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招收邓玉娇当研究生一类行为导致成本正反馈击穿
邓玉娇虽然被判自由,可是,这个自由人是不能见公众的,要封锁的,要雪藏的,要人间蒸发的,不过,有好事者偏要较真,说要招邓玉娇做研究生。
还有很多公司,要招聘邓玉娇做广告人,形象代表,汽车车模,还有人要迎娶邓玉娇做妻子,等等,为了不让这些因素见光,当局需要调动一个连的兵力,镇守在巴东地区,仍然有好事者不断集结,记者总想拍到邓玉娇的玉照,这可是黄金万两的生意,好事者的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一个连的兵力难以支撑,还是需要增兵的。
当然,还邓玉娇人身自由,根本不需要一兵一卒,问题是当局有这个自信吗?
至于荆州南部,山东南部,那么一个连绝对是不够的,起码是一个师,两个师,你不去控制,又会有好事者去采访,去拍照,去追踪案件,所以,维稳部队撤不得。
但是西域呢?一个师两个师完全不够的,哪里的异族横跨了国境线,他们有武装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发动一场战争,所以,一个师两个师完全不够,一定要一个军。要防止三股力量,所以,重兵把守境外的敌对势力,还有内部的居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个军也不够,还要增兵。
二十多年前,维稳集中在一个广场,把广场清扫了,事情也搞定了,周围的农村在热烈拥护党妈中秧的决定,在希望的田野上进行欢欢喜喜的包产到户。
现在大城市不需要重兵把守,专家教授看来收入不错,讲邓玉娇防卫过当讲得头头是道,在156人鲜血淋漓横尸街头时,他们还是醉心于书琴棋画当中,情绪相当稳定,这果然是不错的,大城市的稳定是好事情,为科学研究、产品创新争取百年难遇的好机遇。
可是边缘的山区呢?地域分布广阔,荒山野林,此起彼伏,一大批维稳部队在山沟里游弋,如同当年国民政府剿匪一般,这个补给的成本就麻烦了。
当少量的事端出现,政府出动正义之师,和平之师,这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刺军需生产,增加就业。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单单维持秩序这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控制真相被发现,重兵一定要把守在那里,否则兵已撤走,好事者又立刻去拍照、采访,还要防止外国记者去拍角度不好的照片,怕就怕在这里,所以,一旦发现外国记者,相机没收,人被扣留,再遣送驱逐出境,中国记者也一样,相机砸烂,人被打一顿,再叫单位领导来领人,回去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为了对付记者、网民无孔不入的探求事实真相,这个成本就非常惊人了,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正反馈的。
还有绿霸,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投入巨资对付民众,然后,让民众买单,税收不断加重,民众的负担越来越重,经济循环恶化。
循环恶化后,首先击穿的还是贫穷的边远地区,然后,派部队去维稳,然后封锁住民众的嘴巴,不断地循环,不断地加重负担,边远地区击穿的案例越来越多,封锁的成本越来越高,封锁的质量越来越差,漏洞也越加多,封锁被被封锁的怨恨也越来越大,最后,对派去维稳的部队也是封锁,封锁得指令不清,维稳部队也乱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