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学期的借书目录

我印象中保留着大学时代的借书证,刚才在家翻箱倒柜查找了一番,没记错,果然还在,上面详细记载了我大学时期的借书目录,打出来给诸位瞧一瞧,呵呵。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文学沉思录
3、文学理论争鸣辑要
4、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
5、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现代化新论
7、吕著中国通史
8、穆斯林的葬礼
9、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10、经济学(上)
11、先秦史
12、中国当代精英真面目
13、德意志意识形态
14、经济学(下)
15、治学方法谈
16、秦汉史
17、资本论(1)
18、南北朝史话
19、李泽厚美学研究
20、宗白华美学研究
21、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
22、百年孤独
23、中国思想通史(1)
24、中国哲学史(上)
25、反抗绝望
26、美学散步
27、资本论(2)
28、中国思想通史(2)
29、中国叛徒与隐士周作人
30、历代散文选
31、选择的批判
32、简明世界通史
33、简爱
34、纪念陈寅恪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35、何新集
36、治学百家言
37、批判哲学的批判
38、红楼佛影
39、东方的复兴
40、拯救与逍遥
41、中国奴隶社会史
42、谈美书简
43、中国思想通史(3)


    打着打着,这眼皮子就开始打架了,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我得去小睡一会。先就此打住。以上是我读大学时第一学期的借书目录,附带说明一点,我大学时期的零花钱全用在买书上了,所以实际阅读量应该不止这些。联系毕业后这些年来的经历,我的人生体会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读书太杂,最终一事无成,呵呵,睡觉去了。
旧苗真是个百宝箱。

记得我们当时使用的借书证是10行一页、34页一本,我是在三年级上用完的,换了一本新的,用了一半就毕业了。全年级同学中三年级换图书证的有两个人。

后来换了学校读研,还是同样的图书证,毕业前也全部用完,不过没有去换。当时所在的国政系有自己的资料室,独立小楼,整个二层都是阅览室,中间有写字台,起身自己取书,很方便。资料室可以借10本,记录从借书证后面往前记,图书馆是从前往后。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旧苗兄的书单很“正点”,那年龄也是买书最有快感的时候,呵呵。记得那时候读借来的书比较多,现在想来是最大的缺憾之一,因为不便做批注,很多阅读效果因此打折。大学时就要读得杂些,只要在有个基本的思路,稍晚时把阅读面集中起来到某个精细的领域入手就行了。
大一的时候很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 、《论爱与生的苦恼》 、《劝解与格言》 、《论读书》《叔本华论说全集》、《附录和补遗》 、《悲观论集卷》 ,好象有好几大本他书的摘抄,其中有一本在手边,现录其中辛苦摘抄的几段:

在某种意义上,荣誉和声望相比,荣誉的特性是否定的,而声望则具有一种肯定的性质。因为荣誉并不意味着别人认为:某某人具有某种特别的。为他的主体所独有的品质;荣誉只是说明:某某人并没有欠缺根据规则必须作为前提条件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荣誉只是表明这一个人不是一个例外。但声望却表明这个人是一个例外。声望是要去争取的,相比之下,荣誉只需要保有就行了。根据这一点,缺乏声望就是默默无闻,它是否定的;但缺乏名誉则是耻辱,它是肯定的。我们可不能把荣誉的否定性质与被动性质相混淆。恰恰相反,荣誉具有一种完全主动的特征;它纯粹从人的主体出发,以主体的行为为基础,而不是根据别人的所为以及外在的遭遇所决定,这也就是斯多葛派所说的“有赖于我们的事情”。这一点,正是真正的荣誉和骑士荣誉或虚假荣誉的区别标志,我们在下文很快就可以看到。只有通过诋毁侮辱才有可能从外面对荣誉实施攻击。对付这种攻击的唯一对策就是把这种诋毁予以公开,把诋毁者公之于众。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它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

