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不是原始人,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非洲部落之中。你无法割裂语言文字和“红的花,绿的草,妈妈的笑脸”。这些并不冲突啊。

至于为什么“是孩子学会成人的交流方式而不是成人去学孩子的”,我想,这就是所谓成长的内容之一吧。

我不知道你还保有多少小学一年纪的记忆,请仔细回忆一下,你和你的同学、父母、老师,你们所做的,所想的,所理解的的事物,你们的交流方式,你的苦恼和快乐…… 

不让孩子认字,只让孩子看花看草看笑脸,才是割裂;可现实却是不看花不看草不看脸只看 字。到底是谁在割裂?

成人也需学孩子的交流方式,这种观点和行动是成人的成长内容之一。

仔细回忆了一下,一年纪的我做的最多的是和同学跳皮筋,和爸爸妈妈去野炊,和老师聊天。你的记忆和我的记忆一定不同,所以用个人的记忆作佐证不仅不可靠而且不合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 8:49:56编辑过]

友谊是一朵生长的异常缓慢的花儿。

因为我不知道这组识字数字中包含的快乐和痛苦有多少。

有些孩子可能象我一样比较幸运,拜汉语形声字所赐,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认完常用汉字,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没有无法阅读的书了,尽管会把“文牍主义”念成“文板主义”,或者看不出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差别。看书对于这样的家伙只是全然的愉快。

肯定也有些孩子是在痛苦中,对着无聊的识字卡认识一大堆汉字的,恐怕少不了有皮肉之苦。

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有能力接受这样的一份书单。更别提《阁楼上的光》了,也许无法理解“倒过来的世界”或者“这座桥我只能带你走到一半”的深意,但并不妨碍他们从“真热,真热”“作业机,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之类的文字里找到乐趣。

既然有些孩子是在痛苦中(应该是绝大多数孩子),问题确实就只在这个痛苦本身——为什么要让他们痛苦?痛苦地识字也许能换来无障碍的阅读,但痛苦地识字能换来愉快的阅读吗?
类似的问题。成人常过着这样一种生活:为了明天。今天都没有,哪有明天?
你应该去宣传你的无痛苦识字法,好过去推荐“阁楼上的光”。针对以识字为智慧的现实,方法上的改变更可行。而我想做的是,和孩子们在原始社会、非洲部落和现代社会之间溜达。

友谊是一朵生长的异常缓慢的花儿。
有机会让这个7岁女孩上来说说话吧,也许她的想法很简单

楼上说得有理.我会争取的.不过,一个参考类的帖子引起这么多的争论倒是出乎意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 16:32:36编辑过]

诗意地栖居,个性地生活,唯美地梦想……
    有争论是好事,说明这个问题很重要,大家很重视。观点不同,争论是难免的。有时,争到后来还会发现,原来分歧并没有字面上的冲突那么大。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其实分歧真的不是很大,这些书我很多都给儿子买过,他今年也是七岁。只不过是从他三岁起,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大多是读给他听。

觉得书是好的,买的好书也相近,所以说分歧不大;但,一下子买这么多,而且很多是儿童文学,这样的读书方式不赞同。只是在推测不同方式背后的原因时,觉得也有可能分歧极大。

友谊是一朵生长的异常缓慢的花儿。
以下是引用西凤酒在2007-1-30 0:41:00的发言:

哈哈,可怜的女儿,糊涂的爸咪。

这个女孩到了70岁的时候会发现,这堆书还有一半没看,再加上7岁以后他父亲买的书,她家里基本上就像个供销社的仓库了。

这样买书会吓着孩子的,书跟巧克力不一样。7岁的孩子,看那么多书干吗?

最要命的是,小孩的书不能太多,多了他就没兴趣看了。不过孩子也有开心的地方,他能跟同学去比:我的书比你多,你看看,我爸多有钱。

能让孩子开心也不容易,这老爸还是很不错的。

这也是我看了那些书目后产生的第一个想法。这个女儿太可怜了。我都能想象她每天被逼着看书的那张脸。救救孩子吧!

回复:(王菂菂)以下是引用伊来在2007-2-1 18:57:00的...

〈亲爱的,你有多久没和现在的正常城市儿童打交道了?

