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身份 【新闻背景】日本“友人”在安徽为我民族败类修墓立碑 【网络争鸣】强烈要求《新民晚报》道歉
小时候我看的第一份报纸是《新民晚报》,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有多年没接触过这份报纸。但儿时的记忆还是忧新的。但是,今天我在天涯社区城市版块徽文化版看到一篇贴子《歙县的王直,12名日本“友人”为其捐资修墓(转载)》,按图索骥,找到了原始出处2005年1月22日的《新民晚报》。看完之后,我相当愤慨。
原由如下: 1、刚开始看此篇报道觉得眼熟,一查,知道相当多的内容出自20集文化系列专题片第八集,这部专题片的音像制品很早就出版发行了,央视2套、央视10套等一些电视媒体也都播过。我开始怀疑此篇报道涉嫌抄袭。
2、此篇报道涉嫌隐瞒史实,肆意篡改。
“修墓人是‘友人’。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恶贯滔天’的人物,竟然有人为他修墓立碑,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诧。更让人不解的是,这座建于2000年11月18日的墓,是由‘日本国长崎县福江市才津为夫’等12名日本‘友人’捐资修建的(见图),这就更令人不解了。”
真实的情况是“王直墓建于2000年,是由日本福江市王直的后人修建的,这些王直的后人们同时还对柘林中心小学进行了助学捐赠。
请问你《新安晚报》为什么舍后者留前者,为什么着重突出“日本友人”,而去掉表白修墓身份的“王直后人”?难道连后人为前人修墓都不行吗?何况还对柘林中心小学进行了助学捐赠。
这不正是“隐瞒事实,肆意篡改”吗?本身此篇报道的倾向性明显,还带有浓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致使大量的不明史实、不知真相的人们肆意诋毁、攻击安徽省歙县,“王直是一个可以盖棺论定的人物”请问是谁这么说“盖棺论定”了吗?史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时的明朝政府实施着严厉的海禁。“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永乐以后,全国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恢复迅速。但是,明政府在对外贸易中仍一贯地采取朝贡贸易政策,它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但是以许氏兄弟、王直、徐海等徽商为代表的海商应势而生,并形成一定规模,他们不再受着朝贡贸易的支配,改变了以往仅仅是被动、消极地从事经济活动的态度,而是勇敢地冲破政府的禁令,积极地参与对外贸易活动。但是当时的明政府残酷打击海上贸易。这些海商不得不武装起来,组成武装海商集团,以对付官军的追捕和残杀,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海寇。(明朝前期的私人海外贸易与舟山海商的兴起)
而“素有沉机勇略”的王直依仗强大实力,攻灭多股海盗,千里海疆悉归王直控制。王直靖海有功,多次上疏请求朝廷开放海上通商贸易,被拒绝,反遭官府水师围攻。王直突围逃到日本,重振旗鼓,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率庞大的武装船队进犯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江浙为之动摇,官军望风披靡。王直占据定海,自称“净海王”,后称“徽王”。明朝廷武力征剿失败,就改换手法,逮捕了王直徽州老家的妻儿母做为人质,然后设计诱捕王直,王直入狱后两年,被朝廷下令斩杀于杭州官巷口,至死不屈。
而被指摘的“日本人”参与,“倭寇”、“贼”、“寇”之论从明朝直至当代,一直是海商头上的“紧箍圈”。实际本身“日本人”很少,不足三分之一,那也只是武装海商集团的雇佣。相反被封建统治者诬为“首倭而作之乱者”的海商王直曾多次向统治者提出开放海禁、通商互市的请愿:“倭国缺丝棉,必须开市,海患乃平”,“他无所望,惟愿进贡互市而已”,但这明显是与虎谋皮。在王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他的一个塑像,塑像一侧的洞窟岩壁上,题刻的联语是:“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表明这位海盗领袖的政治见解与抱负。意思是,天下无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就起义下海;冠带为官,效忠于昏君,才是人生的不幸!它一语道破了海盗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根源,就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或《水浒传》刻划的梁山英雄好汉,展示了“盗亦有道”的海盗形象。王直们的反抗是被迫的,他们的反海禁斗争是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与明代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相比较,他们在反封建上是共同的,但是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在平洋沿岸地区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迫使当时的政府有限的开放,使得西洋铁炮等东西传入了东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直们反抗斗争的意义又超越于农民战争。
而且他的人格也很高贵。“直把束头发的金簪交给儿子,相拥而泣,不胜怨恨,而伸颈受刃,至死不求饶。”而且他承袭徽商传统风范,经商讲究信义,“大明国儒生,有相当高的教养”。
保持腐朽的明王朝的稳定性、让大家忠于明政府,比以“王直”为代表的武装海商的反抗,孰优孰劣?谁能体现历史的进步?
