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燕谈老网友邹啸鸣:日本“长期衰退”值得我们警惕?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9-1 12:51     标题: 燕谈老网友邹啸鸣:日本“长期衰退”值得我们警惕?

2003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警惕美国的第二次阴谋》。该书其中一节是《遏制日本经济增长的三重奏》。作者王伟旭和曾秋根认为,美国就是用以下“三部曲”达到遏制日本经济增长的目标的:首先是宣传“日本经济奇迹论”,盛赞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实力。其二,到处宣传“日本威胁论”。最后,美国政府对日本实施各种经济遏制政策与措施,最终成功阻击了日本对美国的挑战。当然,该书并不是真的同情日本,而是借同情日本来教育国人,它提醒国人:必须警惕美国如法炮制,在中国实施他们的第二次阴谋。
    当然,在此之前和之后甚至到今天,中文媒体都不乏“日本衰退论”者。这二位作者比较典型。他们的论述方式是无需证实也无需证伪的“阴谋论”。在这个逻辑框架下,他们甚至鼓励“日本人可以对美国人说‘不’”。但他们似乎也不在意日本人为何不关注他们的建议。
    过去二十年,日本经济情况到底如何?经济学者的方法从来就不是以偏概全地瞎人摸象,而是要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就是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然后进入“统计数据”-“国际统计数据”网页。其资料来源是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应该比较权威。我们需要的信息都有全面的介绍。下面我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简要介绍一下日本近二十年来发展的概况,并且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他们的概况。
    日本直到去年,才回到历史上GDP的最高点:5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跟美国比较,的确属于“衰退”。跟中国同期比较,那将显得更加惭愧。实际上到去年,中国的GDP已经接近超过日本的水平了。但是他们的高速增长时期在上世纪60、70年代。同期的中国当时完全停滞甚至倒退。
    按美元计算的日本GDP增长率:1990年5.2%;2000年2.9%;2005年1.9%;2006年2.0%;2007年2.3%;2008年-0.7%。注意:08年是金融危机,日本的GDP出现负增长并不出人意料。
    下面看看美、日、中三国在过去二十年人均国民收入变化图:这就是说,二十年前,一个日本的收入是84个中国人的收入,08年只是13个中国人的收入。
    再来看失业率。在刚过去的20年所谓“长期衰退”期间,日本的失业率几乎都低于5%,只有去年七月达到了5.7%,这被称为“二战后最高记录”。要知道,在宏观经济学中,5%的失业率被看成是充分就业。美国的记录都没有日本如此骄人。他们在70年代曾经超过了10%,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于10%。但中国从来就没有这项数据。我们统计局只有“城镇失业率”。农村人口统统不被视为失业。
    基尼系数是用来显示一个国家的贫富悬殊情况的指标。二战前日本的基尼系数达到0.6,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的基尼系数在0.33-0.37之间徘徊。08年进一步下降到0.25。但中国当前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0。这个数值越小,贫富悬殊就越小,否则就越大。在财富分布上,显然日本比中国的情况公平的多,他们的“人均国民收入”的确是人人都有分享的机会。
    日本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从2000年为5.3%一直降到07年的1.5%。中国则从2000年的22.4%降到07年的6.7%。中国几乎是日本同期的3-4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日本长期处于价格水平微量下降状态。这意味着日本国民的财富是对内逐渐升值的。而日元的对外升值则意味着日本国民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对外逐渐提升。
    外商直接投资,08年中国达到了521.5亿美元,日本达到了1280.2亿美元。到05年的医生数:中国是1.5人/千人,日本是2.1人/千人;病床数:中国是2.2张/千人;日本是14张/千人。大学粗入学率比中国高出2倍左右。
    按照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定义,当前的日本是一个具有权威主义倾向的官僚制多元主义国家。“多元”的含义是,在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民间经济主体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这种利益集团,与政府内部的相应的职能部门保持一种稳定的信息交换渠道,从而拥有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机会。日本政府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掠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政府为特殊利益集团所“俘虏”,从而使增长的成果不仅限于在工业部门内部分配,而且超越了工业部门,使本来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业、中小企业以及退休金领取者阶层等均能受益。
    一个富裕的大国与一个贫穷的大国,哪个对世界更有威胁呢?答案不取决于其富裕程度,而取决于其对现代文明的融洽程度。相对而言,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其国内的怨气更大,社会矛盾更突出;一个专制国家更不容易与现代文明相融洽,更容易穷兵黩武,更容易崇拜英雄,对生命的价值评价更低,更相信世界上的阴谋论,对文明社会的威胁更大。这已经为历史上的日本所证实。而目前的日本,国民更关注的是身心健康,对生命更加珍惜,包括对自己的和他人的。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0-9-1 23:35

