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部分甘肃人疑系前罗马兵团后裔 [打印本页]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11-7 21:46     标题: 部分甘肃人疑系前罗马兵团后裔

意大利驻华大使里卡尔多·谢飒(右)和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为中心揭牌。 本报记者 蒋生连 摄

  本报讯 (记者 武永明)尽管不少史学家根据史料记载作出大胆推断:我省永昌县者来寨村生活的上百名白皮肤、蓝眼睛的村民是2000多年前罗马兵团的后裔,但由于史料太少,这项需生物学、遗传学、生命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项目至今仍没有最终的权威结论。但随着11月6日下午“兰州大学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关于者来寨村“罗马兵团”后裔的各种不解之谜再次被提上学术研究议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争论的一大焦点将随着研究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清晰。据了解,该中心成立后立即展开的两项学术研究之一便是“早期中国罗马兵团后裔研究”——利用兰州在中国西北的战略位置,发掘、记录和整理丝绸之路一带关于中国早期与罗马接触的丰富历史资源,以解开罗马兵团神秘消失之谜。

  意大利驻华大使里卡尔多·谢飒、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为兰州大学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意大利驻华使馆首席商务代表亚历山德罗·德马西和记行集团总裁李文辉博士、省教育厅副厅长王萍等出席揭牌仪式。里卡尔多·谢飒致辞时希望通过中心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中意文化交流。

  据介绍,该中心是西北地区首个以中意文化为研究课题的研究和资源中心,由香港和记行集团总裁李文辉博士资助的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合作成立。中心成立后,将立即开展两项学术研究课题,即“早期中国罗马兵团后裔研究”、“马可波罗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后者主要探寻马可波罗当年沿着丝绸之路访华的传奇足迹。同时,中心将为国内学术和学者安排意大利语言的学习机会,以更有效地拓展中国和意大利文化交流的历史及文艺复兴研究的长远学术发展。

  里卡尔多·谢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期中国罗马兵团后裔研究"做起来比较困难,我相信中心的成立将为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专家学者可以了解那个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历史学家、研究人员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与罗马军队是接触过的,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里卡尔多·谢飒还透露,他此次来兰并不完全是为中心揭牌,建立与甘肃省更加深远、稳固的合作关系也是此行的重要内容,希望当日的揭牌仪式只是个开始,以后还有更深远的接触。里卡尔多·谢飒表示:“成立中心的目的就是促进中意文化交流,把中国文化带入意大利,把意大利文化引进中国;我们的合作虽是以文化研究开始的,但我们也期望在工业、商业等诸多领域与甘肃开展合作。”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 水笺    时间: 2010-11-7 21:54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0-11-7 22:00 编辑

亚心网探访甘肃一群世居的罗马人(组图)

提要:甘肃省永昌县者来寨村。一群长相与附近居民迥异的人:碧眼、深目、高鼻、金发……
    很多年间,他们因为相貌奇特、体形彪悍而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异类”。
    多年间,有关他们祖先出处的争论不绝于耳,最具传奇色彩的说法是:这里居住着2000年前古罗马军团的后裔,这支从西方历史中神秘消失的军团,竟然在东方的文明中获得再生。


亚心网iyaxin.com讯(本网首席记者 启洋)传奇经历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10月初,亚心网记者在甘肃酒泉采访报道“神七”发射之余,来到神秘的永昌县者来寨村,探访“古罗马军团后裔”……

说甘肃方言的“老外”
    永昌县,甘肃著名的贫困县。者来寨村位于县城以南10公里处,是这个县境内最偏僻最贫困的乡村之一,依靠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下,用黏土夯筑的土坯房和贫瘠的黄土地混成一色




10月初的一天,亚心网记者从永昌县城搭乘一辆出租车前往者来寨村。驾驶员高钧说:“我们这里比较偏僻,以前很少有人来,自从听说这里居住着罗马军团的后裔以后,中国的、外国的,经常有人专门去者来寨村看看。”
    永昌县城内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操着甘肃口音的“老外”擦肩而过,这些面貌与当地人迥异的人,多数来自者来寨村,他们有的至今还在者来寨村居住,有的则已移居县城。
    者来寨村有70多户人家、270多口人。
    被村里人称为老宋爷的宋生义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正端着碗准备吃早饭。他脸形狭长,鼻梁高挺,蓄有棕黄色的胡须。对自己是不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老汉表示“说不上”,但他记得“八几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几十辆外国人的车停在者来河西的沙沟,一群人到村里来探访,还去看了附近的古城墙”。
    村民罗英是被西方媒体称为最具罗马气质的一个典型。他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国外杂志的封面上。成了媒体红人的他接受亚心网记者采访时,开口便说:“采访的话,给个五毛钱。”和外界接触多了,市场经济的观念开始悄悄影响着村民。


亚心网记者在者来寨村恰好遇到了由永昌县城来村里“寻根”的陈新惠,仅从外貌看,陈新惠无疑就是地道的外国人长相,碧眼、深目、高鼻、金发,但她说的却是甘肃方言:“我家祖上也是这个村子的,我爷爷、爸爸一直到我,谁见了都说我们像外国人,最近听说这种长相的人可能是罗马人的后裔,所以想来村子里问问……”




永昌,现在每逢过节,者来寨的村民都会穿上仿“古罗马”武士的服装进行表演。


    外貌“正统”的当地人说,这些长相和他们不同的人大多是农民,平时不太进城,主要散居在永昌县者来寨村、杏花村、河滩村、焦家庄等几个村落。据永昌县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永昌县具明显欧洲人体貌特征的有60多人,具不明显特征的有200人。
    当地人把这些具有欧洲人体貌特征的邻居泛称为“骊靬人”,而据《后汉书》记载,“骊靬”是汉朝对古罗马帝国的称谓。
    据当地人说,在者来寨村,这些具有欧洲人体貌特征的“骊靬人”在有的家族中逐代出现,有的家族则是隔代出现。
    采访中,者来寨村的“骊靬人”坚信自己的欧洲血统,并以此为荣。甚至有人说:“我们的老祖先是罗马战士,我们不能忘本。”

有人来新疆摘棉花
    者来寨村村民至今还保持着食用一种面饼的习俗,加了肉馅的面饼与比萨饼极为相似。
当问到有媒体称当地人有吃比萨饼的传统时,者来寨村村民老宋爷笑了:“比萨饼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没吃过,但葱油饼子是常吃的。”  
    古罗马人崇尚牛,如今,这里的人们对牛都表现出十分的热情,每到过春节,为祭祀祖先,具有牛形的供品被认为是最高贵的祭祀品。另外,村民在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方。此外,农闲时节,农户们喜欢进行“斗牛”运动。
    不但在外形和习俗上像罗马人,当地的居民连个性上也很有点罗马人的热情豪放劲儿。永昌县焦家庄乡辛树庄村村委会主任黄万运告诉亚心网记者:“其他人说我们野蛮,就是厉害得很……只要敢有人欺负我们,(我们)就不想一切后果了,就是这样。”
    者来寨村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是,村里人很少出外打工,当地人说:“因为村里很多人的长相与周围的其他人不同,走在外面,很多人跟看怪物一样看他们,喊他们‘黄毛子’、‘蛮子’,所以自古村里人就有不出外的习俗了。”
    近年来,由于当地媒体频频报道,加之村里土地的日益沙化,村里人开始外出打工,有到永昌县城的,也有去兰州的,甚至还有去新疆摘棉花的,亚心网记者进入者来寨村之后,触目所及的,多是些年迈和年幼者,他们的外貌和甘肃当地人有着极大不同。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