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板凳
发表于 2010-1-11 11:33
| 只看该作者
漫谈国民革命军新编第7军军长-黄埔五期李鸿将军
站长王坚整理
李鸿,1904年元月4日出生于洞庭湖南滨的湖南省湘阴县(归岳阳市)县城东李家大屋村。李家世代务农,据云先祖乃唐代邺侯李泌。父李席儒,生二子二女,长子即李鸿,字健飞,原名李凤藻,次子凤章。
李鸿生性沉静,刚刚懂事,父亲就把李鸿送到私塾学习。五年的学习,让他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后来无论是1948年在长春孤城中,还是在台湾被囚禁的日子中,始终不曾怠慢。
因为家境困难,弃学后的李鸿帮助父亲料理农事。1923年,和邻村木盆塘一户湛姓的二女湛爱桃成婚,1925年4月,生子李玉成,后改名定一。
1925年7月,因生活所迫,李鸿告别妻儿,乘火车赴广州,投奔表叔杨觉奄。杨觉奄初投湘军后改在国民革命军第19师胡文斗部任秘书长。杨觉奄介绍李鸿考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央警官学校,年底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正值黄埔军兴,李鸿在这个革命的时代大潮中也想投考黄埔。经过几个月的复习,1926年4月,李鸿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第二团,先当了半年入伍生。11月15日升入学生队,编入工兵科。入校后李鸿随第五期集体参加了国民党。第五期学生入学不久,北伐即开始。
1926年11月30日,学校将炮科、工科学生编成炮兵团、工兵营、迫击炮营,随军北上参加战斗,陆续迁往武昌,学生们沿途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为北伐军展开宣传工作。政治科学生亦随军北上,沿途从事政治宣传,亦参加战斗。而留在黄埔的步科、经政科学生,则担任本校守卫和戍守地方。嗣后,炮、工、政治三科学生进驻武昌授课,与在当地所招收的入伍生总队合并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后以宁、汉分裂,部分学生去南京,部分学生仍在武昌毕业。
1927年8月15日,李鸿所在第五期在南京举行毕业典礼。李鸿被分发到中央军校教导队学兵营担任中尉教育班长。恰好这时候孙立人调过来担任工兵排长,后来升到中校营长(估计两人那时候开始认识),从此李鸿的人生轨迹深深的打上了孙的烙印。用“荣也因孙立人;辱也因孙立人”来形容应该很合适吧。
1927年阴历8月6日孙传芳的部队从大河口渡过长江,第二天占领龙潭。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何应钦率部队拼命抵抗,白崇禧也带兵从东面来支援,经过一周血战,孙部渡江的6个整师和一些特种部队6万多人,仅仅一万多人回到江北。2万多阵亡和淹死,2万多被俘虏,南京政府转危为安。在这次战斗中,李鸿也随部队参加了战斗,但是具体字哪支部队不太清楚。随后,李鸿随部队追讨孙传芳部,就此参加了第二次北伐。1928年,李鸿升任陆军教导师工兵连上尉连长。由于李鸿是工兵科出身,各种技术都很娴熟,但是他又不愿意让士兵在战斗中无辜伤亡,于是就按战斗步兵那样训练他的连队,让战士们掌握步兵的各种技术。因此他的连在教导师的多次校阅中获得第一名。
在李鸿参加过“一·二八”抗战后,得到孙立人的推荐,调任税警总团第4团第2营,担任第4连连长,后到第1营担任机枪连连长。
