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為學生形塑史觀,建構歷史知識的主要來源,往往有其一定的角色和地位。對於歷史教科書核心的內容和價值,不僅歷史界和教育界重視,舉凡政治人物或社會人士均表示高度關切,認為史觀和史識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基本素養,而且對健全的人格發展都有至深且鉅的啟發作用,因此歷史課程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一、歷史課程和歷史學科之不同 近年來,歷史教科書逐有擴大本土化的趨勢,有人認為這是跳脫舊有框架,還給台灣人民認清真相的機會,但也有人憂心意識形態作祟,可能產生國家認同的危機。有別於其他學門的教科書,歷史教科書獨具有縱深和水平內容,對於學習者影響深遠而宏大,是故對於教育和歷史之間的關係先要有明確的釐清,才能夠據以建立課程的目標,進行課程的發展。 歷史學門博大而精深,研究歷史的內容、方法以及史識對人類的發展與影響應屬歷史學科的研究。而歷史教育則是在傳授歷史的內容,使學生瞭解歷史的知識,因此歷史學科是提供歷史課程的養分,並非歷史研究內容的課程化;而歷史課程的目的則是建構學生瞭解史識的基礎,而不在為引領學生進入歷史學門而打樁。因此,歷史課程和歷史學科有其定位上之不同。 二、歷史課程應有之定位 歷史課程既非為歷史研究導向,在課程發展上,便應以學生對歷史脈絡的理念、思維和價值的認知和情意為基礎,而不在培養研究歷史之方法和技能,在整體課程目標訂定後,才依循課程組織原則,據以進行教材之編訂。 依據國內外學者對課程組織原則之探討,由近及遠,由今及古,理應加強當代課程之介紹,唯對於形塑學生人格與國家認同有關之歷史脈絡,整體史觀亦不容扭曲與摻雜政治之動機。台灣的主體意識應建立在對文化傳承的認同,以及多元包容與尊重的理解上,絕非假藉所謂之「歷史事實」,而毀壞「為往聖繼絕學」的使命;亦非曲解所謂之「歷史專業」,而操弄統獨的意識形態之股掌之中。 近年來高中歷史教科書翻修,引發輿論沸沸揚揚,不僅在今古教材比重有大幅調整,對於各項慣用語和內容也因標榜「超然客觀」而遭修正或刪除。新修訂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史和台灣史均各自獨立成冊,中國史的篇幅已大為濃縮,對於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僅輕描淡寫,但則放大台灣史在本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位置,並將統獨及兩岸議題置入內容中,已然解構了既有歷史教育知識的版圖。 再就用語來說,過去在本國史慣用的「我國」、「本國」等用語已成為「歷史名詞」,就連「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雨因而變色」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亦已成為「昨日黃花」。所有的「起義」革命,在改為「起事」,喪失了中華民國存在之正當性後,當年驅除韃虜,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不啻被貶為民變亂民一樣的歷史地位,甚至創建中華民國的「國父」一詞也消失在翻修後的歷史教科書中。歷史血淚、斑斑可考,豈能灰飛湮滅,改得了教科書的容顏,換不了歷史給他們的定位。 三、史觀由自我基模所構建 當然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但每個人腦際中的歷史則是個人自我建構而成,而歷史教育則在教導個人學習如何學習歷史,進而能夠以此建構自我對歷史的概念和理解,因此歷史的詮釋權係掌握在個人對歷史基模(schema)之建構上,但基模如何形成,則必須建築在正確而完整的歷史教育上,一旦意識形態介入,將使個人的歷史失衡,尤其是歷史的扭曲和偏見,將誤導學習者陷入一個表面客觀實則不中立的框架中,不當的歷史記憶將如影隨形,套牢他們對史事的思考和看法。 由於歷史浩瀚淵深,要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一窺歷史的堂奧著實不易。是故歷史課程應在於基模之構建,去蕪存菁,以明確之脈絡,呈現歷史之軌跡,讓學習者得以清晰的瞭解錯綜複雜的問題,並能夠運用知識解決現在發生、未來可能發生之問題。用歷史的觀點為經,面向現實的需要,以歷史的借鑑為緯,因應未來可能的發展。 四、回歸歷史課程之本質 教科書固為課程之所本,但卻非教材的全部;歷史教科書應在傳承歷史和傳統,而不在對歷史議題進行研究。若誤以為改了教科書,就是還原真相、向歷史討回公道,不只是一種狹隘的課程觀點,同時也是一種混淆歷史教育和歷史研究的作法,加上考試引導教學的情況,教科書對學子所產生的作用不容輕忽。 教科書既為形塑學子重要的教材來源,對於教科書之內容便不能不重視。然若從整體歷史課程和歷史教育之觀點來看,歷史教科書僅為歷史教育和課程的一環。課程不能只是狹隘定義為教材,或教學的依據,面對翻修後教科書內容重大之調整,教師更應透過教學內容、活動、甚至潛在性課程,讓學生舖陳一個完整的脈絡,對於本國史能夠有宏觀的器識、包容與尊重,能夠建構自己認識歷史的基模,用自己的眼光和見解,重新詮釋自己所認識的歷史,才應該是歷史教育的正軌。 歷史課程須本於歷史學科,但不等於歷史學科的本身;歷史課程本於歷史教科書,但也不等於歷史教科書的全部,是故對於歷史課程的作法應有不同於對歷史學科研究之作法,對於歷史課程之實施也應迥異於歷史教科書之編訂。在教科書翻修後,未來歷史課程在構建歷史基模上要比以往更能面向現實的需要、因應未來可能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