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父亲与合作化

父亲与合作化

1954年,父亲有幸参与了合作化,被指定进入工作队,派往京郊南苑。工作队队长属于区里直接委派,机关只出了位副队长,由历史简单的大学毕业生小夏担任。他们的任务是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并协助农民组织合作社。父亲的身份是普通工作队员,其主要任务还是受教育以得到更彻底的改造。

作为工作队员,首先是学习合作化的优越性。当时的小册子摆出了十大优越性,不久,他即背得滚瓜烂熟。至于合作社一旦成立,是否会遇到困难,谁都没有考虑过。既然文件与册子上没有提到,也就不属于考虑范围。而几十年过去了,十大优越性早已被真实的历史抹去,换成为包产到户。

合作化运动初期,下车伊始,工作队也曾强调,入社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行,不能强迫,要逐步前行,不可一蹴而就。首先由区领导给农民开动员会,经过一段学习,逐步酝酿入社问题。

人的本能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问题。因此,农民开初对宣传的所谓十大优越性似乎不大相信。就算这是他们的长远利益吧,可他们从未体验过,只能将信将疑。而从自身利益计,眼前只能想与什么人合作在收益上不吃亏。

最初入社的多是村中的穷苦人,即贫雇农。贫雇农历来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对象,这些人中党员也多。但那些比较富裕的中农,有小牲口的,却对入社有顾虑;在农作上有技术、有经验的,也属观望之列。一方面,他们心中向来视贫雇农为痞子,觉得和这些穷困无能、甚至不务正业的人合作,将来必定吃亏。另一方面,看到这些人居然也能成为挑大梁的角色,对入社变得更加犹豫。

独木不能成林,先入社的骨干只有请工作队去做说服工作。此种说服开始没有多大成效,但最后阶段却出现了戏剧化的转变。

他们在南苑区参加合作化运动大约三个月,大致可分三阶段。第一个月为宣传动员阶段,第二个月为酝酿入社阶段,这两个阶段似乎收效不大。但到第三个月,特别是最后两三个星期,却超乎预期地大功告成,农户争先恐后,光荣入社的竟达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农民入社之快有一个中心,三个方面的原因。中心就是政府的支持与导向。舆论宣传说政府对入社的农民将大力支持,今后对单干的就不管了。你说,谁愿意做孤岛上的鲁宾逊?于是乎慌忙游向合作化的海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强烈的宣传攻势,媒体充分发挥了一边倒的轰炸,极尽夸赞合作社的诸多优越性。伟人说过,谎话重复多了就成为真理。而合作社属于新生事物,谁也不能证明就是谎言,更由不得众人不信。第二是中国人惧怕争先却惟恐落后的本性使然,看见别人纷纷入社,都怕被指摘为落后分子。既然舆论都说入社先进,那就赶紧甩掉落后加入吧。第三则是人都有从众心理。今天报道A乡农民百分之四十入社,明天就有B乡农民百分之五十入社的消息传来,后天更有C乡农民百分之六十入社的新闻涌入耳膜。这一下更坐不住了,也就匆忙向报名的队伍挤去。

父亲做了三个月左右的工作队员,跟着学习,跟着动员,跟着看到胜利成果,都是大拨轰地跟着。至于入社是否真有优越性,他可没有带着自己的脑袋去思考。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属于处理的大堆儿菜,只能搭着好菜往前走。

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属于处理的大堆儿菜,只能搭着好菜往前走。

读完了看到这句,原来是白菜合作社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国人可以称自己为同志,先生,小姐,女士,老总,某某长,等等.但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个人,是个肩膀上扛着自己脑袋的人的时候很少,所以当白菜也就不希奇了.
白菜和白菜合作社后来怎么样了。[em10]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逍遥写下去,这种写法好,一种客观的描述,不作判断,可以持久,也方便他人思考。特珍贵,我喜欢。
我是背字的,多多益善。
谢谢组长和斑竹!会继续的.只是刚回来,心还没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