除了在江苏海州训练外,1933年冬到1934年底,孙立人奉命率第4团到江西参加对红军作战,担负新淦到龙岗的公路交通安全。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税警也调回海州继续练兵。在战斗中,机枪连官兵无一人阵亡,负伤者也很少。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件突然爆发,税警总团即乘火车向潼关开进,并迅速在潼关周围展开布防戒备,但是一直也没有发生战斗。1937年2月底,陕西局势稳定之后,税警总团各部奉令先后回守海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抗战打响了。这一次,蒋介石可以说是倾全国之精锐,税警当然也奔赴前线。据李鸿手下一位排长胡德华回忆:“10月3日,行李运到新埔团仓库,弹药运到新埔火车站。5日全团集中在新埔火车站。笔者的连长李鸿平时从不啰嗦,今日更先陈着,好象要染化这一连安静,心思集中似的。7日拂晓全团抵达上海。第4团与敌人隔河相对,部队和日军隔一太小河,阵地在20、30公尺远,手榴弹一掷就到对方阵地。”
以下来自孙立人的回忆文章:“税警第4、5、6团为第二纵队。阵地右翼接孙元良的88师的524团,在闸北防线。4、5团为第一线。4团又以1、2营为第一线,3营为预备队。10月23日拂晓,我带本团第1营营长李邦钦,第2营营长李鸿,第3营营长张在平,到苏州河南岸去侦察地形。(孙立人回忆这时候李鸿已经升任第2营的营长,但据其他很多人回忆,这时还没有)”。
战斗打响后,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李鸿带领机枪连在刘家宅附近与敌人血战一昼夜,腿部负伤,血流如注,仍挺身大呼:“湖南骡子决不投降,弟兄们,杀啊!”。当战斗激烈时,孙立人来到阵地,嘱咐李鸿坚持4小时就有援兵,但援兵次日晨才到,当时孙立人以为阵地一定丢失了,但李鸿所部虽伤亡惨重,但阵地依然如故。从此孙对李有了深刻印象。战斗打响几天后,10月28日,第二支队长王公亮因作战不力,被撤职查办;孙立人接替支队长并兼第4团团长。后第4团第1营营长李邦钦少校阵亡,李鸿被调任第1营的营长。因为部队伤亡太大,税警第4团奉命撤退,移防苏州河南岸,在丰田纱厂一带布防。敌人占领了苏州河桥上的桥头堡,孙立人指挥敢死队冲锋,负伤13处,李鸿命令机枪连长胡让梨和号长苏醒将孙背回抢救。
国军全线溃退后,税警后撤,于1938年2月被编为陆军第40师。这时候李鸿任第40师204团(张在平)第2营营长。
1938年2月孙立人伤愈后从香港飞长沙转火车返回武汉,找到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财政部重组直辖缉私武装,番号是:财政部盐务总局缉私总队,孙立人成了重组的最佳人选,选长沙为重建基地,3月1日总队正式成立。然后召集老友和旧部:齐学启为总队参谋长,赵君迈为总队附。当时清华大学原计划内迁时,在长沙湘江西岸建有农学院二层教室一栋,于是和清华的领导商量后暂借。成立总队干部教练所,孙立人兼所长,贾幼慧任上校教育长。李鸿,唐守治,陈鸣人等老税警的人相继来投。6、7月,总队人数增加,贾幼慧为总队第1团团长,唐守治为第2团团长,葛南杉为第3团团长。8月,武汉危机,缉私总队内迁贵州都匀,李鸿担任总队3大队(就是第3团)中校副大队长,驻防独山。1938年12月下旬,财政部给缉私总队的委任令正式下达:任命孙立人为中将总队长,齐学启为少将副队长,第一团上校团长贾幼慧,第二团上校团长唐守治,第三团上校团长葛南杉,第四团上校团长李鸿,以后又增加为六个团,还有通讯、特务、工兵三个直属营和一个教导队。
1939年春,黔南行署组建独山行署干部教练所,李鸿任改所上校教育长,后调任都匀缉私总队干部教练所第四任(贾幼慧,王之,唐守治)教育长。
1940年正式恢复税警总团建制,孙立人任中将总团长,齐学启为少将参谋长,不久成立税警总团学兵团。1941年夏,驻防都匀的税警总团学兵团团长王之调到国民党中央外交部工作,李鸿任学兵团团长。当时彭克立任第1营的营长。据他回忆:李鸿在到任后召集连以上军官开会,强调学兵要比一般的部队在精神,体力,战斗技能各方面都要强,要优越。一定要为国家培养出一支精锐之师。李鸿是这样讲,更是这做的。部队素质大为提高,后来学兵团改为新38师114团,成为在缅甸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1942年2月,通过军政部何应钦部长的协调,军委会决定将税警总团的第2、3、4三个团改编成新编陆军第38师,学兵团和特务团一部合编为114团,李鸿担任上校团长。新38师隶属于远征军第66军序列奉命援缅。