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43
- 帖子
- 6019
- 精华
- 8
- 性别
- 男
- 来自
-
- 注册时间
- 2005-1-4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今日名流》忆片
对于我来说,提到《今日名流》这个名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感觉,有欣然,也有自责,有幸福,也有疼痛。我不知道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我知道的是,这个名字,与我,与一批人,有着太密切的感情,只要提起她,我,还有他们,心中荡起的永远都不会仅仅是“一点涟漪”。
1993年初吧,那个时候我还在省作协理论室,一边做着内部刊物《当代文学研究》的编辑,一边半专业地写点评论和杂文,生活平淡而清闲。那时,30出头的年纪,精力和热情都很旺盛,因为工作压力不大,就总是有些不满足的感觉,觉得还可以做些什么,所以经常会跟一些老同学和朋友谈到“事业”这个话题。某一天,就聊起了做杂志的事儿来。当时,北京的几个同学刚创办了一本刊物,叫《中国名牌》,我们就聊到,名牌产品之外也该有个名流人物,做一本《中国名流》也会很不错的吧。
于是,由方方牵头,我们向作协党组提出了接办《长江》文学丛刊并尽快将其改办成一本人物杂志的设想。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长江》文学丛刊,也是一份曾经辉煌过的杂志,高峰时期发行量超过20万份,我自己就是她的作者,在上面发过不少评论文章的。但在1993年前后,中国的期刊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一批老刊受到诸多新刊的冲击,尤其是一大批情感类、社会类、文摘类刊物蜂拥挤入市场,迅速造成了纯文学刊物读者群的大量萎缩,而当时的《长江》丛刊,似乎也正遇到了一定的经济危机。说实话,这也是我们要打她“主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在省作协宣布《长江》文学丛刊改组的那个会上,原刊常务副主编陈龄说了很多话,多到最后只能由党组书记强行宣布散会才告结束。陈龄具体说了些什么,我已无法复述,大致是不赞成这样的改组,还有这些年来《长江》对湖北乃至全国文学事业的贡献,以及仍能坚守下去的理由。陈龄兄是性情中人,也是个执着于文学的人,我们都很敬重他,也了解他以及他的同事们那些年的辛苦。但当时中国期刊市场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而政府出资维持的文学刊物,省内只能有一个,就是《长江文艺》,《长江》丛刊要自筹经费搞文学,实在是很难走出长期挣扎的窘境的。
作协领导对于改组《长江》丛刊另办新刊的思路很支持,态度也很坚决。对此,我个人至今心存敬佩和感激,毕竟,变革与因循相比,需要更大的魄力和胆量。当然,我们也是有备而来,动作迅速,很快就组成了新的编辑班子:方方任社长、主编,我是常务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从《湖北日报》辞职过来的李智华任副社长,在《长江文艺》和《长江》丛刊工作多年的资深编辑吴芸真任副主编,杨可鸣任编辑部主任。当年,我们顺利完成了接手后各期《长江》丛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改刊,说起来容易,不过是换个刊名罢了。其实做起来挺难的,因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刊名和内容可以随便调整,那期刊界可就要乱套了;而对于我们来说,把纸上的策划落实到具体的文章和产品上,也无疑是一个未曾经历过的巨大考验。
说到“未曾经历”,有两件事情值得记上一笔。一是,《今日名流》创刊不久就被人盗用刊名、刊号和刊期印发了一本“非法出版物”(后来被有关部门定性为“非法出版的反动刊物”),盗印者者不是别人,乃是我们原来同校同系低两个年级的学弟,而由于有关部门的查禁通知言辞含混,直接导致随后数期正版《今日名流》在多处被强行查缴,个别地方甚至命令禁止销售《今日名流》达半年之久。二是,一位在《今日名流》仅负责发行事务短短四个月的挂名副社长,因被翻出多年前盗印某文学名著的旧案被判刑一年半,虽然该案发生时《今日名流》尚未问世,而立案和判决时这位先生也早已离开,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形还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中宣部的高官在讲话中点名“《今日名流》副社长”如何如何,多家有影响的报纸以“《今日名流》副社长被判刑”甚至“《今日名流》原社长被判刑”为标题来吸引读者,方方为此写了篇社评《新闻应该怎么写》,对事实真相进行说明,结果有个姓高的先生发表文章指责我们:《今日名流》应该跟这些报纸打官司,如果不打,那就是心中有亏理不直气不壮。呜呼,这样的事情,我们真的是“未曾经历过”。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代人——包括方方、李智华和我等——虽然身处90年代,保持的却还是曾经弥漫整个80年代的那种热情和精神,那么全身心投入地做这样一件事情,一生中,恐怕也舍此无它了。现在继续回想,其实那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份稳定的工作,在各自的行当里算不上如鱼得水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市场竞争的残酷至少短期内还威胁不到我们;可我们就是想做事情,于是由此进入一轮长达数年的拼争生活。如果可以再继续回想,那就得承认,我们其实对所有困难的估计都很不充分,在中国,一本内容独特而优秀的杂志,有时不仅不是你最终成功的基础,反而有可能成为你必然“失败”根本原因!
