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这个似乎可以比照着蒋为何不杀毛来说。 下面提供一点我的看法,是看周泽雄的三国进引起的兴趣,可是原文不知道搞哪里去了,一个小片,聊以引玉吧。 说说鸿门宴中的项羽, 历来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二十四史中写得最好的,而《项羽本纪》又是《史记》中写得最出色的篇章之一,鸿门宴这一段又是项羽本纪中写得最好的场景之一。甚至可以说,鸿门宴构成了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关键,如果鸿门宴中刘邦死了,中国就没有什么汉族了,说不定就叫楚族李族或者什么族的了。或者说不定,中国就变成战国时的七大块八大块了,就没有现这个中国了,这个方面太深了,不太好说,先不说它了。本篇只是对这个关键点的关键人物――项羽小加分析。 现在问,鸿门宴为什么这么好呢?它到底是不是好呢?它好到哪里了呢?我初读时就没有感觉到它好到哪里了,你看那项羽,忽而暴怒如雷,忽而又死气沉沉,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傻蛋,这样连我们一个普通人看来也不过轻而易举的事,他为什么却不做呢?把刘邦一杀不就万事大吉了么?多简单!可是,他却不做,这不是傻么?这不是智力有问题么? 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项羽听不进去谋士的话,实则并非如此,项羽并不是听不进去话的人,同时,刘邦也并不是一直都能听进去话。其实,听进听不进去别人的话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看他能听进去什么样的话,看他能不能听进去高明的话。这首先要有好多高明的谋士,这些谋士会有各种不同的计谋,由于特长不同,每个人的计谋会有高有低。哪一个为高,哪一个为低,这就要领导来判断。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这个判断。 那么,作为西楚霸王,项羽具备不具备判断一个观点是高还是低的能力呢,他当然是具备的。他打败秦军时不过二十四五岁,到死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建立如此大的功业,没有超人的资质,才华,怎么可能?用司马迁的话就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这可以从以下几事来证明:一,他年纪轻轻就被项梁引为左右手,可知他必有所能,二,在与宋义楚军救不救赵上的议论,可知他不但但是徒有勇力,在对大局的把握上也超出一般智士的,三,与秦军一战,破釜沉舟,更是千古奇谈,没有超人的智谋以及对将士的领导力,是不敢为,也不能为的,四,他尊一个素未谋面的谋士――范曾为亚父,可见他对谋士的尊重,这在刘邦是没有的。 又有一种说法是,他为人过于仁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