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横城战役中的鹤谷里战斗是个缩小版的第2次战役军偶里,那么注岩里战斗就是
一个缩小版的鹤谷里,规模不大,但战斗模式基本相同。美军的2个连向南突围后在公路
上狼奔豕突,347团的部队在后面追,在路两侧打枪打炮,“或卧在道路旁的沟内往车下
推爆破筒”(注59),还有“爆破手手持爆破筒炸药包勇敢地爬上敌坦克爆破”(注63
),前头还有拦截的,346团在注岩里南已穿插到位并炸断了公路桥。美军幸存者称最大
的损失就是发生在断桥处,这个与中方说法不同,中方说347团消灭了大部美军,南逃的
残敌在断桥处又遭346团打击,最后只有1辆坦克逃出,中方战果是炸毁坦克10辆(这个
要商榷,是否把装甲车也算成坦克了;39军军史中是2辆坦克,要是这样,就说明没有趁
手的家伙,步兵打坦克很不容易),消灭美军360人,其中俘90人(注63)。英方正史也
说只有约一打(十几)美国兵驱车南逃至英27旅位置,其中一些还受了伤(注64)
美军方(笔者猜测这次应该是美2师)对于这一事件还是捂盖子,这可能是所有负责机构
遇到灾难性事件后的本能反应,以至美军史学者在军方正式纪录中查不到什么资料(注6
1)。仅仅是在跟随英27旅中加拿大部队的记者在加拿大报纸上报道后,才引起李奇微的
注意并下令调查,调查报告出来时,事件已发生近1个月。报告没提装备损失,人员伤亡
失踪212名,临时指挥Stine负重伤送美国本土抢救,第2装甲侦察连连长阵亡。加上2/17
日中方释放的一批30名美军俘虏(注65),离中方所说的消灭美军数字还有百人误差,
要么美中有一方数字有问题,要么是当时还有逃散的美军后来归队了,或中方释放的俘
虏不止一批。中方伤亡也不少,346团1营指导员牺牲,可能是因为战友伤亡而引起的愤
怒,中方有士兵对美伤兵想来个枪下点名,但被领导制止(注66)。如同横城战役一样
,中方又报错了被歼美军番号,说是美23团的2个连(注67)。
346团最重要任务还是阻援,2个营在24号公路两侧高地构筑了工事,1营向北,2营向南
,背靠背构成对内对外正面(注63),即阻敌又准备打砥平里逃敌人。同时邓华肯定认
识到砥平里之敌不像想象中的弱,除了准备以115师加强砥平里的进攻力量,14日10:30
又电示116师(注63)派一部至曲水里以东以“有力策应 126师坚决堵击侧击南进北援之
敌”。116师调整了部署,346团仍在24号公路两侧阻援,348团西伸至曲水里东南,347
团控制注岩里和曲水里之间的牛头山地区,似作为预备队。
美军方面的增援行动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12-2/13日从骊州北上填补美防线缺口的英27
旅此刻奉命沿24公路继续北进以解救砥平里美23团,英27旅有4个步兵营(英格兰营,苏
格兰营,澳大利亚营和加拿大营各一)和1个新西兰炮团(注68),并加强了美军1个坦
克连和1个重迫击炮连(注69)。整个14日白天,除了接应了十余逃出的注岩里美军,几
乎无进展,后来在经过2个小时的战斗后英军控制了靠路边的一座山梁,这时几近黄昏,
英军开始巩固已有阵地以防中方夜间反击(注70)。英国人慢雅的绅士风格使美军上层
逐渐不耐烦了, 14日下午,受命组织增援砥平里的美9军司令Moore转而命令美骑1师5团
做好准备经24A公路增援砥平里,Moore对骑5团团长Crombez说:一旦加强的第6坦克营B
连到达,“你今晚必须出发,我知道你能做到”,他进一步解释道,英27旅在另一条通
往砥平里更直更好的路上,但遇到了据壕坚守的敌人,不能有快速的进展。
注63。李少元,硝烟岁月,p545。
注64。A. Farrar-Hockley, 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Volume II, p43。
注65。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289。
注66。吴信泉,39军在朝鲜,p356。
注67。HQ XIX Army Group CCF Korea, A Collection of Combat Experience, March
29,1951。
注68。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307。
注69。A. Farrar-Hockley, 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Volume II, p44。
注70。A. Farrar-Hockley, 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Volume II,
p44-45。
注71。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277。
现在让我们看看更广阔的战场,把目光转向原州方向。
