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龙兴寺有什么来历? 历史上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佛寺经常改名。比如扬州大明寺,入清后当局害怕这样的名字容易引发汉族人的故国之死,而图反清复明;就敕令改名“法净寺”。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纪念鉴真东渡,寻找日本律宗的祖廷,才改回“大明寺”旧称。 唐朝时候,武则天敕建的各地大云寺,也同样被改名数次。武则天利用佛教替自己篡唐为周造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唐载初元年(689)七月,有沙门(即和尚)十人伪撰四卷《大云经》,上奏则天皇后,托言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降生,能普渡众生,应该当皇帝。则天皇后很高兴,于是就在全国颁发《大云经》,下诏在两京和诸州郡各修一所大云寺。 大云寺既然是因政治原因建造并命名的官寺,当然也会因政治原因改名。当武则天失去权柄,唐中宗复位的时候,各地的大云寺就被改称为“龙兴寺”,以资纪念。 这样的官寺全国都有。所以有人(中央电视台《鉴真东渡》电视剧同名小说的作者)看见史料上记载鉴真曾追随龙兴寺(光州)道岸律师学习戒律,就穿凿附会,说鉴真曾在浙江台州的龙兴寺学佛。浙江临安市的白水涧景区甚至开设了一个叫“鉴真古道”的景点,说是鉴真跋山涉水从这里经过去台州求学。可见此说以讹传讹,流布甚广。 但是又不能说台州的龙兴寺与鉴真就没有关系。这关系,来自于其弟子思托。台州龙兴寺最早的出名,就是因为思托的缘故。思托幼年据敕命出家,从鉴真授戒并学习。鉴真受日僧的邀请,去日本讲经说法,思托是最坚定的支持者。鉴真第四次渡海到日本去的时候,在黄岩的禅林寺被扣,渡海队伍强行解散,思托于是留在了台州临海的龙兴寺。 此时,龙兴寺已改名为“开元寺”,思托自此长住在这里,学习天台宗的止观法门,以及临海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唐明皇天宝的第十三年(754),思托跟随鉴真终于东渡成功。鉴真大师前后六次渡海,思托是唯一“始终六度,经逾十二年”追随的中国僧人,“四度造舟,五回入海”,虽然历尽了千辛万苦,弘扬佛法的佛子之心丝毫没有退却,最后更和鉴真一样埋骨在异邦日本。到达日本以后,思托始终如一的追随鉴真,并运用在临海学到的建筑技艺,和日僧普照等具体主持执行唐招提寺的初创工作。除了受戒、讲律之外,积极参与造寺、写经和雕塑佛像等佛事活动。还为日本僧众讲授天台宗教义。为反击代表顽固保守势力的日本佛教旧教团对鉴真的诽谤攻击,思托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和经历,撰写了《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驳斥旧教派的澜言。并在鉴真圆寂以后,约请当时“文人之首”的淡海三船改写《鉴真传》,,这就是现在尚能见到的《唐大和上东征传》。 思托又撰写了《延历僧传》五卷、目录一卷,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僧传。思托还以“台州派”的手法为圆寂后的鉴真制作干漆夹苎坐像,这更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雕塑,史称“唐招提派”。由是,思托以“开元思托”著称于世,龙兴寺亦因此而名闻海内外,余波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