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过山车般的升降运动,几个月前还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被迫同意增加原油产量的OPEC又开始了限产报价的举措,而关于价格增长好还是下降好的价格争论又开始了新一轮古老的重复。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为借口的涨价到此为止,现在面临着是否需要基于同样的理由降价的质疑了。还有高人甚至基于石油市场的价格运动预言说石油市场要崩盘了,而且要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崩溃了。 正确的“价格”概念可以结束经济学界关于某种商品价格究竟是该升还是该降的旷古争论。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其坐标方向是人为指定的,或者说比例的分子或分母是人为指定的,即“增加”或“下降”是人为指定的。如果对于交换的一方来说价格的某种变化趋势是“好事”,则对另一方来说就必定是“坏事”,买卖自古心不合,不可能根据对其中一方有利就说这件事“客观地”对公众来说就是好事。 由于“价值”的主观性,作为价值判断结果的好和坏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好和坏。也就是说,其实不存在社会意义上的好和坏。在经济学来说,对各种“流”的考察核算当中,不可能有“价值流”的统一核算方法可以成立。 全社会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以“多数”为原则展开的,这也是人为设定的一个原则,本质上是“人本主义”——以多数人代表全部人类(群),无论是低层次的“合法性”还是高层次的“合乎道德标准”。从多数原则出发,如果多数人说石油价格上升是好事,它“就是”法理上的好事,但是这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假如石油资源被界定为诸如公海、南极、外太空一样的全人类财富,丧失了私有权前提,则人们就无法判断石油价格的升降是好还是坏,毕竟此时价格的升降都是其所有者——全人类说了算数——自己哪里有说自己的意愿不正确的?不是好的?这岂不是等于自我否定了吗?岂不是说人类自己都是一群神经病患者? 如果不否认“多数即好”的公共价值判断规则前提,说石油市场崩盘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崩溃,无异于断定说世界上得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人是少数,或者说石油资源掌握在得意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少数人手中,但是我们知道,盛产石油的委内瑞拉是号称社会主义的,掌握石油资源的、和美国作对的伊朗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也都不是和美国一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第三世界的穷国,而穷人是多数,石油市场价格崩盘对这些人来说一定不是好事,我们为何要为多数人的灾难而欢呼? 假如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而多数人作为消费者,当然任何价格的增长基于多数原则都会被人为是一件法理上的“坏事”。成品油该提价还是降价,要看谁掌握着它,以及这种所有权的赋权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如果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在某些人手中,而这种所有权又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凭什么要否定其所有者的定价权力? 定价权就是私有权,剥夺定价权就是否认私有权制度。毕竟石油资源所有者的定价权只是一个“卖方低价”而已,要让石油产品的价格运动符合你的要求,惟一的有效措施就是你不要买它,拒绝消费就是行使你对你手中货币的私有权力的最好方法。要么,干脆反对私有权制度得了,或者反对石油及其衍生品行业的私有化。
古典的经济学理论把主观的价值判断结果当作商品的某种不变的客观属性看待,也败在了以主观价值论为幌子而盛行的效用理论的脚下。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回避谈论“价值”概念,最终也走入了自行终结的死胡同。经济学以趋利避害的理性人为对象,以交换事件为对象,就必然是以研究价值判断为方向的。正因为如此道理,《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指出,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 人们对于价格运动的普遍关心,再也清楚不过的表明经济学声称不讨论价值判断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支持价格的某种运动,就说明价格的这种运动对其支持者来说是件“好事”,而其反向运动对其来说一定是“坏事”。除非经济学不讨论“价格”(交换比例),或者作为交换者不关心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概念的惟一合理诠释就是具有趋利避害特点的正常人。利,就是好事;害,就是坏事。没有一个好和坏的价值判断,如何产生“趋”或者“避”的行为动机?有如何能够有趋之避之的行为发生?
[此贴子已经被邱晓云于2006-10-23 8:02: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