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中国贸易逆差构成解析

现状表明对于汇率的调整并不足以改善全球贸易不均衡的情况。如果真的能改善,那中国就无需担心人民币的汇率,是不是就应该担心经济过热了?
  中国2010年3月的月度贸易逆差为7.2亿美元,这是自2004年4月以来的第一次。而且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提出迄今最严厉的控告,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认为中国领导人通过控制人民币与美元进行固定汇率的挂钩从而获得稳定的贸易顺差。
  中国3月的贸易逆差数据显示,首先,中国的经济拉动并非主要依靠出口。出口是中国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全球市场的波动或者外部冲击将对全球的经济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就像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的经济主要是靠消费和投资拉动的。
  确实,中国的出口同比2009年下降了16%,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然而,归功于国内消费增长16.9%(通过对全国消费额的统计得出)以及33.3%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中国去年的GDP增长高达8.7%。
  此外,虽然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被预计占到了GDP的70%,这一数据也被人们误解,中国的出口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对外贸易的净值增加仅仅为GDP的15%。
  因此,净出口增加在中国GDP增幅中占到了10.8%,或者说只占2008年9%GDP增幅中的1.1%。相比于德国,其净出口总额增幅占到了2008年GDP增长的64%。与此类似的是,日本的数字为33%,韩国为28.6%,菲律宾为20%。很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在这方面并没有特殊的优势。
  无可否认,中国的国内消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在2008年只占GDP的49%,其中居民消费只占了35%。这一数字导致很多观察者认为中国的消费需求过低,使得其必须依靠外国市场来保持增长。
  但是决定着进口额的国内需求不仅仅包含了消费,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投资的高速增长可以转化为高速的进口增长和贸易逆差。
  这才是在中国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况。一些人认为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快速增长会造成产能过剩并最终导致衰退。这是可能的一种情况。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房地产投资在中国固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大约为30%,剩下的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这些是长期性的、可持续性的公共消费品,包括地铁、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公共设施以及南水北调工程。
  此外,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见,一旦美国和欧盟解除了对中国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的限制,中国的进口额将会大幅攀升。在那种情形下,3月份的贸易逆差额可能至少提高40%。
  人民币汇率只是中国外贸账户问题的次要因素。换句话说,全球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其他更重要的因素。美国贸易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大量的政府赤字和过低的居民储蓄率,主要是由于存在过高的金融杠杆。而中国这边最根本的因素在于过高的企业及居民储蓄率,以及一些资源定价的扭曲。
  事实上,现状表明对于汇率的调整并不足以改善全球贸易不均衡的情况。如果真的能改善,那中国就无需担心人民币的汇率,是不是就应该担心经济过热了?毕竟,中国在历史上的改革时期也出现过贸易逆差,就像在1992年至1996年以及2003年至2004年时,都是在经济过热时期发生的那样。
  但是现在的情况与那时有别。比如,2004年时,当过快的投资导致了经济过热,全球市场也蒸蒸日上。在那时,都需要立刻收紧国内投资和出口。如今正相反,虽然国内投资增长强劲,外部市场还远未恢复到先前的水平。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3月份的贸易赤字,主要是由于过高的进口增速(65%)以及过低的出口增速,虽然名义上有惊人的24%,但是仅仅是由于去年同期过低的基准水平决定的。如今单一因素的情况比2004年双重因素影响的情况好处理得多,而且由于这次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刺激,政策制定者们在遇到问题时将以一种适宜的方式来处理好。
  也就是说,投资资本的构成需要谨慎的监督。上一次中国面临如此高的国内投资增速时,储蓄率可没有现在这么高。现在的问题是贸易逆差发生的时候,中国的储蓄率同时高达51%。这意味着投资资金非常大,即使不考虑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中国也需要非常警惕管理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