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雅萍 (平平)当前离线
议事
访问个人博客
订阅 TOP
逍遥亦南 当前离线
秀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1 14:44:46编辑过]
TOP
时时刻刻 当前离线
不能同意主帖的观点。同意楼上所说的,这是在乱扣帽子。成人也需要有童话,中国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不一定非要哈里·波特或者是科幻。我觉得哈里·波特也没什么好,要说好,也是营销做得好。
有关高尚,还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好不要拿它说事。
而且中国的武侠也自成一个世界,未必不是一笔文化财富,何苦非要向西方的科学理性看齐?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看金庸、梁羽生,一直看到高中毕业(当然不是天天看:-)也没见得被荼毒成什么样子,大学考上了,心中也还留有被侠肝义胆映照的甜美记忆。
侠的精神有什么不好吗?
童志刚 (童志刚)当前离线
主帖的观点太老了,一丁丁点新意都没有。
关于武侠小说是精神鸦片的观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来了(好像茅盾说的),后来鄢烈山们又搬出来批判金庸,属于“体裁决定论”一脉,没啥意思。
夏加坤 当前离线
没有任何头衔
雅士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是非常反对武侠小说的,他称之为下流.
李敖也写过一篇<<武侠小说,接镖>>,并专文写一篇<<金庸式的伪善>>批判金庸.
我个人以前喜欢过武侠,现在把它丢掉了.
郭乃成 当前离线
好个当代林则徐。
有人说胡适说过一句话,叫“武侠小说都是下流的”,我没查到这句话的原出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下流”是“不入流”的意思,而胡适实在生得早了点,没见过武侠小说这个种类后来的发展,当然更无缘拜读金庸。这很正常,曾几何时,整个的小说家都属于“下九流”,刘歆先生哪里想得到后来小说这东西多么风光呢。
有一个类似的出处,是李敖说的:“胡适先生生前对我说,他是不看武侠小说的,用他的话来讲,武侠小说太‘下流’。”李敖这人可真不地道,胡先生斯人已逝,死无对证了,有栽赃嫌疑。因为事实上有据可查的是,胡适先生是“看武侠小说的”,在其《四十自述》中列出了他小时候看过的一些小说名字,十九种当中就有多种属于武侠小说范畴:《水浒传》、《七剑十三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西》、《粉妆楼》等。
丁伯刚 当前离线
书僮
在我的印象中,书只有独特与否的区分,而没有好与坏、进步与落后以及道德与否的区分。只要独特,都是好书。
具体到金庸,我完全当作一种消遣的东西看待。记得早年看金庸的时候,总是干一件事干久了累了,想调剂一下,于是找来一本武侠小说,也不管作者是谁,并且不从开头看起,从中间看起就可。大看几天,记得有次接连两个晚上没睡,全部看完,所有的疲累都消失了。这方法对我来说非常灵。
心中有刀 当前离线
万水千山纵横
名家
在我的印象中,书跟书比较,绝对有好与坏、进步与落后以及道德与否的区分,好书就是好书,不难分辨。
俺从来不把读金庸小说当消遣,准确地讲,那属于带点神圣意味的个人享受,通常是要洗过手、泡好茶、点燃香,调好灯光并找到最舒适的坐椅再开卷的。早年不懂事的时候看金庸,跟读上级文件态度类似,那显然不对。
好在俺已深深地明白“金庸小说”不等于“武侠小说”,一如“鲁迅杂文”不等于“杂文”!
还有,在所有的图书类别中,武侠小说是最有必要认清作者再读的。当你拿到一本武侠小说后,顶顶重要的就是先瞅准了作者是谁,不然很可能糟蹋生命浪费钱。
周熙 当前离线
阿厚,兮兮
李酒苗 (紫壶、花间、笑语蓬窗前=俺)当前离线
楼主是平平,阿厚追问的对象是专事砍砍之作的邓伐檀。
darrenchu 当前离线
菜燕
其实现代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明清小说的后继者。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应是此类小说的代表了。金先生的著作,无论在语言上,情节铺设上,还是人物规模的控制上都是让人敬畏的。除金庸外,大众较熟悉的还有古龙,陈青云,梁羽生,卧龙生等。
文学作品都会有浪漫的联想,如《西游记》等。而武侠小说在这方面尤是了得,反武侠小说的人是否觉得故事中的很多东西都让人不可思议,让你枯坐一生都无法想像得到。在惊叹作者的浮想联翩的同时,是否觉得自己的呆滞和迟钝?
