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有满:在赶超与竞争中走上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30年无锡、苏州发展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无锡、苏州这两个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率先发展的兄弟城市,演绎了一场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竞赛,各自成为苏南经济中的一极。回顾总结这30年两地的发展轨迹,以便于更好地面对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一、从同一起跑线到不同的新起点:30年无锡、苏州经济发展的各个节点
    1.改革开放之初,无锡、苏州两市经济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无锡、苏州都是苏南的重要城市。而在近代,无锡领先于苏州,这是由于无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工商界实业人士的创业,使无锡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人称“小上海”,以至于刚解放时,管辖包括松江专区在内的苏南行政公署都设在无锡。足以证明无锡的地位之重要。而苏州陆润庠创办的苏经丝厂开工也很早,几于无锡最早的业勤纱厂同年(业勤1895年开办,与苏经同为1896年开工),但总体实力逊于无锡。解放后,无锡市、苏州市的领导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各个门类的工业都有长足发展,至1978年,无锡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4.9亿元,而苏州市为31.95亿元,此数据已把1983年市管县后各自所辖县统计在内,因苏州辖6县而比无锡辖3县要略强,如仅从市区一块比较,则两市相差无几,无锡为12.5亿,苏州为12.4亿①。两市可以说在同一起跑线上。
    2.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使无锡、苏州走上不同的平台
    1983年3月,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上的一次尝试。这一体制给苏、锡两地都带来了机遇,但苏州更为有利。在此之前,苏州有市与地区两个并行的行政体系,无锡则分而治之,即无锡属省辖市,无锡县属苏州地区。实行市管县后,苏州地区原辖8个县中有6个(常熟、沙洲、太仓、昆山、吴江、吴县)划归苏州市,撤销苏州地区。无锡市则辖从苏州地区划来的无锡县、江阴县,和从镇江地区划来的宜兴县。
    实行市管县,并不只是区划面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于今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从这点来说,苏州辖6个县,无锡辖3个县,也不仅仅是数量上多少。因为光从表面看,苏州所辖县数明显比无锡多了一倍,但这不是1+1=2的概念,而是大于2的实质。因此,同样是市管县,苏州城市化运作的机动范围和余地就大,发展潜力也就更大,而无锡因区域小,相对就小。这种潜力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愈来愈显示出来。以1983年为例,无锡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6.15亿,苏州为52亿②。此后,苏州与无锡的距离越拉越大,从几十亿到几百亿,甚至千亿以上。
    3.无锡乡镇企业“一包三改”的推广,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创造了苏南模式
    无锡被誉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从现有资料记载,无锡在1955年就已兴办乡镇工业③。但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责任承包制给了同样在无锡农村从事企业的人们以思考和启示,为何不能将农业生产的责任承包制移植到企业的发展上呢?1984年,zhonggong无锡市委及时总结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的经验,即以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把企业干部的任命制改为选聘制,把固定工资制改为浮动工资制,把职工照顾进厂改为考核录用合同制。“一包三改”在全国产生了反响,对于促进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和促进城市体制改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乡镇企业的改革是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一项创新举措。乡镇企业的发展通过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极大地壮大了农村经济的实力,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给苏南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乡镇企业后来在苏南地区都占到“半壁江山”,甚至占到经济总量的70%以上。八九十年代盛行的“苏南模式”很重要的就是体现在集体所有制和乡镇企业上。
    4.邓小平南方谈话给无锡、苏州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不同规模的新区、园区开发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中国大地吹响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角。在1978年至1991年的第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无锡、苏州都是占得先机的。1992年后的第二轮改革开放,苏州则明显更抢先。事情得从两地建立新区(园区)说起。无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12月的苏锡常火炬带(1991年国家科委批准)。1992年11月,国务院同时批准无锡、苏州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时分为锡南开发区和宜兴环保工业科技园。锡南开发区即无锡新区,规模、面积要小得多,一期规划面积5.45平方公里,启动面积2.8平方公里,而苏州新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启动面积6.8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0多平方公里。
    更大的差距还在后面,1992年、1993年,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与一批企业家先后来中国考察,最终确定在苏州开辟工业园区,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8平方公里。无锡经过争取努力,1993年也获得了新加坡在无锡新区设立工业园区的项目。两地的新区(园区)开发如同给两地增添了腾飞的翅膀,但由于苏州既有新区,又有工业园区,单一个区的规模、范围就比无锡大得多,更何况有两个区,所获得的外资、技术、管理等都超出了无锡。这给苏州的发展如同上紧了发条一样,后劲十足,很快就把无锡甩在了后面。无锡急起直追,通过不断调整行政区划,现在新区面积也达到200多平方公里,其规模也相当可观。