和对砥平里的判断一样,邓似乎也认为原州的美军要逃,前面已经提到,邓华在原州方
向计划使用42军主力(124师和125师2个团)往原州西南方向作大范围迂回,40军120师
从原州的西北方进攻,66军主力(196和197师)沿着29号公路东侧向美韩军施加压力。
2/13日晚,各部应该开始行动,其中120师首先与美军接触,120师前锋360团的部队于2/
14日凌晨3:30发起攻击,正好击中了美匆忙组织的原州防线最薄弱处---美38团3营和荷
兰营阵地。经过千辛万苦从横城北逃出的美38团3营近200人本来应该休整,但捉襟见肘
的美2师还是把他们派到美方认为不重要的地段布防。在中方360团的冲击下,这些残兵
败将再也承受不了新打击,阵地很快失守,跟着荷兰营也从阵地上溃退下来。在美38团3
营的西侧,美9团1 营也遭到了攻击。至上午9时,中方已控制了原州西北方的关键地形
〔342,255和325高地〕,通往原州的大门似乎已开了半扇。(注73)
2/14日李奇微走访了美10军和美9军司令部,发出了一系列指示,他估计中方有10万人参
与了第4次攻势,而联合国军方面有7万5千人,情况并非那么不利;他重申了守住被突破
地段两侧肩部特别是要守住砥平里的决心,因此最优先的是重新打开通往砥平里的主输
给线;如果原州不得不放弃,后撤的美2师和美7师及187空降团的左翼必须覆盖原州至忠
州(位于牧溪洞南)的公路;忠州北的山地必须守住,为此预备队陆战1师要在一周或10
天内移往忠州地区,陆战队的首批部队第 2天晚就要启程;还有,他要美军顾问团首席
顾问转告东部战线的韩军,他们要对付的是北朝鲜军队而不是中国人,要强调这个事实
以减少韩军的恐惧。(注74)
在原州方面,美10军司令阿尔蒙德下的命令是“不惜代价”守住原州这个重要的交通枢
纽,这一命令违反了李奇微的“不鼓励不惜代价”的原侧(注75)。阿尔蒙德似乎想弥
补横城战役对他指挥权的损伤,和横城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走了红运。
面对原州防线西北方因38团3营和荷兰营溃败而形成的缺口,美方紧急调空降187团2营填
补空缺,仅有的预备队美38团2营和1排坦克西移加强位于缺口西侧薄弱的美9团1营阵地
(注73),并同时准备反击。同时在西北方更远一点的蟾江地区,中方人马正沿着弯曲
的河曲向南运动,大队向西南方疾进,笔者估计是42军部队;另有一支往南分叉至美防
线被突破地区,则肯定是120师的后续部队。显然,中方因为要完成迂回和穿插任务而不
顾白天遭轰炸危险而赶路,不幸的是,部队被美空中观察飞机发现,更不幸的是,原州
地区正好有大批美野战炮兵。
注72。原州方向2/14日的战斗很难写,因为缺少中方资料对照,只好引用美方的单方面
资料。
注73。J. D. Coleman, Wonju: The Gettysburg of the Korean War, p191。
注74。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294-295。
注75。J. D. Coleman, Wonju: The Gettysburg of the Korean War, p175。
2/14日上午,在原州西北方蟾江弯曲河曲部的上空,炮兵观察员Hartell在高空的飞机上
隐约看到沿着河滩有一条粗林木线,定睛细看,Hartell和飞机驾驶员意识到这条“林木
线”在移动:这是个长长的四人并排,间有驮马的,估计有2个师的中方行军队伍。主纵
队的运动方向明显地是想迂回包围原州,另有一队分开向南至荷兰营阵地方向。Hartell
立刻报告了炮兵指挥部(注76)。同时其它空中观察机也发现了中方行军纵队(注77)
。
美2师炮兵指挥Haynes此刻有大批野炮在手中(注78):配属187空降团的野炮674营(18
门105mm榴炮),美10军的野炮96营(155mm),和配属美9团的38野炮营(105mm)及第5
03野炮营(155mm)的1个连,连同从横城逃出的第15野炮营的3门炮,共有 105mm榴炮39
门和155mm榴炮20门(笔者注,原文如此,奇怪,应该有24门啊?)。另,Appleman认为
有多达4个野炮营(注76 ),可能是把原州南的美17团配属的第49野炮营算上了。
第1发是白磷指示弹,校正飞机修正了距离和方位后,所有的榴炮开始集中火力射击。弹
药中有可变时引信(VT-fused, variable time fused)炮弹,这种炮弹在距地面65英尺
处高度爆炸,对开阔地上的军队杀伤力很大。美2师朝鲜战争史是怎样描述的,“雷鸣般
吼叫的弹幕越过群山,成吨的弹片倾泻在行军队伍中,飞行员报告说河水被鲜血染红,
没有见过一支军队在千万颗炮弹下遭受如此浩劫,但他们仍然前进,齐步走入死亡之雨
,而不顾周围的屠杀”(注79)。
当炮兵指挥Haynes通知师部说弹药贮藏量不多因而要停止射击时,当时负责防守原州的
美2师副师长Stewart回答说“继续射击直到最后一颗炮弹”,并安排了弹药的紧急空运
;当Haynes说炮管过热时,Stewart回答是“继续射击直到炮管融化”。炮击持续3小时
