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代中国出版社有一本83万字的《粟裕传》,被广大军史爱好者奉为经典巨著。本人不揣冒昧,写一篇《粟裕评传》,7万余字,以作为对《粟裕传》的补充和完善,见笑了。 其实,起先只是鉴于网上旧帖过多却无条理,一个个资料都是孤立的,想整理一下,将旧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有制订“粟派的ISO9001标准”的意图。但在整理过程中,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分析,并增加了新的内容,于是重新定位为“粟裕评传”。 要讨论粟裕,如何选择切入点呢?就从“粟裕为什么没当上元帅”这个话题开始吧。 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解放后的中央机关概况 第三部分:总参谋长在军队系统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1954年的情况 第五部分:1955年授衔情况 第六部分:军衔制的意义与授衔标准 第七部分:任陈毅为华野司令员兼政委,是因为他的威望很高吗? 第八部分:“粟裕司令员+陈毅政委”才是华野最佳模式 第九部分: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对粟裕的态度 第十部分:战绩最好的野战军,同时也是差点被撤销番号的野战军 第十一部分:对粟裕的“二让司令”应作何评价? 第十二部分:陈毅在华野(三野)呆了多长时间? 第十三部分:1958年粟裕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错误 第十四部分:解放后,毛泽东对粟裕的态度 第十五部分:作为军事家,粟裕的首发地位和林彪的替补地位 第十六部分:1958年刘伯承、肖克的教条主义 第十七部分:尾声 第一部分:概论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粟裕不授元帅军衔,原因在于毛泽东对粟裕历史上一贯的“使用而不信任”的用人策略(指政治上的信任),而新四军将领在中央领导人中边缘人的地位,又使得这种策略得以早在1955年授衔时,就能外在地表现出来。其他新四军将领如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均不授大将衔,同样是因为这种边缘人的地位。另外,与粟裕拒绝渡江跃进、谢绝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也有一定关系。 粟裕不授元帅衔,不是因为这些理由:资历、威望、“1954年制订的11人军委委员名单中不包括粟裕”、“让帅论”、“10人名额限制论”。这些,都是事物的表象。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真象从正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来反映事物的本质,透过假象也可以看本质。 资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对资历进行重新洗牌的过程。没资历可以变成有资历,如华西列夫斯基,二年半时间,少将变元帅;有资历可以变成没资历, 如袁也烈少将。 要进行一次次洗牌,就要有一种比资历更加重要的东西,操纵着资历的变化、官职的升迁、个人的命运。事实上,资历和军衔一样,都是个人才能、人际关系,上级的战略利益、以及上级对你个人和你所在的那个集团综合评价的共同结果。 而那些迷信“资历”的网友,忽视了这个洗牌的过程,以宿命论的思维看待资历,认为你今天的果,都是前世的因所造成的。你1940年以前的资历,就已经决定了你1955年的军衔。从1940年起,我党就进入了一个“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时代。我们吃着大锅饭,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人的主动能动性是多余的,没有必要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因为这不会引起任何改变。 毛泽东对粟裕“使用而不信任”策略的由来,源自粟裕和中央高层在人际关系史上的空缺,使得中央不愿在1947年1月成立华东野战军时,采用“粟裕司令员,陈毅政委”这种东北、晋冀鲁豫野战军通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尽管陈毅早已显示出不适合担任司令员,中央还是采用了“在陈领导下,战役指挥由粟负责”这种不通用、不科学的管理模式(相信会有人驳,下面详细论述)。 毛泽东与粟裕关于渡江跃进分歧的背后,不单单是二人在军事理论上的差别,还在于华东野战军应保留番号还是撤销番号的分歧。粟裕对自己建议的坚持,以及谢绝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大大降低了他在国家领袖中的印象分。因为能够拒绝“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这种诱惑的,只有三种人:圣人、傻瓜、野心家。彭德怀对粟裕这种拒绝的评价是,“这正说明你阴险”,虽说莫须有,但这种莫须有的推测本身,是合乎逻辑的。但搜查证据毕竟不是政治家的工作习惯,只要有这个怀疑,就已经足够了。 此后,中央从1948年5月城南庄会见时粟裕的“拥抱”,而转向后来的疑忌、压制。比如淮海战役前中央装傻,不去明确二大野战军的指挥关系,促使粟裕发扬风格,请陈邓统一指挥。 又如,1954年6月突击补选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时,选陈毅而非粟裕,从而埋下了“以陈代粟”授元帅衔的伏笔。并与1948年拥抱时的“以粟代陈”形成鲜明的比照。而这种缺乏信任,又与对粟裕的重用构成辩证的统一体。在内定粟裕为大将的情况下,1954年10月提拔粟裕为总参谋长,该职位在十帅十将中排名第二位,但后来所授粟裕的军衔,却排名第十一位。