谢谢旧苗兄转好文,邹啸鸣网友还来吗?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9-1 23:49

大苗兄出面去请,邹啸鸣(侧评)大概还会来的。
日本的所谓“长期衰退”,从根本上看,可能与其货币政策有关。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9-2 00:50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0-9-2 01:01 编辑

3# 李旧苗
旧苗说得是。

但日本的外汇管理制度与中国不同,他们禁止中央银行购买外汇,也就堵住了央行买入外汇势必放出当量本币的口子。由民间的私人和财政部,那时叫大藏省共同建立外汇储备基金(名称未必准确),从市场上买入外汇,以消解市场价格与规定价格的冲突。这样的做法,隔离了货币发行与外汇收入的相互扰动,可以使得国内的货币政策的稳定,故很长时期里控制国内的通胀或通缩。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而且,同期的贸易顺差愈加强烈,由于消费国货的惯性,日本习惯进口的是资源性物品,所以民用消费品没有什么洋货的市场,这样,进口原料的日元价格强烈走低,产生了巨大的通缩效应。为了抵消通缩的压力,开始放出巨量的货币,而这些货币非常集约地进入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造成房价和股价的飙升,激烈刺激了相关产业。

然而,此时的世界恰恰处于转型期,也就是由既定的模拟信号的科技产业转型到数字信号的产业。美国引导并使自己成功转入数字化时代的时候,日本投入天量资金来精细化自己所优势的模拟类的产业,比如高清晰电视系统,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所有的工民品的产业。若干年后,美国全面领先于数字化,而日本近乎全面失败,天量的投资无法收回,企业景气完蛋,进而殃及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然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处于破产的状态。

日本政府把这些不良债权全部包了下来,以使得金融业不必立马崩溃,来慢慢消化这些劣质的金融资产。这样,日本的经济就停滞下来了,而且政府债务越积越累,如今已经远远超过日本的GDP,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内债国。

就上述而论,中国当下的情况比当年的日本还要日本,所以,未来的中国比今日的日本还要日本。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9-2 00:56

大苗兄出面去请,邹啸鸣(侧评)大概还会来的。。
李旧苗 发表于 2010-9-1 23:49
几年前,侧评和我见过面,聊过此事。

侧评比我认真,有些事看得似乎比较重。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0-9-2 08:30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0-9-2 09:15 编辑

拿中国的增长和日本的衰退对比,就好比是拿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和成年后的姚明比身高。发育中的孩子半年长5公分,他可以骄傲地嘲讽姚明5年都没长一公分吗?
作者: Goal    时间: 2010-9-2 10:19

日本的地产泡沫的形成,恰恰是拒绝日元升值的结果,广场协议只是刺破了泡沫而已。
不理解为什么有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一说,所有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都不高,只有欠发达地区才会高速增长。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9-2 14:01

日本的地产泡沫的形成,恰恰是拒绝日元升值的结果,广场协议只是刺破了泡沫而已。
Goal 发表于 2010-9-2 10:19
日本的地产泡沫形成,恰恰是拒绝日元升值的结果,这个说法没错,但依照日本的真实价格数据,地产价格飙升是广场协议实施之后发生的事情,既不在该协议之前,也并非与该协议同期。而价格最高的时候是在1992年或93年左右,此时与广场协议生效相去7到8年。