之久,逐渐地,猛烈的轰炸超过了人的意志所能承受的范围,美军空中观察员报告很多
人扭头北上以逃脱到炮火射程外,但弹雨跟随着队伍,在炮兵射程外飞机又继续轰炸(8
0)。据美方保守的估计中方伤亡有3000-3500人,这一事件就是在美方著名的“原州炮
击” (81)。
但是,以上所述都是基于美方资料的单边故事,查遍中方公开资料都没有关于“原州炮
击”的明确记载,自然地大家要提的第1个问题是:这一事件到底存在不存在?没有铁证
,只有推测,笔者推测事件是存在的,因为美方资料说到的部队运动方向和后来中方公
开资料中邓华命令规定的42军和120师运动方向完全一致。
如果这一事件存在,那么随之而来的第2个问题是:中方伤亡到底有多大?不好回答,读
战史得来的经验是,不管那方的军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夸大敌方损失缩小自身伤亡数字
,美军自己的伤亡由于新闻媒体的监视可能出入不大,但美军对敌方伤亡的估算也经常
离谱。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美方估计的中方伤亡数有不同的版本,3000-3500人的伤
亡数是最保守的数字,是出自Appleman的书,后面我们会看到该书估计的砥平里中方伤
亡数和根据中方资料估算的伤亡数字也是一致的,当然一件事对了并不等于另一件事也
对,估对了砥平里的伤亡数不一定猜对了“原州炮击”的伤亡数,所以“原州炮击”中
方的伤亡数字可能永远是个谜。
还有,“原州炮击”是否如同美方个别军史学者如Coleman认为的那样意义重大?这是个
主观性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原州炮击”至少是部分地击碎了中方的原州计划,2/14日4
2军的迂回被制止,同时120师的突破也因为无后续部队而失去冲击力,当然中方在原州
方向的有力部队还有不少,还可以再发起攻击,但邓华的心思和注意力已经开始完全转
向砥平里方向,这是中方停止原州计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战略上看,李奇微坚守砥
平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中方在消除自己侧背(砥平里)的威胁之前,终止了向原州以
南的突击计划,这可以说是个自然合理的选择,但是也失去了战役主动性,现在中方似
乎在跟着李奇微的指挥棒转了!
注76。J. D. Coleman, Wonju: The Gettysburg of the Korean War, p194。
注77。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297。
注78。J. D. Coleman, Wonju: The Gettysburg of the Korean War, p177。
注 79。 History of the 2nd Infantry Division in the Korean War, Wonju2 and
Chipyong-ni. (
http://www.2id.org/koreanwar.htm 注80。J. D. Coleman, Wonju: The Gettysburg of the Korean War, p195-196。
注 81。R. E. Appleman, Ridgway duels for Korea, p296。
再补充一些120师方向的情况。该师2月13日18时出发,360团渡过南汉江支流后和守军发
生接触,14日1时该团及师侦察连分别占领342、254、118、325.4高地,这些高地位于原
州西北,据原州铁路、公路的直线距离只有1-2公里。美军于14日6时组织反击,38团的
一个营在3辆坦克及6门化学迫击炮的支援下,向325.4高地发动攻击,并夺占了该高地,
威胁到360团2营的阵地。360团为保障右翼安全,以4连再次攻占了该高地,毙伤敌35名
。
下午14时30分,美军在一次小的试探性进攻之后,又以大约一个营的兵力发起了攻击。3
60团4连坚守至当晚20时许,将阵地交给兄弟部队后撤出战斗。坚守342、254、210高地
的1连和2连也打退敌多次进攻,但至当晚,254高地失守。
当晚,360团令1营、2营退守间茂谷南山,实际上放弃了325.4高地的争夺。另以3营接替
1连坚守342高地,并组织部队力图夺回254高地。但在争夺254高地战斗中,屡攻不克,
伤亡较大。至16日黄昏,360团奉命撤出战斗(注14)。
再来重新审视一下“原州炮击”。
首先,该次炮击的确发生过,这应无疑义。美军以火力优势阻滞志愿军的进攻,是正常
的思路和做法,美军方面的记录也表明该事件确实存在。志愿军方面,虽然缺乏更多的
资料,但战史记载也表明美军试图用密集炮火进行拦截(注15)。
不过,双方的记载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注15中的记载,42军“奉命配合66军
