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张震:追忆粟裕同志

 

《人民日报》1994.12.25

    粟裕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他戎马一生,搏击沙场,雄才大略,战功显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为巩固国防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胸怀全局,勇于开拓,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繁荣我国军事科学作出了重要建树;他功高不居,坦荡无私,严于律己,党性坚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粟裕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党和人民永远怀念他。
    (一)
  粟裕同志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赤胆忠心。在漫长的战争年代里,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战斗多么频繁,情况多么险恶,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战斗在革命战争的第一线。
  粟裕同志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一个山村的侗族家庭。早在少年时期,他就同情劳苦大众,对军阀部队蹂躏百姓的暴行十分痛恨。1926年,他在常德湖南第二男子师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从事学生运动。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粟裕同志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坚定地走进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行列,再也没有离开过片刻。同年8月,粟裕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起义部队进军潮汕遭到失败后,他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同志艰难转战粤、闽、赣、湘。在福建武平战斗中,他头部负重伤,仍以坚强的毅力赶上部队,参加了湘南起义,转战到井冈山。1928年以后,粟裕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领导下,参加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先后担任连长、营长、营党代表、团长、团政委、师长、师政委、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从基层指挥员锻炼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高级指挥员。
  粟裕同志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处处表现出为革命事业勇挑重担、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他曾三次执行先遣任务,赴汤蹈火,历尽艰险。
  1934年7月,红七军团(后改为红十军团)奉命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粟裕同志任参谋长,协助方志敏、寻淮洲同志率部转战闽、浙、赣、皖,在敌人前堵后追的严重情况下,孤军征战,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1935年1月,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失利,粟裕同志率领几百人突出重围,遵照中央指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同志任师长,在敌人统治的腹心地区,开创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独立地领导部队实行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的转变。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行正确的政策,创造性地应用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提出了“敌进我进”的指导方针,打破了敌人频繁的“进剿”和两次各约四十个团的“围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浙南游击区和其他游击区一起,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北上的行动,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同志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这时,沪、杭、宁相继失守。粟裕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毅然奉命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首战韦岗告捷,鼓舞了军心民气。随后,任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他和陈毅同志一起,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率部东进北上,转战大江南北。黄桥一役,奠定了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粟裕同志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并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领导苏中党政军民,粉碎了日伪军频繁残酷的“扫荡”、“清剿”和“清乡”,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把苏中建成了华中的一块坚强的基本根据地,并为华中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及时转向国内革命战争作了准备。
  抗日战争后期,1944年底,粟裕同志又一次奉命率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挺进江南,担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执行向苏浙皖敌后发展的任务,出色地指挥了天目山三次反顽自卫战。天目山战役是在敌后进行的山地运动战。这个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浙西(包括浙皖边区)抗日根据地,在全军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我军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积累了经验。
  长期严酷的斗争环境,锤炼了粟裕的革命坚定性,也造就了他独当一面、多思善谋、处变不惊、坚韧不拔的卓越才华和品格。
    (二)
  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同志作为军事家的辉煌时期。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对粟裕高度信任和器重,战争初期,就把他放在了华东战区主将的位置上。1945年11月粟裕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6年7月至8月指挥了苏中战役。1946年9月22日,中央军委电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行动。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电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从此,粟裕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担,协助陈毅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著名战役。1948年5月,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1948年11月,粟裕作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并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继又参加指挥了京沪杭战役,渡过长江,解放南京、杭州、上海。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光辉战绩,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作为一个战区的指挥员,不但善于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富有战略远见,思考问题的立足点,总是自觉地放在关照战略的全局上,敢于和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及时向中央军委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犯,摆在我军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在战争初期,运用什么方针战胜数量上、装备上均占优势之敌的进攻。对此,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以山东、晋冀鲁豫和华中三支野战军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作战,实行外线出击的方针,并指示华中野战军主力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粟裕同志对当时敌我情况和战争发展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向中央军委和陈毅同志提出依托解放区先在苏中打几仗,然后再考虑外线作战的建议。被誉为“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就是在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等同志意见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总结解放区各战场的作战实践,确定了战略防御阶段实行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军充分利用解放区的有利条件,不断歼敌有生力量,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改变战略上的被动地位和防御态势,粉碎了敌军的进攻。