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一个适合于高龄化社会的美国城市是怎样诞生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9:27 环球网  
               
                                                                                                                                     作者:张在元
  环球网环球时报讯 一个适合于高龄化社会的美国城市是怎样诞生的
  二次大战结束前夕,美国西海岸一位名叫尔湾的年轻企业家,以创业的全部资本在海边购置了近30平方公里的荒地。朋友们不明白尔湾置地的目的,为他这样大规模囤积土地而既困惑又担心。但是,尔湾认为,战后美国即将进入高龄化社会,将会有一大批退伍军人离开战场和社会劳动者退休,他们需要休息以及养老的家园;此外,美洲或许更多的国家也将会有更多的老人需要适宜居住的社区,欢迎他们到美国加州阳光地带定居。为此,尔湾决定将这片荒地建成一座适宜高龄者居住的新城,并将这座新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尔湾。
  尔湾新城计划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都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法律及其制度保障。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考察了尔湾,并在那里短暂居住,实地感受到当年尔湾的远见卓识符合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目睹尔湾从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到具体环境实施的成功所在,并概括为以下特点:
  1.新城开发目标明确,所有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全部符合以高龄者为主体的人群居住。也就是说,这是一座完全、优先满足高龄者居民宜居的现代社区;
  2.集中、优先建立以保健治疗医院和家庭式康复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保健设施,确保高龄者居民的健康居住生活。这里的医院丝毫不会对高龄者带来住院治疗的不适或其它心理障碍,切实给高龄者带来家居式康复欣慰的环境;
  3.新城功能明确,以健康居住和康复生活为主体,以系统配套服务为基本支撑,所有细部及基础设施完全基于人性化设计与实施。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尔湾连续被评选为美国适宜居住的前列城市。其主要特色及优势显然是纯粹、完全为高龄者提供系统适宜的居住生活与康复环境。
  在尔湾,我想到了国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高龄化社会问题。事实上,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而言,实现“小康城市”的目标集中在政府的决策视野与力度、地方经济条件及社会资源、民间企业开发模式与地方制度保障相关方面的实绩。但是,至今中国各城市对此却存在系列进展障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便是高龄化社会给中国城市所带来的挑战。
  1982年,中国还是一个成年国家。20多年后,中国许多城市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目前,全国已经拥有1.49亿60岁以上的高龄者。在上海,每6个人中就有1位高龄者。中国城市从成年社会进入到高龄化社会的速度快于欧美发达国家。至2015年,中国高龄化社会程度将居于世界最前列。
  高龄化社会首先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基本负荷便是适于高龄者居住生活、健康保障的空间与设施严重不足或不完善。据初步调查,基于高龄化社会给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需求,至今中国城市在政策、制度、法规、计划、城市规划及实施条例准备相当不足;绝大多数民间企业限于商业利润而对高龄化城市开发项目按兵不动……就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基于中国高龄化城市所面临的系列挑战,可以作出下述透视:
  为什么中国人怕老
  中国历史悠久,老者至上,高龄者至尊,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以从小王、大王、老王到王老,等到此人居于“王老”的权势或学术地位,人们无形中会对“王老”肃然起敬;然而,更多的普通的王氏高龄者通常被称为“王老头”或“老王头”,甚至,相当多的社会老人得不到基本的人格尊重或生活环境保障。譬如,在美国,对一个人可以从小到老直呼其名,哪怕他当了总统。当然,各国对高龄者的称呼不一,但是,我们难道不可以从美国人的称呼中感受到更多、更自然、更简练的青春心态吗!
