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著名作家的学位(外国部分)

西欧的学位等级制度大约是在13世纪时形成的,12世纪中叶,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首次将博士学位授予了一位罗马法学者,这是有关学位的最早记载。但在中世纪,“博士”有时候是一种荣誉称号(由教皇或国王授予),有时候是作为取得大学任教资格的一个凭证,与后来的学位内涵有一定区别。在当时,“博士”、“硕士”和“教授”基本是同义词,都表示有教学能力。一般来说,硕士学位用于文科,博士学位通用于法律界、神学界和医学界。(摘自《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在中国,“博士”这个词出现得很早,《战国策•赵策三》:“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这个“博士”指的是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同时,“博士”也是一种学官的名称,汤显祖的“太常寺博士”就属于此类。“硕士”出现得稍晚,也指贤能博学之士:“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中国正式建立学位制度在1935年,比西方晚了数百年。

应该说,一部作品的质量与作者的学位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一点,不用事先声明也会是一个共识。但随着教育的普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应的,拥有学位的作家也会越来越多(据统计,2001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有4万个,德国有3.5万个,到2015年,中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将成为世界第一),这个事实也是不能忽视的。王蒙先生曾经提倡过“作家学者化”,这个基本意思老童我十分赞同,真正优秀的作家,肯定应该是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而系统规范的学习正是一个实现“渊博”的可靠途径;当然,那种通过办班来达到“速成”的硕士博士,由于学位本身已成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其对作家创作的实际价值无疑是值得充分怀疑的。

这几天为了抬杠,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世界级著名作家并不少,现整理如下:

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德国,丹麦基尔大学法学博士。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马史》等。
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1846-1926):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精神生活漫笔》、《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等。
保罗•海泽(Paul Heyes,1830-1914),德国,1947年至1949年在柏林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1852年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1910年或诺贝尔文学奖。剧本《科尔堡》,长篇小说《人间孩童》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文学和历史,又在罗马的法国历史考古学校学习,1895年考上国家博士学位。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K•吉勒鲁普(1857-1919):丹麦,1878年或哥本哈根大学神学硕士学位。19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明娜》、《磨房血案》等。
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1943),丹麦,1929年他被授予伦德大学荣誉哲学博士。1917年与吉勒鲁普分享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天国》、《幸福的彼尔》等。
亨利 柏格森(1859-1941):法国,1889年获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文学博士学位。192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创造进化论》等。
E•A•卡尔费尔特:瑞典,1898年获得乌普萨拉大学文学史和英文两科硕士学位。1931年去世后被追授诺贝尔文学奖金。诗集《费里道林之歌》等。
路伊吉•皮蓝德娄(1867-1936):意大利,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文学和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
赛珍珠(1892-1973):美国,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大地》等。
G•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1925年接受博士学衔,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歌《绝望》等。
安得烈•纪德(1869-1951):法国,1947年获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
T•S•艾略特(1888-1965):美(英)国,在哈佛学习,1910年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因一战爆发而未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1947年获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诗《荒原》、《四个四重奏》,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等。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1928年获得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博士学位。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拒绝领奖)。小说《厌恶》,论著《存在与虚无》等。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1931年再获哲学硕士学位。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剧本《等待戈多》等。
索尔•贝娄(1915-):美国,1935年起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挂起来的人》、《赫索格》、《洪堡的礼物》等。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 ):美籍波兰诗人,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集《冰封的日子》,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等。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0年获布赖顿市萨西斯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蝇王》、《航行祭典》等。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1991年获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韵文与诗》、《言辞片断》、《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等。
纳•马哈福兹(1911-2006):埃及,1934年攻读开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等。
托尼•莫里森(1931-):美国,1955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等。
伊利亚斯•卡内提 Elias Canetti (1905-1994),保加利亚,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8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迷惘》,论著《群众与权利》等。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南非,1969年获得美国德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学位(一说为“计算机合成语言博士”)。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幽暗之地》、《等待野蛮人》等。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197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200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女情人们》、《我们是骗子,宝贝》、《情欲》等。
(以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24位)

