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从“三驾马车”看中国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说,2008年末以来我一直感到,目前流行的用消费、投资、出口(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误判危险。
  所谓“三驾马车”的分析,脱胎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分析模型,即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现在我国学界和政界“三驾马车”的主流分析框架就是典型的短期分析框架,认为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三驾马车”中的需求有所不足,于是政策的着力点就放在如何扩大需求方面。
  从外因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滑、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但从内因上看,却是由于粗放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拉动。当表象的短期问题与深层次的长期问题的表现形式相反时,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就需要标本兼治。
  运用“三驾马车”的分析框架,或者说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来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很容易使人以为,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增加总需求,就能维持GDP稳定增长。
  从2009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强有力的扩张政策的推动下,总需求有大幅度提高,它支持了GDP增长率的迅速回升,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大的扩张性政策是否能够持续呢?回答只能是否定的。
  从2009年总需求的构成可以看到,净出口所占比重是下降的,消费的比重没有明显的增加,相对量和绝对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投资增长。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已经指出,不断提高的投资率会招致劳动者的贫困化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索洛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提出的质疑说得很清楚,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另一方面,2009年的货币政策使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流通量都增长了30%左右。根据过去的经验,货币流通量的年增长率超过20%,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资产价格飙升或通货膨胀的效应。当然,在危机刚爆发的初期,由于人们持币惜购,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大量注入的货币并不会立即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力。
  有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危机发生以来,M1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M2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在2009年9月出现了逆转。到11月底,两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4个百分点以上:M2增长了29.7%,M1却增长了34.6%,这意味着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开始形成,货币流通正在加速,国民经济面临着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危险。
  于是,单纯依靠短期政策应对危机,就会在宏观方面出现两难的困境:继续扩张性政策会导致流动性泛滥、资产负债表的“再杠杆化”和资产泡沫的生成,孕育市场崩溃的危险;结束扩张性政策有可能激发“二次探底”的发生。要走出这种两难困境的惟一选择,就是尽快把政策的重点转到解决在长期增长方面存在的问题。
  即使我们从“三驾马车”的分析出发,也可以看出:不解决长期问题,短期经济问题也不可能解决。
  在2008年底、2009年初,我们政府决定“扩需求”的重点是增加消费需求。执行一年以来的情况是:净出口是降低的,消费需求增加甚微,比重还是有所下降,当前旺盛的总需求是靠投资支撑起来的。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