    建立工业园区后来成为一种导向,即工业布局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女散花”,而是集聚发展,且有产业集聚效应。此后,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经过整顿合并,又逐渐扩大规模。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惟一的中外国家政府合作的国际化现代工业园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1993年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整顿政策。但由于无锡、苏州都是利用外资,因此,当别的地方调控时,这两个地方反而得到了快速发展,拉开了与别地的距离。而苏、锡之间也拉大了距离。
    5.上海浦东开发,改变了以往无锡、苏州不同的地理位置优势,出现了始料未及的结果
    90年代初的上海浦东开发,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国际资本和产业大规模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功能,长三角的一体化,对无锡、苏州的发展都影响极大。无锡、苏州抓住了这次机遇,获得又一次快速发展。由于苏州离上海更近,所获得的益处更大。近代,无锡地处苏南地理位置中心,水运交通的便利,促使无锡经济崛起。但在以高速公路、铁路、飞机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当代,无锡在交通方面的优势受到了考验。
    从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昆山,被称为是上海的“后花园”,因为上海土地资源紧张、昂贵,生产成本、商务成本高,上海附近的昆山成为投资方的首选,很快成为“台资高地”。昆山在苏南原本属于排名较后的县(市),可现在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市)。当然,苏州、昆山对外商投资的热情服务、措施的得力、政策的优惠都是必不可少的。90年代至21世纪初,正是外商、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热潮时期,机遇瞬息而过。如果不抓住机遇;待如梦初醒,则已晚矣。外商、台商投资当然不仅限于昆山,其他地方都有,但昆山的事例是最好的典范。
    无锡也不甘示弱,急起直追,很快无锡新区成为“日资高地”。日本在华投资的1/6在无锡。
    无锡尽管离上海没有苏州那样近,但无锡有硕放空军机场。这一机场处于无锡与苏州之间,有很大的客流量,无锡利用原机场这一有利条件,在2007—2008年进行扩建,这对无锡的开放,在交通环境上添加了分。
    近几年,江浙沪又兴起建大桥的热潮。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的建成,对长三角的发展又增添了优势,而对苏州尤其显得有利。
    无锡GDP从1978年的24亿元,到1987年达到上百亿,1998年达到上千亿。苏州则从1978年的31亿元,到1986年达到上百亿,1996年达到上千亿。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十年左右各增长了10倍。
    6.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无锡、苏州的发展转轨变型
    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之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改制势在必行。苏南的乡镇企业尽管作出了历史贡献,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并不等于它没有弊端,也并不等于所有的乡镇企业发展都一帆风顺。实际上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乡镇企业也在分化。一些好的企业进行合资联营,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其规模、设备、技术、管理都远非创业时代的乡镇企业所比。而许多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步伐的企业,却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曾几何时,无锡县(锡山市)一直是苏南的龙头老大,它的优势就是乡镇企业,但到了90年代,乡镇企业固有的体制不活、产权不明、管理不善、发展动力不足等弊端已显现暴露出来,特别是许多中小型企业更是每况愈下。而浙江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践证明了在集体所有制下的乡镇企业也有改革的必要。
    在城市,无锡出于是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城市,原有的国有、集体经济所占比例很大,从1979年起,无锡就对中央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方针引起重视。1982年,无锡就提出“转轨变型”,即把企业的经济活动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6年,无锡引导国有企业学习并移植乡镇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灵活的经营机制。80年代后期,想尽办法进行横向联合、协作等,尽力打开市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许多企业还是连连亏损,甚至到破产的地步。改革成为必由之路。
    事实上,苏州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只是苏州由于外资发展明显,掩盖了矛盾。从苏州最早的愿望来看,原本想通过引进外资,来带动本地的民族工业。但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当代,原有民族工业在资金、技术、装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态,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够实现。
    可贵、可喜的是无锡、苏州通过从90年代始进行的企业改组、改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不小的收获。再加上原有乡镇企业的良好基础,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方面,无锡更为突出。在这种态势下,苏南模式也有了新的质的变化,它以多种经济成分混合、经济结构多元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产业结构的调整从80年代就开始,只是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更感到迫切需要,步伐加快。大批企业被淘汰,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需要调整。农业中粮食与副产品的结构比例也一直在调整。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更需要调整。本来解放前,无锡是一个工商业城市,苏州是一个消费型城市,商业较为发达,但在解放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里,不重视三产的发展,这对于作为开放前沿地区的无锡、苏州来讲很不适应。随着经济战略的调整,两市三产比例逐渐提高。而在工业结构中,苏州由于引进外资企业突出,现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包括精密机械、生物制药和新材料在内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群,并正在急速成长。无锡与苏州有类似之处。
