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746
- 帖子
- 1347
- 精华
- 2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10-4-18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9:16
| 只看该作者
家史随想-我的外公苗敬一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0-4-24 13:40 编辑
有时候我在想,是什么让我这个小时候喜欢看《上下五千年》的人,连个家史都搞不清楚。其实我根本写不出我的家史来,因为我既没有文学修养,又没有好的记性,关键是:我跟父辈,祖辈的人交流太少了.
我记得小时候寄住在南京的一个叫张家菜园的地方,那是个2层楼的房子,听说以前还是我外公的住所。楼上有4-5个房间,而我们一家仅有其中的一小间。听说其他的房子原来也是我外公的,后来外公被斗倒之后,房间纷纷被抢占去了。
我出生的时候,正值文革的晚期,我出生没多久,我妈妈就随我的外公下放去了。一连好多年,我都是在我爸爸的自行车上长大的。我爸爸叫我认字,背书。他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我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背雷锋日记和毛主席诗词。可是我一点都不记得了。不仅不记得这些事情,也不记得雷锋日记和毛主席诗词的原文了。一句都不记得了。
我的外公在下放回来之后,曾经还搞过一个大家庭聚过餐,可是后来没多久,就去世了。而我的记忆,跟我的外公有交集的地方,就此中断了。零星的记忆仅在于我妈妈有时的念念叨叨,和我的外婆曾经的简单对话。而我现在手中所有跟他有关的东西,就剩下几张老照片了。
妈妈说,外公家里原来有很多字画,后来抄家的时候都给抄走了。不然我们家应该比较有钱。我曾经为我家庭的艰难而感到无助,这也是我放弃考研直接出来工作的直接原因。挣钱糊口毕竟是重要的阿。
好久没看过我的外婆了。我的外婆今年大概已经95了吧。我想一定是她开朗的性格,让她能活到现在。外公平反后,曾经赔了8000多元钱,当时好像是不小的数目了。因为工厂的工资也只有几十块钱。可是她给自己的儿女们这家送送,那家送送,钱财基本都散尽了。
外婆提到过,我的外公被批斗的时候,她曾经对批斗他的人破口大骂,说外公搞革命的时候,这些批斗的小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1]
我的外公叫做苗敬一,他长得很高,脾气又好,倒是我外婆的脾气比较凶。所以脾气好不好其实并不能成为长寿与否的理由。当然,我认为外公的去世跟他被批斗后,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有关。知识分子在受到打击的时候,有部分人很难再站起来,是因为在痛苦中,他们思考的更多,体会的苦难也就更重。
好在有了网络,我没直接从家里得知的一些外公的信息,现在在网上能搜索到了。所以下面的信息,仅仅是跟我奶奶和我妈妈曾经跟我说过的一些做了些简单的印证。
外公曾经当过沛县中学的校长(1934.8-1938)[2],当时,后来就任南大校长的郭影秋[3]正好在沛县中学当教务主任,所以两人还有点关系,他们还一起坐过牢。[4]从郭影秋的几篇回忆的文章中,都能看到我外公的名字。有一封给别人的信中,他提到了我外公跟他和诗的事情:[5]
“
八:致向平(1957.1.12)
(前缺)?
题明陵石相?
陵前拱立几星霜,多少人来较短长。
浑欲忘情心匪石,此中苦味自家尝。
苗敬一同志寄来五十初度诗一首征和。他是第一次做诗,做的不好,我和的也不高明,录供一阅。
敬一五十自咏原作?
朝华虽谢赖夕拾,壮志悠悠鬓已丝。?
慢道旧友多胜贵(原句如此),且将迟暮献盛时。??
和敬一五十自咏用元韵?
壮年奋臂逐封豕,落拓白门鬓有丝。?
七月食瓜八月稻,丰收常在晚来时。
?
祝敬一五十寿叠前韵?
吴山微水旧相知,风雨鸡鸣忆向时。?
多少艰辛多少路,殷勤总自吐新丝。?
上次来信说,我们都是将近知天命的人了。关于知天命,我同意你的解法,即知道自然规律。还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人即持此一句说孔子是唯心论者,你看他是“唯心所欲”啊。我觉得把不逾矩联系起来还可做别解。即孔老二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他所考虑到的问题,都能合乎自然法则(矩),这样,说他是唯物的也可以。?
关于《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你向我推荐三次了,我只看过电影,没有看过小说,今年寒假无论如何要读完它。至于还要读什么还没有十分确定。我想不多读,补做哲学笔记,把读得粗糙的地方再返一下工,有可能时就读读有关《资本论》的介绍,为下学期读资本论作准备。?
……?
敬礼?
影秋
1.12.1957 ”
从外公的诗中可以看出,经历了战乱的外公,觉得人生"朝华夕拾",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希望自己50岁了,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57年初的文字,当时正直大鸣大放,尚未反右的时期,可能还想为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外婆说过外公曾翻译过资治通鉴.我查了一下,网上还有外公1960年还出版的《通鉴故事选译》[6][一九六零年十月第一版一九六二年八月上海第四次印刷],这是个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如果我当时家中有这本书的话,也许会激起我对中国古文的兴趣,也不会让我现在基本没有古文的功底。
其实外公在1947年就出版过一本叫做《中小学教师手册》的书。[7]外婆说当时国民党的教育部的人都很尊敬他。她感觉现在的当局对教师的态度还不如民国时期的国民党。
其实我能讲的也就这么多了。我现在也没其他的途径了解我的外公了。我能知道的就是,他是一个普通的善良的教育工作者,曾经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点事情。可惜,都没成功。
附注:
[1]她提到的这个,大概就是后面提到的跟郭影秋有关的事情,我外公被批斗,除了当过沛县校长之外,还跟曾经做过牢有关。
[2]《我校历任校长》,沛县初级中学/沛县第一中学网站,http://www.pxcjz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87
[3]郭影秋(1909-1985.10.29) 中国教育家,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1932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1934年任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务主任,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教务主任的身份掩护下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在微山湖一带发动组织抗日,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后分别担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川南行署副主任、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1957至1963年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78年人大复校后任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主要著作有:《往事漫忆》,《抗日战争前徐州旧事杂忆》,《郭影秋学术传略》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346.htm
[4]《我在徐州监狱中》郭影秋,http://www.jsts.gov.cn/news_con. ... ClassID2=97&ID=1996
[5]《郭影秋谈诗书简:八:致向平(1957.1.12)》,http://www.pzgl.com/news_con.aspx?a=512&id=3088
[6]《通鉴故事选译》,苗敬一,中华书局,1960,http://shop.kongfz.com/book_deta ... 151668&shopId=10789
[7]《中小学教师手册》,苗敬一,拔提书局,1947,http://youa.baidu.com/item/a31f18e06d9de558207ad6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