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忆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华国锋

北京日报2008-08-05

    胡德平在《财经》第9期上撰文回忆,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摘登如下。
   
    5月18日,晚饭后,父亲耀邦见了几个年轻人。客人走后,他对我说:
    我们《理论动态》下一期要出一篇,“历史潮流和心有余悸”。我这半年来是很振奋的,越战越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这篇文章是能站住脚的。我希望有人来驳,驳后我们再写一篇。
    一个多月后,“再写一篇”文章的诺言兑现了。6月30日,文章在《理论动态》第70期上发表,标题定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文章说:在“四人帮”唯心主义盛行的年代里,造成了一种恶劣的风气,根本无视人民的喜怒哀乐,专门讲究摸“四人帮”的脉搏,摸江青的脉搏,靠所谓“摸精神”吃饭。有的人摸来摸去,摸得一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气味都没有了。……心中装着人民的人是最强大的人,他们无所畏惧地在惊涛骇浪中沉着前行。心中没有人民的人是最虚弱的人,最后难免被历史的巨浪淹没或抛到一边。这篇文章,耀邦同志看了五遍,华国锋同志看了两遍。
    当时的舆论还是以“两个凡是”为主宰。但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并未因刊登《实》文,它的社长、总编辑就遭到撤职查办的处分;耀邦同志也未因组织、引领、推动这一讨论而停止他的党校副校长和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工作。其原因,就是“文革”结束以后,党内还是恢复了一些民主生活的生气,政治空气毕竟没有“文革”之中那样恐怖可怕。国锋同志的克制、宽容态度也是相当重要的。耀邦同志8月18日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谈话,应引起历史学家的注意,他说:王任重问华主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怎么回事?华主席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搞清楚,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团结。
    华国锋同志当时作为zhonggong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席,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他认为党内有思想分歧,应强调团结;党内分歧引发了不同观点的斗争,他强调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认为是个理论问题,要搞清楚。他更没有暴怒、不计后果地把形势搞乱弄糟。相反,以后他还为自己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要求停止对个人崇拜的种种宣传。
    1978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华国锋同志讲:我是下了决心叫大家讲话,既然把大家请来了,就要让大家讲话,集思广益。
    华国锋同志的这种民主精神和作风,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也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不知道今天的青年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华国锋同志、了解华国锋同志,我和我的同代人肯定都记得他。在党的十五大上,当华国锋同志以全票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耀邦同志和华国锋同志曾有四次共同工作的机会。第一次共同工作,是在zhonggong湘潭地委开展“四清”运动,两人共同工作长达一年半之久。打倒“四人帮”后,他们初次见面,华国锋同志问耀邦同志:我们在湘潭“四清”,毛主席来长沙,要听我们的汇报,你怎么没有来?耀邦回答:当时我在乡下,又感冒,怕传染主席;再者,有些问题,我也没想清楚,担心主席提问,我回答不出来。华国锋说:应该来,我感冒也要来。
    父亲给我讲过这个小故事,我至今也不知谁对谁错,来也对,不来也不能说不对。两人对GCD开创的伟大事业,都是忠诚不渝的。
    在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获得全党的普遍认可,带来了全党的思想大解放。11月25日晚,耀邦同志回到家,高兴地谈到他的感想:中国人民遭到的痛苦和灾难换来了今天整个民族的觉醒。什么叫“先知先觉”?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思想领先一筹,行动先走一步,原来不想向前走的人也要跟着走这一步……在一个堤坝上,华国锋一锄头打开一个缺口,历史的潮流究竟把缺口冲破多大,这就完全要看人民的力量了,谁也不能事先估计到。
新华网报道,GCD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华国锋,山西省交城县人,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1940年任交城县各届抗日联合会主任,后任zhonggong交城县委书记。1949年以后,在湖南湘潭任县委书记、地委专员等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在周恩来去世后接任国务院代总理、总理。同年10月,粉碎“四人帮”成员及其支持者,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华国锋生前担任过的主要职务:
   zhonggong中央主席(1976年10月—1981年6月)  
  zhonggong中央军委主席(1976年10月—1981年6月)  
  国务院代总理(1976年2月—1976年4月)  
  国务院总理(1976年4月—1980年9月)  
  zhonggong中央政治局常委、zhonggong中央副主席(1981年6月—1982年10月)  
  zhonggong中央委员(1982年10月—2002年11月)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8-20 23:5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华国锋晚年生活:平淡境界从容大度

大公报记者孙志/华国锋淡出政坛以后,居住在北京西皇城根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内,这是原先清代的礼王府。他与夫人韩芝俊在小院内及外墙根种了不少的树、花和菜,葡萄、海棠、桃树长势都很好。他们自享其果,自得其乐,还会拿出许多分给工作人员和警卫队的战士,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许多中国的中老年人,都还记得被尊称为「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华国锋,而对於八○后、九○后的年轻一代,这个名字已经非常陌生。记者年初到京郊门头沟,一个农家饭馆里,并排悬挂着毛泽东和华国锋的画像,非常醒目。这基於草野的怀念方式,提醒一段中国人不应忘却的历史。
    华国锋一生忠诚於毛泽东。每年九月九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华国锋都要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鞠躬致敬。而「毛主席纪念堂」,正是他亲笔题写的。
    书法自成特色
    华国锋一直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但他深居简出,最大的爱好就是研习书法,他的书法端庄稳重,自成特色。近年来的作品多被人收藏,拍卖行情日渐看好。华国锋的会客厅中,悬挂着一张条幅,是他在二○○六年八十五岁时写的,斗大的两个字「清静」,大气从容,很见功夫。评论界对其作品多有赞美,故上门求字者络绎不绝。
    据说,这些年,华国锋到过不少地方,但去得最多的是农村。离开政坛近三十年,他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有一次,华国锋在湖南张家界风景区内,被几位大学生认出,众多游客自动站成两排,向华国锋致敬。「这样的场景,并不全是由於群众对高层领导人的神秘与好奇心理所致,也并不是所有的退位领导人都能享受到的。」
    华国锋对自己的退位也表现得从容、大度。据北京资深政坛人士回忆,华国锋是在毛泽东身后,最早身体力行,实践民主、宽容风气的领导人,在他任党主席时期,虽然不同意否定「两个凡是」和开展真理标准讨论,但他未因此压制、打击或处理过一个人。
据说华品质极佳。


对他知之甚少。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品极好,没有这样人品的人当领袖,中国的过渡不可能完成。
参加交流
是个老实人,但文中有吹捧的意思。搞政治的人不可能完全老实,不过是能力有限,斗不过老邓罢了。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