1942年初日军开始进攻东南亚等国,3月下旬日军第56师团在缅甸仰光登陆,接着18师团也到达仰光,准备切断滇缅公路,截断我国当时唯一的一条国际通路。经过英国当局请求后,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缅协助英军保卫缅甸。新38师奉命于3月27日从昆明出发,急入缅。4月7日,新38师到达曼德勒。孙立人被任命卫戍司令,率领李鸿的114团第2、3营和师直属部队守城。114团1营在营长彭克立的率领下担任腊戍机场和中国驻缅军事参谋团的警戒任务。112团镇守纳曼德克,113团在乔克柏当。4月8日,蒋介石来到曼德勒,检阅了114团的部队,非常满意。邀请孙立人、李鸿夫妇合影。
当时的曼德勒已经遭日军轰炸,满目疮痍。孙立人调集部队掩埋尸体,休整道路。李鸿更是身体力行,和部队一起清除瓦砾,修整工事,弄得周身泥土。史迪威将军微服私访,见此情景对李团长大加赞赏。
4月20日夜,李鸿指挥114团在开赴前线途中,在坎特纳解救出了英军200多人。但是这时英军已经决定放弃缅甸,新38师奉命掩护英军撤退。4月26日,新38师撤到伊洛瓦底江东岸。27日,回到曼德勒,掩护中国远征军向密支那撤退。5月2日,114团与日军在伊洛瓦底江激战。3日,全军过河后,114团开始向英多步行前进。5月12日,112团在温藻被围,李鸿率114团奇兵杀到,消灭日军第33师团215联队800多人,解救了被围的战友。创中英联军大撤退中唯一的大捷。亚历山大、史迪威、罗卓英等将军都亲电嘉奖。由于日军进展迅速,已经切断了中国军队回国的道路,鉴于当时的形势,孙立人没有听杜聿明的命令,随大部队回国,而是选择西渡钦墩江,撤往印度。正是这一决定救了全师官兵的性命。5月27日,新38师部队进入印度,到达英帕尔以东的普勒尔镇。而杜聿明指挥的远征军其余部队在野人山损失惨重,几万官兵命丧他国,还不是死在战场上。
当时撤入印度的英军大都溃不成军,但新38师却纪律严明。出乎英军军官的意料。到达印度后,新38师转到在兰姆伽整训。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兰姆伽以后成为举世瞩目的名城了。114团最先进驻,整理修建改造英军留下的营区,以后有人将李鸿誉为:“兰姆伽训练营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这真是恰如其分。以后,国内的新兵陆续搭飞机竟驼峰航线飞来,部队得到补充。经过艰苦训练,新38师的战斗力得到迅速提升。以后,中国驻印度军队成立新一军,郑洞国任军长,辖新22和新30和新38师。这时候随参谋团撤回国的114团1营才飞到印度归建。
1943年3月,新38师奉命开到印度边境小镇列多,掩护工兵修建中印公路。拉开了反攻的序幕。114团是整个部队的先锋,李鸿率部队的任务是打通野人山,占领险要据点,掩护中美双方联合筑路的工兵部队,修一条从列多经胡康河谷,接中缅公路的中印公路。李鸿率114团旗开得胜,先解救了被日军追到阿萨姆边境的英军,攻克“鬼门关”,消灭在此据守的日军,打开进入野人山的通路。然后与优势日军对峙三个多月,最后撤回列多,防务交给112团。1943年10月,缅北雨季结束,新38师开始对胡康河谷的日军发动进攻,112团先占领了新平洋,开辟了前进的基地。但是日军18师团第23旅团第56联队在于邦包围了第112团第1营。
12月21日,孙立人带领李鸿的114团经二十多天的行军到达于邦,经过七昼夜激战,毙日军第18师团第56联队长以下1600余人,解救了被围的112团一个营。日军第18师团是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擅长森林和山地作战,遭此重创,很是震惊。史迪威将军得到“于邦大捷”的消息后,高兴的大喊:“李鸿真是好样的,真行。”立刻驱车到前线,找到李鸿,一见面就对孙立人师长说:“李鸿就是我的‘蒙蒂'!!”从此,“李鸿是东方蒙哥马利”一词迅速传遍全军,连日军都知道了。