为了改刊,方、李和我专程进京,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昕(现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的引见,我们这几个对公关技巧完全外行的“书生”,硬起头皮拜会了署里领导,陈述改刊的理由,说明改刊的必要,表达为中国期刊事业做大贡献的决心……几天里,《中国名流》的名字不能用,因为“中国”二字不是咱们地方刊物可以随便挂的;《名流》也不行,因为当时黑龙江的《名人》(后来相声演员牛群曾在此刊做过主编)刚刚问世,人家不让你刊名如此近似;最后,我们就站在北京街头,现场紧急磋商,决定叫个比“当代名流”更厉害也更好看的名字——《今日名流》,并终于获得批准。
1994年元月,《今日名流》创刊号问世了。这期刊物,如果从印刷质量上说,恐怕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彩印和正文都很粗糙,但我相信许多读者正是从这一期开始与《今日名流》一见如故的。该期封面是著名摄影家王文澜的的作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荣毅仁的照片,照片上的荣副主席和蔼可亲且大家气度尽显,非常具有亲和力;头条是发在“王者事业”栏目中杨旭撰写的《荣氏家族风雨百年》,可以说是内地最早全面介绍荣氏家族事迹的文章,刊出后被各种报刊广为转载。值得特别提起的还有,从创刊号上开始标识的《今日名流》的英文刊名,是通过自由记者张英请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翻译的;从创刊号上方方写出的《闲说好名人》开始,扉页上的“名流社评”(我自己也为这栏目写过20多篇短文)成为该刊坚持时间最长的名牌栏目。
作为一本追求“现实性、独家性和权威性”的人物杂志,《今日名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恰恰不仅仅是一本人物杂志。一方面,“王者事业”、“外交官秘闻”、“真名士自风流”等栏目长期有独家稿件推出,使《今日名流》成为各文摘类报刊最重要的文章源头之一;而另一方面,长期关注社会事件、文化热点和历史风云,更使《今日名流》成为一本具有强烈“参与”性格的特色杂志。关于王同亿词典风波、“马桥”事件、“中国可以说不”争议、“茅盾文学奖”质疑,关于“文革”30年的反思、“知青运动”的回顾、林昭女士身前身后的寻访、曹海鑫冤案的追问,等等,那些年,《今日名流》可以说是站在中国社会观察以及文化和历史反思的前沿,对每一次社会和思想的波动,都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后来曾以十分惋惜的口吻说道:“《今日名流》现在已经没有了,停刊了,因为它发表过很多好文章。”
仅仅几年时间,到1998年,《今日名流》的邮局固定订户已经由最初的3千多发展到近3万,上升趋势明显,虽然经济上仍有缺口,但前景可谓乐观。今天我要特别写出来进行反思的,是那一年的改版决策,因为后来杂志陷入窘境,这次改版成为主要诱因。
1998年4月,我在上海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期刊展览会。会上所见,促成了我的一个判断,即国内期刊即将进入一个印制豪华、彩色为主的时期,简单说就是,“高档杂志”正在成为主流。从上海回来后便开始筹划改版——改黑白为全彩印刷,改4印张64码为5印张80码,改定价5元为8元。当时,社内人员对改版计划的意见存在明确分歧,作为“主改派”代表,我主要强调的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几次讨论之后,改版方案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当年10月,改版试刊号问世。
现在可以认定的是,我个人当年对国内期刊走势的判断,可以说是相当盲目的。事实上,《今日名流》的基本读者,一直以成熟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所青睐的,是杂志内容方面的独特发掘和思想含量,而时髦装帧,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改版提价后的《今日名流》,邮局订户锐减40%,在新读者还处于观望阶段的时候,一批老读者却已经流失。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了杂志社经济压力加大,内部改革与寻求新的对外合作,由此成为我们必须立即面对的新任务。
1999年《今日名流》3月号刊出有关“文革”反思的专题,这,成为了我的告别演出。4月,我因个人原因离开了《今日名流》,而其他同仁则继续在为这本杂志辛苦操劳,在各种压力下,继续坚持“站在中国社会观察以及文化和历史反思的前沿,对每一次社会和思想的波动,发出着自己独特的声音”,直到2002年上半年《今日名流》因故被停刊。从此,曾经存在八年多、为广大读者特别是知识读者所青睐的《今日名流》,一本被业界定评为“1994年以来创办的高品位杂志”,便只在她曾经的编者和读者的记忆中存在了。
回顾《今日名流》当年的发展,我们特别不应该忘记,省作协前后两任党组书记王锦华、蒋林以及其他党组成员,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怀;美尔雅集团的罗日炎先生,湖北证券的陈浩武先生,武汉天安集团的赵从钊先生,华中电网的黄芳先生等企业界名流,则出于对作家方方的信任和对文化事业的热情,在经济上对《今日名流》给予了前赴后继的无私援助。他们,以及所有与我们一起走过那段历程的作者和读者,是《今日名流》曾经能够辉煌一时的根本保证。我们,即便在《今日名流》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也应该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2008年8月于武汉
载湖北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学研究》(内刊)2008年第二期
[ 本帖最后由 童志刚 于 2008-10-9 12:0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