苏中战役的实践经验,为明确和完善这一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1948年初,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为发展战略进攻,决定成立东南野战军和党的东南分局,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并任东南分局书记,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遂行第二个战略跃进。并指示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组成第一兵团渡江南进,在湘、浙、闽、赣诸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吸引和调动中原敌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以策应刘邓大军,进一步开展中原战局。粟裕同志一面抓紧整训部队,厉兵秣马,准备南进;一面密切注视中原战场和全国战局形势的发展。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粟裕同志正式向中央提出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主力,争取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的建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此极为重视,电告陈毅、粟裕赶赴中央,当面听取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迅速作出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留在中原作战的决策。粟裕不负中央的厚望,从中央立下“军令状”回来,就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集中华野西兵团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下,一举歼敌9万余人。豫东战役的胜利,使中原、华东战场的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折,大大加快了我军战略进攻的胜利进程,为顺利转入战略决战创造了良好条件。
  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行将结束时,粟裕及时向中央军委并华东局中原局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攻占两淮和海州,歼灭援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淮海战役”计划。中央军委于次日迅速批准了这个建议。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粟裕又及时向中央军委和中原野战军首长提出截断徐蚌线,抑留敌人于徐州地区,力争把国民党军队主力就地逐步歼灭等多次重要的建议。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采纳了粟裕和中原野战军首长的意见,统一筹划,使淮海战役发展成为一次大规模的以徐州为中心的战略决战,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
  粟裕同志能够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并且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这是他求实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的表现,也是与他长期处在战斗第一线,熟悉实际情况,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作战经验分不开的。而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也总是纵观全局,虚心听取各战区指挥员的意见,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随时修正已经作出的决策。这就把高度的集中统一和充分发挥各战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好地结合起来,这是人民解放军得以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
    (三)
  党和人民对粟裕同志建立的功勋给予高度的评价。粟裕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们通常把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称作陈粟大军。刘伯承同志赞扬他“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陈毅同志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在功劳和荣誉面前,粟裕同志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的作风。他总是把功劳归于党,归于人民,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1945年10月,中央曾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再三恳请中央,自己担任副职,协助张鼎丞同志工作。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又重新作了任命。1948年5月,陈毅同志调中原工作时,中央曾决定华东野战军由粟裕领导,粟裕坚持认为陈毅是华野众望所归的统帅,“华野离不开陈军长”。经他一再恳请,中央决定陈毅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不在位期间,其职务由粟裕代理。粟裕同志“两让司令”的故事,在华东部队传为美谈。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光明磊落,勇于自我批评,为下级承担责任;他和蔼可亲,待人以诚,尊敬长者和上级,关心同志和部属;他自奉节俭,艰苦朴素,从不以权谋私。粟裕同志深受广大指战员的信赖和爱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军逐步进入了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新阶段。粟裕同志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在新的形势面前,粟裕同志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的“长征”。他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着眼于新形势、新特点,深思我军现代条件下的建设和作战问题,既十分重视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又密切注视世界各国军事科学的发展,注视先进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他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针对反侵略战争面临的问题,对我军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国防建设、战场建设等,进行了艰苦而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他以极大的精力指导加强海军、空军和陆军技术兵种的建设,加强军队院校的建设和各级司令部的建设,加强合成训练和民兵建设,为使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而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建树了重大业绩。
  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粟裕同志当时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又一次表现了坚强党性和高风亮节。
  他始终不渝地坚信党,忠诚党的事业,不埋怨,不消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一以贯之地竭尽全力为党为革命努力工作,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操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粟裕同志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后任第一政委期间,协助叶剑英同志为发展我国军事科学,艰苦地进行理论探索。他在战争年代曾六次负伤,头颅中弹片一直未取出,又患过重病,但他不辞劳苦,以残病之躯,多次深入边海防要地调查研究,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和指导规律,向中央军委提供了不少重要报告和建议,留下了许多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军军事科学战线的开拓者之一。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粟裕同志有数年时间参加国务院的领导工作,协助周恩来总理分管国防工业、交通、邮电和港口建设,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情况下,他坚决抵制了林彪、“四人帮”对国民经济的干扰破坏,为保障军工生产和铁路运输,发展远洋船队,修建深水泊位,改变港口面貌,作出了重大贡献。粉碎“四人帮”之后,粟裕同志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他针对林彪一伙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教条化的错误做法,提出要学习和运用军事辩证法,这对于肃清军事学术领域中左的影响,冲破禁区,活跃军事学术思想,起到了促进作用。粟裕同志垂暮之年,仍抱病工作,孜孜不倦地撰写回忆录,总结革命战争经验。逝世的前十天,他还在春节茶话会上作了语重心长的书面发言,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信心,并和老同志互相勉励,要为党为人民发出最后的光和热。
  1984年2月5日,粟裕同志不幸与世长辞。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粟裕同志以他革命的战斗的实践,建树了伟大功勋,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同志的这首诗,真实地表现了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无畏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坦荡乐观的博大胸怀。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品德,他实事求是的革命创造精神,他一生积累下来的深邃的战略思想,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精辟的军事论著,给我们留下了进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指导未来作战的宝贵财富。粟裕同志永远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