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李大苗在2007-06-08 13:36:34的发言:回天边外: 蜻蜓点水的原因是因为对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知之甚少,所以说话必须谨慎。 但显然,一开始谈论的就是企业内化的问题,而不是孵化。孵化是母鸡的责任,对于企业而言,不过将企业内化在时间上做了规避,而迟早迟晚还是要解决其内化的问题。 回菜农: 即使对技术型中小企业而言,技术不是关键;对大型企业,技术更不是关键。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不关键,而不是相同的不关键。大企业可以花钱买来技术,而小企业则不是如此。经营管理才是企业的关键所在,对所有企业都是如此。然而,很多人过于迷信技术,忘记了技术非常容易被克隆、复制,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无法克隆复制。 经营管理可以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度,二是策略。两者缺一不可且相互照应。制度建设,成本高昂,没有有效的经营策略,一般很难坚持到底。策略,就是关注机遇,抓住机遇,尽量减少前期的费用,使得企业保有良好的财务状态,能在机遇到来前坚持更长时间。 一个研发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研发计划必须是可阶段化分解的,可直观考核的,且所有阶段化考核都能再拆解到周或月这样的计量单位上去。考察进程偏差,对技术型公司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般说来,连续三个计量单位过程的偏差不能回归,技术开发的风险就增加了一倍。换句话说就是,技术开发管理人员不具有有效的管理能力,不能实现他们自己既定的开发过程,或者技术开发计划毫无依据可言。 必须要有强硬的制度,开发记录要详尽、规范、完整、真实而且是现场一手,而不是后来的追忆、补充。而且要做到可证实的和可重复的。这可以看出开发团队是否训练有素,也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意识是否符合技术开发的规则。这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而且是技术管理的根本所在。优秀的技术开发过程,一定能保留保持最详尽的过程痕迹,使得开发事件可查证、可追溯,可复制。依我的理解,这部分的费用约不少于开发本身的直接费用一倍,也就是整个开发费用的70%要用于此。可很多企业花不起这些钱,或者不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 试验和测试费用是另一个大头,与开发的直接费用相比,估计是四倍的关系。不同产品技术,当然会有较大的出入,但一定会比开发的直接费用要高。因为,试验和测试过程本身就是将开发的实验性提升到工艺性必须路径,从中整理出来尽可能完整的工艺资料,而并非仅仅技术产品本身参数。 在我看来,如果能读到这些文件的目录集,粗略查证一下文件的完整程度,再从中抽取不高于百分之三的文件认证,就能准确估价该企业的技术价值了。 大苗兄,是我表述草率了。 我话里的孵化期,应该是指技术的孵化;而成熟期,则是指企业在技术孵化之后的产能扩张。 “即使对技术型中小企业而言,技术不是关键;对大型企业,技术更不是关键。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不关键,而不是相同的不关键。大企业可以花钱买来技术,而小企业则不是如此。经营管理才是企业的关键所在,对所有企业都是如此。然而,很多人过于迷信技术,忘记了技术非常容易被克隆、复制,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无法克隆复制。” 这段话的正确与否,要看你如何的立场? 以我所见,对于“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即是关键。而对大企业来说,技术整合能力是更进一步的关键。 所谓“花钱买技术”,有不同的寓意,一种是该技术在形式上可以被转移,另一种是市场上的竞争环境促使技术交易实现收益扩大。 而当大型企业收购中小型企业的同时,大企业给予所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上的影响力则是必然的题中之义。这一点恰恰是国外先进的一面,而我国缺乏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