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你只是个激进主义时代的弄潮儿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原是清廷候补官僚的培养基地,科举废除前(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第四章《学生出身》中有这么一个学堂学生学成之后的安排说明:“恭绎历次谕旨,均有学生学成后赏给生员、举人、进士明文。此次由臣奏准,大学堂预备速成两科学生卒业后! ,分别赏给举人进士。” 而小学毕业则给予附生文凭,中学堂毕业给予贡生文凭,高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大学堂毕业生则“侯旨赏给”进士。  

   正因为这个背景,当初的北大人对自身职业前途,人生目标的定位便是未来的衙门官吏,进了北大,似乎表示你离官途只有一步之遥了。到了后来科举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传统的选官制度从此寿终正寝。而新的官僚选拔制度又一直没能建立起来,路该怎么走呢?把自己看成是新时代举人,进士的北大人对此是迷茫的。这个时候西方的民主选官制度就显得特别有吸引力,他们对“民主”的渴望就是这么来的。可一时之间这种政治制度还无法嫁接进中国这个农耕社会,民主选官制度在商业社会才能有效地运行。所以按理说当时中国迫切需要的本是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化,以培植产生民主制度的土壤。可是,中国的读书人却又是轻商,反商的,他们注定无法成为商业化的积极参与者。作为试图尽早进入政治精英阶层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候补官僚,他们的利益取向决定了他们和当权者之间的政治矛盾迟早会浮上台面。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以北大人为代表的中国候补精英阶层和社会的精英阶层之间的争斗不断改写着中国的历史。

  如果说中国的社会的上下层之间的流动机制在科举时代是学而优则仕的话,那么科举废除之后的流动机制在不断的政治动荡中(特别在1949年后)变成了革命优则仕,运动优则仕。也因为如此,北大人对革命,运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渴望,他们极易受人驱使。他们的不满情绪往往都被转化为剧烈的社会运动。这种社会运动可以是左倾的(如文革),也可以是右倾的(如90-1动乱),总之北大人总会尝试各种各样打破现存社会秩序的手段,象征着传统社会尊卑秩序的文化符号如儒家思想也就很自然地就成了他们猛烈攻击的目标。 
  从一九一九年的五四到一九八九年的春夏之交,是激进主义在中国肆孽的时代。在这七十年间,几乎没有改良主义的立椎之地。革命,运动被看成是积聚个人政治资本的最佳途径。。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最为学子们津津乐道的不是北大的什么学术成就,而是“五四”这个给了学子们登上政治舞台机会的图腾符号,因此在北大人的潜意识里,如果不闹上一闹,他似乎都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北大人。在七十年间的各种各样的政治风波中,北大人都迫不及待地跳上中国政治的风口浪尖。一二九的抗日风潮中有他们,文化大革命他们也跳到了最前线,当然少不了十九年前的春夏之交。北大人一直处在的这种思维状态:北大人存在的价值就是”再来一次五四”。在变革机会来到之时他们理应冲到最前头。 
 如果要在欧美大学里找个同样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自诩为“社会良心”的学校,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那里的学生也很自以为是(在他人看来),喜欢示威。但是,他们闹事的个人动机可能更纯,他们自始至终占在“左” 的立场,永远从批评政府和大企业的角度出发,目的在制衡权力拥有者。也因为这个左的立场,别的地方的美国人给了他们一个不敬的绰号“伯克利人民共和国”。
  北大学生的闹事立场呢,却是忽左忽右的。他们可以受最高统治者煽动,站在极左立场(文革),向所谓“右倾的政府”开战。他们也可以站在右的立场,以西方政治制度为范本,向他们认为的不够右的政府挑战(1989)。如果说伯克利学生的闹事出于本身执着的价值理念的话,北大人的! 闹事带着的却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动机,体现的是候补官僚阶层和权势阶层的矛盾冲突。



[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09-2-17 09:14 编辑 ]
原帖由 怀符 于 2009-2-17 07:22 发表
  北大学生的闹事立场呢,却是忽左忽右的。他们可以受最高统治者煽动,站在极左立场(文革),向所谓“右倾的政府”开战。他们也可以站在右的立场,以西方政治制度为范本,向他们认为的不够右的政府挑战(1989)。
**帖主谈了WG,也谈了十九年前。
  很想听听帖主对一二·九的评价,对五十年前那场风波的评价,左了还是右了?
  其实,说十九年前“站在右的立场”上,那你可真是冤枉了那些孩子了。俺一直认为,这些孩子们当年仍然要的是社会主义啊!
感觉楼主偏激得有些歇斯底里。
作者北大的起源说得不错,说发展不擅长,结论回到原点去有误.
[北大人的! 闹事带着的却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动机,体现的是候补官僚阶层和权势阶层的矛盾冲突。]这个论断怕是臆想的成分更多.
激进主义是激进时代的产物,不:[是激进主义在中国肆孽的时代].首先时代需要激进而不是激进创造时代.面对愈来愈强大的内外压迫,中国人连乡下阿Q都要"激进",北大作为中国高知识高信息高士气之处,能躺下搞学术?躺不下来啊.人家上街"五四"去了,你在家"之乎者也"?日本人要山东省特权下你大腿,你"之乎者也"?周围英美法日俄...流着口水,它们巴不得你"之乎者也".
氛围,把自己"丢入"时代氛围说发展.
[文革]证明,向来"主事者"都懂得利用高知识高信息高士气之处.如果从四川安徽乡下发动[文革],我相信:[闹事者带着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动机],而不是"主事者"的动机.
“......如果说伯克利学生的闹事出于本身执着的价值理念的话,北大人的! 闹事带着的却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动机,体现的是候补官僚阶层和权势阶层的矛盾冲突。”

这句话才是关键!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日本人要山东省特权下你大腿:[北大人的! 闹事带着的却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动机,体现的是候补官僚阶层和权势阶层的矛盾冲突。]?
这句话才是关键!本文的事实逻辑有误.以偏概全不算高档错误.
[如果要在欧美大学里......]
类比应当是全面的,理据俱全的.断两章,取己意,想驳都找不到对手论据在哪儿.
类比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历史的,很烦杂.想就事论事写剖面短文,类比基本无用,太狭义.我吃过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