莫里哀(1622-1673):法国,据说有个硕士文凭(1640年),但那是他父亲花钱给他买来的。戏剧《可笑的女才子》、《伪君子》、《唐璜》、《悭吝人》等。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在巴黎考入大学,1852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
亨利•巴比塞(1873—1935):法国,1894年考取哲学硕士学位。《火线》(1917年获得龚古尔奖)、《光明》等。
欧仁•尤奈斯库(1912-):法国,1929年进入布加勒斯特大学,获得法语文学硕士学位。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剧本《秃头歌女》、《椅子》等。
亨利希•海涅(1797-1865):德国,1825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诗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安娜•西格斯(1900—1984):德国,先后在科隆和海得堡大学学习,192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
S•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1904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入布拉格大学先学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小说《城堡》、《审判》、《变形记》等。
N•卡桑札斯基(1885-1957):希腊,获雅典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史诗《奥德赛》(荷马《奥德赛》的续篇),长篇小说《希腊人卓尔巴》等。
佛朗西斯科•阿亚拉(1906-):西班牙,先后获得马德里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长篇小说《惨死如狗》、《杯底》等。
屠格涅夫(1818-1884):俄国,1838年在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1842年在彼得堡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小说《罗亭》、《父与子》、《处女地》、《猎人笔记》等。
S•B•里柯克(1869-1944):加拿大,1903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幽默作品集《文学上的失误》,长篇小说《小镇艳阳录》,专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等。
W•E•B•杜依波斯(1868-1963):美国,获费斯克黑人大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法学和哲学博士学位。散文集《黑人的灵魂》,传记〈约翰•布朗〉等。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美国,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长篇自传体小说《天使,望故乡》等。
康梯•卡伦(1903-1946):美国,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诗人。诗集《肤色》、《古铜色的太阳》,长篇小说《到天堂去的一条路》等。
B•马拉默德(1914-1986):美国,194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长篇小说《 店员》、《上帝之恩》,短篇小说《魔桶》等。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美国,1947年获得依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长篇小说《慧血》、《强暴的人夺走了它》等。
约翰•巴思(1930-):美国,1952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1969年在马里兰大学派克学院获文学博士。作品《流动的歌剧》、《烟草经纪人》、《羊童贾尔斯》,故事集《吐火女怪》等。
约瑟夫•海勒(1923-):美国,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黑色幽默代表作家。藏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等。
乔•卡•奥茨(1938-):美国,1961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曾在拉伊斯大学攻读英语博士学位,后放弃了学业。长篇小说《他们》、《早晨的儿子》等。
菲利普•罗思(1933-):美国,195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小说集《再见吧,哥伦布》,长篇小说《波特诺的怨诉》等。
苏珊•桑塔格(1933-):美国,1954年和1955年在哈佛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和哲学硕士学位。长篇小说《恩主》,论著《反对阐释》等。
罗斯•麦克唐纳(1915-1983):美国,1942年获硕士文凭,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推理小说家。长篇小说《寒冷》、《地下人》等。
詹姆斯•布拉德利(?-):美国,获得威斯康星大学东亚史学硕士学位。长篇小说《我们父辈的旗帜》、《飞行员》等。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1962-):美国,1985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亚利桑那州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长篇小说《系统的笤帚》、《无尽的玩笑》等。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格列佛游记》等。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1926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长篇小说《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巴尔加斯•略萨(1936-):秘鲁,1971年获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等。
托马斯•埃洛伊•马丁内斯(1917-):阿根廷,大学期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长篇小说《庇护所》,中篇小说集《死亡的一般原则》等。
塔哈•侯赛因(1889-1973):埃及,自幼双目失明,1914年获埃及大学(开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系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博士学位)。自转体小说《日子》(三卷)等。
何塞•马蒂(1853-1895):古巴,获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法律、哲学和语文硕士学位,后获得法律博士学位。诗集《伊斯马埃利奥》、《纯朴的诗》,散文《古巴的政治流放者》等。
何塞•华金•奥尔梅多(1780-1847):厄瓜多尔,1806年在利马学习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副总统和临时政府首脑。长诗《胡宁的胜利:献给博利瓦尔的颂歌》等。
田中树芳(1952-):日本,毕业于学习院大学文学部,获文学博士学位。科幻小说家,长篇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十卷)、《创龙传》、《亚斯兰战记》等。

H•W•朗费罗(1807-1882):美国,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诗集《歌谣及其他》,长篇叙事诗《伊凡吉林》、《海华沙之歌》等。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1911年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1912年获得牛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贵妇人的画像》等。
罗•加列戈斯(1884-1969):委内瑞拉,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7年曾短期担任委内瑞拉总统。长篇小说《堂娜芭芭拉》等。
J•K•罗琳(1966-):英国,2004年被母校爱丁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长篇小说《哈里•波特》系列。

(整理者说明:以上这个材料肯定很不完整。不完整的原因是:1,过去并没有注意收集,而临时查找,不说挂一漏万,挂一漏一或漏三是难免的;2,以往国内出版的词典或文学史,比较不重视作家的学历或学位,没有特殊目的基本是不作记载的;3,事实上,许多文学史的写作者根本对有关作家的学历或学位就不了解,当然也是能混就混的了。4,其他。“其他”的意思是:这个“不完整的原因”也是不完整的。另外,上面的开列,也会有些不准确的,而我能保证的是,都有出处,不是编造的,虽然可能来源只是孤证。请各位给予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13:03:27编辑过]

