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不遇名师,则勤读名师

不遇名师,则勤读名师
2007-06-01 作者:王家范

王家范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鼓励与支持,我把近十年来写的文章,凡有关“史家与史学”主题的,汇集为一册。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回望上世纪史学前贤,作点百年学术史的梳理。它们原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也是给自己补课,借以汲取治学养料,故无甚创见可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我这一辈学人比较普遍的命运。幸运的是历史走向形似螺旋,转过一个弯道,又给了我们得以梦回学术盛世,亲近前贤命脉的机会。虽然遭逢了隔绝断裂之厄,补课是来得晚了些,毕竟还算赶上了,没世而不憾。
也许到了老年,锋芒消钝,终于甘心地坦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这是无可如何的。过去许多时候,我们不是存心不作为,而是无法有为,像梁启超说的“过渡中人”,两头不着岸。既然生于出不了学术大师的年代,与其怨天尤人,何不平心地为过去的大师与将来出的大师之间做一点铺路、架桥的基础工作?我相信,如果能够真诚地在守先待后方面作出努力,我们的后代就不会因为我们是过渡性人物而鄙视我们。因此,我常常想,我们的不足和缺陷,不是我们个人的耻辱,相反可以成为我们所教学生的财富——从我们诚挚的检讨里得到领悟,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变成改善自己素养的资源,他们一定能够大大超越我们,直至走出没有大师的那种历史困窘。
年轻是一种无价的资本,一生只有一次,稍纵即逝,永不再来。但我的年轻时代,“运动”多于读书,遗憾多于收获。或许读者不一定能充分理解我在文章里反复申述的,对前辈倡导“温情与敬意”,何以感受会特别的强烈。在我求学的年代,导师教育我们要无所畏惧,要张扬年轻人敢于破坏旧事物的那种势如破竹的锋芒。遗憾的是,这种锋芒,换来的不仅是自隔于历史传统,也滋长了年轻人因少知、无知而容易任性偏执。记得进大学不久,就遇到1958年“大跃进”,各行各业竞放“卫星”。班上讨论,同学为了积极响应,七嘴八舌,有的说三年超过郭沫若,有的说一年就可以超过陈寅恪。我是从乡下进城的下里巴人,见识少,比较幼稚。在高中阶段,承蒙同乡学长的无私寄赠,一直在读《文史哲》杂志。那时的山大历史系,曾是我梦中希望攀登的“泰山”,六大教授是向往拜师的“偶像”。唯因家里穷困,终究明智地改上了吃饭不要钱的华东师大(最近得知恢复师范大学待遇,我高兴得像是自己又进了一次师大)。也就因为《文史哲》的启蒙,多少知道一点天高地厚,当时竟连连摇头起来。谁知道这一摇头差点闯祸,挨了一顿“和风细雨”的批判,从此再不敢讽刺无所敬畏的“圣训”,也学会了夹紧尾巴做人。想起来怪可怜,那时我们根本就读不到寅恪老的原书。知道他,只是因为别人批判了他。华东师大也有值得自豪的史学元老,那就是吕思勉先生。然而他在我入学那年萧然离去,几乎就像大雁已经飞过,在师大的天空不留痕迹。直到70年代之末,我们才借严耕望的提醒,重新召回他的英灵,认识他的价值。诸如此类,不忍赘列。
本书介绍到的那些史学前贤和史学名著,我都是在70年代末才开始逐渐阅读到的。不说则已,一想及就无比的苦涩。中国古典的治学传统,一看重学家渊源,二讲究师承关系。到了新式教育的年代,书香门第出身,接续父辈学术薪火的,在比例上逐渐少起来,因此有无名师指点传承,显得特别的珍贵。在阅读学术前辈的经历时,我常常生出许多感慨,羡慕他们的先天条件,羡慕他们的从学环境。自卑的情绪升上来,也会自怨自艾,两条都搭不上边,不成器也是天命。所幸穷苦的出身,也教会了我好强而不甘心彻底落伍。有名校出身,有名师手把手地教,当然是一种可遇而难求的天赐之福。但退而求其次,勤读名师著作,私心诚服于他们的教益,不也可以间接地接受师承传统?我甚至觉得,一个人的求学经历终究短暂。往事不可谏,来日犹可追。在一生更长的时段里,不断地读各种有益于提高自己学术素养的书籍,无问古今,不论中西,也是在努力延伸自己求师问学的谱系。这比起专守一家之学,或许更来得有兴味,更多扩展的意义。很多年过去了,才逐渐明白,对历史的认识,和而不同是常态。反之,一定是万马齐喑,百花凋零。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认为,可怕的不是我们走了多少弯路,看错了多少问题,而是总有人喜欢发威逞能,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用全盘否定前人来张扬自己的聪明。他们有一种反历史的恶癖,喜欢把烧饼从这一面烤到另一面,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这样才感到痛快,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大。假若细细体验历史的微妙处,就像古贤所说的“有渐无顿”,历史时段越长,越容易理解一切发展都是连续中积累性的发展。所谓“大变特变”,无不包含着牺牲历史的代价。粗暴武断,绝对划一,永远是一切求真探索的死敌。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终于认识到:盘点好百年的家底,就是要抛弃一切狭隘的偏见,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尊重出于学术良知的一切歧见,合理地评价一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把学术的发展看作是在百年探索不已、交相激荡中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学术不属于少数人专有。许多同龄人都会有此共识,近20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确实有了进步。这种进步来之不易,理应备加珍惜。
(本文为《史家与史学》序言,王家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王家范近影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473986[/lastedittime]编辑过]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多谢管理员!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虽然是ECNU出来的,但对"师范"二字素无好感.

