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贺卫方:章诒和及其《伶人往事》

  贺丨卫方:章诒和及其《伶人往事》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对于中年以及中年以上的女性如何称呼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她是在大学里任教,问题简单些,称呼老师即可。但是,她不是教师,又是位知识女性,恰好又没有官职可用,那就很麻烦。对于男人,有时称他“老张”、“老李”也可以,但是用“老”字称呼女性却有些犯忌。一个替代选项是,对于有学问者女士的中国特色称呼——“先生”,不过,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又不大赞成,他认为还是称呼“女士”不会造成性别混乱。然而,“女士”还是显得有些过于正规而疏远。“同志”?这个称谓现在已经别具含义,在特定的情况下,调侃色彩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现实中的称呼可谓“乱”就一个字。
  在最近的一篇声明文字里,章诒和这样说自己:“我是谁?我是从事戏曲研究的老研究人员,是中国民丨主同盟的老盟员,是退休在家的孤寡老妇。”“孤寡老妇”的说法显然有着激愤的色彩,虽然已经年过六十,她的言谈举止却并不显老。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卢跃刚兄在场,也就跟着他称呼“章大姐”了。这倒是一个很亲切和妥贴的称谓。
  在见到她之前,我早就读过她的名作《往事并不如烟》,当然是那本人文社的删节本。这本书开启了一直被刻意掩盖了的一扇窗子,使得我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部分人与事。在后来的几次交流中,我感受到她的一些特点,为人正直,性格爽朗,嫉恶如仇,敢作敢当。她对于文字的讲求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喜长句,逗号不能太多,这关乎读者阅读时的节奏感受。自己因为长期兼职编辑,遇到这样语言方面的高人自然是特别喜悦和敬重有加的。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你有机会对面领略章大姐的言谈,那真是比文字更生动许多。由于家世渊源以及后来学术研究领域的缘故,她对于文坛掌故、梨园往事简直是烂熟于胸。记得去年儿童节的一次聚会,几位老人在场,大家谈起当今文人和艺人,章大姐绘声绘色地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不过,从她的听来轻松的话语里,我总是能够感觉到一种沉重的思绪若隐若现。读她的著作,这种感觉也是十分强烈的,例如,这本《伶人往事》。
  这本讲述几位上个世纪的著名戏剧艺术家个人历史的著作实在是值得细细品味。我尤其喜欢关于言慧珠的那一篇。作者结合自己儿时看戏的一些经历,当然还有亲历者的转述和文字,把一代名伶的遭遇写得楚楚动人。写人之作,难得的是洞察人心。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得到大变故的环境里,这些艺术家如何应对,他们怎样抗争,怎样自保,怎样绝望。当言慧珠在1966年终于自杀身亡,“天仙般的女人,这次真的是从莲花宝座上跌落,滑过人间,直坠地狱”,读者怎能不黯然神伤。
  不仅如此,当人们发现言慧珠死去,“有关方面还要召开'现场批斗会’。没有人表示丝毫的同情和惋惜,到处都是人类可哀的怯懦。”作者质问道:“我不知道该怎样认识国民,他们期待仁慈,却习惯于残忍。”在作者看来,言慧珠是活得美丽,死得漂亮。“这是她一生中第三次自杀,庆幸的是,她成功了!她同自杀的老舍、邓拓、翦伯赞一样;她同自杀的老舍、邓拓、翦伯赞也不一样,口袋里没有装着手书'毛主席万岁’字条。”(明镜版页102)
  “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金钱记》里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全书的眉批。更重要得是,章大姐让我们思考:为什么“风花雪月”会走向“笞杖徒流”?这也是她言谈写作中之所以有沉重思绪的原因所在罢。
  2007-1-30
  贺丨卫方
  