    7.沿江开放开发和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是无锡、苏州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当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地区更加融合,但竞争也格外激烈。zhonggong江苏省委适时提出了沿江开放、开发战略,用原书记李源潮的话说:“不打这张牌,将来的饭怎么吃”④。形势迫人,没有新的战略举措,就没有新的发展。无锡所属江阴在这方面做得很为突出。所谓沿江开发,就是利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利用江对面苏北地块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有利时机,进行跨越式发展,既跨江,更跨时。最值得一提的是,江阴与属于泰州的靖江进行了跨行政区域的协作,既把园区设在靖江,江阴投资90%,投资收益10年内全部留在园区滚动,以取得双赢。这一协作自2001年起,在无锡市和泰州市主要领导的倡导下而进行。据说,“江阴——靖江”模式直接引发了江苏全省的沿江开发战略。
    就在沿江开放开发不久,苏州工业园区借苏北的空间,建立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其外延扩展至苏北落后地区,且产业转移并不是被淘汰的落后产业,而是高科技产业。这将带动整个苏北地区的发展。
    无论是沿江开放开发,还是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都是新形势下出现的区域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远景。其意义、效益都将在今后得到进一步显示。
    8.无锡、苏州不同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出现了不同的城市布局和面貌
    无锡从80年代初起至90年代末,城市建设一直是走的旧城改造这条路子。而苏州在90年代初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之时,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聚集区的“三位一体”的道路,所以它至今既有老苏州(古城),又有新苏州(新城),还有洋苏州(工业园区)三大块。旧城改造从节约土地资源来讲,无疑有一定道理,但像无锡这样一个建城区面积原就不大的地方,要发展很难。再说,无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旧城改造意味着就是毁掉了承载于古城上的历史文化。无锡已经在解放初拆掉了古城墙,失去了“水城”特色。在这30年中,许多古建筑、古街又被拆除,这都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也不是人为仿造能造得起来的(往往几十年后,出现再投资建造仿古建筑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积淀起来的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解放后,曾力主保护北京古城,建议另择地建设北京新城,认为北京古城是人类文明遗产。当现在北京花大钱在复原个别古城墙之时,人们对这位提出伟大设想的建筑学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怀念。无锡、苏州也有这方面的教训。无锡、苏州的古城、水乡,其范围不知比现在的旅游热点一江南古镇大多少。相比较而言,苏州由于是建设新城,古城街区风貌的保存要比无锡好一些。无锡南长街北段被拆后,遭到百姓和专家的非议,自此后,南长历史文化古街和清名桥地段的保护受到特别重视。如果说苏州名气大,在90年代初就被国务院批准建设新城,保护古城的话,无锡是经历了旧城改造的成本并不低这样一个曲折历程之后,直到进入21世纪后,才自觉提出城市中心南移,退城进园,调整工业布局,提出建设山水名城(90年代中后期曾规划建设山水城市),建设太湖新城以及各个区新城。近年又规划建设“五城五中心”。2007年,全国政协参观团考察无锡时,认为古运河无锡段是保存最好的。无锡城离太湖又近。建设山水名城是无锡的优势、特色,很符合无锡的实际情况。但怎样在保护好古城、古街的前提下改善居民的生活,值得向先进地区学习和探索。
    至于怎样使城市化从“数量赶超”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无锡、苏州都还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抉择和考验。
    9.从“率先发展”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无锡、苏州各自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进入21世纪,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两任总书记都对江苏提出了“率先”发展的要求,即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也对无锡、苏州分别提出了“两个率先”的要求。应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无锡、苏州一直是率先发展,走在江苏前列的。无锡和苏州早在2005年就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下一步目标是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率先”发展的意义、内涵有了不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速度要求更快,更是要求在科学发展上的“率先”,要求更好更快,好字优先。好是前提、目标。要做到好,是不容易的,因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现在既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效益、水平,还要和谐发展。要像深圳那样强调绿色GDP。无锡以前讲三句话: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统筹发展,现在改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注意在发展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布局、城乡统筹,除了经济发展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外,还有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更注意以人为本,富民为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协调、可接续的发展。
    按照2007年的总体经济实力,苏州GDP达到5700.85亿元,远远超出无锡的3858亿,已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上。2008年上半年;无锡达到了2100亿,全年将会超过4000亿,苏州全年则将超过6000亿。大概在1978年之时,谁也没想到,30年之后,苏州比无锡超出2000多亿。尽管两地2007年增幅都超过15%,但苏州盘子越来越大。无锡的进出口总额每年以美元百亿计,苏州已以千亿计,为无锡的4.1倍。