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第二部分:解放后的中央机关概况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副主席5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1951年11月,增补高岗、林彪) 军委委员22人:贺龙(西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军区司令员)、林彪(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兼华中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总参谋长)、叶剑英(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不久任华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副总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司令员)、高岗(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华东军区副司令员)、邓小平(第二野战军政委)、李先念(湖北军区司令员)、饶漱石(华东军区政委)、邓子恢(第四野战军政委)、习仲勋(西北军区政委)、罗瑞卿(公安部部长)、萨镇冰(起义将领)、张治中(起义将领)、傅作义(起义将领)、蔡廷锴(起义将领)、龙云(起义将领)、刘斐(起义将领)。 1950年12月,粟裕赴苏联就医。 1951年9月,粟裕回国。 1951年11月12日,任命粟裕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下属的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徐向前身体不好,故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以代总参谋长的名义,主持总参工作。) 1952年4月,彭德怀回国。 1952年7月,彭德怀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日常工作。 1952年10月,任命黄克诚为第三副总参谋长。 1954年6月,叶剑英、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被补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注意,6月份把他们选进委员会,9月份即撤销该委员会。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还要准备人大会议,根本来不及开展工作。而增选的这7人,加上以前的7人,和9月份选出来的11人军委委员名单相比,极其接近,差别只在于前者多了周刘高三位国家领袖级人物,和国民党将领程潜,后者则多了邓小平一人。其余10人,和后来的十大元帅名单完全吻合。而9月份的军委委员11人名单,又和一年后的11位元帅候选人名单完全相同。显然,6月份的补选,是突击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几位后来成了元帅的将领,名正言顺地进入军委委员名单;而进入军委委员名单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元帅候选名单,然后就可名正言顺地授予元帅军衔。一切都在人为操作下进行,正因为是人为操作,所以贺龙早在1953年,就已经知道自己将授元帅衔了。) 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临时宪法(指1949年制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对国家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取代了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一职撤销。 国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系咨询机构) 副主席15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另设委员81人。 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不设副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军委委员11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比照国防委员会,军委只少了4名国民党将领,其他完全相同。) 国务院:下属30个部和5个委员会,即内务部、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司法部、监察部等。 1954年9月,成立国防部,彭德怀为国防部长,隶属国务院。彭德怀带4员大将,2员上将,1员中将。 副部长7人: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肖克、李达、廖汉生 1954年10月31日,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由隶属革命军事委员会,改为隶属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长(同日任命黄克诚为中央军委秘书长) 下辖:作战部、情报部、技术部、通信部、军务部、装备计划部、人民武装部、军事运输司令部、政治部、干部处、测绘局、行政经济管理部等。 军委所属八总部如下: 一、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粟裕,粟裕带1员大将,9员上将 副总参谋长10人: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 二、训练总监部:部长刘伯承(后叶剑英代部长),刘伯承带4员上将。 