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2
- 帖子
- 5867
- 精华
- 1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2-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6:22
| 只看该作者
雷颐:“灯塔”与“大桥”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首名为《你是灯塔》(又名《跟着共产党走》)的歌曲风靡全国,但因被指与苏联一首乐曲雷同而突被禁唱。20余年后的“文革”中,电影《南京长江大桥》中的配曲也因被指与苏联的一首歌曲雷同而被禁映,要修改配曲后才能上映。不同的曲子,相同的命运,个中历史,耐人寻味。
1940年6月下旬,驻在山东沂蒙山区鲁中根据地的抗大一分校,正在紧张筹备“七一”召开的该分校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党代会,校文工团要演节目,同时要创作新歌作为给党的生日和校党代会的献礼。词曲创作任务分别交给年仅20岁的校政治部宣传干事沙洪(原名王敦和)和年仅22岁的文工团副主任、鲁艺音乐系毕业的久鸣(原名王岳)。接受任务后,两个青年人激动不已,灵感迸发。沙洪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写好歌词:“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GCD,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拿到歌词,久鸣也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把曲谱写出来。曲调流畅激昂,有起有伏,结尾雄壮,却并不复杂难唱。
这首歌创作出来后,很快就口口相传,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广为传唱。先是在八路军各根据地传唱开来,很快又在被敌阻隔、远在长江南北的新四军根据地传唱,再后传到国统区,甚至日伪占领的许多城市,也有人偷偷传唱。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首歌传唱更广。在日益高涨的争民主、反独裁的学生运动中,人们高唱此歌;在迎接解放军进城的群众集会中,人们也高唱此歌……解放军开进上海时,电台开始播送革命歌曲,而《解放区的天》、《团结就是力量》、《打得好》和《你是灯塔》这四首则每天播放。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组建不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为数不多的曲目中即有《你是灯塔》。成为开国大典的演奏曲目之一,本应是这首歌曲的光荣,是创作者的光荣,但没想到,厄运却因此而来。原来,在开国大典演奏此曲时,参加典礼的苏联文化代表团的一位成员对陪同人员说:“奏的曲子,像是苏联追悼歌。”
这本来只是苏联文化代表团某成员个人的一句偶感,但当时对苏联“一边倒”,以苏划界,以对苏态度来分左与右、敌与我、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苏联人的随便一句话便是“圣旨”。抄袭苏联悼歌、还在开国大典上演奏……罪莫大焉。于是,这首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在10月下旬便被禁唱。久鸣背着这种“罪名”,被发配到河南一个小县城,先教高中、后教初中、再后教小学,最后全家被下放到农村,“文革”中惨遭迫害,眼睛被打坏。
“文革”结束,万物复苏,久鸣看到了希望。1979年11月,他到当时直接处理此事的zhonggong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冯定先生家中,向其说明几十年前旧事原委。久鸣写道:“冯老对我很亲切,一再说他那次轻听人言,搞错了,对不起我。”“别的同志也告诉我,‘十年浩劫’中,冯老受罪不轻,饱经风雨沧桑,所以能体会到被诬者的心情”。(久鸣:“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曲折故事”,王滨主编:《永远的歌声》,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由于当时“禁唱”并无正式文件,只是口头传达、口头命令,现在也无法以正式公文形式为其“平反”。为解决此事,冯定专门给久鸣写了道歉信,得此信后,久鸣与在延安“鲁艺”时的老师、时任中国音协主席的吕骥联系了《光明日报》,以在报上发表冯信和久鸣致《光明日报》编辑信说明原委的方式为此事平反。
