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好贴,我是一口气看下来的。但是我还想发点议论,不是关于文章。 老冰看到的,是和平时期的日本人,如果在战争时期,又会怎么样呢?说到这儿我要事先声明,我并非笼统的反日,我是指各个国家的人,在和平时期表现出来的一面,到了战争时期还会这样吗? 记得很早以前看《战争与和平》,里面对战争的描写,对主人公的描写,以及托尔斯泰著名的“心灵辩证法”当然都记得,然而还有一段别人不大议论的情节我一直印象深刻。 那是主人公彼尔被俘后的小插曲,由于彼儿的装束、行为都不想军人,对方怀疑他是间谍,所以战地最高指挥官亲自审问他。当时战斗已经结束,部队正在休整,处于相对平静时期。因此说是审问,其实气氛相当和睦。指挥官是个上年纪的人,他脱下军帽,坐在桌边,请彼儿也坐下,两个人喝茶聊天,在彼儿看来,那就是个学者,一个居家老人,和蔼有礼貌。当然,或许因为彼儿不是中国人,因此他并没有对侵略者横眉相象,两个人相当和睦的聊起天来。 然而不久,外面响起了军号,卫兵过来报告有新的军事行动,于是气氛立刻变了。老人毫无礼貌的结束了谈话,他站起身顺便戴上军帽,刹那间和蔼的老人不见了,站在彼儿面前的是一位冷酷的军人。他用冰冷的口气下了几道命令,随后就走出去。关于彼儿,他只说了句“先关起来。” 要知道战场上间谍的身份比战虏糟糕的多,如果部队处于作战期间,来不及处理的间谍大都直接被枪毙。对于一个刚刚还和自己和睦聊天的人的生命,在老人完成了军人的身份转变后,似乎就不放在心上了。 彼儿天性爱哲学沉思,这种情况下,他不顾自己接下来会有什么遭遇,而是陷于“为什么战争会在刹那间改变一个人”的沉思中。 我没有哲学细胞,不能作哲学沉思。我常想的是,在我们的文学描写中,侵略者始终是面目狰狞、目露凶光,我方的人尤其是高级指挥员,始终是镇静安详,就连在发布一个大战役的命令时也如此,虽然这个命令一下,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伤亡,但他的口气就像农村的生产队长招呼自己的队员“我们来除草吧”一样。 托尔斯泰写的“人”和我们写的“人”,那一个真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