抬杠抬出了研究综述,能够做一个论文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这版排得很难看,一点都不像有学位的人干的,对不住这些硕士博士们了。

严重佩服童先生。[em17]

同意平平。够写论文了。

偕隐岂邀名,澹泊实素志。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9-30 11:58:00的发言:
这版排得很难看,一点都不像有学位的人干的,对不住这些硕士博士们了。

有学位的人不一定会排版哦

另:要像童版一样抬杠

嗯,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初步告一段落,现在,就等老童亮出一个醒目观点了。

大概看了一下,除了那位替上海作家研究班鼓与呼的先生(说不定他会去研究班上课),几乎没有人认为学位的有无高低与作家的成就大小,构成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找不到反方观点。老童拔剑四顾,大概有点茫然吧?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9-30 11:52:00的发言:

应该说,一部作品的质量与作者的学位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一点,不用事先声明也会是一个共识。但随着教育的普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应的,拥有学位的作家也会越来越多(据统计,2001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有4万个,德国有3.5万个,到2015年,中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将成为世界第一),这个事实也是不能忽视的。王蒙先生曾经提倡过“作家学者化”,这个基本意思老童我十分赞同,真正优秀的作家,肯定应该是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而系统规范的学习正是一个实现“渊博”的可靠途径;当然,那种通过办班来达到“速成”的硕士博士,由于学位本身已成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其对作家创作的实际价值无疑是值得充分怀疑的。


看样子,除了留级生,有效学时越长,学位就会相应提高,学问也就越广博,成为优秀作家的可能性势必更大。

中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将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优秀作家也将有望成为世界优秀作家。

[em06][em07]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9-30 11:52:00的发言:

王蒙先生曾经提倡过“作家学者化”,这个基本意思老童我十分赞同,真正优秀的作家,肯定应该是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而系统规范的学习正是一个实现“渊博”的可靠途径;

这个我不赞成。作家就是作家,学者就是学者,干嘛非得身兼数职呢?让作家去学文学理论相当于让运动员去上体育大学,刘翔读了体育博士未必能提高百迷跨栏的速度。

俺是灭绝师太

金秋说胡话了。本来想留给老童亲自来批驳的,等了一阵,见老童还不来,只能囫囵先说上两句。

金秋忽略了“化”的份量。汉语中一个“化”字,会化出很多古怪名堂来的,典型的如“自由”一旦变成“化”,意思截然不同,还可能要人命。而“作家学者化”,则是往份量较轻的一面转化,意即:不能因为我是作家,就可以连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起码的学术常识都不懂。所谓“化”,就是多少懂一点的意思。王蒙的话还有一个下联,叫“学者作家化”,意思同样如此:不能因为我是学者,就非得把文章写得干瘪无味,在尊重理性、科学的前提下,学者也是不妨借鉴一些文学表达手法的。文章毕竟是写给人看的,如何让别人愿意看,谁也无权忽略。

肯定也有例外,但这个例外,是留给非凡之人享用的。一些草根气特别浓郁、创造力特别发达的山野文人,大概可以无视“学者化”的要求,如陶渊明、李白之类;另一些思辨力特别发达、逻辑性格外谨严的学者,类似黑格尔这样的哲学怪物,大概也有权疏忽“作家化”的要求。学者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大抵而言,西方近现代作家,在“学者化”方面多有两下子,而中国当代作家,在“学者化”方面普遍都欠缺两下子。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10-1 11:47:00的发言:

金秋说胡话了。本来想留给老童亲自来批驳的,等了一阵,见老童还不来,只能囫囵先说上两句。

金秋忽略了“化”的份量。汉语中一个“化”字,会化出很多古怪名堂来的,典型的如“自由”一旦变成“化”,意思截然不同,还可能要人命。而“作家学者化”,则是往份量较轻的一面转化,意即:不能因为我是作家,就可以连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起码的学术常识都不懂。所谓“化”,就是多少懂一点的意思。王蒙的话还有一个下联,叫“学者作家化”,意思同样如此:不能因为我是学者,就非得把文章写得干瘪无味,在尊重理性、科学的前提下,学者也是不妨借鉴一些文学表达手法的。文章毕竟是写给人看的,如何让别人愿意看,谁也无权忽略。

肯定也有例外,但这个例外,是留给非凡之人享用的。一些草根气特别浓郁、创造力特别发达的山野文人,大概可以无视“学者化”的要求,如陶渊明、李白之类;另一些思辨力特别发达、逻辑性格外谨严的学者,类似黑格尔这样的哲学怪物,大概也有权疏忽“作家化”的要求。学者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大抵而言,西方近现代作家,在“学者化”方面多有两下子,而中国当代作家,在“学者化”方面普遍都欠缺两下子。

 

谁胡说了谁胡说了?周兄见过哪个写出脍炙人口作品的作家却连基本的学术规范、起码的学术常识都不懂的么?你见过么?真有这样的人那他就成不了作家,他的作品就没法受读者喜欢。如果他真的不懂“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起码的学术常识”而能写出传世之作,那要那些规范和常识何用?再者说了,跟规范和常识有关联的职业多了,难道你都要让他们“学者化”、“作家化”不成?律师要写辩护词、答辩状,那律师是不是也要学者化、作家化?