副部长4人:张宗逊、萧克、彭绍辉、李达 三、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叶剑英,叶剑英带3员上将,1员中将 副部长: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阎揆要 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罗荣桓带4员上将。 副主任4人:谭政、傅钟、萧华、甘泗淇 五、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罗荣桓带2员上将,1员中将 副部长3人: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 六、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黄克诚带1员上将,2员中将 副部长3人:洪学智、张令彬、邱会作 七、总财务部:部长杨立三(1957年5月,总财务部改属总后勤部) 副部长:余秋里、唐天际、汤平 八、总军械部:部长陈锡联(1957年7月,总军械部改属总参谋部) 比较: 国防部:彭德怀带4员大将,2员上将,1员中将; 总参谋部:粟裕带1员大将,9员上将; 训练总监部:刘伯承带4员上将;(注:1955年正式成立时,是叶剑英带6员上将) 总政治部:罗荣桓带4员上将; 监察部:叶剑英带3员上将,1员中将; 总干部部:罗荣桓带2员上将,1员中将; 总后勤部:黄克诚带1员上将,2员中将。 这里存在二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总参谋部的配置极为豪华,仅比国防部稍逊,不愧为总部之首。就这个地位而言,总参谋长粟裕的军衔偏低。另一个是廖汉生中将,原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政委,何以担任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9月27日,授予粟裕大将军衔。 1956年11月,增补黄克诚、粟裕、陈赓、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许光达、萧华、刘亚楼、洪学智为军委委员。 1958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第三部分:总参谋长在军队系统中的地位 总参谋部成立于1931年11月,隶属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叶剑英是首任部长,1932年6月,部长改称总参谋长,1932年10月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46年,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调任军调处中共代表,周恩来任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辅助毛泽东进行军事指挥,是解放战争中实际意义上的总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国内主要决策人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和主持总参工作的聂荣臻,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总参似以粟裕主持为主。 1954年成立的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下属的8总部之一。国防部成立于1954年,是国务院下属的30个部之一。 与我军总参谋长对等的,苏联也叫总参谋长,美国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民党叫参谋总长。对应中外将领有:朱可夫、沙玻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马歇尔、布雷德利、陈诚、顾祝同等。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的头三任总参谋长。 第一任是朱可夫:1940年6月,晋大将军衔。1941年1月,被任命为苏联总参谋长。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因主张放弃基辅,全力保卫莫斯科,与斯大林意见不合,被免除总参谋长职务。1942年8月,朱可夫被任命为最高副统帅,1943年1月,晋元帅军衔。 第二任是沙玻什尼科夫:资格甚老,苏德战争前即为元帅,接任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一职。 第三任是华西列夫斯基:1940年6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41年8月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任总参谋长。1943年2月晋元帅军衔。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主持制订一系列重大战役计划,参与领导解决各方面军所需人员、物质和技术器材保障以及为前线准备预备队等重大问题。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经常作为大本营代表亲临情况最复杂的前线,直接传达任务和指导工作,监督战役计划的实施。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直接指导和协调参战部队抗击敌军进攻,并主持制订反攻计划,为彻底击溃进攻之敌作出了贡献。 