抓住原州之敌,于13日22时自灵山里地区出发,途中遇原州地密集炮火拦阻,是夜,又
奉命钳制、阻击原州之敌西援。”另据随124、125师行动的42军副军长胡继成的回忆,
部队是晚上行军的(注16)。结合当地十万分之一地图来分析,42军124师12日晚的集结
地点水洞、鸭谷里据“原州炮击”的地点直线距离仅数公里,该师不大可能走了一夜还
在原州西北的蟾江弯曲部那里徘徊。那么125师是否有可能因为道路有限、赶时间在14日
白天冒险行军呢?有可能的。因为有的部队可能缴获了南朝鲜军的对空联络标志,故此
有可能以为不会遭遇空袭而白天行军。不过这一点缺乏史料的记载,无法断言。
至于这次炮击的效果,则是被极度夸大了。目前可见中方的资料中,无论抗美援朝战史
、42军简史以及参战的原42军指挥员的回忆,如吴瑞林、胡继成、苏克之、汤从列等均
未提及有这么一次损失重大的事件。在砥平里之战的失利已不再隐讳的今天,如果真的
有“原州炮击”这样的损失,不大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露的。
最有力的反证是伤亡统计数字。42军整个四次战役一共伤亡6112人(统计时间段1月28日
-3月17日),其中阵亡1821,负伤3601,其他690。这个数字不仅包括横城反击战之前的
防御作战,也包括了砥平里之战后一个月的机动防御作战的损失。该军125师375团参加
了砥平里之战(375团伤亡为613,其中伤338,亡136,其他139),其它两个团(373、3
74团)四次战役的伤亡数字分别是841(伤465,亡171,其他205)人和916(伤479,亡2
32,其他205)人,总计1757人(不算375团)。126师四次战役伤亡总计2136人(伤1057
,亡972,失踪106)。124师伤亡数字据此推算,应为1606人。这个伤亡统计数字也都是
包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注17)。
这样,问题就来了。124师和125师两个团(373、374团)在四次战役中所有减员之和不
过3363人,仅仅达到美方最保守的估计数字。而且为了达到这一最保守的估计数字,还
必须假设这些部队的所有减员都是炮击引起的(即不存在其它原因如枪伤的伤亡或减员
),并且必须假设这些部队在长达一个半月的作战中,所有的损失都发生在2月14日白天
,其它时间内都毫发无损。这里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美军对于“原州炮击”所
造成的志愿军的伤亡数字的估计,是远远超过实际的。这可能是因为缺乏可靠的观测手
段(仅依靠空中观察员的报告),也可能是出于宣传上的需要。但是就像两人打架后,
一人唧里呱啦绘声绘色说赢了,另一个人一声不吭,这叫旁观者怎么判断过程?
注14:《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零师师史》。
注1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二集团军简史》。
注16:《穿过硝烟的岁月》。胡继成在回忆中写道:“我们带着1500多个俘虏过蟾江,
沿原州北走了一夜,让俘虏们抬着伤兵走。”
注17:《作战物资消耗储备标准参考资料汇编(我军部分)》。
另外,除了说可能包括120师,美方资料没有给出中方其它部队的番号,往西南方迂回的
部队是我推测是42军的2个师,是不是还有其它部队呢?不知道,“硝烟岁月”一书提了
几字说117师2/13日晚也向原州移动,美正史也提到美军在原州方向有117师的战俘,但
怕可能是119师(355团)之误,没有明确的证据不敢用“笔者估计”117师如何如何。
要完全搞清楚14日白天各部的伤亡,凭借现有的二手资料是办不到的。不过,“中方公
开资料没有提”本身并不能说明美军炮击一定就给志愿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很可能是
恰恰相反。事实上,不仅公开资料,就是我现有这些军内材料也无法证实这件事。
至于说到另两个团,355团是在120师方向上运动的,但该师师史并未提到该团的情况,1
19师师史也未提到14日该团的情况。120师师史表明,360团14日凌晨已经与美军发生战
斗,并且14日整天都在战斗中。据120师师史,358团因为路远14日未赶到指定地点。
355、358团伤亡多大并不清楚,但据其所属各师的师史,这两个团后来都参加了第二阶
段的防御作战。117师没有向原州运动,该师伤亡人数总计787人,绝大部分是横城反击
战中发生的。
问题还是美军方面的观察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靠?是否真的有多达两个师的行军纵队在
大白天运动?如果真的有两个师,并且还得算上120师及355团被炸的可能性,难道42军
和120师方向上的两个团(355、358团)在一条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