因此,第一个忠告是“生活先于书籍”,第二个忠告是“正文先于注解”,即经验先于思考和认识。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15、治学方法谈
36、治学百家言



借这两本书,起码表明一点,读大学时的我,是想走学术道路的,但我的外语成绩实在太差,研究生考试即便开卷,我也考不及格,而上不了硕士,等于是跟学术说拜拜。不过这样也好,卸掉了包袱,读书就成了纯粹的业余爱好。


2、文学沉思录


人的记忆真是靠不住,这些年来,王元化的著作和研究王元化的著作我都读过不少,但我一直以为,《文学沉思录》一书我尚未有机会拜读,翻检大学时代的借书证,竟然惊奇地发现,我进大学后从图书馆借阅的第二本书,不就是王先生的大著《文学沉思录》吗?这本书当时应该是读过的,但印象的确是不深了。


35、何新集
39、东方的复兴



这两本书都是何新的著作,我对何新从未有过好感,借来读绝对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这个是必须说明一下的,不说明的话,让人误以为大学时候的我还曾是何新的粉丝,那未免就太恶心了。
旧苗够狠的。
我最早读过何新《诸神的起源》,当时自己腹笥空疏,无力辨别,也被他神神道道的说法给忽悠了。回头想想,何新的大嘴学术,对于提高年轻人的学术爱好,还是有点帮助的。
我大学时借的书90%以上是小说,毕业之后看的书,90%以上不是小说
周兄,我读何新,比你晚了十多年,中间经历过8乘8事件,怎么可能对他会有好感,即便是读他的纯学术著作,也很难保持一种完全平和的心态。
刚才回到一半就剃头去了,回来一看,已经上了7楼,要电梯了。

我数图书证的意思,就是说俺当年的疯狂劲要比旧苗高。3年级借了300本书,每个学期就是50本,超过旧苗的43本。而且当年有个原则,少于200页的就不借了,直接阅览解决问题。特别是小说大多是阅览以及向同学借的。

我有个同班同学,当时每个月至少要买20元钱的小说,他每个月自己的定额是要至少读4本长篇小说。我对于西方文学的了解一大半来自这位同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还有,看来很幸运的是,俺当年很少读同时代出产的书,以读旧书为主。比如李泽厚的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一本也没有读过。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其实,大学时代,我买书远较借书为多,读大学时我的零花钱几乎全用在买书上了,那时除了父母每月给我定额以外,外祖父母也不时私下塞给我钱,所以我的手头一直比较宽裕,买书也很大方,每个月买书至少超过20本。和木匠兄恰恰相反,我很早就读李泽厚的书,而且印象比较深刻,走我自己的路是在高一上半学期读的,美的历程是在高一寒假里读的,高二读了他的近代思想史论和华夏美学,另外两本思想史论则是在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读完的。我大一时候的借书目录,可以很容易看出李泽厚对我的影响。
按照家训,俺读大学从来不买书。

书都是人写的,当时俺就有点狂妄的认为,对于那些在共和国时代完成学业的人,大概他们能写的、俺也就能写。事实上,他们写的那些东东,比起100年前的严复、梁启超他们还是要差得多。只是因为忌讳太多,所以他们只不过是在打弯弯绕,玩弄词汇与说法来迂回忌讳而已。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事情还是那些事情,只是不好说。所以我连借都不会去借这样的书来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木匠兄,我承认你讲得是有道理的,可惜我认识到你所讲的道理,已经大学毕业好多好多年了,如果让我重返大学岁月,我的阅读将会有很大的调整。我那时侯买书的确是很疯狂,实际上,我读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自己买书,那时父母每个月给我五块钱,八十年代中期,五块钱可以买好几本书了,读大学前,我的个人藏书大概有800多本,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我查点过一次,已接近2000本,因此大学期间总共买了1000多本书,差不多每个月都超过20本的。不过,在这中间,“同时代出产的书”占的比重太大,白白浪费我大把大把的青春,现在想来,悔之晚矣。
旧苗兄家境真不错。