马歇尔:1939年9月至1945年11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当时尚无参谋长联席会议之设置,马歇尔的职权即等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领临时上将和永久少将军衔,作为罗斯福总统的主要军事助手,组织和领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重大战役。1944年,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 布雷德利: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美国首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0年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 国民党的军事制度借鉴了美国模式,1945年12月起,陈诚任参谋总长。1948年5月后由顾祝同接任。1946年5月白崇禧任国防部长,1948年5月何应钦接任。在国民党军中,总参与国防部的分工是怎样的呢? 《国民党军队中的美军顾问》一书中,给出了详细描述: 按照美方的建议,国防部为行政院之一部,在部内又分部本部和参谋本部两大部门。部本部设部长办公室及军制人事司(司长刘永尧)等六个司,直接受部长的领导,是部长的幕僚机构。部长以内阁(即行政院)阁员身份职掌有关军政事宜,如军事预算、兵员征召等,对行政院负责。参谋本部的机构则极为庞大,除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钱卓伦)外,还设有一般参谋机构的6个厅,特业参谋机构的11个局。 参谋总长在军政方面,对国防部长负责,向部长请示汇报。在军令方面,则是全军的参谋长也是全军统帅参谋长,直接向作为全军最高统帅的总统负责。在总统府内设有军务局(局长俞济时)掌管军务。国防部成立后,由白崇禧任部长,次长三员为秦德纯、郑介民及刘士毅。陈诚任参谋总长,次长亦为三员,初为林蔚、刘斐、郭忏,后方天继郭萧毅肃继刘。其中负主要责任的为林蔚与刘斐,林管军政,刘管作战。 按照上述国防部长与参谋总长职权划分,部长只是一个按期参加行政院例会,照转参谋总长提出的军事预算案和兵员征召案,表面上是参谋总长的上司,实际上毫无实权,对下下达都用参谋总长名义。所谓部长不过是一个名义好听的闲员而已。大权完全操于参谋总长陈诚之手。 这也是蒋介石一贯玩弄的排斥异己的手法之一。对桂系主要人物的白崇禧,表面上委以重任,实际上是夺其兵权。而白崇禧本来是一个不甘寂寞的野心家,岂肯雌伏、安于现状?因而和蒋介石亲信陈诚之间的明争暗斗至为剧烈。例如:关于国防部对下行文,用部长的名义还是用参谋总长的名义,是部本部与参谋本部之间长期争执的问题。这项争执,结果是由美军顾问团裁决,仍用参谋总长的名义行文了事。 根据上面介绍的美苏和国民党的情况,可以看出,总参谋长名义上是国防部长的下级,但实际权力是很大的,比国防部长有过之而无不及。除领袖外,在军中地位仅次于国防部长,可列第二位。 布雷德利:1949年8月12日,布雷德利任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0年9月22日晋升五星上将,1953年8月13日退休。 粟裕:1954年10月31日,粟裕任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将军衔,1958年8月31日免职。 由粟裕和布莱德利的比较可以看出,粟裕的军衔明显压低了。 第四部分:1954年的情况 1954年,有二件事,对粟裕在党内的地位有些影响: 一、 1954年2月,召开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饶反党联盟受到批判。周恩来主持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饶漱石问题座谈会。随后高岗自杀,饶漱石停职检查。 1954年底饶漱石“闹翻案”,声称是陈毅借机整自己,自己检讨是被迫的。结果再次受到批判。1955年4月,饶漱石、原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原上海市公安局长杨帆先后逮捕,被诬为“饶潘杨反革命集团”,原山东分局第二书记向明受到撤职处分。文革结束后,除饶漱石外,分别予以平反。 饶漱石在解放战争中曾赞扬粟裕是“模范布尔什维克”,又主张“以粟代陈”。1954年的高饶事件中,有人将粟裕往“高饶反党联盟”的线上挂,只因毛泽东不愿将肃反扩大化,这才帮粟裕解除了危机。 粟裕长期在远离中央的战区作战,和中央高层领袖缺少来往,早期战友中,方志敏、寻淮州、刘英均已牺牲。后来得到来自白区、在军中缺少根基的刘少奇、饶漱石的信任。高饶事件的发生,对粟裕在党内的地位,有一定不利影响。(当然,有利必有弊,在党内背景复杂,固然能使自己受惠,但也容易沾上各种说不清的问题。) 二、 本来,聂荣臻作为原代总参谋长,由他接任新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是理所当然的事。结果却是粟裕担任。 张震:1952年春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对应于国民党军参谋本部第三厅,即作战厅厅长郭汝瑰),1953年赴朝鲜实习,任24军代军长兼政委(仍兼部长职务),1954年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10月,免去作战部部长职务,调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 粟裕1951年9月回国,11月上任第二副总参谋长,次年春即任老部下张震为作战部部长,可见,毛泽东对粟裕还是比较重用的。而聂荣臻,就不免感到一种威胁。 1952年7月,聂荣臻受到毛泽东批评,1953年3月,毛泽东指示聂荣臻到杭州休养。4月,聂荣臻返回北京。7月聂荣臻到秦皇岛休养,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9月聂荣臻再度返回北京。 1954年3月,聂荣臻再度病发,外出休养,6月返回北京。9月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粟裕是委员)、军委委员(粟裕不是)。