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易中天《品三国 半途而废》硬伤28例

易中天《品三国·半途而废》硬伤28

 

   

 

抄一段古文,兼答天下乙醚

愚以为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加惠后学┅且其言而诚误耶,吾虽不言,后必有言之者,虽欲掩之,恶得而掩之?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五《答王西庄书》

 

1、曹操一心想荡平四海,一统九州。

辨析:查《三国志·武帝纪》正文,有记录如下:“(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由这条材料可知:直到建安十八年,才下诏书将“十四州”合并,恢复为“九州”。

而本集所谈的曹操破马超、韩遂,是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七年间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八年以前,这时天下不是“九州”,而是“十四州”。

本集先后两次提到曹操想“荡平四海,一统九州”,其中第一次是在破马超、韩遂以前,所以是不对的。

 

2、为了破马超、韩遂,“曹操想了一个鬼主意。”

辨析:破马超、韩遂的谋略,即伐虢取虞之计,是钟繇的杰作。易中天将其创作权归于曹操,是对曹操的谀美。

 

3、征张鲁必然要路过马超、韩遂的防地。

辨析:曹操征张鲁不一定要经过马超、韩遂的地盘,也可以从曹操控制的一部分荆州地界进入汉中。

 

4、张鲁是深山老林中不成气候的人。

辨析:查《三国志·卫觊传》,原文为:“若以兵入关中,当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

核对原文,只有“深山”,并无“老林”。若真像易中天先生说的“深山老林”,那张鲁岂不是成了野人?

 

5、马超、韩遂造反,联合了十路诸侯,号称十万人马。

辨析:“十路诸侯”不当,应改为“关西诸将”。

 

6、曹操北渡黄河时,亲自带领几百名精兵断后。

辨析:查《三国志·许褚传》,原文为:“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

核对原文可知:“几百名”当作“一百多名”。

 

7、曹操使离间计,与韩遂“交马语移时”。谈了一个多时辰,两个多小时。

辨析:“移时”是“一会儿”的意思,易中天先生对“移时”的解释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错误是从张作耀先生的书中抄来的。易中天先生看到《曹操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0月第1版)第193页说“‘时’指一个时辰,所谓“移时”,就是超过了一个时辰(两小时)”(《曹操传》第1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0月第1版),不作任何考证就直接搬到《品三国》中,结果把别人的错误抄成了自己的错误。可笑的是,易中天先生此处说“移时”是两个多小时,后面又说是“两个半小时”,不知他这“两个半小时” 又是从哪里来的。

 

8、曹操使离间计,与韩遂“交马语移时”,但说京城故事。

辨析:查《三国志·武帝纪》原文:“但说京都旧故”。旧故”是“老朋友”的意思,指的是人。易中天先生把“旧故”解释成“故事”,是错误的。

 

9、曹操使离间计,与韩遂“交马语移时”,抚手欢笑。

辨析:查《三国志·武帝纪》原文,“抚手欢笑”当作“拊手欢笑”,字幕错。

 

10、过了几天,大概是第三天,韩遂又提出见曹操。

辨析:查《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原文如下:“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

原文可知:这次会见的要求,不是韩遂提出,而是曹操主动提出来的。

 

11、曹操给韩遂的信,歧义甚多,闪烁其辞,还要篡改。

辨析:“篡改”用词不当,自己涂改自己写的东西,怎么叫“篡改”呢?应该说弄得像被别人篡改过一样。

 

12、曹操下令不要动,也不准放箭,结果一根箭也没放。

辨析:一“根”箭不妥,当为一“支”箭。

 

13曹操征孙权,先给孙权写了一封长信,是由别人捉刀代笔的,内容很简单。

辨析:这封信的内容,据张作耀《曹操传》(版本同上)分析,一是向孙权示好,二是为自己赤壁之败辩护,三是声明自己无意于荆州,四是给自己的备战打掩护,五是以实力威胁孙权,最后第六点才是易中天提到的,给孙权两条活路:既杀张昭,又擒刘备;或者不杀张昭,只擒刘备。

这封文采斐然的长信,威逼利诱,洋洋洒洒,内容一点都不“简单”。

 

14、曹操征孙权前,孙权已将治所由“京”移至“建业”。

辨析:易中天口中及地图上的“京”当作“京城”。三国时另有一个县的名字叫“京”,治所在今河南荥阳东南十公里处,即后来魏国的地盘内。

 

15、曹操征孙权前,孙权已将治所由“京”移至“建业”。

辨析:“建业”当作“秣陵”。 孙权治所西迁是在建安十六年,第二年才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16、濡须口是在今天的安徽省无为县。