1980年1月15日,《光明日报》在“关于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大标题下,不仅登出了冯定的道歉信、久鸣给报社的信,还将这首歌连词带谱登出。冯定在道歉信中诚恳写道:“现回想起来,这件事如此匆忙,主观地轻信人言,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是一种粗暴的工作作风!经过这数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我更能体会你被诬陷的心情。”冯定反复表示:“我在这里向你赔礼道歉!”可以“用音协编辑部的名义发表这支歌的创作始末和在全国各地流行的情况”以示平反;“另外,我可以用个人的名义,发表对这件事的错误处理的经过,目的是向作者和作品赔礼道歉;另外,总结在执行党的文艺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引以为戒。”至此,《你是灯塔》正式平反。1980年3月5日,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向全军推荐的12首歌曲中即有此歌。
《你是灯塔》因苏联人的一句话而遭殃,而“文革”中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则因电影配乐主旋律被指与苏联歌曲《列宁山》相似而引发一场风波。
1968年9月、12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公路桥先后建成通车,由于“文革”中经济一片混乱,乏善可陈,所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自然被当成“文革”的“伟大成果”热烈宣传。其实,此桥在1960年1月即已开工,“文革”前已建成大半。为了宣传这一“伟大成果”,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专门拍摄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彩色纪录片在全国放映。长长的纪录片不能只有画面和解说词,必须有配乐,此片自不例外,也配有音乐。
没想到,有人向江青打小报告,说这部电影配乐的主旋律是从苏联歌曲《列宁山》中抄袭而来。江青立即调看电影,专门听了音乐资料,认定抄袭了《列宁山》,勃然大怒。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开始严批“苏修”。“文革”的发动即与“反修防修”有密切关系,“苏修”进一步“升格”成比“美帝”还要可恶的“社会帝国主义”,被认为是中国的头号敌人。此时,也以苏划界,以对苏态度来分左与右、敌与我、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只不过与50年代正好相反,略有“亲苏”,即罪莫大焉。
江青马上在京召开有关文艺界人士的大会,在会上作了长长的训话。她回顾自己领导“文艺革命”与“文艺黑线”斗争的历史,说毛主席讲文艺界存在着一条又长又粗的黑线,挖掉这条黑线,还会有新的黑线。现在,“文艺黑线”又回潮了,居然有人拾起现代修正主义文艺的牙慧,把苏联歌曲《列宁山》中的旋律塞进歌颂我们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纪录片,是可忍孰不可忍……由于影片中没有创作人员署名,江青下令要查清作曲者是什么人,并指示此片必须修改配乐后才能上映。于是,这部影片立即从全国电影院和农村放映队统统撤回,修改配乐。
遵照江青指示,有关部门查来查去,终于查清作曲者是上海电影乐团的青年演奏员乐祖风。乐当时才24岁,本是长笛演奏员,但对作曲感兴趣,“文革”中老作曲家纷纷被“打倒”,他与几个青年作曲家一起为当时拍的一些纪录片、科教片配乐。他们还创作了不少音乐片断,录好音后保存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音乐库作为备用音乐素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好《南京长江大桥》,未找专人创作配乐,而是四处找合适的音乐素材来配,找来找去,便在上海科影厂音乐资料库里找到一些音乐素材作为该影片配乐,并以乐祖风所写的一段为主旋律。
上海有关方面立即召开全市文艺界大会,逐字逐句传达江青讲话,强调江青讲话为文艺界敲响警钟,说明对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斗争一刻也不能放松……好在经查明,乐祖风家庭情况和本人历史一清二白,这首乐曲又并非他专门为“大桥”创作,而是新影厂“自找”配乐的,所以对乐祖风并未深究,但还是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他,说虽然他是年轻人,但写这样的曲子说明他深受“文艺黑线”的影响,是修正主义文艺流毒影响的具体表现,应当对其进行“帮助”。会后,乐祖风被迫在上海电影乐团作检查,表示自己在作曲时虽然没有想到《列宁山》的旋律,但脑子里确实残存着苏联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自我改造、肃清在灵魂深处的修正主义文艺的流毒。(袁?:《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3页)
这前后两段音乐都因与“苏联”有关而遭厄运,但反映的时代背景却大不相同。“音乐之声”确是“时代之声”的反映。当然,其中反映出来的对文艺创作自主性的制度性保障问题更引人深思,所以,冯定先生在给久鸣的道歉信中不仅再三道歉,还语重心长地强调,要“总结在执行党的文艺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