11月9日,聂荣臻被免去代理总参谋长职务,粟裕正式接任总参谋长。此后,聂荣臻以军委委员身份,分管军工生产。1955年授元帅军衔。1956年6月,担任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主任。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接替陈毅主管科学工作。 我们不知道,聂在被免去代总参谋长职务之前,这一系列“病情”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很明确,粟裕在总参谋部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最终取而代之。虽然聂荣臻是11名军委委员之一、15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之一,而粟裕只是81名国防委员之一。但粟裕全面主持总参工作,聂荣臻却只是以军委委员的身份,在军委内部进行分工时,分管军工生产这一块。显然,授衔前,就“实权”而言,聂荣臻在粟裕之下。二人的恩怨也是这么来的。 据《张震回忆录》: (1952年7月)“毛主席在颐年堂召集军委开会,通知我列席。会议由毛主席主持。他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个会,算军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的交班会。我与彭总谈过,总理太忙了;今后军委的日常工作由他主持,但对外暂不公布。朝鲜战场看来大仗打不起来,最后是要和谈停战的,待停战后再正式公布。还没有等大家发言,毛主席突然把话题一转,严肃地说:最近一个时期,我感觉工农青妇的菜,摆满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军队系统的菜太少,我饿得慌。你们为什么对我封锁呢?……我看了看聂总,他的表情很平静,只是一言不发。毛主席见聂总不吭声,就对着他说:你讲话呀!过去政治局开会,我请你列席,你也不讲话。我怕把椅子坐坏了,就不请你了。……接着,毛主席又对聂总说:荣臻,你讲讲。聂总还是不做声。毛主席更生气了,说:如果你不讲,就做组织调整。这时,其他领导同志赶紧出来打圆场,表示不要急忙处理,由荣臻回去后向毛主席写个报告再说吧。会议就没有继续开下去。” 据《粟裕蒙冤始末》: 为此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没想到毛泽东不仅在他的检讨上作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第五部分:1955年授衔情况 关于1955年授衔,有以下村料: 一、 据粟裕夫人楚青回忆,为授衔,毛泽东专门找粟裕谈过,说是你的军功很多,以前一直是在当华野的家等等,粟裕听出了弦外之音,立刻表态说是服从中央的决定,革命不是为了当官。毛泽东很高兴,连连说,以大局为重。陈毅后来对粟裕说,你的事情我听主席和总理说起过,很为难,你要理解。粟裕说没什么,只说能够看到革命成功已经不容易了,要是淮洲(寻淮洲)活着,不也是大将了吗? 侗枫为上海战役,采访了原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委郭化若老将军。 “郭老将军,有战史称,解放上海之战是人间奇迹,您老是上海战役的直接参加者和指挥者,是否可请您老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你当过兵吗?”郭老反问。 “从小在部队长大,长大后当地收十二年现役军人。当然,与您老相比,您是父辈。” “那好。”郭老将军沉思良久,仿佛回到了烽火年代,又仿佛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他呷了一口茶,撂动了一下身子,说:“孩子,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必须先说清几个问题。首先,粟裕同志是在华东地区,这个特殊战场成长起来的的一代名将,是我们党自己造就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如果,粟裕同志当年跟着主力红军长征了,他的聪明才智,同样能够得到发挥,但是,那就不是现在的粟裕,更不是代表整个华东部队的粟裕了。这就是说,我所说的粟裕,不仅仅指他个人,而是指我们整个华东部队。粟裕最能代表我们整个华东部队。第一,是他从未离开过华东战场;第二,华东部队的所有变革与重大胜利都与他密切相关。 “同时,我要说说陈毅与粟裕。由于工作需要,陈、粟之间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三年解放战争而言,陈、粟始终在一起只有11个半月,大部分时间不在一起,特别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陈总在中野,即二野工作。当然,陈总在政治工作上辅助邓小平同志,在军事工作上辅助刘司令员,都有突出成就,特别是在解决、促进高层团结方面,功不可没!” 分析: 郭化若说“粟裕最能代表我们整个华东部队”,所提的二个理由,一个是“从未离开过华东战场”,一个是“华东部队的所有变革与重大胜利都与他密切相关”。陈毅这二条全不符合。另外,根据毛泽东的话,“以前一直是在当华野的家”,也能看出,粟裕比陈毅更加适合代表华东部队。 如果单纯从“代表华东部队”的角度考虑授元帅衔,粟裕比陈毅更适合。从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陈毅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华野(三野)。 在这种情况下授陈毅元帅军衔,只能说明一点:在考虑“由谁代表华东部队”的元帅人选时,“谁最能代表华东部队”本身,反而没起到决定性作用。选中陈毅,是其他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 下面是部分元帅的履历: 贺龙:1952年11月,任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陈毅:1949年5月28日,任上海市市长。