俺当时全靠17元伙食费过日子,也因为家训,到现在还没有2000本书。

俺实际上在这一点上蛮“感激”文革的,因为所有的权威都被打倒了,所以从小看书阅读就都是和作者平起平坐的感觉,从来不觉得作者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还经常要鸡蛋挑骨头的想办法批判。老实说,在913事件后,就是看老毛的书,也只是平视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说到不读国内新兴读者的书,我也有体会。之前看到诸位在另一帖提到刊物,我就惭愧了,像钟山、十月、收获之类的书,从来没有成为我的宝贝,译林偶尔看过,但也不多。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不再读刊物了,总认为读刊物是不严肃的,偏爱印成书的东西。中国的刊物,大概只有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读书》,曾经是我的至爱,别的,都谈不上。要不,就得再早些,比如70年代末,包括《艺术世界》《文化与生活》《文史知识》《诗刊》,都不依次第地喜爱过。
说西方文学名著,夸口点说,我得倒过来数,看看有哪些是我没有读过的(实际上还有很多)。而国内作者的书,我只能数自己有限读过的,其余,一概没有读过。
这是当时与一拨同龄者共同培育成的阅读习惯:读书,要么不读,要读,挑最好的。既然最好的书大家公认是欧美的,那么,国内那些成长中的作家学者,我就不费那个闲功夫去观摩他们如何成长了。

[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08-9-22 22:50 编辑 ]

佩服

经这贴提醒,也翻出借书证来看,现在看到的,也只是大一的借书记录,大二改电子借阅证的了,此后再也看不到借书信息。

也列举一下: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关系千万重》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不详《美国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没看完)、《西方的智慧》(看完了)
李洱《花腔》
莫言《丰乳肥臀》
余华《现实一种》《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鲁迅《而已集》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罗曼罗兰(傅雷)《约翰克里斯朵夫》
霍桑《红字》
《教父》(没看完)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看了三遍,基本没看明白)
荣格的书(借书证原文如此)
《浮生六记》
弗洛伊德《性欲三论》(个别段落,至今能背)《对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段》
路遥《平凡的世界》(其实中学时期就读过)
陈忠实《四妹子》《白鹿原》
张中行的书
其余的是一些英文课外读物和法律专业读物,不再列举。

当时喜欢阅读的杂志是:
《看电影》
《电影世界》
《莽原》
《当代》
《收获》
《十月》
《芙蓉》
《钟山》
《博览群书》
《书屋》
《海外文摘》
《世界文学》
《诗刊》
《法学家》
《领导文萃》
《江南》
《译林》
《三联生活周刊》
《读书》
《人民文学》
《中篇小说选刊》
《小说月报》
《小说选刊》
《随笔》
……

格外指出,童志刚老师办的《读书文摘》从创刊到我大学毕业,一期我都没落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创刊初那几期,其中一篇,写鲁迅先生和朱安的,当时给配了副丁聪先生画的鲁迅头像,为这篇图,上大学后,我刻意跑了趟定王台书市,买来丁聪先生的名人绘图来看,喜欢得不得了。当时的《读书文摘》,古旧的淡黄色封皮,简洁的版式设计,精当的选文,给人的感觉真好……自办了《读书文摘》“青年版”,我就较少看了,按说我是个青年,该看青年版,可翻了几本,总觉得不对胃口……