我国军队挟胜利之余勇,于1944年1月以114团前进到胡康河谷中段的孟阳河。从1月11日到2月9日,大小50多仗,114团消灭日军少佐以下600多人。2月,114团和113团合击占领大柏家,然后部队进入休整。3月,114团与新22师会师卡盟。4月,胡康河谷战役以中国军队胜利结束。随后,新1军挥师孟拱河谷,114团居中,向南挺进。渡过南密河,击退日军55联队,连克10余处要地,直逼孟拱城。但这时候,进攻孟拱的114团突然消失了。原来,李鸿用兵善于出奇兵,他指挥部队转入杳无人迹的原始山林中,在孟拱的侧翼冲出,切断敌人密支那到孟拱的补给线,把外围的敌人都压缩到孟拱城中,一举歼灭。23日,1营长彭克立开始攻城,这时候,英军空降77旅请求由他们攻城,结果英军在日军的火力面前狼狈退回。无奈,英军只要请中国军队继续进攻,我国军队一战荡平倭寇,6月26日占领孟拱。因此役英皇特授予李团长金质十字勋章一枚。史迪威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李鸿真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堪当重任。”孟拱河谷战役后,新38师和孙立人,李鸿等威名远扬。8月5日,中国军队克密支那,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胜利完成
1944年8月,孙立人升任新1军军长后,推荐李鸿升任新38师少将师长,114团副团长王东篱升为团长。10月,新1军攻击八莫,新38师是主攻部队,到11月中旬前扫清了外围。日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八莫修筑永久性工事,准备坚守三个月没有问题。八莫是李鸿师长指挥的一次陆空协同作战,步炮协同作战的现代化战争范例。在美军轰炸机的配合下,从11月15日恶战到12月15日,我国军队与日寇一个堑壕,一个地堡的争夺,战斗的惨烈可以想象,最后占领八莫,这一仗消灭日军2400人。盟军当局后来将八莫市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李鸿路”。
就在激战中的11月30日,李鸿接受了美国政府授予的银星勋章。表彰他在胡康河谷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此之外,李将军还获得过国民政府颁发的宝鼎、云麾、忠勤勋章,英皇颁给金质十字勋章一枚,美政府颁发胜利,懋功勋章各一。
1945年1月27日,自滇西向缅北反攻的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会师于畹町附近的芒友。2月,在南坎举行隆重的会师典礼,李鸿担任大会指挥官。
然后,新38师一路扫荡敌人,在3月2日,抵达腊戍城。3月8日,经过24小时的激烈战斗,攻克该地。中国军队此役消灭敌人近万。到3月末,中国军队结束了在缅北的战斗,全军集结在腊戍等待回国继续消灭倭寇。8月15日,日军投降,新38师奉命接收广州市。8月25日,新38师军容整齐,一律美式装备,以军乐队为前导,进入广州。
随着国共和谈破裂,新1军奉命于1946年2月下旬乘美军第7舰队的船北运东北。3月,新1军(孙立人当时去英国接受勋章)和60、71、93等军陆续运到秦皇岛、葫芦岛。新1军到达沈阳后,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其在4月2日前占领四平。在梁华盛中将的指挥下新1军和71军于3月18日开始沿中长铁路向北进攻,因为东北民主联军决定死守四平街,在民主联军的节节阻击下,经激烈战斗,新1军于24日占领了铁岭,27日占开原。4月4日占领昌图。
4月7日,四平外围战斗打响,新1军从昌图开始北进。中午12时,新38师进到昌图西北的兴隆岭,柳条沟地区。结果当夜遭到民主联军一纵的袭击,新38师损失1个加强连。在战斗中,李鸿的临时指挥所也曾遭到攻击,李鸿指挥师部人员拼命抵抗,带领特务连反击,将民主联军打退。新1军50师148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损失了一个营还多。梁华盛见此情况,拼命叫苦,结果被郑洞国中将取代。