辨析:濡须坞(即易中天说的“军港”)在安徽省无为县东北,濡须口在安徽省无为县东南,均不在安徽省无为县。

 

17、孙权乘船打探曹营,孙权船一侧被曹军射满了箭,孙权调转船头,让另一面也射满箭,平衡以后返回。这就是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

辨析:《品三国(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7月第1版)第6页说:“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其他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也都是无中生有。”此处又说“草船借箭”是有原型的,也就是说“草船借箭”并非无中生有。前后两处说法,自相矛盾。

 

18、建安十九年,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返。

辨析:曹操这次征孙权始于建安十七年,无功而返是在建安十八年,并非“建安十九年”。

 

19、曹操在张鲁那边有线人,线人说阳平关好打。

辨析:查《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名臣奏载董昭表,原文如下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

原文中错报军情的是“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这些人都在曹操这边。说“曹操在张鲁那边有线人”,这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20、曹军撤退时误入张卫军营,张卫的人马一哄而散。

数千麋鹿冲进张卫军营,张卫的士兵一哄而散。

辨析:查《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原文如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核对原文可知:数千麋鹿冲进张卫军营时,张卫的士兵只是大为惊慌(军大惊),并没有“一哄而散”。假如张卫的士兵确实像易中天说的“一哄而散”,那后面“遂降”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1、数千麋鹿冲进张卫军营,麋鹿就是山上梅花鹿

辨析:查《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原文如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这里说的野麋”俗称“四不像”,拉丁学名叫长尾鹿,是一种很像鹿但比鹿大的动物。鹿的毛皮为浅橘红色,上面还有漂亮的白色斑点,看上去有些像梅花鹿,但是这些斑点会在68周后自动消失,所以鹿根本就不是“梅花鹿”。易中天先生也许不知道:麋鹿还曾经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候选对象呢!

 

22、汉中为蜀郡咽喉和门户,进则蜀危。

辨析:蜀郡为益州一部分,是以成都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汉中与蜀郡之间隔着巴西郡、梓潼郡、东广汉郡和广汉郡,汉中根本不是蜀郡咽喉。

据《三国志·杨洪传》,杨洪曾对诸葛亮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汉中益州咽喉。”

 

23、许多人主张乘胜拿下蜀郡。

辨析:蜀郡如上条所辨,只是以成都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此处及本集多处“蜀郡”,均当改作“蜀地”。

 

24、刘备巧取豪夺,从刘璋手中夺得蜀郡。

辨析:刘备从刘璋手中所得到的,不止小小一个“蜀郡”,而是比“蜀郡”大好几十倍的益州。

 

25、司马懿说了一句名言:“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

辨析:据《晋书·宣帝纪》,“亦不可失时”当作“亦不失时矣。”

《百家讲坛》打出的字幕是正确的,易中天先生念错了。

 

26、曹操不去打刘备而汉中撤兵,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辨析:《品三国(上)》(版本同上)第118页和第122页,先后两次说: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放走刘备,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这里又说汉中撤兵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前后矛盾。

 

27、刘备在徐州,曹操来攻打他。刘备坐着,别人说你看曹操的旗帜都来了。

查《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原文如下:“是时,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核对原文可知:刘备并不是自己坐着,等别人告诉他曹操的旗帜都来了。刘备是自己带领几十人,骑马看曹操是不是真的来了,结果看到曹操旗帜,他甩掉别人就逃跑。

 

28、法正是刘备得蜀郡时得到的最好的谋士。

辨析:“蜀郡”当作“益州”。

什么是硬伤?什么是软伤?

参加交流

词典上说,“硬伤”就是:著作、文章中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

我觉得,“硬伤”就是只能如此,换样就错,没啥可讨论的余地。

主帖所辨析的问题,说是“硬伤”应该基本准确。

昨天还在电视上看见他了.

穿着中山装,给一群中学生做讲座.

一家之言而已.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成一家之言,当属不易,为什么还要说“而已”呢?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我不是什么易米,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我也不可能去迷易。可是我觉得大众听听历史讲座真的很好啊,历史书籍的畅销也很好啊。有错可以谈嘛,为什么我看到的文章总是那么有攻击性呢?文中指出的各项是否都有道理,自有公论(我也不知道3楼的又没有仔细看过主帖,就说“基本准确”)。“硬伤”,就是无可辩驳的错误了啰,不给人家辩驳的余地,这种态度对不对呢?

愚以为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加惠后学┅且其言而诚误耶,吾虽不言,后必有言之者,虽欲掩之,恶得而掩之?

这段抄得好,自问自心,对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