[ 本帖最后由 笑笑书 于 2008-9-23 07:57 编辑 ]
我的大学图书馆奇差,所以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早上逃课,泡一上午上海图书馆,有时甚至心一横,连下午也不去了。
其余的是一些英文课外读物和法律专业读物,不再列举。
——————————————————————————————
原来笑笑书兄也是法律专业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看来我与周兄、木匠兄的差距,主要不在读书的数量,而在质量,大学时代的我,是一典型的追星族,只不过追的是学术明星而已,即以上海的学界名流为例,许纪霖、萧功秦、朱学勤、王晓明、陈思和等人的书,我几乎是见一本买一本读一本,甚至连陈思和策划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十多种我也全部看过。我那时侯觉得某位学者不错,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的书统统找来看,比如杨义,我先是购阅了他的三大卷《现代小说史》,觉得不错,又购阅了他和别人合著的上下两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仍觉不过瘾,再购阅了《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和《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全部是购阅,而不是借。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脑子有病。像上面提到的萧功秦,我看他最近在南方人物周刊发表的访台系列,其见识浅陋之极,当年读他的书,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这个帖子好,燕谈的饱学之士,真是指不胜屈。
加个“荐”字。

补充一句

旧苗提到杨义先生的《现代小说史》,倒让我想起另一本书:黄修己的《现代文学史》。我读的那本,似乎是学校翻印的,纸质很差,超薄。当时读这本书,感觉比小说还过瘾。与王小波先生阅读奥维德的《变形记》的情况类似,黄修己的这本书,似乎也是被我“翻没了”的。

一笑。
黄修己的是现代文学发展史吧,这本书我手头有,也看过,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方面是没有什么书,那些人还没有冒出来;另一方面,我们那几届(77、78、79)老油子多,不买账的多。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昨天去上课,有个学生说买了我所有已出版的书,一本本讲出来,还真是读过。听了有点得意,更多的是惶恐。不过好在我那些书都不是以“学术”模样出现的,应该不至于误导青年

[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8-9-22 23:19 编辑 ]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可能

也许是叫《现代文学发展史》,但就我的印象,《现代文学史》的可能性较大。事实上,这本书到我手上,封皮已经不见,查不到出版社,就是黄修己这个作者名,也是在书脊上隐约看到的,并且从此就记下了……那时候偏好鲁迅,一看黄修己解读鲁迅还算仔细,就上手阅读了。

顺嘴一说,喜欢鲁迅这一好也是受舆论影响,其实我读的鲁迅著作,除了教科书里的,其他的不多。并且很少阅读鲁迅专集去看,零星看到的鲁迅,都是在一些论战的选本里。看他们对骂,原想在对骂中细味鲁迅的高明处,结果,天性驽钝,也没体味出来。前不久阅读到陈丹青先生的《笑谈大先生》,谈到鲁迅先生名作《范爱农》的妙处,如何如何,我读到这一处,顿时心潮澎湃,又去找来《范爱农》阅读,以为能感同身受——如你所知,我慧根不足,这回照例是没感受出来。

还是一笑。
回笑笑书,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吧,我手头有这本书,刚才拿出来翻了一下,黄在序言中提到,84年他曾出版有《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一书,也有可能你看到的是简史。


23、中国思想通史(1)
28、中国思想通史(2)
43、中国思想通史(3)



侯外庐先生主编的这套中国思想通史,我中学时就想找来一读,期待已久,所以在读第一卷时还是蛮起劲的,读第二卷时兴趣已大为减退,第三卷则是硬着头皮勉强读完,寒假时朋友给我从北京带回一套(我托他买的),我却再无兴趣读完剩下的三本了。——中国思想通史共五卷六册,第四卷分为上下两册。
侯外庐的这套书,真的是太难读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谢谢旧苗

那就是简史了。

旧苗阅读得细,书又在身边,何不拨冗就黄修己先生这本书,写个读后感呢?我向来不善于这类事,一本书,好就是好,好在哪里,是一概“难于言表”的。

先抛个砖:我读黄修己的书,感觉不在读“史”,像读散文。他对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评价我即便有不同意见,也不妨碍我沉迷于他表达的方式和分析作品的逻辑。
算了吧,我已经好多年不看文学类书,不谈文学了。不管是在以前的真名,还是现在的燕谈,我从未就文学发表过任何看法,我虽然是中文系毕业的,但其实,我根本不懂文学。
致敬!
比起诸位来,俺算是半文盲。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