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83
- 帖子
- 335
- 精华
- 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7-5-7
访问个人博客
|
18楼
发表于 2007-9-29 00:46
| 只看该作者
潜在利益假设的第一主角:名
成名、出名、得到认可,这是促发用户贡献内容的重要驱动力。
这是人的精神需要成就和优越感,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已经分析得非常到位了。
而名有反过来促进网络经济打破传统边际递减、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名气越大越好,名人是吸引用户的核心要素,人气就是名人而聚集起来的,一批优秀写手就可以留住一大群固定的用户群。根据权威调查目前中国网民对于网络社区的需求70%以上依然是浏览行为,因此对“言论领袖”版主资源的争夺成了网络社区的主要竞争策略。
互联网打破了有些草根成名的壁垒,一些网络写手可以不经过出版社卡压而直接让网友喜欢,而超女这类歌手也通过互联网起了作用,互联网具备自己造星功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突破。
潜在利益假设的第二主角:权
中国的大多数版主是不拿工资的,这些版主是靠什么动力坚持这么多年的无偿服务的呢,你可以说是责任心,可以说是喜欢受人尊重,但是其需求核心是个人的政治需求——权力。权力带给人的满足感远远超过发个好贴得到的回复,因此很多由写手转成版主后写的东西少了,但是在社区上投入的精力却更大了,并且乐此不疲。
权比名要肮脏,诚然,权和名都是一种人性恶的精神需求,但是权对互联网经济没有互促作用,只是对公益社区的一种权宜之计。
两个名可以同时膨胀,只要网友支持,可以欣赏味道不一的名人,可是权这个东西膨胀起来,引发不愉快的政治纠纷,中国的互联网社区99%发生权力纷争,非常丑陋,如果用经济利益能管理好最好不要用权。
旧真名网吴洪森思念权力到了走火入魔地步,这也是活生生的事例。
燕谈网通过民主方式解决公益互联网的权力膨胀负面效应,这是非常先进的实践,在中国也非常尖端的,如果成功,这些例子可以作为大学政治学的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