》的主观文学审美。

  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柏杨品三国》,选取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中三国时代的《第一个宦官时代》、《三国周郎赤壁》、《诸葛亮北伐挫败》等三部,加上《中国人史纲》、《柏杨曰》中的部分章节,辑选为《柏杨品三国》,全部用白话文重写历史。有趣的是,考虑到中国古代官署和官职让现代人难以明了,柏杨还动了些脑筋,如把左右督翻译为左右翼总司令官,把赞军校尉翻译成参谋长等。

  而最家喻户晓的自然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易中天《品三国》(上),该书自7月22日出版发行以来,目前已销售85万册。书中易中天以曹操为主线,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

  东方出版社的另一本书原名为《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后又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且其装帧设计及封面字体则与易中天《品三国》有不少相似处。

是“跟风”还是“巧合”
  对出版界的竞相“品三国”,业内人士各执己见。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认为,这些大做“品三国”文章的图书,虽然没有能力替代易中天品三国》,但它们鱼目混珠,严重影响了《品三国》的销量。“当初我们是冒着极大风险,天价竞得易中天《品三国书稿,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将它制作发行,现在却被这些投机跟风者半路‘摘了桃子’”。

  《柏杨品三国》的责任编辑朱洪海则认为,同样用了“品三国”只是个巧合,是“英雄所见略同”。他认为,易中天《品三国》是“中”级别的,而《柏杨品三国》是“大师”级别的,没有可比性。而且,以柏杨的学问没必要搭易中天的顺风船。

  也有专家提出,“三国”是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品的权利。从形式上来说,虽然这些图书书名中都含有“品三国”这三个字,但仔细看还是不尽相同。

  然而如果出版社都能拿出独具创意、各有特色的“三国”读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简单的雷同和模仿,让读者自己去评判,做取舍,让出版呈现出“百花齐放”,岂不更有意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电视里也是到处讲三国哩!

再这样宣传下去,人人都要觉得搞分裂没啥错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是太多了。没有钱没了
希望能成为您的朋友
谈三国的书看一本周泽雄的<三国现代版>足矣.

我感觉不足。一是不过瘾;二是,赤壁之战一节对于分析曹操这个物其实也忽略不得。不过这也怪史书上的记载太模糊了。易中天倒是谈到了,但我发现他基本上是在铺排材料。

只在此云中,山深不知处。

用不了多久,最近新出的大多数的品三国书都要打折了。

春秋无义战啊,三国啊,战国什么的,也差不多.[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