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与文化“垃圾经济学” 读书周报2006-12-29 作者:张闳
●“垃圾论”与“富豪榜”并置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怪异的文化图案。这似乎向我们提示这样一条定律:文字垃圾也能挣大钱。这就是“文化垃圾经济”的规律。
●垃圾制造者和垃圾消费者,是一种共生关系,他们共同完成了文化生态圈的劣质化和粗陋化。长期处于垃圾文化的浸润中,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精神依赖和欣快感,进而是精神空洞化。
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著有《文化街垒》等。
2006年末,写作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德国汉学家顾彬抨击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一是《财经时报》经过调查,推出“作家富豪榜”,余秋雨等25人以数百上千版税收入而榜上有名。
对于前一事件,后来顾彬有所澄清,声称这不是他的原话,而是他引用别人的话。尽管如此,读者公众尤其是互联网网友依然普遍支持“垃圾论”,对顾彬的公开撇清完全忽略不计。另有一个叫王少农的小说家干脆斥责余秋雨的作品是“狗屎”,将“垃圾论”推向了极端。而且,就在此前不久,诗人叶匡政针对当下文学而提出了另一论断——“死亡论”,与顾彬的“垃圾论”遥相呼应,成为公众批判当下中国文学的两把锋利的刀子。
而后一事件似乎有些出乎公众的意料。所谓“富豪作家”的钱虽算不上太多,但还是让大家感到一些惊讶。以往人们一直以为文人多穷酸,或者视钱财如粪土。如今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误判。前段时间作家洪峰上街乞讨,尤其加重了这一误判。
对于财富榜,上榜的作家们自己态度不一。多数上榜作家顾左右而言他,郑渊洁虽插科打诨,沾沾自喜之情实则溢于言表。唯有余秋雨装模作样地予以否认,被网民斥之为“伪君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收入是合法的,就没有什么必要遮遮掩掩的。实际上,即使是那么些个数字,也无非比一般作家多几个钱而已。比起其他如商界大亨、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乃至贪官的财富排行榜来,也寒碜得很,不值得那么去炫耀或遮掩。就算是民众们要起来仇富,也还轮不到他们几个来着急。遮掩反而使自己陷于这样一个悖谬境地:如果财富表示成就,那你说没那么多钱,就等于是自我贬低;如果财富不能表示成就,那你荣登榜首也就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如此看来,掩饰之举实在是庸人自扰。
然而,奇妙的是,这两件事情差不多同时发生。“垃圾论”与“富豪榜”并置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怪异的文化图案。这似乎向我们提示这样一条定律:文字垃圾也能挣大钱。这就是“文化垃圾经济”的规律。
文字垃圾市场化,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它对激活市场,拉动经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化产品的垃圾化起到催化加速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美学难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难题,值得经济学家好好研究一下。当然,市场得救仍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文化市场得救了,并不意味着文化得救了。市场本身并不想救任何东西,它只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目前情况下,文化与市场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文化赢得了市场,市场赢得了利润。但将来,市场可能为了利润,竭泽而渔,将文化变得面目全非。一旦文化产品无利润可言,市场将无情地抛弃文化,去寻求其它获利的途径。
精致的美味需要良好的味觉和消化力,需要细致缓慢地品尝,甚至还需要复杂的程序和工具。文化就是一种“自找麻烦”的事情。精致的阅读文化也一样,它是快餐式阅读和电视娱乐节目所不能实现的。
垃圾文化产品,就是那些精神懒汉的方便面。人们都把快餐食品、膨化食品等称之为“垃圾食品”,但经营这些食品的商家的生意却红火得很。国产大片是一堆视觉垃圾,这一点连瞎子都看得出来。但张艺谋、陈凯歌等依然乐此不疲。很显然,这决不仅仅是张陈二导演对垃圾有特殊的癖好,因为此前他们并非垃圾制造者。重要的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他们看准了这些文化垃圾有相当巨大的市场。
可见,垃圾制造者和垃圾消费者,是一种共生关系,他们共同完成了文化生态圈的劣质化和粗陋化。正如长期吃垃圾食品,会让人上瘾和身体虚胖一样,长期处于垃圾文化的浸润中,也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精神依赖和欣快感,进而是精神空洞化。最有力的例证就是,一些前“少年作家”及其追捧者的败坏文品和恶劣人品。这些文化垃圾哺养出来的无脑儿,只有一张巨大无比的嘴,疯狂地吞噬着那些垃圾,在垃圾氛围中虚胖和贪婪,为垃圾制造业生产指标的飙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此精神背景下,出现这种怪异的“作家富豪排行榜”,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