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国内大学的高负债情况后,引发了一番热议。因为大学不仅是高负债,而且大学各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甚理想。这看上去有点像一个企业,一边是大量借钱,一边又卖不出产品,只要是有点社会责任感的人,谁见了不忧心呢? 看看国家发改委的报告,大学确实显示出了某种病灶。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其中部属高校贷款总额达336亿。而据教育部预计今年不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00万人,加上以往未就业毕业生,数量更加巨大。然而,发改委报告的表述却相当谨慎,它把这种现象叫做“高校债务风险逐步显现”,换言之,离人们所担心的大学“破产”还相当远。 笔者以前曾撰文,说明过“大学破产”可能性的不存在。因为国立大学与国家银行之间的债务纠纷是政府内部之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赖于政府政策。现在看来,大学敢于高负债,也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关。 大学的高负债一般都是近些年集中的、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引起的。这中间响应地方政府大学城建设的号召占很大的比重。各地建设大学城,最热心的并不是大学,而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制定规划,划拨土地供大学使用,其方法与招商引资并无差别。现在的诸多批评之所以没有能阻止类似的行政行为,是因为像大学城一类的建设相当微妙,它往往在两可之间走钢丝。“筑巢引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错,特别是“人才战”日渐升级后,引入高水平的拔尖人才似乎是占据制高点的要诀。虽然这中间有诸多的不合理,亦有攀比之嫌,但具体的政绩和经济上的实惠仍是少不了的。只要能拉得来著名大学,同时在所圈的地块上树起大楼,招到生源,就算成功了一大半。为此,地方政府可以向大学提供各种优惠,作各种承诺,至于地方银行因为受地方政府的具体指导,放贷更是不在话下。而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大学的本分、收敛、自律和不事扩张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在政策不稳定、不够科学的大环境下,人们总是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因为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有这个店,所以,有条件一定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而此时,得利和成功的先行者又成为榜样,促使更多的后来者快马加鞭。前些年,城市建广场之风是一个表现,现在地方政府竞相建设大学城,大学集中地、大规模地上马基础建设项目,也是这个心理的反映。由此看来,国家政策的稳定性以及加强对各级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管,使后者的决策更加符合科学化的原则,更加符合老百姓和纳税人的利益才是关键。 其实,决策的科学化已经提出一二十年,它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实的原因很复杂,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到位肯定是首要的原因。没有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民主原则作为配套,科学化是很难得到保证。地方政府建设大学城一般都是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口号的,既然如此,谁提出异议就等于不赞同发展。大学也一样。当一个哪怕是关乎整个学校发展和教师利益的决定出台之前,征求意见的阶段也主要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因而多成了走过场。权力缺乏监督,肯定造成腐败。政策缺乏监管,同样要付出代价。 大学基础建设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已经被揭露出来,而地方政府和大学在类似的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重复性浪费,由于没有直接触及到各方利益,加之监管的缺失,始终没人理会。 大学的高负债是大学的高投入造成的。而高投入既是扩招压力下的直接反应,也同时导致招生规模的无节制地扩大,招生的扩大又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这样并不正常的循环,却使循环圈中的地方政府、大学和企业利益均沾,相得益彰,彼此共赢。这也是解决大学高负债问题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所以说,大学高负债不仅是大学一方的问题,更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要及时“消肿”,在进一步完善体制的同时,相关政策的适时调整和监管力度的加强应是当务之急。 (刊《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7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