1954年10月,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分管科学院、政法、文化工作。1955年4月,随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5月,国务院再次分工,确定陈毅分管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和科学、卫生工作。1958年2月,任命陈毅为外交部长。 1955年9月3日,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等,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建议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无粟裕。 有人提出,陈毅不参与军队工作,就不用授帅了(张鼎丞、邓子恢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才不授大将的)。如果说,以前是饶漱石对陈毅使绊的话,那么1954年饶漱石停职检查,1955年3月被开除党籍,显然此事与饶无关。 1955年9月11日,周总理打电话给杨尚昆,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总理在电话中指出:“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来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的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见《周恩来年谱》] 周总理的电话意见,或因持异议的同志被说服,或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被中央最后采纳,才得以于9月16日签发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函件,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授予元帅军衔的名单,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讨论。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建议,通过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另据《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邸延生著,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616至617页: 回到北京后的一天深夜,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一起在中南海牙颐年堂的小会议室里,商讨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授衔、授勋事宜,李银桥和成元功、郭仁、石国瑞等人侍卫在侧间房中,听毛泽东谈起了粟裕。 毛泽东吸着烟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周恩来说:“可也不能不兼顾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和各野战军的情况,要尽量做到人心舒畅、鼓舞士气,使全军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面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毛泽东感叹道:“我们军队中有一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 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么!同一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 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这时候决不可以放松。 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 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 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提交中央军委讨论最后通过。” 刘少奇这时说:“主席,军委会上许多人提议,你应该像斯大林那样,领大元帅衔,人大上也有人提出了相同的建议。” 毛泽东摆了摆手:“我不要穿那身军装了!总司令总司令,人人都晓得总司令姓朱名德,我还是当我的主席好了。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有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和政府主席三个头衔,我看可以了……” 毛泽东的话把在座的人们都说笑了,侍卫在侧间房中的李银桥等人也笑了…… 注:任命李银桥为卫士长的时间,是1955年5月15日(此前是卫士、副卫士长),上面谈粟裕让帅的时间,根据上下文,是1955年9月中旬,毛泽东赴邯郸视察,回来后在颐年堂小会议室里谈起了粟裕。李银桥当时在侧间房里担任侍卫工作。请注意这句“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把资历也涵盖了。而且“资历”并不是排名第一位,而只是排名第二位,这样很显然,粟裕比陈毅更加适合。 点评: 显然,元帅人选名单和一年前的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名单完全一致!