有趣的是,广场协议要解决的就是日本的长期顺差,然而,日元急速升值的同时和之后,日本的贸易顺差不是缩小,反而急剧扩大,出口愈发强劲,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除了科斯的“交易费用”外。

日本的这个故事,二十年后在中国重演,更精致而且更效应。2005年开始,将近3年的过程,人民币升值20%强,而其间出口增速比日本当年还要强劲,顺差比日本当年还要巨大,也恰恰如同日本,同期(稍后一点)开始了通胀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
不理解为什么有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一说,所有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都不高,只有欠发达地区才会高速增长。
Goal 发表于 2010-9-2 10:19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8851&ptid=100072][/url]
要以债务为条件,对日本的经济状态做判断。

如今日本的债务总量在GDP的140%以上,远远超过任何发达国家,懒得计算,推想地说,其绝对值大约与欧盟各国的债务总合要差不多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政府借债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且还有乘数效应。若扣除债务,日本的经济显然就是负增长。若不考虑乘数效应,以GDP的2%为债务增长率,大约小30年就可以翻番(相对于GDP);倘若考虑乘数效应,哪怕系数为2,都能推算出负向的效果。

为什么要扣除债务的带动效应呢?因为,政府的债务刺激,非常可能,或者至少有相当的部分是低效益乃至负效益的。一旦债务刺激不再,就立马成为劣质资产,而且大多还要持续花费高昂的维持费用。可参考得案例就是上海的磁悬浮,投资时是GDP,如今是不堪重负的麻烦,没有任何效益可言,私人的或者公共的。

当然,“衰退”一词可能有失精确,“低迷”也许更为恰当。
作者: Goal    时间: 2010-9-2 19:29

是我搞错了,受教。

日本的贸易顺差问题,我猜想是否因为日本制造业的原材料主要是依靠进口,日元升值使采购成本降低,从而产品价格依然有竞争力呢?这个恐怕要考证同期人工成本的增长情况和信贷成本才能得到答案。
作者: 网事情缘    时间: 2010-9-2 23:10

一个基尼系数达到0.5的国家,经济居然不出事,真是个怪事。不过,我的感觉是迟早总会来的。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0-9-2 23:33

一个基尼系数达到0.5的国家,经济居然不出事,真是个怪事。不过,我的感觉是迟早总会来的。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9-2 23:10
饿死几千万人的时候,我认为比基尼系数0.5还要严重,要说出事,也没出事。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9-3 22:31

http://money.163.com/special/zfzhaoyuanzheng/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9-3 23:19

一个基尼系数达到0.5的国家,经济居然不出事,真是个怪事。不过,我的感觉是迟早总会来的。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9-2 23:10
基尼系数不是一个普世的东西,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反映的事实是不同的。

对中国而言,我说的是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如果保持低位的基尼系数,就至少包含这样一个意思,均化的财富分配,将使得私人资本永远得不到快速增长,不仅未来,而且现在就不会有比以前更多的私人企业。没有那么多的私人企业,也就意味着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居然还有人觉不得会出事,我以为,也真是个怪事。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9-3 23:55

看了旧苗的链接。

那个家伙,嗯,算是个凯恩家的小厮?若以故意躲避政府管制来看,也兴许是马克家的小厮?
作者: Goal    时间: 2010-9-30 11:44

日本的地产泡沫形成,恰恰是拒绝日元升值的结果,这个说法没错,但依照日本的真实价格数据,地产价格飙升是广场协议实施之后发生的事情,既不在该协议之前,也并非与该协议同期。而价格最高的时候是在1992年或93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0-9-2 14:01
看到余永定一个观点:日本87年开始的货币扩张政策才是地产泡沫的根源,理由是德国马克同样在85年大幅升值,但没有出现日本的现象。
大苗兄怎么看?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