  我们国内一些城市为高龄者建立的居住设施多被称为“老人院”或“社会福利院”。其实,这些名称多给高龄者带来心理障碍,许多高龄者并不服老,不愿意轻易加入老人行列而住进老人院。事实上,“老人院”没有充分考虑到更多高龄者渴望心理健康、勉力自己重返青春心态与活力的心愿,导致许多高龄者对“老人院”望而却步。“社会福利院”本来就是体现政府对高龄者的福利,如果以其它吉祥安康之名取代“社会福利院”,或许可以给高龄者更美好的心理感受及其对新生活的憧憬。
  在美国迈阿密,我发现一座高龄者公寓,周边园林环境景色宜人。公寓拥有为高龄者所提供的居住、保健治疗、康复、交流、学习、娱乐、运动及其相关生活服务功能。这座建筑群居然借鉴吸取了中国西藏民居的建筑风格元素,也融合了西藏佛教建筑的经典形态,从整体风格到外墙基调充满来自世界屋脊的活力,门窗色彩洋溢着东方青春的活力。此地也并非称这座公寓为“老人院”或“福利院”,而是被附近居民赞誉为“青春地带”。我与居住在这座公寓的高龄者谈话中发现,他们的精神状态丝毫不倚老卖老,也未出现对“老”的失望、失落与恐惧,而是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对未来的向往。
  中国缺少适合于高龄者生活的城市
  迈向和谐社会“小康城市”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至今尚未对高龄者居住生活、康复保健、社会综合保障建立从政策到实施计划的系统,各地城市对应高龄者社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缺乏系统对策,尽管局部有所进展,但是思路过窄、做法不一、收效甚微。
  二次大战后,欧、美、日便为高龄者社会开始制定系统对应国策。从国家政策、法规制度、城市规划直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都作出了部署,并在系列城市安排充足土地资源开发高龄者居住新城或社区。对于民间企业开发高龄者居住生活相关项目给予系列优惠政策及其相关法律保障。在美国加州奥克兰,一座近20平方公里的高龄者社区位于风景优美的水库边缘地带,从20世纪50年代开发至今,已经形成完全系统功能,从康复保健设施到高尔夫练习场,从“青春俱乐部”到“橡树健身房”,从“蓝色天空酒吧”到“热带雨林餐厅”,给高龄者带来时尚生活与青春气息。我问其中的几位高龄朋友:“你们住在这里感到孤独与寂寞吗?”对方回答:“这里没有孤独与寂寞,我们只是感到在重返年轻时代的生活。”
  “小康城市”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为高龄者提供生活保障系统。高龄者为城市建设付出了毕生的代价,他们理应得到社会尊重。但是,为高龄者建立生活社区不应只是停留于一种“政绩装饰性”宣传,也不应是那种列于城市重大决策之外的边角项目。否则,“小康”将会出现倾斜或扭曲的象征。为此,中国城市应该以紧迫感及其系统对策对应高龄者社会带来的系列挑战,从社区规划、基础设施到所有细节推进都应该落实到可实现的成果。
  小康城市必须为高龄化作准备
  仔细考察中国城市社区、公共环境及其街道,不难发现普遍缺乏为高龄者所提供的人性化设计与基础设施。在北京,“中国老年协会”办公楼门前台阶高耸,居然没有为高龄者进出方便而设置的扶手与坡道。可想而知,更多的办公楼、商场、餐厅、影剧院、医院、车站又有多少为高龄者切实考虑而设置的必要服务空间和设施呢?
  我们的城市确实为健康人、年轻人考虑与设置更多更方便的服务空间与设施,但是,对于高龄者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项目,既缺乏相应投资政策保障,也不具备必要的实施制度;规划与设计者对高龄者的心理、生活行为、基本生活需求方式缺少体验、了解与考虑,因而从城市宏观规划到具体建筑设计直至环境设计,普遍忽略与忽视为高龄者提供健康生活保障的细部考究。于是,我们在城市里随处可以发现高龄者出行、生活与就医不便的情景。
  作为和谐社会的“小康城市”,基本定位首先应该为高龄者建立完善而普遍的无障碍环境系统,这不是口号,而是基本实施的保障条件。
  “小康城市”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载体,“小康城市”的目标、定位及其实施思路符合中国国情及其社会主义特色;“小康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中国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水准;与此同时,“小康城市”代表中国城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健康成长的趋势。但是,建立“小康城市”的前提必须为高龄化社会做好系统充分准备,面临不可回避的挑战,需要我们向发达国家城市学习与借鉴,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城市科学发展观,为“高龄化”城市建立人性化宜居系统。▲(作者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院长。)

[ 本帖最后由 emmer 于 2007-11-29 20:3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