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17
- 帖子
- 341
- 精华
- 0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5-4-19
访问个人博客
|
7楼
发表于 2012-11-6 13:15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可以有更多体验——朱永新
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1975年的一天,高中毕业后做了一年苦工(搬运工、翻砂工、泥水匠小工等)的朱永新,终于走进了大丰县棉麻公司的大门。那一年,和朱永新同时被招进公司的,全县一共有30几个高中毕业生,其中有一个叫谢玲的姑娘后来成了朱永新的夫人。
现在的人们可能已经无法理解棉麻公司检验员在当时是一份多么好、多么让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工作。一年只有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平时就是学习,偶然也参加劳动。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玩乐……那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和愉悦?何况他们还是以工代干的呢。
在那个年轻队伍中间,朱永新是一个惹眼的人,这不仅因为他会写诗,而且还经常因为要写一些政治性的诗歌而不用下乡劳动,更因为他是一个连老师都敢顶撞的小伙子。因为棉花检验的指标比较复杂,而这些指标可以往左也可以往右,朱永新有时候会对老师的结论不以为然,而老师又觉得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很不听话。
虽然老师们或者并不喜欢朱永新这样的脾性,但是在谢玲的眼睛里,他是一个聪明可爱又很有自己想法的小伙子。当然,这和爱情无关,他们只是一对谈得来、玩得好的朋友。
如果能读更多的书
一年之后的1976年10月,中国恢复高考。已经13年没有过高考了,也许,对于正是在这13年中完成了整个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大学早已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梦了。可是现在,就在刹那之间,那个梦正微笑着向自己走来,那么近,似乎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轻轻地触摸到了。
很多年以后,朱永新曾经引用过雨果的一段话: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
恰逢其时的理想对于1976年10月的朱永新来说,是什么呢?是考大学、做老师吗?他能想到将来有一天,他会成为博士后,成为副市长,成为教育家甚至成为一个可能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人吗?
不到20岁的朱永新其实没有想那么多,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上大学可以读更多的书。在他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住在妈妈所在的招待所里,看的书都是招待所里的客人的,因为客人要走,所以他必须把书在一两天当中看完。在当时的朱永新看来,能很过瘾地读书是天大的幸福。他太喜欢读书了,读书对他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还有,他相信上大学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更多的体验,而丰富的人生体验,正是朱永新非常看重的东西。因此,报考对于朱永新来说,是一种必然、一种义无返顾。
公司惟一的报考者
朱永新是棉麻公司那批年轻人中唯一的报考者。那些伙伴说,我们的工作那么好,又轻松工资又高,有病才愿意放弃呢。
其实当时的谢玲倒是问了父母的意思的,可父母坚决否定了,理由很简单,谢玲的姐姐姐夫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后两个人谁也没能回到家乡,大姐姐去了甘肃,父母不愿意谢玲再冒离开家的风险了。
起初,朱永新的父亲更希望他的大妹妹去参加高考,还让朱永新辅导妹妹复习,因为高中毕业的妹妹那个时候还没有工作。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兄妹两个都考了,并且都填了师范专业。
朱永新跟谢玲说起要考大学的事。虽然自己不参加,但谢玲还是很钦佩朱永新的勇气,她请几位做中学老师的亲戚给朱永新寄复习资料,甚至请他们亲自编写题目。当然那个时候的谢玲在做这些的时候,只是出于一种友谊。朱永新习惯在县城的一个招待所的小房间里复习,偶尔也去县中的补习班听课,各个年龄的学生把补习班挤得满满当当,连后面的空地上都站满了人。
信心满满走出考场
朱永新毕业于南阳中学,这在大丰县是非常好的一所中学,但是在他高中同学里,报考的并不多见,加上经过县里的预考之后,正式参加高考的并不多,最终被大学录取的,只有两个人。
或者是因为朱永新已经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朱家父母倒也并不太在意他能不能考上,他们把叮嘱更多地放在了女儿身上。能记得清楚的,就是考试的前一天,朱永新的大姨送来了自家包的粽子,再三关照外甥一定要吃,说吃了才能考中呢。而朱永新本人,不管考前还是考后,都信心满满的。
当时有很多参加高考的人是几乎带着绝望的心情等待着录取通知书,虽然也曾告诉自己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但心底里却真正只想着一种准备,那就是被大学录取。但是对于朱永新来说,他倒真的很平静,或者因为对自己有信心吧。他心里觉得,自己考得不错,数学应该超过90分,政治差不多应该满分。
上大学改变了什么
1978年的早春,风还带着点寒意,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政史系的录取通知书来了,虽然不是第一志愿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但朱永新还是蛮开心的。命运即将把他带上一条崭新的路,那条路上等待着他的,是风光旖旎还是充满荆棘,对于当时的朱永新来说,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那一年,朱永新的大妹妹同时被盐城师范录取。
不久,朱永新带着一个小木箱和40块钱踏上了来苏州的路。和他坐在同一教室上课的,最大的已经三四十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选拔出5名学生去上海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留在苏州做教育心理学的老师,朱永新榜上有名。正当他意气风发之时,父母却发出了反对的信息,因为他们像谢玲的父母一样,并不愿意儿子永远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身边。经过短暂的为难之后,他坚持了。他说在他的生命中,要决定大事的时候,他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大学的几年里,朱永新像一个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疯狂地读书,被同学们称为“拼命三郎”。为了锻炼意志,他参加了大学的长跑队,经常一跑就是一万米。
20多年后,朱永新和谢玲的儿子朱墨到了参加高考的年龄,因为他的成绩优秀,本来可以被保送直接上大学,但是朱墨却选择了参加高考,从而走进了父亲当初的第一志愿——南京大学的大门。对于儿子的选择,朱永新表示尊重,他觉得不管怎么说,参加高考至少能让一个人多一点生命的体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