攻击新1军不克,民主联军转向71军,4月15日,解放军在金山堡围歼71军87师,与此同时民主联军一纵2师在四平西南的莲花泡,泊树林子等地阻击新38师3天3夜。18日,新38师终于推进到四平以西,和50师形成对四平的夹击形势,但新30师师长唐守治却有些畏缩,迟疑不前。这时,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也云集在此。新1军一直激战到4月26日,还是无法突破解放军的防线,形势陷入僵局。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7师向新38师发动进攻,结果民主联军损失1000多人。后来形势变化,本溪被国民党军占领后,新6军等部队迂回攻到四平的侧面,解放军在5月19日放弃四平,新38师才在19日深夜进了城。
新6军继续向长春,新1军的新38、新30师在四平、公主岭一带休整,只有第50师向北继续推进。5月下旬,国民党军60军184师在鞍山、海城一带被围。杜聿明要新30、新38两师火速南下救援。等到新38师赶到辽阳时,184师师长潘朔端已经在海城起义了。新38师重占鞍海等地,一直驻守了2个多月。后来因为在长春的新6军军纪不好,于是把新1军调到长春。
8月,新1军进驻长春,孙立人兼长春警备司令;新38师被派到吉林市驻防,李鸿兼吉林市警备司令。对外番号称为“新8军”。这一段时间东北全境停战,双方都忙于休整。在吉林期间,李鸿结识了在吉林市一所学校担任音乐教师的年轻的马真一女士。1947年元旦后,李鸿与马小姐举行了婚礼,东北保安副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梁华盛主婚,孙立人证婚。
从1946年冬开始,东北民主联军开始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在1947年1月6—8日,塔其木守军新38师1个营558人被消灭,与此同时,新38师113团团长王东篱带领的2个营1000多人在张麻子沟遇伏被消灭,王团长阵亡。1947年5月,驻守老爷岭的新38师112团团长张之杰在率部队撤回吉林市途中也遭到伏击,在战斗中阵亡,全团大部被消灭。
1947年4月,由于内部权力斗争,孙立人被免去新1军军长职务,50师师长潘裕昆升军长,李鸿升为副军长。随后,驻扎在磐石的国民党60军在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中被打的七零八落,退到吉林市,和新38师一起守城。8月,新38师回到长春,归还军建制。李鸿兼任长春警备司令。
陈诚担任东北保安司令后,于11月间把在长春市的新1军和归新1军指挥的三个暂编师扩为两个军。以50师、新30师、暂53师和新1军直属部队编为新1军。新38师、暂56师、暂61师编为新7军,李鸿升任新7军中将军长。新38师只有114团基本没受到过损失,112、113团都是补后重建的;暂56师是原伪满铁石部队改的,被消灭过几次,虽屡经补充,但实力在新7军中最差;暂61师也是东北地方保安部队改编,虽然从原新1军中派出很多军官和骨干到几个暂编师中,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肯定是不如以前了。再加上新7军指挥的其他地方部队,新7军三、四万人。新38师的两个团都被消灭过,虽经过补充,但实力也下降。1947年底,新1军南调沈阳,只留下新7军困守长春。1948年3月,解放军经过夏,秋,冬三个战役已经控制东北的大部分,整个东北的国民党军已经处于守势,第60军奉命放弃吉林市,收缩到长春,新38师师长史说奉命带兵接应。嗣后,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中将被派到长春兼任第1兵团司令,指挥新7军和60军。60军军长曾泽生中将兼兵团副司令。两个军及地方部队10万人开始了7个月的守城。长春市历史上的一出悲剧拉开了序幕。
1948年5月,解放军10万多人开始对长春市的围困,长春大房身飞机场不久也丢了,一切物资除了空投外都进不来了。军队还勉强有点东西吃,老百姓可倒了霉,没有粮吃!解放军在开始阶段还不允许老百姓出封锁线,结果无辜的百姓大约15万人被饿死。整个东北战场上双方阵亡的也没超过10万啊。内战,消耗的是自己的国力。惨!