[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不遇名师而能勤读名师,王家范先生一定有一套自家功夫,让他识得名师,不识名师,是谈不上读名师的。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7-06-10 05:58:08的发言:

不遇名师,则勤读名师
2007-06-01 作者:王家范

王家范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鼓励与支持,我把近十年来写的文章,凡有关“史家与史学”主题的,汇集为一册。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回望上世纪史学前贤,作点百年学术史的梳理。它们原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也是给自己补课,借以汲取治学养料,故无甚创见可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我这一辈学人比较普遍的命运。幸运的是历史走向形似螺旋,转过一个弯道,又给了我们得以梦回学术盛世,亲近前贤命脉的机会。虽然遭逢了隔绝断裂之厄,补课是来得晚了些,毕竟还算赶上了,没世而不憾。
也许到了老年,锋芒消钝,终于甘心地坦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这是无可如何的。过去许多时候,我们不是存心不作为,而是无法有为,像梁启超说的“过渡中人”,两头不着岸。既然生于出不了学术大师的年代,与其怨天尤人,何不平心地为过去的大师与将来出的大师之间做一点铺路、架桥的基础工作?我相信,如果能够真诚地在守先待后方面作出努力,我们的后代就不会因为我们是过渡性人物而鄙视我们。因此,我常常想,我们的不足和缺陷,不是我们个人的耻辱,相反可以成为我们所教学生的财富——从我们诚挚的检讨里得到领悟,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变成改善自己素养的资源,他们一定能够大大超越我们,直至走出没有大师的那种历史困窘。
年轻是一种无价的资本,一生只有一次,稍纵即逝,永不再来。但我的年轻时代,“运动”多于读书,遗憾多于收获。或许读者不一定能充分理解我在文章里反复申述的,对前辈倡导“温情与敬意”,何以感受会特别的强烈。在我求学的年代,导师教育我们要无所畏惧,要张扬年轻人敢于破坏旧事物的那种势如破竹的锋芒。遗憾的是,这种锋芒,换来的不仅是自隔于历史传统,也滋长了年轻人因少知、无知而容易任性偏执。记得进大学不久,就遇到1958年“大跃进”,各行各业竞放“卫星”。班上讨论,同学为了积极响应,七嘴八舌,有的说三年超过郭沫若,有的说一年就可以超过陈寅恪。我是从乡下进城的下里巴人,见识少,比较幼稚。在高中阶段,承蒙同乡学长的无私寄赠,一直在读《文史哲》杂志。那时的山大历史系,曾是我梦中希望攀登的“泰山”,六大教授是向往拜师的“偶像”。唯因家里穷困,终究明智地改上了吃饭不要钱的华东师大(最近得知恢复师范大学待遇,我高兴得像是自己又进了一次师大)。也就因为《文史哲》的启蒙,多少知道一点天高地厚,当时竟连连摇头起来。谁知道这一摇头差点闯祸,挨了一顿“和风细雨”的批判,从此再不敢讽刺无所敬畏的“圣训”,也学会了夹紧尾巴做人。想起来怪可怜,那时我们根本就读不到寅恪老的原书。知道他,只是因为别人批判了他。华东师大也有值得自豪的史学元老,那就是吕思勉先生。然而他在我入学那年萧然离去,几乎就像大雁已经飞过,在师大的天空不留痕迹。直到70年代之末,我们才借严耕望的提醒,重新召回他的英灵,认识他的价值。诸如此类,不忍赘列。
本书介绍到的那些史学前贤和史学名著,我都是在70年代末才开始逐渐阅读到的。不说则已,一想及就无比的苦涩。中国古典的治学传统,一看重学家渊源,二讲究师承关系。到了新式教育的年代,书香门第出身,接续父辈学术薪火的,在比例上逐渐少起来,因此有无名师指点传承,显得特别的珍贵。在阅读学术前辈的经历时,我常常生出许多感慨,羡慕他们的先天条件,羡慕他们的从学环境。自卑的情绪升上来,也会自怨自艾,两条都搭不上边,不成器也是天命。所幸穷苦的出身,也教会了我好强而不甘心彻底落伍。有名校出身,有名师手把手地教,当然是一种可遇而难求的天赐之福。但退而求其次,勤读名师著作,私心诚服于他们的教益,不也可以间接地接受师承传统?我甚至觉得,一个人的求学经历终究短暂。往事不可谏,来日犹可追。在一生更长的时段里,不断地读各种有益于提高自己学术素养的书籍,无问古今,不论中西,也是在努力延伸自己求师问学的谱系。这比起专守一家之学,或许更来得有兴味,更多扩展的意义。很多年过去了,才逐渐明白,对历史的认识,和而不同是常态。反之,一定是万马齐喑,百花凋零。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认为,可怕的不是我们走了多少弯路,看错了多少问题,而是总有人喜欢发威逞能,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用全盘否定前人来张扬自己的聪明。他们有一种反历史的恶癖,喜欢把烧饼从这一面烤到另一面,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这样才感到痛快,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大。假若细细体验历史的微妙处,就像古贤所说的“有渐无顿”,历史时段越长,越容易理解一切发展都是连续中积累性的发展。所谓“大变特变”,无不包含着牺牲历史的代价。粗暴武断,绝对划一,永远是一切求真探索的死敌。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终于认识到:盘点好百年的家底,就是要抛弃一切狭隘的偏见,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尊重出于学术良知的一切歧见,合理地评价一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把学术的发展看作是在百年探索不已、交相激荡中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学术不属于少数人专有。许多同龄人都会有此共识,近20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确实有了进步。这种进步来之不易,理应备加珍惜。
(本文为《史家与史学》序言,王家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王家范近影

src=" amp102ile="">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584890[/lastedittime]编辑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