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庆日记之三:村民没收入了怎么办?

◎ 秋歌

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乡下。

有一些幻影一直纠缠着我,使我不得安宁。或许,一切都已恢复到本来的样子?那么,我呢?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洗过澡,穿上衣服奔上车,直接往朋友S家开去。

S由于车票的缘故,2号早上才从武汉回到吴江,好像家里还有一堆纠纷,等着他去处理。当然,他这次回来主要是到南京去参加同学聚会的。一路上的风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来大片的农田和鱼塘被一家家新造的工厂所取代,惟有路边小河旁的芦苇还在风中招摇。这样漆黑的夜里,没有路灯,天上的星星也很暗淡。是啊,原来这里的确是一派田园风光,典型的江南水乡,如今,也正在慢慢失去……

到了S家,迎接我的是一连串的狗叫声。S还在与一帮亲戚喝酒吃饭,我也不客气,径直往桌上一坐。S的父亲,62岁的一个农村老头,满头白发,帮我倒茶。这是个搞笑的老头,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一直嚷着他们家附近将建造一个飞机场,S后来便一直跟我开玩笑,他要在自家附近开一个面馆,60块钱一碗面,标准的飞机场价格。我们总是会听到这样一些传言,乡亲们的想象力,真是过于丰富。

我觉得空气有些沉闷,便到屋外走走。在原来养猪的地方,S的父亲起了三间出租屋,看得出来,造得很好,加上原来楼房的改建,这次共花掉了5万块。不过我还是有些诧异,像S家这样的远离镇区的乡村,有谁会来租房子住?我没听说过这个村里有很多企业。一边看着一边想着,S和他的父亲都出来聊天了。

我在黑暗里给这对父子各递了一枝烟。S是我的同学,毕业后不久便去了武汉,买了武汉房子,娶了武汉老婆,难得回一趟吴江来。妻子生了孩子后,S的母亲便到武汉去照顾小孩,这次他是一个人回来的。S的父亲和母亲原来一直住在乡下,养着十七八亩鱼池,就靠着这些鱼池为生。

市里正在建造一个面积相对而言比较大的生态园,把原来的苗圃一起并进去,而且向西扩张,S家承包的鱼池显然也属于被征鱼池之列。我对老头说,现在可以轻松了啊,什么也不用干了。老头一边吸烟,一边笑笑看着我,说,原来倒还有2万块的收入,现在到什么地方去弄这点钱呢?水产养殖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天吃饭,尤其是这样的散户,但是老头告诉我,虽然人辛苦一点,但只要不是遇到特别恶劣的气候条件,他们老夫妻俩一年收入1.5万元到2万元没有问题。现在鱼池被征用了,这点收入就没了。虽说还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承包,但那样显然太辛苦了,也不合适。出生在水乡,在出生的土地上养鱼养虾养螃蟹天经地义。

征用的鱼池总共赔偿了近2万块钱,这点钱什么也不能干。我帮老头算了一下,老俩口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没什么收入。老头现在一个月有220块的农保收入,老伴因为年龄未到55岁,农保还不能拿。除了这点收入,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其他收入了。由于远离镇区,新建的三间出租屋只租出去一间,一个月120元。要是呆在城市里,这点收入就准备申请低保吧。“这点钱够什么呢?我抽抽烟都不够啊。”老头说。这是事实,如果农保金额能够提升到500元左右/月,那么这日子勉强还能过下去。

这实际上就是现在失地渔农民的基本生存状态:赔偿的钱根本不足以对往后的岁月行成保障,农保的钱又太低,本身由于年龄、技术等关系,都不大可能再进入工厂工作。靠近开发区的,早些想好出路的,大都预先造了些房子出租,以租金度日——即使如此,也面临着“拆违”的风险;远离开发区的,实际上收入来源基本断绝。没有工资性收入,没有经营性收入,只有可怜的保障性收入和些微资本性收入。吴江还算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大多数地方连这个保障都没有。

S在武汉有一家小公司,赡养两位老人当然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并非所有人家都会像S家一样,有一个创业型的S存在。在以往,乡村固然是相对贫困,但他们还有一块相对稳定的收入,如今这一块收入被剥夺之后,实际上这个群体重新沦为“发展”的牺牲品。

“今后三四年,这里肯定要大面积拆迁,所以大家都造了些房子。”老头在黑暗中吸着烟,若有所思地对我说。我们身边的狗一直吠个不停。

今后的事情谁说得清楚?这些没法发出自己声音的人们,总是被善于制定规则的一小撮人玩弄。这种情况下,乡土中国,该怎么转型?

2007/10/3
乡土中国,该怎么转型?

这个问题有意思。整个中国社会怎么转型?这也是个同样的问题。
楼主过的这个节意义很大,从文学到国计民生都操心,俺这么说是真的佩服,看到这样的帖子会惭愧,同样是无聊,自己怎么就只是在网上灌水呢?!
ID已送人
秋歌忧国忧民,乃栋梁之才。吾国有此青年才俊,大幸也。
题外:
社保已经是卯吃寅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块早就成为了政府的巨大包袱,早欲甩掉!
而当前的人口政策又决定了目前我国的人口状态是老、中、幼成倒三角形不正常状态,即一对夫妇(都是独生的)既要照顾好各自上头的老人下头的小孩,还要考虑自己的衣食住行!需要多少收入才能较好的做到这些呢?
老有所养,谁来养?
哈!很有幸,能生在这个生灵涂炭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