如果王直被污为“汉奸”的话,那么现在这些外逃贪官哪个不够“汉奸”的级别呢?
实际上,不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新民晚报》等媒体上,对那些贪官都没有以“汉奸”来形容。
第三、致命错误、歪曲事实
请问《新民晚报》的记者和编辑,安徽省歙县有“柘林镇”吗?告诉你,从古至今歙县一直都没有“柘林镇”。
“柘林镇”上海倒有。请看上海的近代史:今上海市区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类市镇,数以百计,星罗棋布,而其网络的成形,便是在明清时期奠定的。据方志记载,明正德前后,松江一府已有市镇44个,其中镇27个,市17个。这些镇市主要包括:华亭县:兴塔市、杨巷市、吕巷市、泗泾市、北钱市、广富林市、风泾镇、朱泾镇、金泽镇、小蒸镇、凤凰山镇、亭林镇、沙冈镇、南桥镇、萧塘镇、张泾堰镇、小官镇、柘林镇、青村镇、陶宅镇、叶谢镇、北七宝镇;上海县:略 …… 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柘林镇,为海人辐凑之处,乃海滨之镇,东距青村25里,西距金山卫36里,明代筑城,曾以富民卫姓充其役,又迁沿海灶户居其中。[56]它具有地理上的优势:邻近海壖多滩涂搁浅,“而柘林独否,其来易于登岸,其去易于开▲”。[57]柘林之西,河道深阔,可纵行舟船出黄浦,直抵松江府城及江南其他市镇。明嘉靖时,倭寇曾利用柘林的这些有利条件,入据为巢,成为侵扰江南的大本营。柘林附近的漴阙,“今渔船出海者,皆在松江漴阙口,孟夏取鱼时,繁盛如巨镇”。[58]渔港崇阙,春夏间渔船辐辏,有税局,以榷渔税。康熙二十四年,海禁初开,始有上海榷关之设,关使者初到松江,也即驻扎于这个渔港。
如果不信的话,请看张廷玉编写的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华亭倚。昆山在县西北。东南滨海,有盐场。又西北有淀山湖,西有泖湖。东南有黄浦,西北有赵屯、大盈、顾会、松子、磐龙等五浦,俱会吴淞江入海。东南有金山卫,又东有青村守御千户所,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西北有小贞村、西南有泖桥二巡检司。南有金山巡检司,本治张堰,后徙胡家巷。东南有南桥巡检司,本戚睦,后徙治更名。又有陶宅巡检司,后废。又东南有柘林镇,嘉靖间筑城戍守。” 歙县的乡镇为“徽城镇、深渡镇、桂林镇……”不只是镇,连乡也没有叫做“柘林”的。
在此,我只能推导出2个原因:1、《新民晚报》记者根本没有现场走访。所以印证了第一种说法“涉嫌抄袭”;2、现场走访了,到歙县来过,但是搞到最后连所在地是哪儿都不晓得,严重置疑报社记者和编辑的素质。
《新民晚报》涉嫌抄袭、隐瞒史实、肆意篡改、歪曲事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大量不明争相或者少数民族主义者对歙县肆意漫骂、诬蔑、攻击,严重的诋毁了歙县人的名誉;对“王直”的混扰视听的报道严重降低了徽商的信誉,歪曲的事实对以徽商为一份子的中国三大显学之一的徽文化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