  
贺先生被发配到新疆,他自己倒甘之如饴。替他高兴!
听说章大姐很八卦(注:八卦是个好词儿),她写的回忆跟小说似的,俺被煽情之后,再打个三折,估摸着差不多符合事实真相了~~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我开始非常爱读章女士的文章。
后来慢慢感觉被她的文字忽悠了。现在是基本不看她的东西了。
我开始非常爱读章女士的文章。
后来慢慢感觉被她的文字忽悠了。现在是基本不看她的东西了。
梅茗 发表于 2010-5-22 11:03
米兔
一开始我还高价从香港空运她的书来读呢
现在也是基本不看她的东西了
奇怪,回复的都是女士,真的定数,楼上若有可以转让否,我怎么买不着呢
宇航
我不在国内啊,怎么转给你啊?
回复宇航,我刚从书橱里找到一本《伶人往事》,需要的话,我可以寄给你。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0-5-28 12:59 编辑

章大姐若知连几个燕燕都没忽悠成,她一定会失落滴。
回复宇航,我刚从书橱里找到一本《伶人往事》,需要的话,我可以寄给你。
梅茗 发表于 2010-5-28 10:59
是吗?私下信息交流一下啊!
你把收件地址短信告诉我就行。书是送你的。
我还以为就我品位高,迎面看过来,各个燕子都不简单。俺所以不喜欢章诒和女士的原因,除了她明显有忽悠煽情的成分外,那种天生的优越感也令俺极不舒服。没办法,草根的活法就是不喜欢腻到甘之如饴的或苦或甜的杏仁蜜糊中。
即使这样,俺也不把自己买的书轻易送人,俺是个借人书不还,从不借别人的主。很佩服梅表姐的慷慨,还有么书?
是这样的。我虽爱书,却非书痴。不喜欢的书我年年都有捐出的。
非常宝贝的书,不只是从不外借,连示人都不肯的。
我愿意借出的情况,一是对自己不是很重要的书,而别人正好想看,又买不到。比较珍惜的,比如托朋友买来的,出借时,特别提醒这书一定还。上次借给南京大学一个人就是这样的。那书后来他放在大非那里了。
有些自己瞧不上眼的书,比如论斤买来刘心武扯红楼梦的书,有个红迷同事借时,我就说,这书不必还的。还有盗版书,有人借时,我也说明不必还的。
我还以为就我品位高,迎面看过来,各个燕子都不简单。俺所以不喜欢章诒和女士的原因,除了她明显有忽悠煽情的成分外,那种天生的优越感也令俺极不舒服。没办法,草根的活法就是不喜欢腻到甘之如饴的或苦或甜的杏仁蜜 ...
杨林 发表于 2010-5-28 17:31
“天生的优越感”,评得好,我再修改一下:明明是被逐家奴却自许为贵族的优越感。
本帖最后由 小玉 于 2010-5-29 00:36 编辑

上面说得严重了,无论怎样,还是让小民得以略窥他们的家史,增加些茶余的谈资,并且,章毕竟搭出些独立架子,总要略表些敬意才象话。也让这些破落户赚些外快,方可诱出更多的宫闱,以满足我等猎奇心理,丰富丰富娱乐生活。
小玉说话颇为刻毒啊。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天生的优越感”,评得好,我再修改一下:明明是被逐家奴却自许为贵族的优越感。
小玉 发表于 2010-5-29 00:05
虽然说得有点刻薄,却也不无道理.

章女士那本<<往事并不如烟>>,看了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失之浅薄,且过于激愤. 和买办家庭出来的程乃珊倒是有些共通之处,以贵族/精英自命,津津乐道于自己那个小圈子,没有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具有的社会洞察力.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是这样的。我虽爱书,却非书痴。不喜欢的书我年年都有捐出的。
非常宝贝的书,不只是从不外借,连示人都不肯的。
我愿意借出的情况,一是对自己不是很重要的书,而别人正好想看,又买不到。比较珍惜的,比如托朋友 ...
梅茗 发表于 2010-5-28 21:45
对照了一下,除了每年都要捐出之外,其他几条其实和我基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