    30年内,无锡、苏州的GDP分别从二三十亿到4000多亿和6000多亿,增长达200多倍,年增幅均在10~20%左右。这样惊人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缩影。
    二、历史因素、文化软实力、思想观念、无形资产对无锡、苏州30年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实力竞争的背后,往往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且更具持久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有时一点都不“软”。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历史的长度就是文化的厚度,而文化的厚度则是思想的深度。
    无锡人在聊天时,常常会羡慕苏州特别重视文化,曾有一段时间常说无锡没有文化,这是指长期以来对无锡文化建设的不够重视,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才愈益重视。其实,无锡、苏州都有着吴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水乡的气息,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但在文化软实力上,在怎样尊重文化、发掘文化上,怎样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无锡与苏州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无锡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不如苏州,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吃亏在文化软实力上。美国驻沪总领事史伯明博士所言极是:文化历史是苏州第一优势——非商业成本低⑤。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名气历来比无锡大。苏州从秦汉时就是郡,后来一直是州、府,还长期是江南巡按、江苏巡抚、江苏布政司的驻地,解放后除设市外还设有地区(专区)。无锡历来只是县,只是到解放后才设市。说起历史底蕴,就比无锡厚实。光苏州府一地的状元就达50个,而无锡一地已经算多了,也才5个。
    当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时,苏州地区并入苏州市,考虑到历史因素,苏州市管辖的县自然比无锡多。这也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尽管当初张家港曾想归入无锡,但假如张家港真的归入无锡,无锡未必能再辖江阴、宜兴,有可能要去掉一个。
    当初,李光耀带企业家来华投资,开始并没有定在苏州。为何最终落户在苏州,这与有些地方(包括无锡)的争取力度、政策扶持乃至观念都不如苏州,说到底是因为苏州的人文环境好和地理环境好(距上海更近)。
    苏州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明显比无锡强。苏州大学在解放前是老牌的东吴大学。解放后还有苏州医学院、铁道师范学院等。无锡原有的江南大学解放后院系调整撤掉,到90年代后才由轻工业学院演变、恢复原校名,但教育基础不能与苏州相比。当无锡兴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学院之时,苏州早在建立新区、工业园区不久就己兴办,其规模、招生量比无锡要大得多。成千上万的毕业生留在苏州,为苏州增加了实力。当无锡太湖学院实行股份制办学时,苏州工业园区的职业技术学院比无锡还早。该院许多专业都十分走俏,其模具设计与铸造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十分关键的部分,专业水平堪与国内最先进的深圳特区相比。而这两地的模具设计铸造水平又可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德国、日本相比。这些毕业生对今后苏州制造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锡的城市精神为“尚德务实,和谐奋进”。苏州的城市精神为“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两市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但苏州把“崇文”放在第一位,是符合苏州实际情况的,也说明了苏州对于“文”的重视程度。
    苏州,包括常熟,很早就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则到2007年才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在文化建设上往往有大手笔。把电影金鸡奖永久放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畔,有魄力、有创意、有远见。
    苏州编辑出版的《文化丛书》,很受人推崇。《苏州杂志》品位高、影响大。
    苏州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重视。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在中国召开,中国定在苏州,这不但扩大影响,对增加项目也十分有利。苏州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也比无锡多。最近,无锡的道教音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但内行人士讲,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在前年率先进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当时国内音乐人士就表示,玄妙观道乐以宫观音乐为主,规模小、篇幅短、乐器种类配置不及无锡道乐,相形之下无锡道教音乐是最接近民间的,也更富有生命力,可无锡却有无传承人等诸多难堪⑥。
    无锡对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也不少,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如国家保护工业遗产的大会在无锡召开,如对惠山泥人的保护,对薛福成故居的修复,鸿山博物馆的建立,举办吴文化节等。但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去做。
    就无形资产而言,其含义是通过知识资本、认知能力、想象力、创新研究能力等来创造价值,而非通过物质为基础。苏州、无锡之路,都具有无形资产的内涵。
    苏州发展有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亲商理念(亲商、富商、安商)。无锡则有乡镇企业的“一包三改”,无锡人在创办乡镇企业过程中的“四千四万”精神⑦,江阴华西村的创业精神和走共同富裕之路等。这些都无不体现着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都蕴含着人的智慧、努力。但无锡自80年代后期之后,创新智慧、举措相对不如苏州,因此苏州的发展比无锡更快。
