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北大三十一周年时的民意测验

傅国涌:北大三十一周年时的民意测验  
( http://www.tecn.cn )

    1929年12月北大为纪念建校三十一周年,从12月16日到18日发出1900多张测验单,收回571张,其中96%是学生,99%的人年龄在20岁到26岁,99%是男性,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那一代北大学生的看法。测验的题目共有19道,答案在12月24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布,透过那些回答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一些心理和思想脉络。  

    当时正值北伐之后,国民党建立新政权不久,国内仍在不断的纷争和内战中。第一个问题:这次内战有革命意义吗?回答“没有”的占了235人,回答有的只有13人,多数人没有回答。第二个问题:唐生智反蒋是革命的行动吗?回答“不是”的有264人。第三题“汪精卫上台能改造中国吗?”回答不能的有173人,回答“能”和“也许能”的分别是67和23人。第四个问题“ 革 命 军 与 军 阀 的 区 别 是 什么?”回答“没有区别”的107人,回答“革命军安民军阀扰民”和“革命军救国军阀亡国”的有97和51人,两者合在一起要比前一个答案人数多。第五题“现在中国握有兵权者,哪个不是军阀?”回答“都是军阀”的138人。第六题“中国民众最大的敌人是谁?”回答“军阀”的171人,回答“帝国主义”的89人,回答“各种新思潮”的7人,回答“日本”的4人,回答“蒋介石”的2人。第七题你自己的痛苦是什么?回答“经济压迫”有86人,“没有爱人”的73人,“不能作民治国的国民”4人。第八题“最适宜于中国的主义是什么主义?”回答“三民主义”的179人,“军阀主义”的16人,“重商主义”的11人,“共产主义”的7人,“无政府主义”的4人,“法西斯主义”的3人,“重农主义”的1人。第九题是“现在的政治家你最佩服的是那一个?”回答是“汪精卫”的人最多,有97人,其次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有53人,阎锡山有19人,蒋介石只有11人。  

    从上面9题可以看到当时大部分青年学生对政治也不是很关心,所知有限,每个人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生存状况,这在第七题的答案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在1929年冬天的中国,蒋介石的个人权威在年轻一代学生心目中并没有树立起来,汪精卫的影响在蒋之上,但三民主义在那时的青年学生中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十题“现在的文学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回答鲁迅的人最多,有82人,其次郭沫若有75人,凌叔华27人、谢冰心26人,郁达夫、周作人9人,蔡元培8人,陈独秀2人,张竞生2人,林损1人。第十四题“你读过的文学作品哪本最好?”回答“《呐喊》”的人最多,有59人,“《超人》”的有34人(其他《西厢》有23人、《红楼梦》有20人)。大致上可以看到,鲁迅在那个时代青年学生中受欢迎的情况。第十一题“现在的思想家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个?”选择“陈独秀”的39人,选择“胡适”的27人,“吴稚晖”11人,冯玉祥2人。大部分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出现在这三题答案中的人和作品多数都留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中,曾经影响那个时代的鲁迅、陈独秀、胡适,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尽管在571人中,选择他们的都只是小部分人。  

    第十二题和十三题是关于北大的,各种答案也最多样化。“北大最大的缺点是哪一样?”回答“无大规模图书馆”的有139人,“未能接收景山作校园”的93人,“无好教授”的81人,“名不符实”的60人,“自大”的58人,“学生好出风头”的41人,“组织散漫”的34人,“恋爱不用公开”的11人,还有1人的回答是“听差横”。第十三题“北大最大的优点是哪一样?”回答“规模宏大”的123人,“书多”117人,“自由”75人,“有革命精神”64人,“学生军好”47人,“有花王”30人。第十七题“你对北大这次纪念会批评怎样?”答案是“规模大”的有71人,“好”的有24人,“用钱太多”10人,“劳民伤财”的2人。这大概代表了当时年轻人对北大的种种不同认识。  

    第十九题“你理想配偶的条件是哪些?男的回答前三项条件分别是:“美丽”302人、“温柔”245人,“贞洁”73人,另外回答“有钱”的26人;女的回答,“强壮”15人、“有学问”13人、“漂亮”12人,另有“爱文学”4人,“思想清楚”1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第九题是“现在的政治家你最佩服的是那一个?”回答是“汪精卫”的人最多,有97人,其次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有53人,阎锡山有19人,蒋介石只有11人。  
==================
有意思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09-7-19 14:13 编辑
第十九题“你理想配偶的条件是哪些?男的回答前三项条件分别是:“美丽”302人、“温柔”245人,“贞洁”73人,另外回答“有钱”的26人;女的回答,“强壮”15人、“有学问”13人、“漂亮”12人,另有“爱文学”4人,“思想清楚”1人。
——有点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即使当时北大的学子,也非不食人间烟火之辈:选择配偶,无论男女,居然都以“外貌”取人。男性择偶第一条件是“美丽”;女性择偶的第一条件是“强壮”。

还有只有男性中5%左右择偶条件是“有钱”,但是按照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恐怕现在选择“有钱”是第一了吧?我钦佩当时北大的女生有志气,有自立心,居然没有人提到“有钱”这个条件,而现在估计女生的大多数人的理想就是嫁入豪门。为了不造成对女性不公平的倾向,所以还得加一句,男生恐怕也差不多。

这是进步,还是倒退,真不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