我曾到幼儿园中班去挑模特,我把名片交给孩子们,知道那上面他们唯一不认识的是哪个字吗?是“菂”字。

接受现实吧,孩子识字不是从课本开始的。当他们的视觉发育成熟,能看清产品包装、广告牌、路牌、挂历、报纸、电视等等的时候,他们的语言文字之旅就开始了。他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成年人在一起,早就学到很多成人的交流方式了。拜托,请尊重一点孩子的智慧,不要把他们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兽。

不管你喜不喜欢,看看04年9月20日前后的数据吧:上海一师附小在一年级74个新生中作了对识字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学前识字量”在100字以内的占29.73%,500字以内的占43.24%,1000字以内的占20.27%,1000至2000字的占6.76%,〉

 

你是否还觉得很自豪,为中国的孩子骄傲?你想过在那些数字下凝结了多少孩子的眼泪吗?自己糊涂不算,还要教训别人,这样的人是最危险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4 13:36:09编辑过]

    安宁先生的批评可能过重了。儿童的天资各有不同,有些早慧的孩子还是有可能多读一些好书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儿童是否出于自愿和兴趣,家长购书应该是创造一个条件,条件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或者是将来有用的,如果能出于自然,未必一定是坏事。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翻到第10页,翻出这个帖子了。我跟伊来很有共同话题啊,怎么她现在变得这么胡涂?
这是我戒网半年之前的帖子,才翻到第10页就出来了,乌版主这大半年都干什么了?
半年时间的改变,由共同变不同。
一种可能是本来就不同,你走眼了;或者是现在还共同,你近视了。
第二种可能是,有人迅速老化至糊涂的状态,你说是我。当然,也可以是你。
友谊是一朵生长的异常缓慢的花儿。
我七岁还大字不识一个,八岁暑假在亲戚家太闷,翻到半本书《红缨飘飘》,看完了。第二年夏天再去她家,她塞了本《青春之歌》给我,此外十岁前最多翻翻《儿童文学》杂志,哪有什么书单。

不过我爸倒是读了不少儿童名著给我们听。这样看这位爸爸大概订了书自己看,然后像我爸一样有选择性地读给女儿听,或者指导女儿看吧。估计不是让女孩儿自己读的。如果真是这样就一点不过分,至少我就经常这样做。
原帖由 伊来 于 2007-10-16 08:54 发表
半年时间的改变,由共同变不同。
一种可能是本来就不同,你走眼了;或者是现在还共同,你近视了。
第二种可能是,有人迅速老化至糊涂的状态,你说是我。当然,也可以是你。
“近视”这个词用得不好,不像大师了。近视是近距离的东西看得很清楚,远了就看不清。我趴在电脑前看东西,近得很,清楚着呢。所以还是你糊涂。
原帖由 采采 于 2007-10-16 10:26 发表
我七岁还大字不识一个,八岁暑假在亲戚家太闷,翻到半本书《红缨飘飘》,看完了。第二年夏天再去她家,她塞了本《青春之歌》给我,此外十岁前最多翻翻《儿童文学》杂志,哪有什么书单。

不过我爸倒是读了不少儿童 ...
七岁还大字不识一个,八岁就看了半本《红缨飘飘》,九岁看《青春之歌》,神童啊,要在现在,十岁就可以写《儿童文学》了。
酒啊,那真叫翻书,啥都没看明白。不过从此倒是喜欢上了看书。

当时我住在浦东乡下(不到高桥的那种城市乡村),啥娱乐都没有,周围又没有孩子,只能翻破书,也不知道看懂多少。都不知道我妈为啥要送我去,又不是啥走得很近的亲戚。

第二年再去的时候,亲戚发现书的好处(她不用看着我了),所以塞了那一厚本青春之歌给我。

第三年我死活不肯去了。
现在那个女孩已经8岁多了,上四年级.阅读能力飞速提高,据说已经在看<射雕>了
诗意地栖居,个性地生活,唯美地梦想……
呵呵,不同的孩子不一样吧,其实孩子小时候对世界的好奇心最强烈,所以很多孩子是乐意看书的,尤其是那些配上精美图画的书。

偶小的时候最怀念的是四岁时,爸爸在吃完晚饭以后带我去散步,给我讲解一首唐诗,爸爸后来告诉我,他每天黄昏只给我讲一遍,第二天早上考我,我总能背出来。

五岁的时候,爸爸已经教会我使用新华字典,我记得很清楚,那时他叫我自己动脑经利用新华字典查一个“打”字,我把一本新华字典来来回回、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拨弄了好久,就是不得要领。这时隔壁的小哥哥正好放学回家经过我们家门口,我赶紧把他叫住,问他新华字典怎么用,他一点拨我马上就学会了。

六岁的时候,据我妈妈说,我那时已经能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倒背如流了。这时爸爸给我买了《365夜故事》,分上、中、下三本,我小时候的记忆力惊人,看完之后我几乎每个故事都记得,所以那时候我可以轻松地给别人讲故事。

后来我有了弟弟,我的美妙生活从此结束,《365夜故事》成了爸爸给我买的第一套也是最后一套书。于是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在自家的书架上翻书,可惜据说爸爸的很多书都在他年轻的时候烧掉了,我只翻到了普希金的一本小说集和一本《世界优秀短篇小说选》,现在还能记得的是黑桃皇后和茵梦湖。

想起来,我四岁的时候一直到初中,是我最渴求读书的时候,可是没有书读。后来到了高中,我似乎就不再爱读书了,记忆力也下降不少了。
我在黑夜里拾起一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