    城市特色、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发展中的无形资产,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知识经济时代来讲尤其重要。在21世纪新一轮的全球城市竞争中,在特别注重“机会城市”的比较中,无形资产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而商务成本将不再成为首要⑧。苏州、无锡已有的实践是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多年来,当无锡一些人看到苏州超过无锡后,有强调客观原因的,如苏州所辖县比无锡多,有自夸无锡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市区产值比苏州高,但现在这些原本引以为自豪的指标也不如苏州。这些论调反映了无锡人既有自以为是,又有自欺欺人。实际上,除了上述外,细细比较,无锡不如苏州之处还有许多。苏州有许多地方总是先人一步、棋抢先着,无锡是跟在苏州后面学、赶。比如我们现在讲优化、转型,实际上苏州早就在许多地方进行优化、转型。90年代苏州就在引进外资策略上转型,不以投资数额大小,而以质量来衡量,坚决排斥高耗污染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业。比如在投资方向上的转型,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再加上政策扶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因此苏州工业的含金量——高新技术产业比无锡高,且进入良性循环。苏州对教育、文化的投入历来就大,这一点说明人家有很远的战略眼光。无锡虽然也早在80年代就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但真正做起来就不如苏州。苏州由于教育基础雄厚,很早就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也更容易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无锡则相对滞后,也更需依赖于别人。苏州早就提出了循环经济……今年7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苏州召开,这无疑对苏州的机器人发展又是一个促进。其实,用经济学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还有很多指标不如苏州,GDP现在只是一般意义的指标,看经济实力更要看财政收入占GDP的多少,看CPL(消费指数)多少等。
    苏州所取得的成就无不与他们的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相关,是值得无锡不断好好地学习的。曾被称为“苏南之苏北”的张家港,依靠张家港精神,艰苦创业,率先办起了保税区,取得辉煌成就。昆山在1984年还是个农业县,对外封闭,经济单一。可当年率先办起了开发区,如今已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张家港、昆山离无锡不远,可以经常去看看,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笔者于2008年初到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参观过,该集团是家民营企业,去年生产总值达到800多亿,2008年要超千亿,这样大的盘子,对增加苏州的实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的厂区很少看到人,与上海宝钢一样都是电脑控制。无锡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达到那么高的产值。由于沙钢等企业带动了当地发展,笔者看到锦丰镇附近农村都是大片新建的别墅式农村小区,安静、干净,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特别优美、舒适。笔者在无锡农村还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农民人居环境。而张家港,特别是昆山的城市建设今非昔比,可谓大手笔。
    苏州人还相当务实,做事不张扬。无锡于1993年就提出了“两个率先”,在省内是最早的。当时还提出了“三个领先一步”,但效果不大。苏州在90年代只提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且比无锡提得迟,但苏州的发展速度、水平比无锡高。发展确实要有目标,但更需要有务实的作风和措施,需要贯彻有力。
    无锡近几年提出要从“无锡制造”走向“无锡创造”,强调要有自己知识产权品牌的产品,这是国际大趋势。前两年由海外归来人员施正荣,用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就是创业、创新、创优的范例。
    三、无锡、苏州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矛盾、问题
    通过无锡、苏州的比较,可以看出两地在发展中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都有各自不同的新的增长点。无锡与苏州都走出了一条具有共性又有不同特色的路子。共性是都属于新苏南模式。不同特色是,苏州经济更多地显示出外向型性格,并以外资拉动民营经济;无锡则以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并举,民营企业重组,拉动外资进行升级,江阴板块上市为国内任何一个县级城市所不能企及。苏州、无锡都有世界500强中的企业落户。苏州的实力已与深圳不相上下,不少学者将苏州与深圳比,而且是更高层次、指标上的比较,如苏州在财税收入占GDP的比例、物流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不如深圳。之所以将无锡与苏州相比较,并不是排斥、贬低哪一方,也并不是一定要比出高低(高低是客观存在着的)。比较是为了要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比出各家之长短,互为借鉴、学习。比较可以使我们认真反思。比较是为了更加科学、理智地谋划未来。比较也并不是要两地趋于同构,而是要各自走出个性化的创新之路。比较还应是多视角的,无论哪一方都还应与国内甚至国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
    在总结30年发展历程时,我们不必讳言,还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与问题,如生态环境、资源将是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2007年的太湖水污染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实际上,人们已经在反思,虽然GDP增长了,人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水和空气被污染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不见了,水中的鱼儿不见了。在人们的集体记忆里,美好的景象不见了。难道我们的发展所追求的结果就是如此吗?还有人才问题,无锡尚德的实例再一次证明了要发展必须引进高层次人才、海归人员。再如外资与内资,这既是“两条龙”,又是两条受束缚的绳子。工业与农业,新型工业化要以信息化来带动,但信息产业有待于发展。三农问题,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镇村经济实力壮大,农村养老保障工作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也有在宏观调控下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还有世界经济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银根收紧、要素资源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提高、物价上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次生贷危机、世界能源供应紧张、人民币汇率上升等所带来的压力和困难等。甚至还有未及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对于矛盾和问题,需要抓住体制创新与结构调整两个根本措施,切实解决矛盾和问题。