其实,很多具备传统元素的东西,总会给人以无限遐想,从而产生美感。当这些具有古典韵味且经典的语言掠过眼际时,难道不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快感吗?这种感觉在现当代的小说中应该找不到吧。
有刀先生一定是个金庸迷。
在生活中碰到过许多金庸迷,在他们面前你是什么道理也说不清说不通的。
总觉得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结晶,而金庸等武侠小说离精神生活实在不沾边。
一直觉得武侠小说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怪胎:一方面它是那么吸引人,你只要看了几句就完全被其控制,不看完你就爬不出来。什么事都只能丢到一边。但是在看了那么多的武侠之后,我不能不说一句:这是一堆奇异的垃圾,其中什么精神含量也没有。
真对不起,我讲这些绝对不想争论什么,我真地只想谈谈读武侠多年的真实想法。从这方面讲,我很同意有刀先生这段话:
花花 当前离线
俺也曾是金庸迷,一些小说不止是看过一遍两遍。看到丁先生说,“在他们面前你是什么道理也说不清说不通的。”脑子首先的反应就是反驳。
但我又再看了一遍十五楼回复,一定程度上,我竟然也认为丁先生说得有理。现在如果让我去看金的旧书,那是再也不肯了。把时间消磨在这上面,我舍不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30 17:26:36编辑过]
“在生活中碰到过许多金庸迷,在他们面前你是什么道理也说不清说不通的。”
抱歉,我这话讲过了。当时想到平日的几个朋友,都喜欢金庸,我有时说几句不恭的话,总会被他们骂上一通。他们那种气急的样子真让人笑死。
周泽雄 当前离线
读读小说,都会上升到精神鸦片的恐怖高度,这作者真是无趣。
小说是干什么的?并非对小说不敬,小说原本就是供人消遣的。在没有电视的时代,小说就是给人破愁消闷、驱散长夜的读物,小说哪里可以承受如此之重。小说变得伟大,全仗个别天才的文学伟力,并非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天然具有“文以载道”的特征。何况,所谓小说的伟大,也绝不在作者标举的那几方面。
按照作者的法律、科学和道德三大标准,世上大概只能存在主旋律作品了。假如作者拥有对艺术的生杀予夺之权,我看,文学杰作中大约超过半数,都有成为禁书的危险。
刘郎 当前离线
偶时常恶意地想:小说本是精神修养之地,在小说里面找精神营养的人多半营养不良。该吃饭时不上饭桌却往床上躺,能好得了?
再说两句:一些人有教育癖,另一些人有受教育癖,两边配合,就会赋予小说沉重的负担,就会产生视某种小说为“精神鸦片”的恐怖教诲。。
一些守旧人士往往反对孩子读小说,因为在他们眼里,小说是“小道”,是闲书,无益于现实人生。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不反对孩子们读小说;和他们相同的是,我也认为小说是“小道”,是闲书。
对我来说,世上只有好小说与坏小说之分,没有道德小说与非道德小说之别。而好小说与坏小说的分野,取决于文学性,也仅仅取决于文学性。据我所知,很多文人也多持这个观点。这个观点虽然稀松平常,但很可能就是正解。
金州zjz 当前离线
讨论来讨论去,不过是书,凡是书,总有好的地方。哪怕只有一页使自己受到教益,也该感谢作者的。
什么样的书的流行是因为读者。中国最大的读者是中学生,记得钱钟书几十年前的一篇文章就说过,中国的读者群和国外不同,国外是中产阶级,而国内是中学生。
读者的素质对于文化来说很重要。只是不知道读者的素质是不是作者养育的。应该不全是。
现在批判金庸小说似乎 为时过早。
比起我们现在中小学教材上占主流地位的一些政治文学、革命文学、极左文学,金庸的小说显然要人性化的多,有人情味的多。比起官方还在宣扬的那些英雄人物,像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 郭靖、张无忌、段誉那些人显然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金庸小说的毒素也是很大的。我们现在重视金庸文学,为的是打倒那些革命文学和政治文学那些毒害更大的文学,等把那些东西都消灭了,我们再来清理金庸的毒素也不迟。
雪山大侠 当前离线
吃过那种文化专制的苦头后,我最讨厌给人读书定调子的作法。原作者一副太师爷嘴脸,左得出奇!
读者的需求有多样性,我们就应该提供多样的读物。这是市场所决定的。记得二十多年前国家部门曾严格禁止台湾、香港武侠小说在大陆出版,但地下盗版书大量充斥市场,你能禁止吗?因为读者有需求啊!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什么不好?最起码它可以使读者消遣愉悦!你有整天阅读马列著作、学习社论的自由,但不可以剥夺广大读者阅读武侠小说的权利!
也应该相信读者有阅读武侠小说的鉴赏能力。任何历史都有局限性,以历史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也不能摆脱这种制约。所以那些武侠人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有局限性就不让读者阅读,或者以“精神鸦片”为借口封杀一个文学品种!
自觉的梦游人 当前离线
小儿科 当前离线
小儿科
大致可以分为数派,一,载道派,只是这个道变了,变为民主自由了,二,娱乐派,三,文学派,
先说第一个,载道大概总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载一下民主自由,如果作者自愿,大概也未尝不可,
二,娱乐派的观点让金听了大概会不高兴的,如果真的哪个把金的小说看上第二遍,我真的很佩服他.
三,文学派,文学性,这个真的不好说,因为人言各异,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偏偏现在又是一个"民主是一种普世价值"的时代,按人头算还是按什么算?恐怕难得共识,
大概只有听专家说,
金庸真的是给文学专家出了个难题呀,
林荫下 当前离线
我从来不看金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的.
这与人个的趣味习惯有关.不足为外人道也.
国外的魔幻或者科幻艺术,应该说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商业原则下产生的东西,实在需要怀疑再怀疑.金庸是商业奇才.办报纸有一套.晚年突然做起教授,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小说文学站住了脚,还是出版商人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