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人为安排的结果。 早在1952年冬,我党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 1953年,贺龙率祖国慰问团赴朝, 在对志愿军高级将领的一次讲话中评论过军衔制,并以诙谐的口气透露:“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可这个时候,新的中共中央军委还没成立,更谈不上11人委员名单,贺龙何以如此肯定?显然,一切都是在人为操作中进行。只有人为操作,才有可能提前透露未来之事。你什么时候见过美国总统候选人提前二年宣布自己将在大选中胜出的?果如此,原因只有一个:大选是人为操作的,不能反映广大选民的真实意愿。 如果只是站在工作需要的角度讨论,很多人没有理由进军委,如体委主任贺龙、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有进军委的工作需要吗?总参谋长粟裕没有进军委的工作需要吗?在逻辑上说不通。 因此,试图把1954年9月的军委委员名单,作为“粟裕只能当大将”的理由,根本就是反因为果。 事实是首先内定粟裕当大将,然后不选他进军委。这和上面楚青的回忆也对应,就是事先决定好了,粟裕不能当元帅,然后才是毛泽东做粟裕的思想工作。粟裕在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之后,这才写信辞帅的。最后毛泽东表扬了粟裕的“高风亮节”。当然,这种“表扬”,就很虚假了。 华野、新四军不可能无人授帅,那样的话,就把事实上早已存在的党内矛盾,过早地公开化了。因此,有人对陈毅的授衔资格问题提出异议,实际上等于主张给粟裕授帅(刘少奇?)。 但这种异议是徒劳的。如果毛泽东真想给粟裕授帅,那么,1954年6月他就会让粟裕突击“补选”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样一来,粟裕自然就会出现在1954年9月份的军委委员名单里,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出现在1955年9月的元帅候选名单里。 周恩来为陈毅出头,当然是出自毛泽东的授意,但周说的明显是歪理,周说:“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 可是,此时苏联的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是元帅军衔,如果授予中国总参谋长粟裕为元帅军衔,在对口交流时,岂不更加方便吗?我们实行军衔制,是跟苏联老大哥学的,为什么这一点上就不学了?授总参谋长元帅军衔的理由,总比授国务院副总理元帅军衔的理由要来得充分些。 周恩来自己也知道授陈毅元帅衔不那么理直气壮,所以他强调“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这种说法,很难算作“理由”。 至于“10人名额限制论”,作为一些网友认为粟裕不能授帅的理由,根本就是荒谬。我们不知道在提交这11人名单之前,是否内定了“十一分之一”的淘汰率。但无论是否内定淘汰率,元帅数字追求整数,简直就是反科学。你什么时候听过中国必须凑14亿人的“整数”,多生一个就要杀掉,少生一个就要硬生出来的道理? “10人名额限制论”,只能是一种事后的借口,决不会是粟裕不能授帅的真正原因。 胡琏在豫东战役中表现不佳、受到批评,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加上白崇禧落井下石,于是,整编第18军改编为12兵团后,兵团司令是黄维,胡琏只能担任副司令。 表面上的理由,是黄维资历较胡琏为深,但长期脱离军队的黄维担任兵团司令,还是让人感到突兀。事实是首先有了不让胡琏担任兵团司令的想法,然后才想到将老资格的黄维调来压胡的。而不是首先想到将黄维调来,然后出现了胡琏不能担任兵团司令的局面,这就是官场。是首先有了压制某人的想法,然后才将资格比他更老的人调来。陈毅在解放战争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华野(三野),后期不在,这一点也和长期脱离军队的黄维相似。 不能说“陈毅抢了粟裕的元帅军衔”,也谈不上“黄维抢了胡琏的兵团司令之职”,一切都是国家领袖在操纵着,陈毅、黄维并不存在这个“抢”的过程,只不过机缘到来时,没有错过而已。 总之: 找再多的借口,打再多的转转,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不想让你粟裕当元帅,别的都是走过场,找借口。 在苏联,二战胜利后的1946年,朱可夫被斯大林指责为“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并被贬为敖德萨军区司令员。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鸟尽弓藏。 不过,与中国在和平年代授衔不同,苏联是在战争期间授衔的,因此朱于1943年1月被授元帅军衔。 假如苏联在二战期间停止授衔,战后再搞, 在战后政治生活不太正常的环境下,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都不太可能当得上元帅。在此情况下,把军衔看作“低级趣味”,未尝没有道理。 鞠开回忆:我得悉党外高层民主人士邵力子说粟裕应该评元帅的消息后,作为一个喜讯当面报告他,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然后他又进一步向我严肃指出,“这都是低级趣味,今后不要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了,没有什么意思。” 其实,就军衔制本身来说,并不是“低级趣味”,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在实行军衔制过程中,有没有搞成低级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