    以上看来,无论是国家宏观调控还是自身的发展要求,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注释:
     ①《江苏50年》《江苏50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434页。
     ②同上。
     ③《无锡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④《人民日报》,2003年7月23日。
     ⑤《苏州日报》,2004年3月3日。
     ⑥《江南晚报》,2008年6月21日。
     ⑦即“走遍千山万水,说上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
     ⑧陈超等《21世纪的机会垂青哪些城市——解读一份“纽约制造”的国际大都市比较研究报告》,2008年6月22日《文汇报》。
看帖不回帖,不厚道
响应秋歌号召,虽然俺只是走马观花。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任南京市委书记 竭力创造崭新业绩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盛卉)日前,中共中央批准:杨卫泽同志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职务。
  杨卫泽谈南京: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 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在昨天(23日)的南京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杨卫泽说,我完全拥护中央和省委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由我接任南京市委书记,是中央和省委及南京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极大信任。走上这样一个重要岗位,我深感责任重如泰山。
  “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16岁来到南京,对南京我有30多年的情结、20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我在南京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和一山一水,对这里的人民和文化,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知天命”之年,我回到南京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荣幸,是回报南京人民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机会。”杨卫泽动情地说。
    杨卫泽说,在这里我向中央、省委和南京人民郑重表个态,我一定牢记中央、省委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谦虚谨慎、勤奋工作、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接好交给我的“接力棒”,做好南京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五个始终带好头”,即始终在高举旗帜、与时俱进上带好头;始终在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上带好头;始终在勤政廉政、执政为民上带好头;始终在勤奋学习、增强本领上带好头;始终在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上带好头,竭尽全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崭新业绩,让中央和省委放心,让南京人民满意。
  杨卫泽注重与网民交流,曾在人民网和新华网与网友交流
  2005年3月,杨卫泽做客新华网与网民交流。在网友询问平时是否喜欢上网时,杨卫泽表示,平时有时间就上网,主要看一些国际、国内方面的新闻和经济方面的消息。对于属于什么类型的领导以及工作风格,杨卫泽表示,他是个有理性的人,做任何事情以前他都要理性地做一些思考,一旦下定决心,说了就干,干必成,可以说雷厉风行。
  2008年8月23日上午9点30分,杨卫泽又参加了与人民网网友的交流。有网友向杨卫泽提问,“您是否是注重网络民意的人,您会反感不同意见的人吗?”杨卫泽给出坦率回应。“不反感,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每天听到的好话太多了,我们希望听到不同的话。也欢迎网友来跟我们提意见。”
  杨卫泽还对干群关系作出精辟阐述,他非常赞成“没有不称职的老百姓,只有不称职的官员”这句话。杨卫泽表示,“首先干部要知道,你本身就是群众的一部分,你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这样的话干群关系就会和谐。因为你本身就是群众,你和群众之间就没有隔阂、没有高低、没有贵贱之分,你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觉得有这样的态度和观念,就能够使我们的干群关系和谐。”
  杨卫泽同志简历
  男,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工程硕士学位。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入党。
  1990年起历任江苏省交通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处长。
  1996-2000年12月任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兼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江苏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董事长、江苏润扬大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0年12月-2004年11月任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兼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11月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
  2006年9月在中共无锡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市委书记。
  2006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省委常委。杨卫泽同志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十一届委员、常委。
  2011年3月 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