从5月底开始,新7军和60军几次试图外出抢粮,出击,都被打了回来。辽沈战役开始后,锦州被解放军占领,长春市的国军更慌张了。1948年10月6日,新7军38师两个团向飞机场进攻,但是解放军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前炸坏了跑道,最后一次尝试也失败了。回到城里,曾泽生问李鸿新7军的士气如何,李鸿表示士气低落,守不住,突围也无望。10月的某天,李鸿到临时救护所看望患病官兵,不小心也感染伤寒,10月中旬,病情加剧,更可能是当时的形势让他愁的没办法,于是把指挥权交给副军长史说,在军部地下室辟一病房,由已经怀孕的马夫人护理。
蒋介石严令郑洞国10月17日突围,可就在10月16日夜,防守长春东部的60军起义,并开始对新7军阵地警戒,新7军上下一片混乱。据新7军副军长史说回忆,他不想打了,准备和60军一起起义,但李鸿的意思是坚持继续守下去,于是在上午10点召开全军营以上军官会议,结果争论不休。副军长史说和参谋长龙国均研究后认为,打:没希望;起义,李鸿又病,他们两号召力不够;决定走第三条路,全军投诚。结果与会大多数人同意。李鸿心中虽不愿意,但也没有其他办法。
郑洞国得到消息后,前来李鸿处,李说一切都听郑的,如果要突围,把他绑在担架上他也要跟着突围。
1948年10月19日,新7军投诚(要了解更多的请看长春市文史资料1988年第2期:新七军投诚)。而就是一个月前,即9月22日,李鸿被国民政府正式铨叙为陆军中将,可怜这为国府的正式中将才做个二十几天就没了。
1948年10月25日,李鸿躺在担架上出了长春,经吉林到达哈尔滨。解放军派专人给他看病,不久病愈。11月,马夫人产下一女,取名哈生。解放军多次劝李鸿参加解放军,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只是希望回湖南老家。1949年6月,中共同意李鸿返回原籍,临别,郑洞国再三劝他不要回去,但李鸿去意已决。7月,他到湖南长沙后不久又回到了湘阴故居。这时,李鸿收到了孙立人托人从台湾带的信,希望他去台,经过几个月的思考,1950年2月3日,李鸿和夫人马真一带着女儿经香港赴台。5月抵达台北。蒋介石亲自接见了李鸿,并许以军长或军校校长的职务。但几天后,李鸿就被捕,以“匪谍罪”立案,随他去台的部属10多人也相继入狱。李夫人也不能幸免,被关七年,于狱中产子李定安。起因可能是香港一家报纸说马夫人在北京期间受中共命令来台策反孙立人将军,后来证明是谣言。李鸿坚决不承认后来以丢失长春的罪名被关押,一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政府大赦,李鸿才被放出。
1988年8月15日,李鸿在位于台湾省屏东省立医院去世,享年85岁。9月3日,在台湾军人节这天,在屏东为他举行追悼会。遵其遗嘱,骨灰由其夫人马女士送到香港,在大陆的两个儿子10月去香港,恭迎骨灰回湘,安葬于湖南长沙。
李鸿的原配湛夫人于1939年9月去世。1945年抗战胜利后与徐志辉女士结婚。到东北后,李鸿又娶马女士。以后携马女士入台。李鸿子女具体情况不清,在湖南老家有二子,定一,定国;在台有一女哈生,一子定安。很可惜李鸿去台了,而且去了也没得到好运,更可惜没能为后世留下史料。可惜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