俺是灭绝师太

金秋:不懂起码的学术规范或学术常识,同时又扛着作家的名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这样的人也是有可能成为好作家的,并且,其作品也完全可以深受包括金秋在内的读者“喜欢”。王蒙是在提倡,是希望作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作为提倡,没啥不好。金秋想必知道:提倡与规定不是一回事,所以,一个有追求的大律师,他也会希望自己能够再学者化、作家化一些。假如没啥追求,或觉得自己的收入已经足够中产了,整天按部就班地工作,闲暇时间用来泡小蜜、挥挥高尔夫球杆,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作家还得学会藏拙。没有人样样都懂,如果学术化方面修养太差,那就坚持走草根路线,靠蓬勃的原创力也可能立足并傲世。坏就坏在不守本份,明明在基础文化修养上欠亏甚多,却还要四面出手,这当儿,想想“作家学者化”,就不失为一个忠告了。比如王朔先生,写小说真是一把好手,描绘人物和京城生态情态,近乎无人能及,但当他不守本份,非要仗着自己那点野生气十足的机灵劲介入批评领域,连人家的书(如金庸)都没有正经读过几本就摆开阵势大批特批起来,就让人徒呼奈何了。

金秋这边就委托周兄扛着了。通过跟金秋的辩论,最后估计周兄能达到“作家律师化”的目的,再有“马桥”那样的官司,就可以直接内部找人代打了。

童版接着抬,这杠才好看啊。人多杠子横飞才热闹。

花花不花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9-30 22: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9-30 11:52:00的发言:

王蒙先生曾经提倡过“作家学者化”,这个基本意思老童我十分赞同,真正优秀的作家,肯定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系统规范的学习正是一个实现“渊博”的可靠途径;

这个我不赞成。作家就是作家,学者就是学者,干嘛非得身兼数职呢?让作家去学文学理论相当于让运动员去上体育大学,刘翔读了体育博士未必能提高百迷跨栏的速度。

关于体育的事情,看来金秋是个外行。刘翔拿奥云金牌的时候是华东师大大四的学生,成绩是12秒91,而两年后(2006年),他在瑞士洛桑以12秒88创造新的世界记录的时候,他的身份恰恰是华东师大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所以,事实是:“刘翔读了体育(硕士)博士”确实“能提高百迷跨栏的速度”。

刘翔读的是跨栏专业的研究生吗?

只在此云中,山深不知处。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10-1 13:58:00的发言:

关键是,作家还得学会藏拙。没有人样样都懂,如果学术化方面修养太差,那就坚持走草根路线,靠蓬勃的原创力也可能立足并傲世。坏就坏在不守本份,明明在基础文化修养上欠亏甚多,却还要四面出手,这当儿,想想“作家学者化”,就不失为一个忠告了。比如王朔先生,写小说真是一把好手,描绘人物和京城生态情态,近乎无人能及,但当他不守本份,非要仗着自己那点野生气十足的机灵劲介入批评领域,连人家的书(如金庸)都没有正经读过几本就摆开阵势大批特批起来,就让人徒呼奈何了。

 

王朔先生写小说写得很出色,可他自己偏要跨行去做文学评论,这能怨谁?总不能因为他文学评论很糟糕就连累所有的作家都去深造吧?就因此呼吁(或提倡)“作家学者化”吧?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童志刚在2006-10-1 20:03:00的发言:

关于体育的事情,看来金秋是个外行。刘翔拿奥云金牌的时候是华东师大大四的学生,成绩是12秒91,而两年后(2006年),他在瑞士洛桑以12秒88创造新的世界记录的时候,他的身份恰恰是华东师大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所以,事实是:“刘翔读了体育(硕士)博士”确实“能提高百迷跨栏的速度”。

 

12秒88与硕博连读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太值得怀疑。假如刘翔在此期间学会打麻将,我没准还相信12秒88与打麻将之间有点因果关系。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ally在2006-10-1 20:25:00的发言:

刘翔读的是跨栏专业的研究生吗?

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美国NBA第一中锋奥尼尔先生现在是商务学硕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